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027发布日期:2019-11-12 21:36阅读:8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形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形锅架。



背景技术:

市面上的家用灶具使用过程中,炒菜出现翻锅,尤其锅盛有液体时,由于重心变动更容易导致翻锅、倒锅现象。炒锅等锅具要求放置的炉架的中心,位置相对较高,可安稳放置位置范围小,现有炉架设计基本上都是四个脚片,而且分别设计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对角45度处无任何支撑结构设计,使用者频繁起锅和放锅角度刚好是45度左右范围,反而水平或垂直方向为低频区,这样一不小心会出现翻锅、倒锅,存在锅具及其内的高温物体烫伤人等隐患,需要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方形锅架,目的在于改善改善传统锅架45度角位置悬空设计容易导致翻锅缺点,其具体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方形锅架,其包括正方形的炉架框,以及于炉架框四角设置的、朝向炉架框中心延伸的炉架脚片,所述炉架脚片与炉架框边的夹角为45度,所述炉架脚片包括与炉架框连接的基部与由基部朝向炉架框中心延伸出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的上侧面平整延伸至末端,其下侧面由所述基部向末端弧状收窄,于所述承托部的末端设有连接所述上侧面与末端端面的斜倾面。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朝向炉架框内延伸并超出炉架框的框体,由基部超出框体的部分与炉架框内环角共同构成配合灶具的角限位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基部的上侧面与其外侧端面相互垂直,且相接处为圆角过渡。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对角相对的两炉架脚片的末端距离为炉架框的外框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突破传统的脚片分布,本专利的炉架脚片设计位置在与水平线成45°的两条线上,此角度为使用者高频放锅具角度,重点需要设计支撑受力位置,改善了传统此角度悬空设计导致翻锅缺点。炉架脚片呈45°的角度分布,有效地延长受力线长度,相对传统炉架脚片水平和垂直分布明显改善,尤其是正方形炉架在对角线上的最长距离更为突出,扩大了平稳放锅的范围,有效防止翻锅、倒锅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锅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M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1至2,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一种方形锅架,其包括正方形的炉架框1,以及于炉架框1四角设置的、朝向炉架框中心延伸的炉架脚片2,所述炉架脚片2与炉架框边的夹角为45度,所述炉架脚片2包括与炉架框1连接的基部21与由基部21朝向炉架框1中心延伸出的承托部22,所述承托部22的上侧面221平整延伸至末端222,其下侧面223由所述基部21向末端222弧状收窄,弧状收窄设计既满足预留燃烧器的容放空间,又使承托部22的承重性能得到提升,于所述承托部22的末端222设有连接所述上侧面221与末端222端面224的斜倾面225,所述斜倾面225利于对锅底的平稳承托。炉架脚片2呈45°的角度分布,此角度为锅具高频放角度,是重点需要设计支撑受力位置,改善了传统此角度悬空设计导致翻锅缺点,而且有效地延长受力线L长度,尤其是正方形炉架在对角线上的最长距离更为突出,扩大了平稳放锅的范围,有效防止翻锅、倒锅现象。

所述基部21朝向炉架框1内延伸并超出炉架框1的框体,由基部21超出框体的部分与炉架框1内环角共同构成配合灶具的角限位部A,配合灶具上的安装位进行嵌放限位。所述基部21的上侧面221与其外侧端面226相互垂直,且相接处B为圆角过渡,避免对锅底的过度碰刮。本例中,优选对角相对的两炉架脚片2的末端222距离为炉架框1的外框对角线长度的一半。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