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3806发布日期:2019-08-16 22:13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燃气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气灶。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能实时检测锅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传统的燃气灶一般会在与锅具接触的位置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但由于温度传感器处于燃气灶的燃烧范围内,这会导致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缩短,为克服该问题,传统的燃气灶一般会采用造价较高的高温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但这无疑会提高燃气灶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燃气灶耐用度低且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燃气灶,上述燃气灶耐用度高且生产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气灶,所述的燃气灶包括:灶体、导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管的一端用于与锅具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导热管的另一端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灶体且位于所述灶体的燃烧范围外。

上述燃气灶与背景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热管作为导热媒介将锅具的热量传递到温度传感器,使温度传感器可远离燃气灶的燃烧范围,从而有效延长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提高上述燃气灶的耐用度,同时也使得上述燃气灶可采用造价较低的非耐高温温度传感器,有效降低上述燃气灶的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燃气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燃气灶的通气阀门的开度。导热管将锅具的热量传递到温度传感器,后温度传感器将获得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控制器中,控制器根据所接收到的温度数据控制燃气灶的通气阀门的开度大小,以此实现对锅具进行温度控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包括管体和毛细吸液芯,所述毛细吸液芯设于所述管体的内壁上,所述管体内置有导热工质。上述导热管的导热效率较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工质可为萘工质、联苯工质、导热姆-A工质、导热姆-E工质或汞工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管体可为铜管、不锈钢管或碳钢管。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为实心金属管。采用实心金属管作为导热管可进一步降低燃气灶的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可为铜管、铝管、不锈钢管或碳钢管。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底部设有弹性件。上述弹性件可为温度传感器提供活动空间,同时能保持导热管与锅具接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管为直管,所述导热管垂直于所述灶体的上表面,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灶体的内部。上述设置既能缩短导热管的热传导距离,提高热传导效率,又能保证温度传感器处于灶体的燃烧范围外。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造价较低,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可进一步降低燃气灶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燃气灶中的导热管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燃气灶中的导热管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灶体,20、导热管,21、管体,22、毛细吸液芯,30、温度传感器, 31、弹性件,40、控制器,50、锅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如图1所示,一种燃气灶,包括:灶体10、导热管20和温度传感器30,导热管20的一端用于与锅具50接触,导热管20的一端用于与温度传感器30 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导热管20的该端温度,温度传感器30设于灶体10 且位于灶体10的燃烧范围外。

导热管20的一端与锅具50的底部接触,导热管20的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 30连接,以此通过导热管20将锅具50的热量传递到温度传感器30,使温度传感器30可远离燃气灶的燃烧范围,从而有效延长温度传感器30的使用寿命,进而有效提高上述燃气灶的耐用度,同时也使得上述燃气灶可采用造价较低的非耐高温的温度传感器30,有效降低上述燃气灶的生产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上述燃气灶还包括控制器40,温度传感器30 与控制器40电性连接,控制器40用于控制燃气灶的通气阀门的开度。导热管 20将锅具50的热量传递到温度传感器30,后温度传感器30将获得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控制器40中,控制器40根据所接收到的温度数据控制燃气灶的通气阀门的开度大小,以此实现对锅具50进行温度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2,导热管20包括管体21和毛细吸液芯 22,毛细吸液芯22设于管体21的内壁上,管体21内置有导热工质。导热工质可气液两态转换,当导热工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时吸热,当导热工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时放热,利用导热工质的气态与液态转换原理,实现温度的传导。毛细吸液芯22用于吸收导热工质,当锅具50温度达到导热工质的蒸发温度时,处于导热管20与锅具50接触的一端的导热工质蒸发为汽态,蒸汽流向导热管20与温度传感器30连接的一端后液化放热,处于导热管20与温度传感器30连接的一端的导热工质为液态,且在毛细作用下沿毛细吸液芯22流向导热管20与锅具50接触的一端,如此循环,实现将锅具50的热量传递到温度传感器30中。上述导热管20的导热效率较高。在此实例中,为缩短导热管20的传热距离,提高导热管20的导热效率,该导热管20优选为直管,且垂直于灶体10的上表面,温度传感器30设于灶体10内,导热管20的一端伸入灶体10内并与温度传感器30连接。优选地,导热工质可为萘工质、联苯工质、导热姆-A工质、导热姆-E工质或汞工质。优选地,管体21可为铜管、不锈钢管或碳钢管。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和图3,导热管20为实心金属管。采用实心金属管作为导热管20可进一步降低燃气灶的生产成本。在此实施例中,该导热管20可为直管或弯管,为缩短导热管20的传热距离,提高导热管20的导热效率,导热管20优选为直管,且垂直于灶体10的上表面,温度传感器30设于灶体10内,导热管20的一端伸入灶体10内并与温度传感器30连接。优选地,导热管20可为铜管、铝管、不锈钢管或碳钢管。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温度传感器30的底部设有弹性件31,该弹性件31远离温度传感器30的一端抵压在灶体10上,该弹性件31为弹簧。当锅具50置于灶体10上时,锅具50将导热管20下压,进而使温度传感器30挤压弹性件31,上述弹性件31可为温度传感器30提供活动空间,同时能保持导热管20与锅具50接触。

优选地,温度传感器30为热敏电阻。热敏电阻的造价较低,采用热敏电阻作为温度传感器30可进一步降低燃气灶的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