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颗粒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3370发布日期:2019-05-17 20:11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颗粒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中药颗粒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中药颗粒制成后需要烘干处理,可防止中药颗粒过久后结块和变质,以延长保质期。

在烘干处理时,目前一般采用烘箱或烘房,将中药颗粒放置于烘盘上,烘盘至于烘架上,然后集中送入烘箱或烘房内。而这种方法对烘干质量控制不严且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在烘干过程中,中药颗粒处于静态,受热面小;

第二,在烘干过程中,在烘盘内的内外层中药颗粒受热不均,导致干燥时间长,干燥效率低,浪费能源,同时干燥质量不均匀;

第三,由于烘干前需要人工推入送入烘箱或烘房内,且烘干后需要向外推出,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烘干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颗粒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烘干箱(2)、搅拌器(3)、吹气嘴(4)、螺旋轴(5)、旋转电机(6)、传动机构(7)、隔板(8)、送料筒(9)、下料阀(10);该烘干箱(2)内腔经隔板(8)分隔上腔室(2-1)和下腔室(2-2),该上腔室 (2-1)顶端设有加料口(2-3),该料斗(1)的出料口与该加料口(2-3)连接;该吹气嘴(4)位于该上腔室(2-1)内,且该吹气嘴(4)连接供热气系统 (11);该送料筒(9)水平设置,该送料筒(9)进料端位于所述下腔室(2-2) 内且该进料端上开设入料口(9-1),该送料筒(9)出料端穿出所述烘干箱(2) 且该出料端上开设出料口(9-2),且该螺旋轴(5)可转动位于所述送料筒(9) 内;该隔板(8)上设有落料口(8-1),该落料口(8-1)位于入料口(9-1) 的正上方,该下料阀(10)安装于所述落料口(8-1)处且用于控制该落料口(8-1) 的打开或关闭;该传动机构(7)包括第一传动轴(7-1)、第二传动轴(7-2)、第三传动轴(7-3)、第一齿轮(7-4)、第二齿轮(7-5)、第三齿轮(7-6) 及第四齿轮(7-7),该电机(6)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7-1)一端同轴,该第一传动轴(7-1)另一端与该螺旋轴(5)同轴连接,该第一齿轮(7-4)与第一传动轴(7-1)同轴连接,该第二齿轮(7-5)和第三齿轮(7-6)均与第二传动轴(7-2)同轴连接,该第二齿轮(7-5)与第一齿轮(7-4)啮合连接,该第四齿轮(7-7)与该第三传动轴(7-3)同轴连接,该第四齿轮(7-7)与该第三齿轮(7-6)啮合连接;该搅拌器(3)位于该上腔室(2-1)内,该搅拌器(3) 与该第三传动轴(7-3)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7-4)与第二齿轮(7-5)传动比大于5;该第三齿轮(7-6)与第四齿轮(7-7)传动比大于5。

优选地,该吹气嘴(4)为喇叭状。

优选地,所述吹气嘴(4)具有多个且沿所述烘干箱(2)内侧壁周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烘干箱(2)为V型状或斗状。

优选地,所述隔板(8)为弧形板。

优选地,所述搅拌器(3)包括搅拌轴(3-1)和搅拌叶片(3-2),该搅拌轴(3-1)水平设置,该搅拌轴(3-1)与第三传动轴(7-3)同轴连接,该搅拌叶片(3-2)具有多个且沿搅拌轴(3-1)转动周向均匀分布,该搅拌叶片(3-2) 为等腰梯形状且该搅拌叶片(3-2)径向外端大于其径向内端。

优选地,所述吹气嘴(4)与搅拌轴(3-1)等高设置。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在烘干过程中,由于中药颗粒在烘干箱的上腔室内被低速搅拌,可使其充分与高温气体接触受热,因此受热面大;

第二,本实用新型在烘干过程中,由于烘干箱的上腔室内中药颗粒被低速搅拌,具有受热均匀,干燥时间短,干燥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等优点,同时干燥质量均匀;

第三,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烘干前后,均不需要人工推入(或推出)烘箱或烘房内,采用了料斗自动加料和且螺旋轴将烘干后的中药颗粒需要定量均匀送出,替代人工操作,可实现自动化烘干,生产过程非常安全。以实现其上各药瓶定位沉孔的工位切换,以替代人工操作,工作效率快、省时省力,可实现标准化、机械化、连续化生产且占地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搅拌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参见图1-3:一种中药颗粒烘干设备,其包括料斗1、烘干箱2、搅拌器3、吹气嘴4、螺旋轴5、旋转电机6、传动机构7、隔板8、送料筒9、下料阀10。

该烘干箱2内腔经隔板8分隔上腔室2-1和下腔室2-2,该上腔室2-1顶端设有加料口2-3,该料斗1的出料口与该加料口2-3连接。在工作时,该料斗 1内储存待烘干的中药颗粒,该料斗1内的中药颗粒经出料口出料后可通过料斗 1进入烘干箱2内烘干。

优选地,该料斗1的出料口与该加料口2-3之间设置一个可出料控制开关 (如卸料阀等)。

该吹气嘴4位于该上腔室2-1内,且该吹气嘴4连接供热气系统11。在干燥时,该供热气系统11用于为上腔室2-1内提供高温气体,一般采用60-80℃温度气体即可。

该送料筒9水平设置,该送料筒9进料端位于所述下腔室2-2内且该进料端上开设入料口9-1,该送料筒9出料端穿出所述烘干箱2且该出料端上开设出料口9-2,且该螺旋轴5可转动位于所述送料筒9内。该隔板8上设有落料口 8-1,该落料口8-1位于入料口9-1的正上方,该下料阀10安装于所述落料口 8-1处且用于控制该落料口8-1的打开或关闭。当该烘干箱2内的中药颗粒烘干完成后,可启动下料阀10,并使所述落料口8-1处于打开状态,此时该烘干箱 2的上腔室2-1内的中药颗粒烘可从落料口8-1下落并通过送料筒9的入料口 9-1进入送料筒9进料端内,而当螺旋轴5转动时,可将送料筒9进料端内的药颗粒烘会送向其出料端且然后经出料口9-2出料。

该传动机构7包括第一传动轴7-1、第二传动轴7-2、第三传动轴7-3、第一齿轮7-4、第二齿轮7-5、第三齿轮7-6及第四齿轮7-7,该电机6输出端与第一传动轴7-1一端同轴,该第一传动轴7-1另一端与该螺旋轴5同轴连接,该第一齿轮7-4与第一传动轴7-1同轴连接,该第二齿轮7-5和第三齿轮7-6 均与第二传动轴7-2同轴连接,该第二齿轮7-5与第一齿轮7-4啮合连接,该第四齿轮7-7与该第三传动轴7-3同轴连接,该第四齿轮7-7与该第三齿轮7-6 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7-4与第二齿轮7-5传动比大于5;该第三齿轮7-6 与第四齿轮7-7传动比大于5。

在工作时,该电机6输出端驱动该第一传动轴7-1转动,该第一传动轴7-1 驱动该螺旋轴5转动,该螺旋轴5可实现对下腔室2-2内下落的已烘干中药颗粒定量匀速送出,利于下工序定量包装;同时电机6输出端转速经二次减速(即两组齿轮传动变速)后经该第三传动轴7-3低速输出,该第三传动轴7-3用于驱动该搅拌器3低速转动搅拌,既避免搅碎中药颗粒,同时中药颗粒被搅动而提高与高温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保证烘干效果均匀一致。

该搅拌器3位于该上腔室2-1内,该搅拌器3与该第三传动轴7-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器3包括搅拌轴3-1和搅拌叶片3-2,该搅拌轴 3-1水平设置,该搅拌轴3-1与第三传动轴7-3同轴连接,该搅拌叶片3-2具有多个且沿搅拌轴3-1转动周向均匀分布,该搅拌叶片3-2为等腰梯形状且该搅拌叶片3-2在远离所述搅拌轴3-1一端外形较大(即该搅拌叶片3-2径向外端大于其径向内端)。当该搅拌叶片3-2搅动中药颗粒旋转混合时,部分药颗粒可从搅拌叶片3-2径向内端轴向两端分流,并从较大空隙内流动穿过,以实现中药颗粒流动性更好,搅拌和烘干效果更好。

另外,该搅拌叶片3-2至少一侧面上设有两个呈八字形分布的两个导条3-3。

优选地,该吹气嘴4为喇叭状。这样吹气嘴4吹出气流扩散面大,利于与更大范围的中药颗粒充分热接触。

优选地,所述吹气嘴4具有多个且沿所述烘干箱2内侧壁周向分布。可实现对烘干箱2内周向不同位置的烘干,均匀性更好。

优选地,所述烘干箱2为V型状或斗状。该中药颗粒在烘干箱内可自动下落,可避免堵塞。优选地,所述隔板8为弧形板。可使隔板8内的中药颗粒可被搅拌叶片3-2整体搅拌刮走,可避免出现死角,以实现充分搅拌,改善搅拌和烘干效果。优选地,所述吹气嘴4与搅拌轴3-1等高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其工作特点和效果分析如下:第一,在烘干过程中,由于中药颗粒在烘干箱2的上腔室2-1内被低速搅拌,可使其充分与高温气体接触受热,因此受热面大;第二,在烘干过程中,由于烘干箱2的上腔室2-1内中药颗粒被低速搅拌,具有受热均匀,干燥时间短,干燥效率高,能源消耗低等优点,同时干燥质量均匀;第三,由于在烘干前后,均不需要人工推入送入烘箱或烘房内,采用料斗自动加料和且螺旋轴将烘干后的中药颗粒需要定量均匀送出,替代人工操作,可实现自动化烘干,生产过程非常安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