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饮片用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8542发布日期:2019-10-09 00:21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饮片用干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中药饮片中的干燥机。



背景技术:

在制药行业,干燥机应用广泛,其中中药饮片制作后,含水量有着严格的控制,现有的干燥机种类繁多,但是寿命低,消耗能量大,同时产生环保方面的负面因素,许多现有技术针对中药饮片的干燥机存在以下不足:

1.干燥不均匀,导致包装后容易粘结;

2.干燥不彻底,降低中药饮片生产效率;

3.干燥后的饮片为高温状,不利于后续的包装等工序;

4.干燥工作耗费的能量较多,不够节能。

通过检索,公布号为CN108592563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中药饮片干燥机》中公开了一种干燥机,设计了二次干燥过程,虽然干燥效果比普通的干燥机要好,更彻底,但是这种方案结构较复杂,特别是采用循环水管的方式进行二次加热,效果并不显著,且耗时较长,通过采用内外螺旋叶片搅拌的的方式使得达到干燥均匀的目的,在针对一些特殊的中药饮片的时候可能会对其产生破坏,不利于保证饮片的完整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饮片用干燥机,包括干燥桶、电机、加热层、集料箱和冷风机,所述干燥桶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干燥桶的上方设置有热风机,所述干燥桶的上方设置有进口,所述干燥桶的下方设置有出口,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所述干燥桶上,所述集料箱位于干燥桶的出口的下方,所述出口上设有阀门,所述干燥桶的形状为中空圆台形结构;

所述热风机包括鼓风机、加热器和机箱,所述加热器位于机箱内部,所述加热器由高频陶瓷和发热丝构成,所述高频陶瓷的截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凸起,所述发热丝穿设于所述高频陶瓷的通孔内;

所述冷风机位于集料箱内部,所述冷风机包括制冷箱和风扇,所述制冷箱底部设置有漏水管,所述集料箱底部设置有传热铝板。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为缠绕在所述干燥桶的外壁上电热丝、电热膜或者电热布。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上铺设有隔热层和纳米反射隔离层。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和纳米反射隔离层具有背胶结构。

优选的,所述干燥桶由导热金属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层外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该保温层内填充有发泡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个或者个。

优选的,所述发热丝采用纯2080镍铬丝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出口的下方设置有传动带,所述集料箱两侧开设有开口,所述传动带通过开口穿过集料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干燥桶设计成上大下小的圆台形桶状的结构,同时增加可以旋转的功能,当中药饮片在其内部进行干燥时,由于离心作用,中药饮片会平铺在干燥桶的内壁上,这样就可以实现均匀地充分地受热干燥,使得饮片受热均匀,不会出现糊化或者干燥不彻底的情况。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干燥桶内设置有热风机,通过热气在干燥桶内的流通,进一步增强了干燥的效果,缩短干燥的时间,提高了干燥机的工作效率,同时也使得干燥更加均匀。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集料箱内设置冷风机,可以将干燥后的高温的饮片进行冷却降温处理,使其可以快速的进入下一道工序,特别地,采用传动带输送的方式,使其与下一道工序的连接更加方便,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高效性。

4.本实用新型,在加热层铺设隔热层和纳米发射隔离层,电热丝与干燥桶1直接接触传热,隔热层和纳米发射隔离层迫使热量仅能面向干燥桶侧单方向传递,不仅传热效率高,而且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热量的损失,同时加设保温层,可以更好的延缓散热的时间,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受热均匀、工作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频陶瓷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高频陶瓷的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干燥桶-1,进口-101,出口-102,电机-2,加热层-3,集料箱-4,传热铝板-401,冷风机-5,制冷箱-501,风扇-502,热风机-6,鼓风机-601,机箱-602,高频陶瓷-603,通孔-604,发热丝-605,凸起-606,保温层-7,传动带-8。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以及图4所示,一种中药饮片用干燥机,包括干燥桶1、电机2、加热层3、集料箱4和冷风机5,所述干燥桶1与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所述干燥桶1的上方设置有热风机6,所述干燥桶1的上方设置有进口101,所述干燥桶1的下方设置有出口102,所述加热层3设置在所述干燥桶1上,所述集料箱4位于所述干燥桶1的出口102的下方,所述出口102上设有阀门,所述干燥桶1的形状为中空圆台形结构;

所述热风机6包括鼓风机601、加热器和机箱602,所述加热器位于机箱602内部,所述加热器由高频陶瓷603和发热丝605构成,所述高频陶瓷603为柱形状,所述高频陶瓷603沿轴向方向开设有通孔604,通孔604的数量为6个,通孔604围绕高频陶瓷603的中心均匀排列,所述通孔604内设置有凸起606,发热丝605通过专用工具绕制成螺旋形状,所述发热丝605穿设于所述高频陶瓷603的通孔604内,且由凸起606支撑,每个凸起606的支撑面为内凹圆弧形面,高频陶瓷603具有介电常数小,介质损耗低,机械强度高,以及较高的介电强度、绝缘电阻和热导率等性能。所述发热丝605采用纯2080镍铬丝构成,不含铁质,不易氧化,使用寿命长;

所述冷风机5位于集料箱4内部,所述冷风机5包括制冷箱501和风扇502,所述制冷箱501底部设置有漏水管,所述集料箱4底部设置有传热铝板401,所述加热层3为均匀缠绕在所述干燥桶1外壁上的电热膜。

使用时,首先,将需要干燥的中药饮片从进口101放入干燥桶1中,然后启动电机2和热风机6,电机2通过输出轴驱动干燥桶1转动,同时热风机6吹出热风进一步加强干燥效果,由于干燥桶1的转动,会产生离心作用,中药饮片会平铺在干燥桶1的内壁上,这样就可以实现均匀地充分地受热干燥,使得饮片受热均匀,不会出现糊化或者干燥不彻底的情况,当饮片干燥结束后,出口102回归到初始位置,即出口102位于集料箱4的上方,打开出口102的阀门,饮片落入集料箱4中,最后,开启冷风机5,具体的方式是在制冷箱501内加入冰块,然后接通电源,制冷箱501内开始制冷,冰块可以长时间不融化,有极少量融化的水可以经漏水管排出,制冷箱501内部的冷气经由风扇502源源不断地送出,从而达到对集料箱4内的饮片降温的目的,同时集料箱4底部的传热铝板401也可以很好的将饮片上的热量散发出去,进一步增强了冷却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加热层3为缠绕在所述干燥桶1的外壁上的电热丝,所述加热层3上铺设有隔热层和纳米反射隔离层。所述隔热层和纳米反射隔离层具有背胶结构,所述干燥桶1由导热金属铝合金构成。电热丝与干燥桶1直接接触传热,隔热层和纳米发射隔离层迫使热量仅能面向干燥桶1侧单方向传递,不仅传热效率高,而且最大程度的避免了热量的损失,同时加设保温层7,可以更好的延缓散热的时间,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性。

实施例3

如图2、图3以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具体的是在加热层3外设置有保温层7,该保温层7内填充有发泡保温材料,所述热风机6包括鼓风机601、加热器和机箱602,所述加热器位于机箱602内部,所述加热器由高频陶瓷603和发热丝605构成,所述高频陶瓷603的截面开设有通孔604,通孔604的数量为12个,通孔604围绕高频陶瓷603的中心均匀排列,所述通孔604内设置有凸起606,所述发热丝605穿设于所述高频陶瓷603的通孔604内,所述发热丝605采用纯2080镍铬丝构成,所述出口102的下方设置有传动带8,所述集料箱4两侧开设有开口,所述传动带8通过开口穿过集料箱4。

当饮片干燥结束后,出口102回到初始位置,即出口102位于传送带8的上方,打开出口102的阀门,饮片落入出口102下方的传动带8上,通过传动带8的运输,药饮进入集料箱4,在集料箱4中进行冷却,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作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便捷性和高效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受热均匀、工作效率高、安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上述实施例仅描述现有设备最优使用方式,而运用类似的常用机械手段代替本实施例中的元素,或者上述技术方案的组合均落入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