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智能检测装置的通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4528发布日期:2019-09-06 19:26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智能检测装置的通风管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管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智能检测装置的通风管道。



背景技术:

消防用通风管道,是消防通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在消防通风工程安装验收后,通风管道因重力作用以及安装方式的原因,时间久后可能会出现夹缝,使通风管道漏风,还有可能出现在通风管道经过防火分区时防火分区的通风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情况,然而,目前并未针对上述问题对通风管道进行有效的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智能检测装置的通风管道,对通风管道是否存在夹缝进行检测,同时对通风管道内的风压进行检测,以获取防火分区内的通风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具有智能检测装置的通风管道,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管本体,还包括智能检测装置,所述智能检测装置包括风压传感器、微处理器和多个发光光源;各所述发光光源分别间隔安装于所述管本体的内侧壁上,且各所述发光光源分别沿所述管本体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风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管本体的内侧壁处;

其中,各所述发光光源均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所述风压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

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管本体中出风量的调节机构,所述管本体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通风窗口,所述调节机构嵌装于通风窗口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边框、电动传动杆、推杆电机和多个叶片,所述边框嵌装于所述通风窗口上,各所述叶片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所述边框上,且各所述叶片处于所述边框围成的空间内,各个所述叶片分别通过销轴连接于所述电动传动杆上,所述电动传动杆处于所述边框的一侧和各所述叶片之间,所述推杆电机安装于所述边框上,且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电动传动杆传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机构的驱动端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

各所述发光光源均为LED灯条,各所述LED灯条沿所述管本体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

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便携式控制面板和无线收发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无线收发器与所述便携式控制面板通信连接。

所述便携式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和多个按钮,所述显示屏具有用于显示所述风压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信息的风压显示区,各所述按钮分别对应为主开关按钮、发光光源开启按钮和发光光源关闭按钮。

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灯遥控开关,所述灯遥控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

所述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所述管本体内,所述流量计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入端。

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无线收发器均安装于同一安装盒中,所述安装盒安装于所述管本体的内侧壁上。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多个发光光源的设置,检测人员可直接根据通风管道是否有漏光,来确定通风管道是否存在夹缝;通过风压传感器的设置,检测人员通过风压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能够获知风机正常启动后通风管道内的风压是否正常,从而获取公共空间和/或避难空间内的通风情况,以确保火灾发生时通风管道可正常使用。

进一步地,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检测人员通过风压传感器传输的风压数据,来确定避难空间中的送风量,从而根据风压传感器检测的数据调节通风窗口的出风截面,使避难空间的通风达到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通风管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框图。

图中:

10-风机 20-管本体

21-出风口 31-风压传感器

32-发光光源 40-安装盒

51-通风窗口 52-边框

53-电动传动杆 54-推杆电机

55-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一种具有智能检测装置的通风管道,其在常规的通风管道上作出改进,通风管道与消防用风机连通,且通风管道与建筑内的避难空间连通。

如图1-3所示,通风管道包括管本体20、智能检测装置和供电电源,管本体20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21,进风口与风机10的风机出风口相连通。其中,供电电源给智能检测装置提供工作电源,该供电电源为现有常规的供电电源。

智能检测装置包括微处理器、风压传感器31和多个发光光源32,风压传感器31安装在管本体20的内侧壁处,且靠近于管本体20的进风口处。各个发光光源32均安装于管本体20的内侧壁上,各个发光光源32分别沿管本体20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各个发光光源32等间距布置,并且,各个发光光源32均为LED灯条。微处理器和供电电源均安装于同一安装盒40中,该安装盒40安装于管本体20的内侧壁处。其中,风压传感器3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各个发光光源32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中,发光光源32的数量根据管本体20的规格进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智能检测装置的通风管道,通过多个发光光源的设置,检测人员可直接根据通风管道是否有漏光,来确定通风管道是否存在夹缝;通过风压传感器31的设置,检测人员通过风压传感器31检测的数据,能够获知风机10正常启动后,通风管道内的风压是否正常,从而获取防火分区内的通风情况,以确保火灾发生时通风管道可正常使用。

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管本体20的送风量,管本体20靠近于出风口21处开设有内外连通的通风窗口51,调节机构嵌装于通风窗口51处。具体来说,调节机构包括边框52、电动传动杆53、推杆电机54和多个叶片55,本实施例中边框52为方形边框,边框52与通风窗口5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适配,边框52嵌装于通风窗口51上,各个叶片55的两端分别铰接于边框52上,且各叶片55分别沿管本体20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于边框52所围成的空间内,电动传动杆53沿管本体20的长度方向布置,且电动传动杆53处于各叶片55的一端和边框52的一侧之间,边框52的该侧和各叶片55的该端相互靠近,各叶片55处于边框52内,且各叶片55靠近于电动传动杆53的一侧分别通过销轴连接于电动传动杆53上,推杆电机54的输出轴与电动传动杆53传动连接,且推杆电机54安装于边框52上。其中,调节机构的驱动端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较佳地,推杆电机54为步进推杆电机。

调节机构的工作过程为:以电动传动杆53按图2所示方向竖向布置为例进行说明,推杆电机54转动时,推杆电机54的输出轴将带动电动传动杆53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带动各叶片55分别沿各自的铰接点转动,以改变边框52的出风量,从而确保公共空间和/或避难空间内的送风量达到《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2017》的要求。

这样,检测人员通过风压传感器31传输的管本体20内的风压数据,来确定避难空间中的送风量,从而根据风压传感器31检测的数据调节通风窗口51的出风量,使避难空间的通风达到要求。

进一步地,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便携式控制面板和无线收发器,无线收发器安装于前述的安装盒40内,微处理器通过无线收发器与便携式控制面板通信连接,该便携式控制面板包括显示屏和多个按钮,各按钮均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显示屏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出端。该显示屏具有显示风压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信息的风压显示区,各按钮分别对应为风机启动按钮、风机关闭按钮、各发光光源开启按钮、各发光光源关闭按钮、调节机构调节按钮和总开关按钮。其中,便携式控制面板为现有常规的控制面板,故不再展开叙述。

这样,通过便携式控制面板的设置,检测人员可通过显示屏查看风压传感器31传输的数据,以获知管本体20内的风压,从而判断管本体20内的风压是否正常,并根据管本体20内的风压调整通风窗口51的出风量,以使得公共空间或避难空间内的送风量达到要求;并且,巡检人员可通过便携式控制面板上的各按钮,实现对各发光光源和风机的控制,方便检测人员进行检测。

此外,各发光光源32还可以通过遥控开关实现开关。具体来说,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遥控开关,遥控开关为现有常规的遥控开关,该遥控开关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这样,检测人员可直接通过遥控开关开启或关闭各发光光源32,检测更加方便、快速。

进一步地,智能检测装置还包括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微处理器的输入端,流量计和温度传感器均安装于管本体20内。流量计用于检测管本体20内的风速,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火灾发生时管本体20的烟雾温度。其中,该显示屏具有显示流量计检测的数据信息的风速显示区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信息的温度显示区。

此外,管本体20有多个,且各管本体20按常规方式依次衔接在一起,且两相互衔接的管本体20中,其中一个管本体20上靠近于另一管本体20处安装有前述的光源。这样,检测人员可根据光源,检查两管本体20衔接处是否漏风。

本实用新型中,微处理器为现有常规的微处理器,例如,嵌入有型号为STM32F100R8T6的微处理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