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3349发布日期:2019-05-17 20:10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翻抛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药渣干燥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翻抛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中药的重视和发展,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中药制剂。但是在中药厂的生产过程中,在中药成分提取后,会产生大量中药药渣,而且这种中药药渣如果随意丢弃或者掩埋,将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在中药药渣处理的过程中,一般均是通过晾干然后燃烧来处理。但是在晾晒药渣的过程中,由于在温室内料渣铺设的较厚,因此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对中药药渣进行翻抛,从而提高晾晒效率。

但是,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对中药药渣进行翻抛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翻抛机,填补了市场空白,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翻抛机,其包括左导轨、右导轨、行走装置和翻抛组件;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左支腿、右支腿和横向支架;

所述左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左纵梁,所述左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左滚轮,所述左滚轮沿所述左导轨运动;

所述右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右纵梁,所述右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右滚轮,所述右滚轮沿所述右导轨运动;

所述横向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的上端;

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左链条和右链条;所述左链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左导轨的一端,所述左链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左导轨的另一端;所述右链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右导轨的一端,所述右链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右导轨的另一端;

所述左支腿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所述右支腿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右前链轮和右后链轮;

所述横向支架上设置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驱动行走轴转动,所述行走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所述行走轴的左端设置有左主动链轮,所述行走轴的右端设置有右主动链轮;所述左链条依次穿过所述左前链轮、左主动链轮和左后链轮,并且与所述左前链轮、左主动链轮和左后链轮啮合;

所述右链条依次穿过所述右前链轮、右主动链轮和右后链轮,并且与所述右前链轮、右主动链轮和右后链轮啮合;

所述翻抛组件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上;所述翻抛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叶片,所述叶片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述叶片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并使得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转轴的半径方向设置;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并使得所述延伸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轴的外圆周面相切。

可选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从动链轮和右从动链轮;所述横向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并且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上,所述驱动轴的左端同轴设置有左驱动链轮,所述驱动轴的右端可转动地设置有右驱动链轮,所述左驱动链轮和左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右驱动链轮和右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可选的,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多个固定结构沿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每一个固定结构上固定有一个铲刀。

可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存在预设间隙,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延伸部上开设有长条形槽,所述长条形槽沿垂直于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铲刀上开设有通孔,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和长条形孔,将所述铲刀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有三角形齿;所述铲刀上形成有与所述三角形齿对应的三角形齿,当所述铲刀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时,所述铲刀上的三角形齿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的三角形齿啮合。

可选的,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左滚轮位于所述左导轨的凹槽内;所述右滚轮位于所述右导轨的凹槽内。

可选的,所述左主动链轮位于所述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之间,并位于所述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的上方,所述左链条穿过所述左前链轮的下方、所述左主动链轮的上方以及所述左后链轮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右主动链轮位于所述右前链轮和右后链轮之间,并位于所述右前链轮和右后链轮的上方,所述右链条穿过所述右前链轮的下方、所述右主动链轮的上方以及所述右后链轮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翻抛机,通过行走装置使得所述翻抛机能够沿左轨道和有轨道进行翻抛作业,并且通过可调节的铲刀的设计,能够有效控制翻抛机的工作高度,提高翻抛效率,由此实现了对物料的翻抛作业,填补了市场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抛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示意为:501-左导轨;502-右导轨;503-左支腿;504-右支腿; 505-横向支架;506-左纵梁;507-右纵梁;508-左滚轮;509-右滚轮;510-左链条;511-右链条;512-左前链轮;513-左后链轮;514-右前链轮;515-右后链轮;516-转轴;520-连接部;521-延伸部;522-第一固定块;523-第二固定块;524-铲刀;525-三角形齿;526-螺钉;527-行走轴;528-左主动链轮;529- 右主动链轮;530-驱动轴;531-左驱动链轮;532-右驱动链轮;533-左从动链轮;534-右从动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抛机,其包括:左导轨、右导轨、行走装置和翻抛组件。

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左支腿、右支腿和横向支架;

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左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左纵梁,所述左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左滚轮,所述左滚轮位于所述左导轨的凹槽内。

相似地,所述右支腿的下端设置有右纵梁,所述右纵梁的前后两端均可转动地设置有右滚轮,所述右滚轮位于所述右导轨的凹槽内。

所述横向支架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的上端,以使得所述行走装置形成为一个整体。

所述左导轨和右导轨的上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左链条和右链条;本实施例中,所述左链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左导轨的一端,所述左链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左导轨的另一端,即所述左链条沿所述左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

同样地,所述右链条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右导轨的一端,所述右链条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右导轨的另一端,即所述右链条沿所述右导轨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左支腿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同时,所述右支腿上可转动地设置有右前链轮和右后链轮,相似地,所述右前链轮和右后链轮也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横向支架上设置有行走电机,所述行走电机驱动行走轴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并且,所述行走轴的左端同轴设置有左主动链轮,所述行走轴的右端同轴设置有右主动链轮;所述左链条依次穿过所述左前链轮、左主动链轮和左后链轮,并且与所述左前链轮、左主动链轮和左后链轮啮合。

尤其是,所述左主动链轮位于所述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之间,并位于所述左前链轮和左后链轮的上方,此时,所述左链条穿过所述左前链轮的下方、所述左主动链轮的上方以及所述左后链轮的下方,从而当所述左主动链轮转动时,能够使得行走装置前后运动。

相似地,所述右链条依次穿过所述右前链轮、右主动链轮和右后链轮,并且与所述右前链轮、右主动链轮和右后链轮啮合。

此时,所述右主动链轮位于所述右前链轮和右后链轮之间,并位于所述右前链轮和右后链轮的上方,此时,所述右链条穿过所述右前链轮的下方、所述右主动链轮的上方以及所述右后链轮的下方,从而当所述右主动链轮转动时,能够使得行走装置前后运动。

所述翻抛组件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上,尤其是,所述翻抛组件包括转轴和设置于所述转轴的叶片,所述转轴的两端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上,而且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从动链轮和右从动链轮;所述横向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轴转动,并且所述驱动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左支腿和右支腿上,所述驱动轴的左端同轴设置有左驱动链轮,所述驱动轴的右端同轴设置有右驱动链轮,所述左驱动链轮和左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右驱动链轮和右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以当所述驱动轴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转轴转动。

更优选地,左驱动链轮和右驱动链轮的结构相同,所述左从动链轮和右从动链轮的结构相同。

所述叶片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所述叶片包括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并使得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转轴的半径方向设置;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并使得所述延伸部所在的平面与所述转轴的外圆周面相切。

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多个固定结构,所述多个固定结构沿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且每一个固定结构上固定有一个铲刀。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存在预设间隙,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延伸部上开设有长条形槽,所述长条形槽沿垂直于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设置。

所述铲刀上开设有通孔,螺钉穿过所述通孔和长条形孔,将所述铲刀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

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相对的表面上形成有三角形齿;所述铲刀上形成有与所述三角形齿对应的三角形齿,当所述铲刀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时,所述铲刀上的三角形齿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的三角形齿啮合,以通过所述三角形齿结构能够有效限制所述铲刀沿其长度方向上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翻抛机,通过行走装置使得所述翻抛机能够沿左轨道和有轨道进行翻抛作业,并且通过可调节的铲刀的设计,能够有效控制翻抛机的工作高度,铲刀不停旋转,一个铲刀在铲料,另一个铲刀就在抛料,翻抛机边走边铲边抛,把药渣给翻抛成一隆一隆,均匀摊铺在太阳能棚内,药渣缓慢的向Y 向(即出料口方向)移动,提高翻抛效率,由此实现了对物料的翻抛作业,填补了市场空白。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