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炉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6262发布日期:2019-06-13 13:04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炉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炉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炉头装置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上的陶瓷炉头片,陶瓷炉头片上密集设置有多个通孔。由于通孔过于密集,难以加工且会大幅度陶瓷炉头片结构强度,致使陶瓷炉头片易碎裂,所以现有的陶瓷炉头装置中,通常将面积较大的陶瓷炉头片分隔呈多个面积较小的陶瓷炉头分片,相邻的陶瓷炉头分片之间粘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陶瓷炉头片。

这样的结构虽然解决了陶瓷炉头片的上述缺陷,但是胶粘连接的陶瓷炉头分片之间的连接力并不稳定,且密封性能得不到保证,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陶瓷炉头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炉头装置,包括本体和陶瓷炉头片,所述本体上设有安装槽,所述陶瓷炉头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陶瓷炉头片包括多个陶瓷炉头分片,还包括侧边密封条和至少一个炉头夹板,所述炉头夹板夹持于相邻的两个陶瓷炉头分片之间,炉头夹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边密封条,所述侧边密封条夹持于所述炉头夹板与所述陶瓷炉头分片之间,所述本体抵持所述陶瓷炉头分片的外缘。

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夹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部,所述炉头夹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陶瓷炉头分片的一部分以及所述侧边密封条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朝向所述炉头夹板一侧弯折的多个第一夹持臂和朝向所述炉头夹板另一侧弯折的多个第二夹持臂,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夹板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炉头夹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夹板的数量为多个,任意一个所述炉头夹板有且仅有一个与其余所述炉头夹板相交的交点。

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夹板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炉头夹板的中段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槽,另一个所述炉头夹板的中段的顶端设有第二插槽,两个所述炉头夹板通过所述第一插槽及第二插槽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密封条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侧边密封条分别呈L字型。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底座,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开口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底部密封圈,所述底部密封圈的顶面抵持所述陶瓷炉头分片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陶瓷炉头分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炉头压圈,所述炉头压圈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顶部密封圈,所述顶部密封圈的底面抵持所述陶瓷炉头分片顶面,所述顶部密封圈的顶面抵持所述炉头压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炉头夹板和本体夹持固定陶瓷炉头分片,且炉头夹板与陶瓷炉头分片之间设置侧边密封条,大大提高了陶瓷炉头片整体的密封性能以及结构的稳定性,确保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陶瓷炉头装置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陶瓷炉头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细节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细节B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陶瓷炉头装置中的陶瓷炉头片与炉头压圈组装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本体;

11、底座;

12、炉头压圈;

13、安装槽;

2、陶瓷炉头分片;

3、侧边密封条;

4、炉头夹板;

5、第一夹持部;

51、第一夹持臂;

52、第二夹持臂;

6、第二夹持部;

61、第三夹持臂;

62、第四夹持臂;

71、第一插槽;

72、第二插槽;

8、底部密封圈;

9、顶部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炉头夹板和本体夹持固定陶瓷炉头分片,且炉头夹板与陶瓷炉头分片之间设置侧边密封条。

请参照图1至图5,一种陶瓷炉头装置,包括本体1和陶瓷炉头片,所述本体1上设有安装槽13,所述陶瓷炉头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3内,所述陶瓷炉头片包括多个陶瓷炉头分片2,还包括侧边密封条3和至少一个炉头夹板4,所述炉头夹板4夹持于相邻的两个陶瓷炉头分片2之间,炉头夹板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边密封条3,所述侧边密封条3夹持于所述炉头夹板4与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之间,所述本体1抵持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的外缘。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炉头夹板和本体夹持固定陶瓷炉头分片,且炉头夹板与陶瓷炉头分片之间设置侧边密封条,大大提高了陶瓷炉头片整体的密封性能以及结构的稳定性,确保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夹板4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部5,所述炉头夹板4的底部设有第二夹持部6,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的一部分以及所述侧边密封条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第一、二夹持部利于进一步提高陶瓷炉头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部5包括朝向所述炉头夹板4一侧弯折的多个第一夹持臂51和朝向所述炉头夹板4另一侧弯折的多个第二夹持臂52,第一夹持臂51与第二夹持臂52间隔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二夹持臂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制造成本低;更为重要的是,间隔设置的第一、二夹持臂可以减少第一夹持部与陶瓷炉头分片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第一夹持部对陶瓷炉头装置出火面积的影响,保证陶瓷炉头有足够的火力。

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夹板4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炉头夹板4平行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陶瓷炉头片中陶瓷炉头分片的数量比炉头夹板的数量多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夹板4的数量为多个,任意一个所述炉头夹板4有且仅有一个与其余所述炉头夹板4相交的交点。

由上述描述可知,任意一个所述炉头夹板有且仅有一个与其余所述炉头夹板相交的交点可以使所有的炉头夹板连接成一个整体,便于员工组装、生产,进一步提高陶瓷炉头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夹板4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炉头夹板4的中段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槽71,另一个所述炉头夹板4的中段的顶端设有第二插槽72,两个所述炉头夹板4通过所述第一插槽71及第二插槽72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边密封条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侧边密封条3分别呈L字型。

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炉头夹板可以与四个陶瓷炉头分片拼装。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底座11,所述安装槽13设于所述开口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13内的底部密封圈8,所述底部密封圈8的顶面抵持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的底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底部密封圈进一步提高陶瓷炉头装置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的炉头压圈12,所述炉头压圈12与所述底座11可拆卸连接。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炉头压圈可以确保陶瓷炉头分片不会意外脱落,进一步提高了陶瓷炉头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顶部密封圈9,所述顶部密封圈9的底面抵持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顶面,所述顶部密封圈9的顶面抵持所述炉头压圈12。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顶部密封圈进一步提高陶瓷炉头装置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陶瓷炉头装置,包括本体1和陶瓷炉头片,所述本体1上设有安装槽13,所述陶瓷炉头片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3内,所述陶瓷炉头片包括多个陶瓷炉头分片2,还包括侧边密封条3和至少一个炉头夹板4,所述炉头夹板4夹持于相邻的两个陶瓷炉头分片2之间,炉头夹板4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所述侧边密封条3,所述侧边密封条3夹持于所述炉头夹板4与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之间,所述本体1抵持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的外缘。

所述炉头夹板4的顶部设有第一夹持部5,所述炉头夹板4的底部设有第二夹持部6,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的一部分以及所述侧边密封条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5和第二夹持部6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5包括朝向所述炉头夹板4一侧弯折的多个第一夹持臂51和朝向所述炉头夹板4另一侧弯折的多个第二夹持臂52,第一夹持臂51与第二夹持臂52间隔设置。同理,所述第二夹持部6包括朝向所述炉头夹板4一侧弯折的多个第三夹持臂61和朝向所述炉头夹板4另一侧弯折的多个第四夹持臂62,第三夹持臂61与第四夹持臂62间隔设置。优选的,朝向炉头夹板4同一侧弯折的第一夹持臂51和第三夹持臂61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同理,朝向炉头夹板4同一侧弯折的第二夹持臂52和第四夹持臂62相对设置且一一对应,与图4稍有差别。

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夹板4的数量为多个,任意一个所述炉头夹板4有且仅有一个与其余所述炉头夹板4相交的交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炉头夹板4平行设置的设置方式也是可行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炉头夹板4的数量为两个,一个所述炉头夹板4的中段的底端设有第一插槽71,另一个所述炉头夹板4的中段的顶端设有第二插槽72,两个所述炉头夹板4通过所述第一插槽71及第二插槽72插接。优选的,所述侧边密封条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侧边密封条3分别呈L字型。这样的结构方便厂商生产、组装,利于降低陶瓷炉头装置的制造成本。详细的,本实施例中,陶瓷炉头片包括四个陶瓷炉头分片2,优选的,各个陶瓷炉头分片2的尺寸相同,从而方便后续维护更换,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所述本体1包括顶部具有开口的底座11,所述安装槽13设于所述开口处;还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13内的底部密封圈8,所述底部密封圈8的顶面抵持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的炉头压圈12,所述炉头压圈12与所述底座11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顶部密封圈9,所述顶部密封圈9的底面抵持所述陶瓷炉头分片2顶面,所述顶部密封圈9的顶面抵持所述炉头压圈1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陶瓷炉头装置,提高了陶瓷炉头片整体的密封性能以及结构的稳定性,确保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厂商生产组装方便,利于降低陶瓷炉头装置的制造成本;陶瓷炉头分片后续维护更换方便,利于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