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纱生产用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64564发布日期:2019-10-28 22:5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纱生产用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棉纱干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棉纱生产用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棉纱在生产的材料采集和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潮气,但棉纱潮湿却会影响棉纱品质,所以需要对棉纱进行干燥,现有的干燥设备对棉纱干燥多数只能干燥一个棉纱卷,在对棉纱的干燥操作中受热不均,影响棉纱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对两个棉纱卷进行均匀快速加热的棉纱生产用干燥设备。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棉纱生产用干燥设备,包括加热箱体,所述加热箱体的顶部包括电机、主动轴和主动轮,所述电机的底部与加热箱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左侧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轴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轴的左端与主动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体的左侧包括一号从动轮、二号从动轮、上从动轴、下从动轴和三号从动轮,所述一号从动轮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轴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一号从动轮的内壁与上从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从动轴的表面与二号从动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从动轮位于二号从动轮的右侧设置,所述二号从动轮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与三号从动轮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三号从动轮的内壁与下从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箱体的内部包括一号轴承、二号轴承、辅热铁丝、主热铁丝、卷筒、转轴、棉纱卷和加热腔,所述主热铁丝的顶部与加热箱体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热铁丝的底部与加热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加热腔位于加热箱体的内部开设,所述辅热铁丝的左侧与加热箱体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辅热铁丝的右侧与加热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轴承的表面与加热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轴承的表面与加热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轴承的内壁与上从动轴的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轴承的内壁与下从动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从动轴和下从动轴的右端均与转轴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与卷筒的内壁卡接,所述卷筒的表面与棉纱卷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加热箱体的右侧包括横栓、卡块、门体和防撞柱,所述门体的顶部通过铰链与加热箱体的右侧表面转动连接,所述门体的右侧与加热箱体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门体的右侧底部与横栓的右侧活动连接,所述横栓的底部与卡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横栓的右侧与卡块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所述防撞柱的左侧与加热箱体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热铁丝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主热铁丝以加热箱体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右端与加热腔的内壁右侧保持有一定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棉纱卷的顶部与加热腔的顶部保持五厘米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和一号从动轮处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二号从动轮和三号从动轮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辅热铁丝位于一号轴承和二号轴承的中间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棉纱生产用干燥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棉纱生产用干燥设备,通过在上从动轴上设置一号从动轮和二号从动轮,从而达到了同时干燥两个棉纱卷的目的,通过在加热箱体内设置了两个加热铁丝和辅热铁丝,从而解决了在对棉纱卷的加热过程中棉纱卷受热不均匀的问题。

2、该棉纱生产用干燥设备,通过在加热箱体的右侧底部设置防撞柱,从而达到了防止加热箱体被撞击和烫伤工人的目的,通过在门体的右侧设置卡块和横栓,从而解决了门体受热工人无法直接开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其中,1加热箱体、2电机、3主动轴、4主动轮、5主热铁丝、6一号轴承、7一号从动轮、8二号从动轮、9上从动轴、10辅热铁丝、11三号从动轮、12下从动轴、13二号轴承、14卡块、15横栓、16门体、17卷筒、18转轴、19棉纱卷、20铰链、21防撞柱、22加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棉纱生产用干燥设备,包括加热箱体1,加热箱体1的顶部包括电机2、主动轴3和主动轮4,电机2的底部与加热箱体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电机2的左侧通过联轴器与主动轴3的右端固定连接,主动轴3的左端与主动轮4的右侧固定连接,加热箱体1的左侧包括一号从动轮7、二号从动轮8、上从动轴9、下从动轴12和三号从动轮11,一号从动轮7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轴3的表面转动连接,一号从动轮7的内壁与上从动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上从动轴9的表面与二号从动轮8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号从动轮7位于二号从动轮8的右侧设置,二号从动轮8的表面通过传动带与三号从动轮11的表面转动连接,三号从动轮11的内壁与下从动轴12的表面固定连接,主动轮4和一号从动轮7处于同一垂直线上,二号从动轮8和三号从动轮11处于同一垂直线上,如此防止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快速转动时导致传动带脱轨。

加热箱体1的内部包括一号轴承6、二号轴承13、辅热铁丝10、主热铁丝5、卷筒17、转轴18、棉纱卷19和加热腔22,主热铁丝5的顶部与加热箱体1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主热铁丝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主热铁丝5以加热箱体1的中轴线为对称设置,如此保证加热腔22内部上下温度均匀,主加铁丝的底部与加热腔22的顶部固定连接,加热腔22位于加热箱体1的内部开设,辅热铁丝10的左侧与加热箱体1的内壁左侧固定连接,辅热铁丝10的右侧与加热腔22的右侧固定连接,辅热铁丝10位于一号轴承6和二号轴承13的中间设置,通过设置辅热铁丝10防止加热腔22的两侧受热不均,一号轴承6的表面与加热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二号轴承13的表面与加热箱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一号轴承6的内壁与上从动轴9的固定连接,二号轴承13的内壁与下从动轴12的表面固定连接,上从动轴9和下从动轴12的右端均与转轴18的左端固定连接,转轴18的表面与卷筒17的内壁卡接,方便装卸棉纱卷19,转轴18的右端与加热腔22的内壁右侧保持有一定距离,卷筒17的表面与棉纱卷19的内壁固定连接,加热箱体1的右侧包括横栓15、卡块14、门体16和防撞柱21,门体16的顶部通过铰链20与加热箱体1的右侧表面转动连接,门体16的右侧与加热箱体1的左侧活动连接,门体16的右侧底部与横栓15的右侧活动连接,横栓15的底部与卡块14的内壁滑动连接,横栓15的右侧与卡块14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使得门体16能够与加热箱体1连接紧密,防撞柱21的左侧与加热箱体1的右侧底部固定连接,防止外部撞击加热箱体1和烫伤工人,棉纱卷19的顶部与加热腔22的顶部保持五厘米距离,防止加热腔22顶部过热烫坏棉纱。

工作时,抽离横栓15,打开门体16,将棉纱卷19通过卷筒17装在转轴18上,关闭门体16,插上横栓15,开动电机2,电机2通过主动轮4带动一号从动轮7转动,一号从动轮7带动上转轴18和二号从动轮8转动,二号从动轮8通过传动带带动下转轴18转动,上转轴18和下转轴18带动棉纱卷19转动,此时加热铁丝和辅热铁丝10开始加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