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煤气预热器的折流杆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1093发布日期:2019-07-19 22:1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高效节能煤气预热器的折流杆换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预热器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高效节能煤气预热器的折流杆换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煤气预热器,其壳程内的介质从上部进入后在重力作用下经过下方的换热管后直接从下部流出,介质在换热管的表面接触时间短,进而导致换热不充分,换热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高效节能煤气预热器的折流杆换热结构,其确保介质和换热管充分接触,保证换热充分,提高换热效率。

高效节能煤气预热器的折流杆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固定管板,若干U型换热管,每根所述U型换热管的换热部分位于所述固定管板的厚度方向后端的换热区域,水平隔板的长度方向一端焊接所述固定管板,所述水平隔板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换热管的直管段末端,所述水平隔板将所述U型换热管分隔成为上部直段、下部直段,所述U型换热管的弧形折弯段位于所述水平隔板的后方区域布置,所述水平隔板的长度方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折流板组件,所述折流板组件具体包括第一半圆折流环、第二半圆折流环、水平折流杆、竖直折流杆,水平折流杆、竖直折流杆分别固接于对应位置的第一半圆折流环、第二半圆折流环的对应外周、形成矩阵布置的折流导向孔,若干拉杆的一端固接于所述固定管板,每根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贯穿第一半圆折流环的外周定位孔、第二半圆折流环的外周定位孔后焊接连接所述第二半圆折流环,所述上部折流板组件、下部折流板组件相对于所述水平隔板对称布置,所述水平隔板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位于上部折流板组件、下部折流板组件之间定位设置。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隔板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上下端分别固装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的外部弧边紧贴壳体的对应位置的内壁布置,其确保水平隔板对于空腔的自适应划分,保证介质的流向可控;

其还包括防冲挡板,所述防冲挡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焊接对应高度位置侧的拉杆;

所述防冲挡板对应于壳程入口位置设置有矩阵排布的贯穿小孔。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介质从壳程入口进入后,下落至正下方的U型换热管的上部直段,通过水平隔板导向,介质沿着上部折流板组件所组成的折流导向孔进入到弧形折弯段,被弧形折弯段充分换热后的介质再次沿着下部折流板组件所形成的折流导向孔进入到下部直段换热,然后沿着壳程出口流出,其确保介质和换热管充分接触,保证换热充分,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管、折流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去除换热管、加上壳体);

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二半圆折流环与水平折流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半圆折流环与竖直折流杆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冲挡板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固定管板1、U型换热管2、水平隔板3、上部直段21、下部直段22、弧形折弯段23、第一半圆折流环4、第二半圆折流环5、水平折流杆6、竖直折流杆7、折流导向孔8、拉杆9、上部折流板组件10、下部折流板组件11、弹簧板12、壳体13、防冲挡板14、贯穿小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高效节能煤气预热器的折流杆换热结构,见图1-图8:其包括固定管板1,若干U型换热管2,每根U型换热管2的换热部分位于固定管板的厚度方向后端的换热区域,水平隔板3的长度方向一端焊接固定管板2,水平隔板3的长度方向另一端延伸至U型换热管2的直管段末端,水平隔板3将U型换热管2 分隔成为上部直段21、下部直段22,U型换热管2的弧形折弯段23位于水平隔板3的后方区域布置,水平隔板2的长度方向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折流板组件,折流板组件具体包括第一半圆折流环4、第二半圆折流环5、水平折流杆6、竖直折流杆7,水平折流杆6、竖直折流杆7分别固接于对应位置的第一半圆折流环4、第二半圆折流环5的对应外周、形成矩阵布置的折流导向孔8,若干拉杆9的一端固接于固定管板1,每根拉杆9的长度方向另一端贯穿第一半圆折流环4的外周定位孔、第二半圆折流环5的外周定位孔后焊接连接第二半圆折流环5,上部折流板组件10、下部折流板组件11相对于水平隔板3对称布置,水平隔板3的长度方向另一端位于上部折流板组件10、下部折流板组件11之间定位设置。

水平隔板3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上下端分别固装有弹簧板12,弹簧板12的外部弧边紧贴壳体13的对应位置的内壁布置,其确保水平隔板3对于空腔的自适应划分,保证介质的流向可控;

其还包括防冲挡板14,防冲挡板14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焊接对应高度位置侧的拉杆9;

防冲挡板14对应于壳程入口位置设置有矩阵排布的贯穿小孔15。

其工作原理如下:介质从壳程入口进入后,通过防冲挡板导向,一部分通过贯穿小孔进入到正下方的U型换热管,另一部分沿着防冲挡板的四周方向从下落至正下方的U型换热管的上部直段,通过水平隔板导向,介质沿着上部折流板组件所组成的折流导向孔进入到弧形折弯段,被弧形折弯段充分换热后的介质再次沿着下部折流板组件所形成的折流导向孔进入到下部直段换热,然后沿着壳程出口流出,其确保介质和换热管充分接触,保证换热充分,提高换热效率。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