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送风出风口防尘防水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4539发布日期:2019-09-06 19:26阅读:6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送风出风口防尘防水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恒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送风出风口的防尘防水盖板。



背景技术:

当前舒适空调领域考虑舒适度及置换效率的角度出发,产生了一种有别于传统顶部送风口的地面送风口,如图1所示。将空调风口设于地面,便于新鲜空气的送入及污浊空气的排出,减少以往顶送风带来的送风死角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地面风口由于在地面,在拖洗地面的时候会有水进入风道,较多的水依靠吹风很难清洁,还有在长期不用时,风口内也容易积聚灰尘,开启时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质量轻便,安装拆卸方便的地送风出风口防尘防水盖板。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送风出风口防尘防水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厚度为1-3mm,盖板本体的背面沿边缘设有磁铁片,磁铁片的表面粘结有密封橡胶片。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本体四角为圆弧角,盖板本体四周边缘粘结有橡胶条进行包边。

作为优选,所述磁铁片为边长为2-5cm,厚度为1-2mm的若干个单独磁铁片间隔一端距离沿盖板本体背面四周设置或者磁铁片为厚度1-2mm的整条磁铁片沿沿盖板本体背面四周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本体在所述磁铁片的位置设置向正面凸出的凹槽,凹槽深度与磁铁片厚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本体的四周边缘为平滑过渡到水平面的圆弧坡面。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本体的周边坡面上设置一个内陷槽或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内陷槽的长度为2-5cm,深度1-3cm,宽度为0.5-1cm,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0°-60°的倾斜角;通孔直径为0.5-1cm。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地送风出风口防尘防水盖板可以再地送风不使用时将地送风出风口覆盖,方式灰尘和污水的进入,保持出风口的清洁、干燥。防尘防水盖板为铝合金盖板,质量轻便,外形美观,采用磁铁吸附原理进行固定,安装拆卸方便;盖板中间无空隙设计,防止踩踏变形;四周坡面设计与地面平滑过度没有高度差,不会绊倒行人,不具有打扫死角。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地送风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截面剖视图;

图4是图2截面剖视图;

图5是图2截面剖视图;

图6是图3A处放大图;

图7是图3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所示,一种地送风出风口防尘防水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盖板本体1厚度为1-3mm,四角为圆弧角,盖板本体1四周边缘粘结有橡胶条11进行包边;盖板本体1的背面沿边缘设有磁铁片2;磁铁片2为边长为2-5cm,厚度为1-2mm的若干个单独磁铁片间隔一端距离沿盖板本体背面四周设置或者磁铁片2为厚度1-2mm的整条磁铁片沿沿盖板本体背面四周设置。对应的地送风出风口的背面设有磁铁片与盖板本体1上的磁铁片2相互吸附达到密封的效果。磁铁片2的表面粘结有密封橡胶片3,厚度为2-4mm。盖板本体1为铝合金盖板,盖板的厚度很薄,所以质量轻,同时四周很锋利,容易刮伤使用者,所以盖板本体1四角设置为圆弧角,并通过橡胶条11包边,使得其四周光滑柔软。磁铁片2的设置可以将盖板本体1固定在地送风出风口上,不会随意移动,密封橡胶片3可以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

磁铁片2与密封橡胶片3设置在盖板本体1的本面,使得盖板本体1的背面呈现四周凸起,中间内凹的形状,如图3所示,使用时,由于人员的走动踩踏,盖板本体1的中间部位没有支撑,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中间凹陷,使得整体盖板变形,影响美观,中间凹陷容易盖板本体1四周出现翘边现象,影响防尘防水效果。如图4所示,可以在盖板本体1可以通过冲压工艺在磁铁片2的位置冲压出向正面凸出的凹槽4,凹槽4深度与磁铁片2厚度相等,然后在磁铁片2表面粘结密封橡胶片3。尽管盖板本体1的正面形成四周凸起的形状,影响美观,但是盖板本体1的中间部位没有空隙,不会被踩踏凹陷影响使用。

另外一种方式,如图5所示,粘结在磁铁片2上的密封橡胶片3不仅仅覆盖在磁铁片2上,而是覆盖整个盖板本体1的背面,将磁铁片2形成的中间空隙填充,这样既不影响盖板本体1正面美观,而且可以有效缓冲踩踏的压力,防止盖板本体1中间部位形成凹陷。

尽管盖板本体1的厚度加上磁铁片2和密封橡胶片3厚度很小,但是盖板本体1铺盖在地送风出风口上会与地面形成高度差,直角部位不仅容易绊倒行走人员而且容易积聚灰尘,不易打扫。所以盖板本体1的四周边缘为平滑过渡到水平面的圆弧坡面,如图2所示,坡面形状不仅不会绊倒行走人员,而且没有了垂直的打扫死角,并且外观更加美观。但是盖板本体1四周边缘均为圆滑坡度,加大了拆卸难度,所以在盖板本体1的周边坡面上设置一个内陷槽12或通孔13,如图6和7所示。需要拆卸时可借助工具插入内陷槽12或通孔13内将盖板本体1翘起。内陷槽12的长度为2-5cm,深度1-3cm,宽度为0.5-1cm,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0°-60°的倾斜角。通孔13直径为0.5-1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