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6073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头,包括中间为开放状态的炉体、罩扣在炉体顶部的环形炉体盖、以及连接炉体的外侧壁的燃气进气口,所述燃气进气口与炉体的炉腔连通;所述炉体盖全部遮挡炉腔的顶部开口,在所述炉体的外侧壁与炉体盖之间以及在炉体的内侧壁与炉体盖之间分别形成有燃气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的炉头将燃气出气口设置在炉体盖的下方,利用炉体盖的遮挡可以防止料理物溢出锅体时,因流淌到燃气出气口上而造成的火焰熄灭问题的出现。此外,本实用新型摒弃传统采用钻孔方式加工燃气出气口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节约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燃气使用的安全性。
【专利说明】一种炉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炊事用炉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在料理物溢出锅体时,能够保证火焰不被熄灭的炉头设计技术。

【背景技术】
[0002]经常从事炊事工作的人都知道,当料理物溢出锅体时,经常会浇灭炉头的火焰。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不出现或者少出现,有些人提出将火焰孔设置在炉头中间的侧壁上,如韩国专利申请号20-2007-0005565中公开的炉头设计方案。此专利的核心技术为,因火焰孔设置在炉头中间的侧壁上,当料理物溢出锅体时,料理物不会直接冲着火焰落下,因而不容易熄灭火焰。但是,这种设计方案避免不了有一些料理物会顺着炉头中间的侧壁向下淌,从而导致火焰的熄灭。并且,这种炉头由于需要在炉头中间的侧壁上钻孔,因此增加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头,既能防止料理物溢出锅体时全部或者部分熄灭通过炉头喷出的火焰,又能降低加工难度,节约生产成本。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炉头,包括中间为开放状态的炉体、罩扣在炉体顶部的环形炉体盖、以及连接炉体的外侧壁的燃气进气口,所述燃气进气口与炉体的炉腔连通;所述炉体盖全部遮挡炉腔的顶部开口,在所述炉体的外侧壁与炉体盖之间以及在炉体的内侧壁与炉体盖之间分别形成有燃气出气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燃气出气口的形成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0007]其一是,在所述炉体盖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炉体的炉腔通过所述凹槽与外界大气连通,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0008]优选的,所述凹槽开设有多个,且呈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0009]其二是,在所述炉体的内侧壁的顶部和炉体的外侧壁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炉体的炉腔通过所述凹槽与外界大气连通,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0010]优选的,所述凹槽开设有多个,且呈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0011]其三是,所述炉体盖在安装到炉体上时,炉体盖的外侧壁和内侧壁部分地伸入到炉腔中;在炉体盖的外侧壁或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在炉体盖安装在炉体上时,支撑在炉体的外侧壁或内侧壁的顶部,使得炉体盖与炉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0012]其四是,在所述炉体盖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在炉体盖安装在炉体上时,支撑在炉体的外侧壁或内侧壁的顶部,使得炉体盖与炉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0013]其五是,在所述炉体的内侧壁或外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块,所述凸块在炉体盖安装在炉体上时,与炉体盖的底部或者炉体盖的侧壁接触,使得炉体盖与炉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0014]优选的,所述凸块至少设置有三个,且呈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0015]为了避免炉体盖在罩扣到炉体上后,沿水平方向滑动,在所述炉体盖的底部还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垄,所述垄在炉体盖与炉体安装到位时,顶靠在炉体的外侧壁的内表面上和/或内侧壁的内表面上,对炉体盖进行水平方向定位。
[0016]优选的,所述垄至少设置两个,且沿圆周方向分布。
[0017]优选的,所述炉体盖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从顶面向底面方向呈逐渐向炉腔内部延伸过渡的斜面;所述炉体盖的顶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斜面,以有利于液体沿炉体盖顶面向外侧迅速滚落。
[0018]进一步的,所述炉体盖的底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内凹面;所述炉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的顶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斜面。
[0019]为了进一步防止从锅体中溢出的液体沿着炉体盖的顶面流到燃气出气口处,设计所述炉体盖的顶面外径大于炉体的外径;设计所述炉体盖的顶面内径小于炉体的内径,从而形成盖檐,有效遮挡燃气出气口。
[0020]进一步的,所述炉头可以是单管炉头,也可以是多管炉头;当所述炉头为多管炉头时,每一管炉头的燃气出气口均形成在其炉体的外侧壁与炉体盖之间以及炉体的内侧壁与其炉体盖之间。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炉头将燃气出气口设置在炉体盖的下方,利用炉体盖的遮挡可以防止料理物溢出锅体时,因流淌到燃气出气口上而造成的火焰熄灭问题的出现。此外,本实用新型摒弃传统采用钻孔方式加工燃气出气口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节约产品的加工成本,提高燃气使用的安全性。
[0022]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炉头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0024]图2是将炉体盖罩扣到炉体上后的主视图;
[0025]图3是图2所示炉头的左视图;
[0026]图4是图2所示炉头的A-A向剖视图;
[0027]图5是图2所示炉头中炉体盖的主视图;
[0028]图6是图5所示炉头盖的B-B向剖视图;
[0029]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炉头的另外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0]图8是图7所示炉头的主视图;
[0031]图9是图8所示炉头的C-C向剖视图;
[0032]图10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炉头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3]图11是图10所示炉头的D-D向剖视图;
[0034]图1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炉头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5]图13是图12所示炉头的E-E向剖视图;
[0036]图14是双管炉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38]目前传统的炉头加工方式为:铸造出炉体之后,在炉体的上方用钻头加工火焰孔。而本实用新型的炉头加工方式为:分别铸造炉体和炉体盖,将炉体盖罩扣在炉体上,并在炉体与炉体盖之间形成燃气出气口,喷射火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炉头加工方式,可以利用炉体盖对燃气出气口起到有效的遮挡作用,进而避免淌落在炉体盖上的液体流入到燃气出气口中,造成火焰的熄灭。
[0039]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炉头结构及其加工方式进行具体地阐述。
[0040]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炉头包括炉体2、炉体盖3、燃气进气口I和燃气出气口等部分组成。其中,炉体2采用中间为开放状态的炉体,如图1所示,即中间为空心的环状炉体,包括外侧壁2-1、内侧壁2-2以及连接在外侧壁2-1与内侧壁2-2之间的炉底2-4。由外侧壁2-1、内侧壁2-2和炉底2-4围绕形成炉腔2-3,将所述燃气进气口 I连接到炉体2的外侧壁2-1上,并使所述炉腔2-3与燃气进气口 I连通,结合图2、图3所示。炉体盖3为罩扣在炉体2顶部的环形盖体,且将炉腔2-3的顶部开口全部遮挡在其下。所述燃气出气口形成在所述炉体盖3与炉体的外侧壁2-1和内侧壁2-2之间,通过燃气出气口使炉腔2-3与外界大气连通,在炉头点燃时,向外喷射火焰。
[0041]本实施例的燃气出气口采用在炉体盖3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分别开设凹槽42的方式形成,如图1所示。所述凹槽42开设有多个,且最好围绕炉体盖3的外侧壁和内侧壁呈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将所述炉体盖3罩扣到炉体2的顶部后,通过炉体盖3的顶面将炉体2的顶部开口完全遮挡,炉体盖3的部分侧壁伸入到炉腔2-3内,开设在炉体盖3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的凹槽一部分伸入到炉腔2-3内,一部分露出炉体,如图2所示,进而通过所述凹槽42将炉体2的炉腔2-3与外界大气连通起来,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00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42的开设宽度和深度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调整。
[0043]为了方便炉体盖3与炉体2的安装配合,本实施例优选将炉体盖3的内侧壁和外侧壁设计成斜面,即沿从顶面到底面的方向呈逐渐向炉腔2-3内部延伸过渡的斜面,如图5所示,对于炉体2的外侧壁2-1和内侧壁2-2的顶面可以设计成平面或者朝炉腔2-3内部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从而使得炉体盖3在罩扣到炉体2顶部后,炉体盖3的内外侧壁分别与炉体2的内外侧壁2-2、2-1对应紧密接触,如图4所示,仅通过开设在炉体盖3的内外侧壁上的凹槽42实现炉腔2-3与外界大气的连通。
[0044]采用这种炉头设计结构后,当液体状的料理物从锅里溢出,洒落到炉头上时,溢出的料理物首先洒落到炉体盖3的顶面,然后沿炉体盖3的顶面向内外两侧滚落,由于燃气出气口 42位于炉体盖3顶面的下方,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炉体盖3顶面的遮挡作用,避免液体流淌到燃气出气口 42处,造成火焰的熄灭。
[0045]为了使洒落到炉体盖3顶面的液体迅速滚落下来,本实施例优选将炉体盖3的顶面设计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斜面,结合图4、图6所示。为了起到进一步防止洒落到炉体上的料理物流入到燃气出气口 42的作用,本实施例优选设计炉体盖3的顶面外径大于炉体2的外径,即,将炉体盖3的顶面外沿向外延伸,形成盖檐52,以阻挡向外侧滚落的料理物流淌到开设在炉体盖3外侧壁上的凹槽42中。同样的,设计所述炉体盖3的顶面内径小于炉体2的内径,即,将炉体盖3的顶面内沿向内延伸,形成盖檐51,以阻挡向内侧滚落的料理物流淌到开设在炉体盖3内侧壁上的凹槽42中,从而起到有效遮挡燃气出气口的作用。
[0046]对于所述炉体盖3的底面,可以设计成平面,也可以设计成内凹面。为了减少燃气流动阻力和制作精度,本实施例优选采用覆膜砂工艺制作所述的炉体盖3。
[0047]当然,所述凹槽42也可以采用开设在炉体2的外侧壁2-1顶面和内侧壁2_2顶面,而不开设在炉体盖3侧壁上的方式实现。当炉体盖3的侧壁与炉体2的内外侧壁2-1、2-2对应接触时,仅凹槽42部分未与炉体盖3的侧壁接触,形成炉腔2-3与外接大气连通的燃气出气口,其余部分均接触密封,保证燃气仅通过燃气出气口喷出。
[0048]图1至图6示出了单管炉头的结构设计方式,当然,所述结构设计方式也可以应用到多管炉头上,如图14所示的双管炉头中,通过将每一管炉头的燃气出气口均形成在其炉体的外侧壁与炉体盖之间以及炉体的内侧壁与其炉体盖之间,由此可以使得每一管炉头均具有防止锅体溢出物扑灭火焰的作用,确保了炉头点火状态的稳定性。
[0049]实施例二,参见图7-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炉头同样包括中间为开放状态的炉体
2、罩扣在炉体2顶部的环形炉体盖3、与炉体2的外侧壁2-1连接并与炉腔2-3连通的燃气进气口 1、以及形成在炉体盖3与炉体的外侧壁2-1和内侧壁2-2之间的燃气出气口。本实施例的炉体盖3也是通过其顶面全部遮挡炉腔2-3的顶部开口,但其燃气出气口的形成方式则采用在炉体盖3的内外侧壁3-1、3-2与炉体2的内外侧壁2-1、2-2之间分别形成一圈间隙43、44的方式形成。
[0050]具体来讲,可以在炉体盖3的外侧壁3-1或者内侧壁3-1上设置凸块41,如图9所示。所述凸块41在炉体盖3安装在炉体2上时,分别支撑在炉体2的外侧壁2-1的顶面或者内侧壁2-2的顶面,进而使得炉体盖3的内侧壁3-2与炉体2的内侧壁2-2之间形成间隙43,炉体盖3的外侧壁3-1与炉体2的外侧壁2-1之间形成间隙44,通过所述间隙43、44形成燃气出气口,使炉腔2-3中的燃气向外喷出,并在点燃时,形成火焰。
[0051]采用这种燃气出气口形成方式时,所述炉体盖3的内侧壁3-2和外侧壁3-1优选设计成斜面,即沿从顶面到底面的方向呈逐渐向炉腔2-3内部延伸过渡的斜面,如图9所示,以方便炉体盖3的侧壁伸入到炉体2中,炉体盖3的底面可以设计成平面。对于炉体2的外侧壁2-1和内侧壁2-2的顶面可以设计成平面或者朝炉腔2-3内部方向向下倾斜的斜面,以方便凸块41在其上顶靠为宜。
[0052]当然,对于内外侧壁3-1、3_2基本为垂直面的炉体盖3来说,所述凸块41可以设置在炉体盖3的底面上,如图10-11所示,从而在将炉体盖3罩扣到炉体2上时,使得凸块41支撑在炉体2的外侧壁2-1的顶面或者内侧壁2-2的顶面上,从而使得炉体盖3的底面与炉体2的顶面之间形成间隙43、44,作为燃气出气口,向外喷射燃气。燃气的流通方向如图11中箭头所指示的路径。
[0053]为了进一步保证溢出的液体不会流入到燃气出气口中,还可以将所述炉体盖3的底面设计成内凹面,如图13所示。此时,炉体2的外侧壁2-1和内侧壁2-2的顶面可以设计成朝炉腔2-3内部方向向上倾斜的斜面,从而在将炉体盖3罩扣到炉体2上时,位于炉体盖3底面的凸块41可以刚好支撑在炉体2的内侧壁2-2的顶面或者外侧壁2-1的顶面,并在炉体盖3的底面与炉体2内外侧壁2-1、2-2的顶面之间形成间隙43、44,形成用于向外喷射燃气的燃气出气口。燃气的流通方向如图13中箭头所指示的路径。
[00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块41至少设置三块,且呈圆周方向布设,要么支撑在炉体2的外侧壁2-1的顶面上,要么支撑在炉体2的内侧壁2-2的顶面上,以形成外侧的燃气出气口 44和内侧的燃气出气口 43。为了提高炉体盖3在炉体2上方支撑的稳定性,所述凸块41优选呈圆周方向等间距布设,对于三个凸块41的情况,优选设置三个凸块41呈圆周方向彼此间隔120°设置,以增强炉体盖3安装的稳固性。
[0055]采用在炉体2与炉体盖3之间通过设置凸块41形成间隙状的燃气出气口的结构设计时,当炉体盖3安装到炉体2上后,向炉体盖3施加水平方向的力,易导致炉体盖3沿水平方向移动,露出炉体2的顶部开口,或者直接从炉体2上滑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进一步在炉体盖3的底部设置向炉腔2-3方向(即向下)凸出的垄61,如图7、9、11、13所示。所述垄61在炉体盖3与炉体2安装到位时,刚好顶靠在炉体2的外侧壁2-1的内表面上(如图9所示),或者刚好顶靠在炉体2的内侧壁2-2的内表面上,亦或者同时顶靠在炉体2的外侧壁2-1的内表面上和内侧壁2-2的内表面上(如图11、13),以对炉体盖3进行水平方向的定位。
[0056]为了改善定位效果,所述垄61应至少设置两个,当设置两个垄61时,两个垄61最好间隔180°设置;当设置三个垄61时,最好将三个垄62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以阻止炉体盖3沿任意方向的水平滑动,提高炉头使用的安全性。
[0057]当然,也可以在实施例一中设计所述的垄61,以进一步提高炉体盖3安装的稳固性。
[0058]同样的,为了使洒落到炉体盖3顶面的液体能够迅速地滚落下来,本实施例优选将炉体盖3的顶面设计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斜面,结合图9、11、13所示。为了进一步起到防止洒落到炉体上的液体流入到燃气出气口 42的作用,本实施例优选设计炉体盖3的顶面外径大于炉体2的外径,即,将炉体盖3的顶面外沿向外延伸,形成盖檐52,以阻挡向外侧滚落的液体流淌到外侧的燃气出气口 44中,如图8、图9所示。同样的,设计所述炉体盖3的顶面内径小于炉体2的内径,S卩,将炉体盖3的顶面内沿向内延伸,形成盖檐51,以阻挡向内侧滚落的有人体流淌到内侧的燃气出气口 43中,从而起到有效遮挡燃气出气口的作用。
[0059]当然,也可以采用在炉体2的内侧壁2-2或者外侧壁2-1的顶部分别设置向上凸出的凸块,代替设置在炉体盖3上的凸块,形成所述的间隙43、44。所述凸块在炉体盖3安装在炉体2上时,与炉体盖3的底部或者炉体盖3的侧壁接触,使得炉体盖3与炉体2的内侧壁2-2和外侧壁2-1之间形成间隙43、44,通过所述间隙43、44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采用这种设计方式时,所述垄61仍需设置在炉体盖3的底面上,用于与炉体2的外侧壁2-1的内表面顶靠,实现对炉体盖3的水平定位。
[0060]图7至图13示出了单管炉头的结构设计方式,当然,所述结构设计方式也可以应用到多管炉头上,如图14所示的双管炉头中,通过在每一管炉头的炉体盖与炉体的内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状的燃气出气口,由此可以使得每一管炉头均具有防止锅体溢出物扑灭火焰的性能,从而确保了炉头点火状态的稳定性。
[0061]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炉头,包括中间为开放状态的炉体、罩扣在炉体顶部的环形炉体盖、以及连接炉体的外侧壁的燃气进气口,所述燃气进气口与炉体的炉腔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盖全部遮挡炉腔的顶部开口,在所述炉体的外侧壁与炉体盖之间以及在炉体的内侧壁与炉体盖之间分别形成有燃气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盖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凹槽,或者在所述炉体的内侧壁的顶部和炉体的外侧壁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凹槽;所述炉体的炉腔通过所述凹槽与外界大气连通,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开设有多个,且呈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盖在安装到炉体上时,炉体盖的外侧壁和内侧壁部分地伸入到炉腔中;在炉体盖的外侧壁或内侧壁上分别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在炉体盖安装在炉体上时,支撑在炉体的外侧壁或内侧壁的顶部,使得炉体盖与炉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盖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在炉体盖安装在炉体上时,支撑在炉体的外侧壁或内侧壁的顶部,使得炉体盖与炉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或者, 在所述炉体的内侧壁或外侧壁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凸块,所述凸块在炉体盖安装在炉体上时,与炉体盖的底部或者炉体盖的侧壁接触,使得炉体盖与炉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之间形成间隙,通过所述间隙形成所述的燃气出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至少设置有三个,且呈圆周方向等间距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盖的底部设置有向下凸出的垄,所述垄在炉体盖与炉体安装到位时,顶靠在炉体的外侧壁的内表面上和/或内侧壁的内表面上,对炉体盖进行水平方向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盖的内侧壁和外侧壁从顶面向底面方向呈逐渐向炉腔内部延伸过渡的斜面;所述炉体盖的顶面呈中间高、两边低的斜面;所述炉体盖的底面为平面或者内凹面;所述炉体的内侧壁和外侧壁的顶面为平面或者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盖的顶面外径大于炉体的外径;所述炉体盖的顶面内径小于炉体的内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头为单管炉头或者多管炉头;当所述炉头为多管炉头时,每一管炉头的燃气出气口均形成在其炉体的外侧壁与炉体盖之间以及炉体的内侧壁与其炉体盖之间。
【文档编号】F24C3/08GK203857497SQ201420289364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郑世镇 申请人:郑世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