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物料均匀干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14092发布日期:2019-04-05 20:4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物料均匀干燥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促进物料均匀干燥的装置,属于干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干燥是湿物料失去水分转变为干物料的处理过程,是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物料干燥过程中,由于干燥箱或者干燥室的干燥气体进出口通常是固定设置,在物料干燥的整个过程中,靠近干燥气体进口的物料总是首先接触到新鲜的较为干燥的干燥气体,而靠近干燥气体出口的物料则接触到的是已经进行过物料干燥的具有一定湿度的干燥气体,因此,这导致干燥气体进口一侧的物料已经干燥完毕,而出口一侧物料还未干燥完毕,如果继续烘干下去,则可能导致进口物料出现过干的现象,影响干燥品质,这种前后段物料干燥不均匀的现象在干燥行业是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当干燥箱或者干燥室在干燥气体流动的方向上比较狭长时,这种状况更加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物料均匀干燥的装置,该干燥装置能保证物料前后段都能够同等程度与新鲜干燥气体相接触,进而克服前后段物料干燥不均匀的弊端。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促进物料均匀干燥的装置,包括干燥箱、导流片、干燥箱风道、稳压器和换向阀门组,所述导流片设置在干燥箱内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干燥箱风道包括干燥箱进口风道和干燥箱出口风道,所述干燥箱进口风道和干燥箱出口风道上均安装有稳压器,干燥箱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通过干燥箱进口风道和干燥箱出口风道连接换向阀门组。干燥气体从换向阀门组进入,经干燥箱进口风道进入干燥箱内,从干燥箱的导流片流向被干燥物料,一段时间后,换向阀门组换向,原干燥箱进口风道变为干燥箱出口风道,原干燥箱出口风道变为干燥箱进口风道,干燥气体换向,使物料前后段干燥均匀;在换向时,稳压器和导流片防止了气流换向时气流不稳定而产生紊乱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是,所述换向阀门组为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两者都可使用,控制干燥气体换向,从而克服前后段物料干燥不均匀的弊端。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一个四通阀组、两个三通阀组或者四个二通阀组;可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四通阀、三通阀和二通阀安装在换向阀门组安装位置,对进口风和出口风进行换向。

进一步的是,当所述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一个四通阀组时,所述四通阀组包括主流进口风道、主流出口风道和一个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四个出口依次连接主流进口风道、干燥箱进口风道、主流出口风道和干燥箱出口风道。

进一步的是,当所述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两个三通阀组时,所述两个三通阀组包括主流进口风道、主流出口风道、阀门风道和两个三通阀;每个三通阀的三个出口中,两个出口通过阀门风道分别连接主流进口风道和主流出口风道,两个三通阀各剩余的一个出口中,一个出口连接干燥箱进口风道,另一个出口连接干燥箱出口风道。

进一步的是,当所述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四个二通阀组时,所述四个二通阀组包括主流进口风道、主流出口风道、阀门风道和四个二通阀;所述四个二通阀的出口通过四个阀门风道依次首位连接,所述四个阀门风道上依次连接主流进口风道、干燥箱进口风道、主流出口风道和干燥箱出口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促进物料均匀干燥的装置,通过对调干燥气体进出口的方式,使得物料前后段都能够同等的与新鲜干燥气体充分接触,进而克服了物料前后段干燥不均匀的弊端;稳压器和导流片共同作用防止了气流换向时气流不稳定而产生的紊乱现象,使得干燥气体均匀分布于干燥箱内,使物料干燥更为充分;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安全、干燥周期短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出气口气流换向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一个四通阀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一个四通阀组气流换向后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两个三通阀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两个三通阀组气流换向后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四个二通阀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或者气动换向阀门组为四个二通阀组气流换向后的示意图;

图中:1、干燥箱;2、导流片;3、干燥箱风道;31、干燥箱进口风道;32、干燥箱出口风道;4、稳压器;5、换向阀门组;6、四通阀;7、三通阀;8、二通阀;91、主流进口风道;92、主流出口风道;93、阀门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促进物料均匀干燥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干燥箱1、导流片2、干燥箱风道3、稳压器4和换向阀门组5,导流片2设置在干燥箱1内部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干燥箱风道3包括干燥箱进口风道31和干燥箱出口风道32,干燥箱进口风道31和干燥箱出口风道32上均安装有稳压器4,干燥箱1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通过干燥箱进口风道31和干燥箱出口风道32连接换向阀门组5。

换向阀门组5为电动换向阀门组,电动换向阀门组为一个四通阀组,四通阀组包括主流进口风道91、主流出口风道92和一个四通阀6;四通阀6的四个出口依次连接主流进口风道91、干燥箱进口风道31、主流出口风道92和干燥箱出口风道32。

如图1和3所示,工作时,干燥气体由主流进口风道91进入电动换向阀门组5,然后干燥气体经左端的干燥箱进口风道31和稳压器4后,经导流片2均匀地进入并分布于干燥箱1内,对干燥箱1内的物料进行干燥;干燥物料后,干燥气体依次经过右端的导流片2、干燥箱出口风道32和稳压器4进入电动换向阀门组5,从电动换向阀门组5连接的主流出口风道92流出。

一段时间后,调节电动换向阀门组5,使干燥气体进入方向反向,如图2和4所示。此时干燥气体由主流进口风道91进入电动换向阀门组5,然后干燥气体经右端的干燥箱进口风道31和稳压器4后,经导流片2均匀地进入并分布于干燥箱1内,对干燥箱1内的物料进行干燥;干燥物料后,干燥气体依次经过左端的导流片2、干燥箱出口风道32和稳压器4进入电动换向阀门组5,从电动换向阀门组5连接的主流出口风道92流出。

实施例2

一种促进物料均匀干燥的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换向阀门组5为气动换向阀门组,气动换向阀门组为两个三通阀组,两个三通阀组包括主流进口风道91、主流出口风道92、阀门风道93和两个三通阀7;每个三通阀7的三个出口中,两个出口通过阀门风道93分别连接主流进口风道91和主流出口风道92,两个三通阀7各剩余的一个出口中,一个出口连接干燥箱进口风道31,另一个出口连接干燥箱出口风道32。

如图1和5所示,此时左端和右端的两个三通阀7采用并联的方式安装,通过调节左端的三通阀7和右端的三通阀7,调节干燥气体的流向,即可完成干燥气体换向的过程。图1和图5为干燥气体顺时针方向干燥气体,一段时间后,调节两个三通阀7,使干燥气体的流向反向,改为逆时针方向流动,如图2和6所示。

实施例3

一种促进物料均匀干燥的装置,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换向阀门组5为气动换向阀门组,气动换向阀门组为四个二通阀组时,四个二通阀组包括主流进口风道91、主流出口风道92、阀门风道93和四个二通阀8;四个二通阀8的出口通过四个阀门风道93依次首位连接,四个阀门风道93上依次连接主流进口风道91、干燥箱进口风道31、主流出口风道92和干燥箱出口风道32。

如图1和7所示,此时关闭左上端和右下端的的二通阀8,开启左下端和右上端的二通阀8,使干燥气体顺时针方向流动,干燥气体由主流进口风道91进入气动换向阀门组5左下端的二通阀8,然后干燥气体经左端的干燥箱进口风道31和稳压器4后,经导流片2均匀地进入并分布于干燥箱1内,对干燥箱1内的物料进行干燥;干燥物料后,干燥气体依次经过右端的导流片2、干燥箱出口风道32和稳压器4进入气动换向阀门组5右上端的二通阀8,从右上端的二通阀8连接的主流出口风道92流出。

如图2和8所示,一段时间后,调节气动换向阀门组5,此时关闭左下端和右上端的二通阀8,开启左上端和右下端的的二通阀8,使干燥气体进入方向反向。干燥气体由主流进口风道91进入气动换向阀门组5右下端的二通阀8,然后干燥气体经右端的干燥箱进口风道31和稳压器4后,经导流片2均匀地进入并分布于干燥箱1内,对干燥箱1内的物料进行干燥;干燥物料后,干燥气体依次经过左端的导流片2、干燥箱出口风道32和稳压器4进入气动换向阀门组5左上端的二通阀8,从左上端的二通阀8连接的主流出口风道92流出。

上述三个实施例中,通过对调干燥气体进出口的方式,使得物料前后段都能够同等的与新鲜干燥气体充分接触,进而克服了物料前后段干燥不均匀的弊端。稳压器4和导流片2共同作用防止了气流换向时气流不稳定而产生紊乱现象的发生,使得干燥气体均匀分布于干燥箱1内,使物料干燥更为充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