一种兼具烧水功能的燃气灶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5199发布日期:2019-04-16 23:07阅读:4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具烧水功能的燃气灶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支架,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利用燃气灶火焰热量的燃气灶支架。



背景技术:

一般采用的燃气灶支架功能比较单一,只对灶具进行支撑,无防风、聚风作用且受热面积有限,导致能源未充分利用。

专利号为200920079395.3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热水壶支架,如图1-2所示,该支架包括壶体1、壶把2、壶嘴3、柱体4和支架5,壶体1为环形,在壶体1的内侧上部安装有支架5,在壶体1上安装有壶把2和壶嘴3。壶体1为环状体,有三个支架5,壶把2为半圆形,可以旋转。该申请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对燃气灶的热量做进一步的利用,但是由于在该申请中支撑灶具的支架5是凸出壶体1的,因此,能量仍然有一定的损耗,且防风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燃气支架燃气热量损耗大、防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具烧水功能的燃气灶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兼具烧水功能的燃气灶支架,包括支架主体、把手及进出水口,所述支架主体为环形且具有环形内腔,所述把手及进出水口设置在支架主体上,其特殊之处在于:

所述支架主体的顶面设置有多个第一凹陷区;

所述支架主体的内侧壁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环状支撑面及环状受热面;

所述环状支撑面的直径从上端至下端逐渐减小,所述环状支撑面从下端至上端设置有与第一凹陷区相通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凹陷区,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形成燃气灶支架的出风通道;

所述环状受热面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凸起,相邻凸起之间形成凹陷区;

所述支架主体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之间形成进风通道。

进一步地,出于加工及受热均匀性的考虑,所述凸起由上底面、下底面及四个侧面组成;

所述上底面为长方形,所述下底面的轮廓为长方形,所述上底面的尺寸小于下底面的轮廓尺寸;所述四个侧面均为等腰梯形,相对的两个侧面为全等的图形;

所述凸起的下底面与环状受热面接触,且长度方向与环状受热面的高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进出水口共用一个壶嘴。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上还设置有只透气、不透水的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把手对称设置在支架主体的相对两侧。

进一步地,为便于手持,所述把手包括两个支撑部及一个手持部,两个支撑部与支架主体固定连接,手持部与支撑部之间采用弧面过渡,两个支撑部之间也采用弧面过渡。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的外壁面为外凸环形弧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支架主体上用于测量水温的温度检测计。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兼具烧水功能的燃气灶支架,通过将支架结构与烧水壶结构的巧妙结合,提升了燃气的利用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在支架主体的下端设置多个凸台,利用凸台之间的间隙形成进风间隙,保证燃烧过程中氧气的供应,使得燃气能够充分燃烧。

其次,在保证充分燃烧的基础上,通过支架主体内侧壁环状支撑面的设置,使得支架不仅能够对灶具进行支撑,而且能够起到防风、聚火的作用;通过在顶面和环状支撑面上设置出风通道,保证燃气灶支架的正常工作。

最后,通过在支架主体内侧壁环状受热面上设置凸起,使得受热面形成了内似波纹状的结构,该结构不仅增加了支架内侧壁的受热面积,而且具有保温回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燃气灶热水壶支架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燃气灶热水壶支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A-A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壶体、2-壶把、3-壶嘴、4-柱体、5-支架,11-支架主体、111-环形内腔、112-环状支撑面、113-环状受热面、114-凸起、115-出风通道、12-把手、13-进出水口、14-支撑凸台、15-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5所示,本实用新型种兼具烧水功能的燃气灶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1、把手12及进出水口13,支架主体11为环形且具有环形内腔111,把手12及进出水口13设置在支架主体11上,支架主体11的顶面圆周均匀设置有10个第一凹陷区;支架主体11的内侧壁外表面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环状支撑面112及环状受热面113;环状支撑面112从上端至下端直径逐渐减小,环状支撑面112从下端至上端设置有与第一凹陷区相通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凹陷区,第一凹陷区和第二凹陷区形成燃气灶支架的出风通道115;环状受热面113上圆周均布有多个凸起114,相邻凸起114之间形成凹陷区;支架主体11的下方设置有三个支撑凸台14,支撑凸台14之间形成进风通道。

环状受热面113上设置的凸起114由上底面、下底面及四个侧面组成;上底面为长方形,下底面的轮廓为长方形,上底面的尺寸小于下底面的轮廓尺寸;四个侧面均为等腰梯形,相对的两个侧面为全等的图形;凸起114的下底面与受热面接触,且长度方向与受热面的高度方向一致。进出水口13共用一个壶嘴。支架主体11上还设置有只透气、不透水的气向阀,透气的方向是由外向内,其作用是在倒水过程中保持壶体内部空气流动,使得出水过程中水速均匀。单向阀15可以选用奉化市荣大气动液压元件有限公司KA-06单向阀15。支架主体11上还设置有水温检测装置。把手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把手12对称设置在支架主体11的相对两侧。每个把手12包括两个支撑部及一个手持部,两个支撑部与支架主体11固定连接,手持部与支撑部之间采用弧面过渡,两个支撑部之间也采用弧面过渡。相比现有单个把手12而言,受力均匀,且轻巧便捷。支架主体11的外壁面为外凸环形弧面。

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支架放在燃气灶上,支撑凸台14与燃气灶接触,起到固定透风作用,灶具放置于燃气灶支架的环状支撑面112处,上部外焰对灶具进行加热,外侧外焰通过设置有凸起114的环状受热面113进行传热烧水;在进水倒水时,通过壶嘴进行,并且通过气向阀来保持壶体内部空气流通及温度检测,2个把手12保持倒水时受力均衡。

本实用新型能够充分利用燃气灶四周的火焰,可在炒菜的同时进行烧水,大大提高燃气灶在使用中的热能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