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7136发布日期:2020-03-24 21:48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空气调节机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是关于设置在房间的侧壁的上部或天花板上的空气调节机。本申请基于2017年7月20日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的特愿2017-140997号主张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中记载的所有的记载内容,被参考引用至本说明书中。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9公开了关于空气调节机(所谓的空调)的技术。专利文献9公开了一种具有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状的空气调节机。如相同文献所公开的一样,空气调节机通常具备有排水盘。从热交换器滴下的排出水被排水盘承接后,通过排水配管被排出至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1418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5-169389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6-099090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16-183794号公报

专利文献5:专利第4932916号公报

专利文献6:特开2012-063133号公报

专利文献7:专利第4604536号公报

专利文献8:特开2005-315538号公报

专利文献9:特开2013-10459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一种具有在俯视时呈大致长方形状的空气调节机中,相对于壳体的高度的壳体的宽度容易变大,排出水的排出容易变得困难。即,一般而言在空气调节机的左端或右端设置有排水配管。排水盘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位置设定成在空气调节机的左端侧及右端侧的任意一方中变高,任意一方的另一方中变低。排水盘构成为左端侧与右端侧之间的部分倾斜成直线状,排水配管与排水盘的被较低设定的部分连接。

例如,在具有壳体的高度小于25cm、壳体的宽度大于1m的这种长条形状的构成的空气调节机中,在左端与右端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高低差变小的同时,左端与右端之间的距离也变长。与此伴随着,排水盘的倾斜度也变缓(接近水平)。例如,在设置空气调节机时,在空气调节机(排水盘)稍微倾斜的状态下被设置的情况下,存在有难以将通过排水盘承接的排水不停滞且快速地排出室外的可能性。即,在具备如上述的构成的空气调节机中,设置误差的容许范围容易变小。

另外,在空气调节机的左端或右端设置有排水配管的情况下,在排水配管、制冷剂配管的妥善处理中容易产生浪费。例如,可以想到配管从壳体的右侧被取出的这种空气调节机。此种空气调节机在壳体的左侧以邻接房间的壁面方式被设置的情况下,在空气调节机的例如背面侧,需要使配管从壳体的右侧延伸至左侧。空气调节机的宽度为1m以上的情况下,配管所需的长度也随着该相应的宽度变长,不仅产品、设置的费用增加,铜、铝等贵重的地球资源也会被浪费。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空气调节机,其能够充分确保设置误差的容许范围的同时,具备能够有效并妥善地处理配管的构成。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说明书所揭示的空气调节机是一种一种设置在房间的侧壁上部或天花板的空气调节机,其具备:壳体,其具有以面向所述天花板方式配置的上表面、位于地板侧的下表面、配置在所述侧壁侧的背面、位于与所述背面相反侧的前表面、从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前面的位于右侧的右表面、及从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前面的位于左侧的左表面;送风机,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热交换器,其配置在所述送风机的前方或前方上方,与室外热交换器连接;排水盘单元,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承接从所述热交换器滴下的排水;若将所述壳体的高度设为h(mm),将所述壳体的宽度设为w(mm),则w≧4×h的关系成立,所述排水盘单元包含:凹槽部,其具有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形状,承接来自所述热交换器的排水;排水配管部,其具有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凹槽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室外连通,使所述凹槽部承接的排水通过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而排出,在所述凹槽部中,配置成与所述热交换器相对并承接来自所述热交换器的排水的表面部分,在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的两端的位置的上下方向的高度成为最高,并且在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的靠近中央的位置的上下方向的高度成为最低的呈大致v字状的形状,所述排水配管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中的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与所述凹槽部连接,所述排水配管部在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中的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从所述第一端部朝向所述背面侧延伸。

所述空气调节机中,所述热交换器包含:侧热交换器,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所述左表面侧的位置;右侧热交换器,其被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所述右表面侧的位置,所述左侧热交换器与所述右侧热交换器在左右方向相互排列配置,所述左侧热交换器在所述左侧热交换器的右侧的位置,具有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的第一冷媒管配管部,所述右侧热交换器在所述右侧热交换器的左侧的位置,具有与所述室外热交换器连接的第二冷媒管配管部,所述第一冷媒管配管部与所述第二冷媒管配管部,在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中的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汇合或相互捆束,并朝向所述背面侧延伸。

所述空气调节机中,所述排水配管部、所述第一冷媒管配管部及所述第二冷媒管配管部,在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中的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被捆束,并朝向所述背面侧延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所述空气调节机,在充分确保设置误差的容许范围的同时,能够有效并妥善地处理配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设置于房间10的中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的立体图。

图3是按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的向视截面图。

图4是按沿着图2中的iv-iv线的向视截面向视截面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中所具备的送风机33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中所具备的送风机33具备的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中的一个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中所具备的送风机33及热交换器38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冷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冷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的状态时的样子的侧视图。

图10是对应于图3,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冷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的状态时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由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在房间10中进行制冷运转或送风运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热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热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侧视图。

图14是对应于图3,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热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截面图。

图15是示出由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在房间10的中进行制热运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6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36a、36b))的主视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的正面及上面侧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的背面及上面侧的样子的第一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的背面及上面侧的样子的第二立体图。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及热交换器38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8中的空气调节机101及室外热交换器200的立体图。

图24是示出实施方式9中的空气调节机101的主视图。

图25是按沿着图23、图24中的xxv-xxv线的向视截面图。

图26是示出实施方式8中的空气调节机101的侧视图。

图27是示出实施方式8中的空气调节机101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图28是示出实施方式8中的空气调节机101所具备的热交换器38以及排水盘单元50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说明关于实施方式。对同一部件及等同的部件标记同一的附图示记,存在重复的说明不会重复的情况。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7,说明有关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的构成。参照图8~图15将在后面叙述关于空气调节机100的动作。图1是示出空气调节机100设置在房间10中的样子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的空气调节机100的立体图。图3是按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的向视截面图,图4是按沿着图2中的iv-iv线的向视截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空气调节机100是作为所谓的空调(airconditioner)而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是使用未图示的金属配件等而将壳体20的背面23(图3、图4)固定于侧壁12。不限定于此种固定结构,也可以通过使用金属配件等将壳体20的上表面21固定在房间10的天花板11上,将空气调节机100设置在天花板11上。

如图3、图4所示,空气调节机100具备壳体20、空气滤网31、空气净化过滤器32、送风机33、热交换器38以及风向调整部40。

(壳体20)

壳体20具有以面向房间10的天花板11的方式配置的上表面21、位于地板(参照图11中的地板13)侧的下表面22、配置在侧壁12(图1、图11)侧的背面23、位于与背面23的相反侧(即壳体20的正面侧)的前表面24、配置在壳体20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的侧壁25、及配置在壳体20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侧壁26。

壳体20的上表面21具有大致板状的形状,壳体20的上表面21侧被封闭。壳体20的下表面22位于上表面21的相反侧,在下表面22形成有吸入口22h(图3、图4)。吸入口22h以沿着壳体20的长边方向的方式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延伸。

背面23被设置成连接上表面21的后端部与下表面22的后端部之间,在空气调节机100被设置在侧壁12的状态下,背面23成为相对于垂直方向大致平行。前表面24被设置成从下表面22的前端部呈大致l字状立起。在前表面24的前端部24t(图3、图4)与上表面21的前端部21f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轴支撑部41t、42t、43t及热交换器38等的空间。

具体将在稍后描述,轴支撑部41t、42t、43t的任意一个都具有延伸成棒状的形状。轴支撑部41t、42t、43t的任意一个相对于图3、图4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轴支撑部41t的两端部、轴支撑部42t的两端部、轴支撑部43t的两端部的任意一个分别被侧壁25及侧壁26固定。

通过在前表面24的前端部24t与上表面21的前端部21f之间配置有如上述的轴支撑部41t、42t、43t,区划前表面24的前端部24t与上表面21的前端部21f之间的空间,在壳体20的前面侧的空间(开口27)形成有前侧上部开口28与前侧下部开口29。

(空气滤网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

如图3、图4所示,空气滤网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被设置在壳体20的内部。空气滤网31被配置成在吸入口22h的上方覆盖吸入口22h。空气净化过滤器32被配置在空气滤网31的上方。空气净化过滤器32例如由hepa滤网构成。

(送风机33及热交换器38)

如图3、图4所示,送风机33被配置在空气净化过滤器32的上方,热交换器38被配置在送风机33的前方。不限于如上述的构成,热交换器38也可以配置在送风机33的前方上方。图5是示出送风机33的立体图。如图3~图5所示,送风机33包含驱动马达34、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及旋转轴37。

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经由旋转轴37而与驱动马达34连结,并以和驱动马达34成为同轴状的方式排列配置在水平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在驱动马达34的轴方向上的一侧及另一侧的双方各设有二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b)及多叶离心风扇35(35c、35d)配置成以驱动马达34的位置为中心变成左右对称的位置。换言之,驱动马达34被配置在水平方向(壳体20的长边方向)上的靠近壳体20的中央的位置,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被配置在于水平方向上的靠驱动马达34外侧的位置。

图6是表示送风机33所具备的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中的一个的立体图。多叶离心风扇35具有形成为环状的框体35p、35q、直立设置在框体35q的中央部的轴毂35r、及多个叶片部35f。框体35p、35q被配置在轴方向上的相互相互远离的位置。多个叶片部35f的每一个被框体35p、35q支承两端。多叶离心风扇35经由轴毂35r而与旋转轴37(图5)连结。多叶离心风扇35通过旋转的多个叶片部35f,将从内周侧吸吸入的空气送出外周侧。多叶离心风扇35通过使用离心力而将空气从风扇的旋转中心侧送出径向外侧。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送风机33及热交换器38的俯视图。如图3~图5、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33还具有多个外壳36(36a~36d)。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在内侧形成螺旋形状的流路36s(图3、图4),并且以覆盖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的每一个的周围的方式配置。

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具有侧壁36w、通孔36j、及开口36h。侧壁36w及通孔36j在多叶离心风扇35的旋转轴(旋转轴37)的方向上、夹着多叶离心风扇35而位于相互的相反侧。开口36h在外壳36的前方侧形成,外壳36以开口36h朝向热交换器38侧开口的方式配置。

如图7所示,通过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的每一个被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以如上述方式围绕,外壳36的侧壁36w位于相邻的二个多叶离心风扇35之间。通过多叶离心风扇35旋转而从通孔36j吸入空气,通过多叶离心风扇35的离心力而将空气朝向外壳36的前方吹出,穿过开口36h吹送至热交换器38。被热交换器38加热或冷却的空气变成穿过后述的吹出口(在图8、图9中示出的前方上方吹出部28h、或在图12、图13中示出的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吹出机身外。

重新参照图3、图4,热交换器38包含上部热交换部38a、及下部热交换部38b。上部热交换部38a及下部热交换部38b的每一个具有多个冷媒管(管材)、及支承这些冷媒管的多个散热片(板材)。上部热交换部38a整体配置成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从后方朝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倾斜,下部热交换部38b整体配置成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从后方朝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倾斜。

热交换器38整体呈大致v字状的形状,以弯曲的部分位于热交换器38中的最前方侧的方式被壳体20等固定。热交换器38配置成从前方侧与送风机33相对,能够对来自送风机33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

(开口27及风向调整部40)

参照图3,如上述,在壳体20的前表面24的前端部24t与壳体20的上表面21的前端部21f之间形成有开口27(空间)。轴支撑部42t被配置在上表面21的前端部21f的下方附近的位置,轴支撑部43t被配置在前表面24的前端部24t的正前方附近(下方附近)的位置。轴支撑部41t被配置在轴支撑部42t与轴支撑部43t的刚好中间的位置。

通过在所述所述开口27(空间)内配置有轴支撑部41t、42t、43t,在壳体20的前面侧形成有前侧上部开口28与前侧下部开口29。前侧上部开口28在轴支撑部41t与轴支撑部42t之间形成,前侧下部开口29在轴支撑部41t与轴支撑部43t之间形成。

风向调整部40配置成从前方侧覆盖在壳体20的前面侧形成的开口27(在此为前侧上部开口28及前侧下部开口29)。本实施方式的风向调整部40包含可动面板41、上部风向板42及下部风向板43。可动面板41、上部风向板42及下部风向板43的任意一个都具有板状的形状,并延伸与壳体20的长边方向(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量(图1、图2)。

可动面板41具有上端41a及下端41b,可动面板41之中的上端41a与下端41b之间的部分,形成为朝向壳体20的内部侧(背面23侧)凹陷的弯曲凹面状。将可动面板41的高度(上端41a与下端41b之间的距离)设定成与壳体20的高度h相比,略大于所述壳体20的高度尺寸。在可动面板41中的上端41a和下端41b之间的位置,以朝向背面(背面23)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具有板状的形状的支承部41u。

图3示出可动面板41的长边方向(水平方向)的大致中央位置的截面形状,图4示出可动面板41的长边方向的靠近端部的位置的截面形状。支承部41u至少设在可动面板41的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参照图3),并与轴支撑部41t连结。可动面板41在壳体20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被轴支撑部41t枢轴支撑。

在可动面板41,并不限在如上述的位置,也可以以在可动面板41的长边方向上隔着间隔排列的方式设有多个支承部41u。可动面板41经由一个或多个轴支撑部41t,在箭头ar1及箭头ar2所示的方向可摆动地被枢轴支撑。

上部风向板42形成为具有与可动面板41的高度尺寸相比更短的高度尺寸的板状。上部风向板42与轴支撑部42t连结,经由轴支撑部42t可摆动地被枢轴支撑。下部风向板43也形成为具有与可动面板41的高度尺寸相比更短的高度尺寸的板状。下部风向板43与轴支撑部43t连结,经由轴支撑部43t可摆动地被枢轴支撑。

(停止状态)

在图2~图4中,图示出空气调节机100形成运转停止的状态时的样子。空气调节机100从运转状态转变至运转停止的状态时(即运转停止时),通过可动面板41及上部风向板42的每一个转动,可动面板41的背面与上部风向板42的前端42a相互接近。可动面板41及上部风向板42的每一个通过这种转动被配置在封闭所述所述前侧上部开口28的位置。同样地,通过转动可动面板41及下部风向板43的每一个,可动面板41的背面与下部风向板43的前端43a相互接近。可动面板41及下部风向板43的每一个,通过这种转动被配置在封闭所述所述前侧下部开口29的位置。

(制冷运转时或送风运转时)

图8及图9分别为示出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冷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立体图及侧视图。图10是示出与图3对应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冷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截面图。

如图8~图10所示,在空气调节机100转变成制冷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即制冷运转时或送风运转时),可动面板41及下部风向板43向下方侧转动。可动面板41的背面接近侧壁25的下部侧的前端25b(图9)、具有与其同样的构成的侧壁26的下部侧的前端(未图示)、以及下部风向板43,前侧下部开口29(图10)被封闭。

另一方面,通过可动面板41向下方侧转动并且上部风向板42向上方侧转动,开口27中的前侧上部开口28敞开。在可动面板41的上端41a与上部风向板42的前端42a之间(壳体20的前方上方)形成有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具体将在稍后描述,在所述状态下,下述的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图13、图14)被封闭。在所述状态下,通过驱动马达34(图5)使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旋转。

空气通过吸入口22h、空气滤网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被吸入至壳体20的内部。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38及开口(前侧上部开口28),并被风向调整部40(此处为可动面板41及上部风向板42)调整了风向的状态下,通过形成在风向调整部40的上部侧的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吹出机外(图9所示的箭头dr10)。

如图11所示,从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吹出的空气,沿着天花板11前进之后,沿着与空气调节机100对向的侧壁14~16下降移动。空气进一步地以沿着地板13返回空气调节机100侧的方式前进。空气朝向设置在空气调节机100的下表面22的吸入口22h,沿着侧壁12上升。在制冷运转时,由这种空气的流动,整个房间10被冷却。在空气调节机100中,能够在房间10中形成这种循环气流,并能够获得有效的冷气效果或送风效果。

(制热运转时)

图12及图13分别为示出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热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立体图及侧视图。图14是表示与图3对应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制热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截面图。

如图12~图14所示,在空气调节机100转变成制热运转的状态时(即制热运转时),可动面板41及上部风向板42向上方侧转动。可动面板41的背面接近侧壁25的上部侧的前端25a(图13)、具有与其同样的构成的侧壁26的上部侧的前端(未图示)、及上部风向板42,使前侧上部开口28(图14)被封闭。

另一方面,通过可动面板41往上方侧转动并且下部风向板43往下方侧转动,将开口27中的前侧下部开口29敞开。在可动面板41的下端41b与下部风向板43的前端43a之间(壳体20的前方下方)形成有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在所述状态下,上述的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图9、图10)被封闭。在所述状态下,通过驱动马达34(图5)使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旋转。

空气通过吸入口22h、空气滤网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被吸入至壳体20的内部。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38及开口(前侧下部开口29),被风向调整部40(此处为可动面板41及下部风向板43)调整了风向的状态下,通过在风向调整部40的下部侧形成的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吹出机外吹出(图13所示的箭头dr20)。

如图15所示,从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吹出的空气,沿着侧壁12下降移动后,沿着地板13前进。空气进一步地沿着侧壁14~16上升移动。通过这种空气的流动,整个房间10变暖。在空气调节机100中,能够在房间10中形成这种气流,并能够获得有效的暖气效果。

(作用及效果)

根据空气调节机100,在壳体20的下表面22形成有吸入口22h,从吸入口22h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滤网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因此,能够始终进行空气净化的同时,以更少的能耗进行空气调节。另外,送风机33通过在水平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来实现送风。因此,通过减小进深尺寸而与以往相比能够谋求小型化,使压迫感变小,并能够减少对室内环境、提高美观等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中,可动面板41在壳体20的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被轴支撑部41t枢轴支撑。根据所述构成,能够由可动面板41在壳体20的前方上方及前方下方形成上下两开式的吹出口,例如,即便不切换上下轴、或者不使用锁定机构等复杂的构造,也能够由在结构上简洁的构成来实现上下两开式的吹出口的打开和关闭。

(实施方式2)

参照图3,作为合适的实施方式,优选当将多叶离心风扇35的直径设为d(mm),将壳体20的高度设为h(mm)时,0.9×h≦2×d≦1.1×h的关系成立。作为更合适的实施方式,较佳为:在将壳体20的深度设为l(mm)的情况时,0.9×l≦h+1/2×d≦1.1×l的关是成立。

根据所述这些构成,抑制了壳体20的进深尺寸变大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能克服在空气净化过滤器32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送风,能够提高节能性的同时压迫感变小,还减少对室内环境或提高美观等的限制。

(实施方式3)

如图4所示,将运转停止时的从可动面板41的背面至前侧上部开口28的上端部(在此为轴支撑部42t的位置)的最短距离设为a。另外,将运转停止时的从可动面板41的背面至前侧下部开口29的下端部(在此为轴支撑部43t的位置)的最短距离设为b。

如图10所示,将制冷运转时的从可动面板41的背面至前侧上部开口28的上端部(在此为轴支撑部42t的位置)的最短距离设为l1。如图14所示,将制热运转时的从可动面板41的背面至前侧下部开口29的下端部(此处为轴支撑部43t的位置)的最短距离设为l2。

在如以上定义了各值的情况下,优选为以下的公式(1)及公式(2)的关系成立。

0.9×(a+b)≦l1≦1.1×(a+b)…公式(1)

0.9×(a+b)≦l2≦1.1×(a+b)…公式(2)

若采用上述的构成,则能够由更简单的构成在壳体20的前方上方及前方下方形成上下两开式的吹出口的同时,能够使将空气调节机100用作为空调的情况下的气流控制最优,并且也能够在构造上由简单的构成来实现上下两开式的吹出口的打开和关闭。

(实施方式4)

参照图10,作为合适的实施方式,优选为:上部风向板42在前侧上部开口28的上端部的位置被枢轴支撑;在制冷运转时,上部风向板42通过以被枢轴支撑的部分(轴支撑部42t)为中心向上方侧转动,使前侧上部开口28敞开,连结轴支撑部42t与上部风向板42的前端42a的直线可以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ap变成小于前方下方20°的角度θ1。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在制冷时从前方上方吹出部28h送出更合适的气流。也能够更进一步抑制例如在天花板产生露水的这种情况。

(实施方式5)

参照图14,作为合适的实施方式,优选为:下部风向板43在前侧下部开口29的下端部的位置被枢轴支撑;在制热运转时,下部风向板43通过以被枢轴支撑的部分(轴支撑部43t)为中心向下方侧转动而使前侧下部开口29敞开,连结轴支撑部43t与下部风向板43的前端43a的直线可以配置成相对于垂直方向bp变成小于前方下方45°的角度θ2。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在制热时从前方下方吹出部29h送出更合适的气流。能够抑制例如由于浮力暖气难以到达地板的这种情况,并且能够获得有效的制热效果。

另外,下部风向板43可以构成为:在制热运转时,下部风向板43抑制了通过前侧下部开口29吹出的空气直接被吸入口22h吸入的短路现象。能够在制热时送出更合适的气流,并且也能够抑制壳体20的温度不必要地上升,进一步使节能性提高。

(实施方式6)

图16是示出与所述所述实施方式中的图5对应的,并实施方式6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立体图。在所述实施方式(图5)中,四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由一个驱动马达34驱动。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图16)中,二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b)经由旋转轴37a与一个驱动马达34a连结,在水平方向排列配置成与驱动马达34a成为同轴状。二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b)由一个驱动马达34a来驱动。

同样地,二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c、35d)经由旋转轴37b与一个驱动马达34b连结,且在水平方向排列配置成与驱动马达34b成为同轴状。二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c、35d)由一个驱动马达34b驱动。

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及驱动马达34a、34b,在水平方向排列配置成同轴状。驱动马达34a、34b在水平方向(壳体20的长边方向)上被配置在壳体20的靠近中央位置,且相互相邻。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b)在水平方向上被配置在靠驱动马达34a更外侧的位置,多叶离心风扇35(35c、35d)在水平方向上被配置在靠驱动马达34b更外侧的位置。

在采用以上的构成的情况下,关于由驱动马达34a驱动的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b)、及由驱动马达34b驱动的多叶离心风扇35(35c、35d),能够容易实现使转速、风量、吹出风向等不同、或使温度或风速不同的风在左右分开吹送,能够对使用者提供更细致地被空气调节的风。

(实施方式7)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俯视图。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36a、36b))的主视图。本实施方式在送风机所具备的外壳36的构成上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共通点在于,(参照图17)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在内侧形成有螺旋形状的流路36s(图3、图4),并且被配置成覆盖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的每一个的周围。另外,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配置成朝向热交换器38侧开口的这一点上,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各实施方式也是共通的(参照图22)。

如图18~图22所示,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中的热交换器38侧,设有框架部36f及多个导流片36t,在多叶离心风扇35的轴方向上的一侧设有通孔36y(图20),在多叶离心风扇35的轴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通孔36j(图21)。通孔36y及通孔36j在多叶离心风扇35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夹着多叶离心风扇35而位于相互相反侧(图22)。

框架部36f形成为四角框状,在外壳36的前面侧具有呈凸缘状向外侧延伸的形状(图18、图19)。框架部36f的内周面的形状形成为在多叶离心风扇35的下游侧(前面侧)所形成的开口36h的流路截面积随着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缓缓地变大。

多个导流片36t以沿着相对于多叶离心风扇35的旋转轴(旋转轴37a、37b)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在框架部36f的内侧隔着间隔排列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合计5片的导流片36t被配置在框架部36f的内侧。5片中的位于中央的导流片36t具有平板状的形状。

位于平板状的导流片36t的两外侧的2片导流片36t,形成为随着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朝向外侧弯曲。所述这些位于两外侧的2片导流片36t,也形成为随着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朝向外侧弯曲。配置在外侧的导流片36t,形成为与所述这些配置在内侧的导流片36t相比,更陡峭地朝向外侧弯曲。

如图22所示,如以上方式构成的多个导流片36t,对形成在多个多叶离心风扇35(35a~35d)的每一个与热交换器38之间的送风路径,在相对于多叶离心风扇35的旋转轴(旋转轴37a、37b)垂直的方向分割。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对热交换器38在长边方向上更为一致地送风,并能够成为节能性更高的搭载有空气净化过滤器32的空气调节机。

(实施方式8)

参照图23~图28,说明有关实施方式8的空气调节机101。图23是示出空气调节机101及热交换器200的立体图。图24是示出空气调节机101的主视图。为了便于说明,在图24中未图示风向调整部40(参照图1、图2等)(在图25~图27中也一样)。

图25是按沿着图23、图24中的xxv-xxv线的向视截面图。图26是示出空气调节机101的侧视图。图27是示出空气调节机101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28是示出空气调节机101所具备的热交换器38以及排水盘单元50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本实施方式8与上述各实施方式1~7不同点在以下方面。

(壳体20)

在本实施方式8中,空气调节机101的壳体20具有配置成面向天花板(参照图11中的天花板11)的上表面21、位于地板(参照图11的地面13)侧的下表面22、配置在侧壁(参照图11的侧壁12)侧的背面23、位于与背面23相反侧的前表面24、从背面23朝向前表面24并位于右侧的右表面26s、及从背面23朝向前表面24并位于左侧的左表面25s。右表面26s由侧壁26的外表面形成,左表面25s由侧壁25的外表面形成。

本实施方式8中,若将壳体20的高度设为h(mm)(图25),将壳体20的宽度设为w(mm)(参照图24),则w≧4×h的关系成立。壳体20的高度h为构成壳体20的上表面21的部分中的位于垂直方向的最上方的部分,与构成壳体20的下表面22的部分中的位于垂直方向的最下方的部分之间的垂直方向的距离。另外,壳体20的宽度w为构成壳体20的左表面25s的部分中的位于水平方向的最左侧的部分,与构成壳体20的右表面26s的部分中的位于水平方向的最右侧的部分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距离。

上述各实施方式1~7中,壳体20的上表面21侧被封闭,在壳体20的下表面22形成有吸入口22h(图3、图4)。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9中,如图23及图25所示,壳体20的上表面21侧未被封闭,在上表面21形成有吸入口21h。吸入口21h被设置在上表面21中的靠近背面23的部分。在壳体20的下表面22也形成有吸入口22h(图25)。另外,在上表面21的前端部21f的更前方的位置上,设置有在水平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前面盖21c。

在壳体20的内部,除了空气滤网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外,还设置有空气滤网31a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a。空气滤网31a配置成在设置于上表面21侧的吸入口21h的下方从壳体20的内侧封闭吸入口21h,空气净化过滤器32a配置成从下方侧覆盖空气滤网31a。空气净化过滤器32a例如也由hepa滤网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1中,不仅通过吸入口22h(图25)、空气滤网31(图25)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图25)将空气吸入至壳体20的内部,而且通过吸入口21h、空气滤网31a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a将空气吸入至壳体20的内部。

之后,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38及开口27(前侧上部开口28或前侧下部开口29),被风向调整部40(图23)调整了风向的状态下,通过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图10)或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图14)吹出机外。根据本实施方式8的空气调节机101,与上述各实施方式1~7中的空气调节机相比,能够使风量增加。不封闭上表面21侧而在上表面21侧设置吸入口21h的技术性思想,也可以与在上述各实施方式1~7中已说明的思想加以组合来实施。

(热交换器38)

如图24、图2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38包含热交换器38m(左侧热交换器)及热交换器38n(右侧热交换器)。热交换器38m被配置在壳体20的内部的左表面25s侧的位置,热交换器38n被配置在壳体20的内部的右表面26s侧的位置。热交换器38m、38n在左右方向相互排列,且可被配置在送风机33的前方或前方上方。

(热交换器38m)

热交换器38m具有多个散热片39f(也参照图25)、及冷媒管39s(管材)。多个散热片39f的任意一个都具有平板状的形状,以成为相互平行的位置关系的方式,在相对于多叶离心风扇35的旋转中心平行的方向上排列。冷媒管39s被安装在多个散热片39f。热交换器38m(左侧热交换器)在左侧热交换器38m(左侧热交换器)的右侧的位置具有与室外热交换器200(图23)连接的第一冷媒管配管部39ms。第一冷媒管配管部39ms使热交换器38m所具备的冷媒管39s与室外热交换器200连通。

(热交换器38n)

热交换器38n也具有多个散热片39f(也参照图25)、及冷媒管39s(管材)。多个散热片39f的任意一个都具有平板状的形状,以成为相互平行的位置关是的方式,排列在相对在多叶离心风扇35的旋转中心平行的方向上。冷媒管39s被安装在多个散热片39f。热交换器38n(右侧热交换器)在右侧热交换器38n(右侧热交换器)的左侧的位置具有与室外热交换器200(图23)连接的第二冷媒管配管部39ns。第二冷媒管配管部39ns使热交换器38n所具备的冷媒管39s与室外热交换器200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媒管配管部39ms及第二冷媒管配管部39ns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的位置被相互捆束,从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作为配管束39t而朝向背面23(参照图25)侧延伸。不限定在此种构成,第一冷媒管配管部39ms及第二冷媒管配管部39ns可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的位置汇合,在汇合的状态下从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朝向背面23延伸。

(排水盘单元50)

如图25、图27及图28所示,在热交换器38(热交换器38m、38n)的下方,设置有承接从热交换器38滴下的排出水的排水盘单元50。如图2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排水盘单元50具有左侧承接部51、右侧承接部52、中央承接部53以及排水管配管部55。

左侧承接部51、中央承接部53及右侧承接部52在热交换器38m、38n排列的方向(在此为与壳体2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以所述顺序排列。左侧承接部51的内表面51s、右侧承接部52的内表面52s及中央承接部53的内表面53s的任意一个都具有朝向上方侧开口的凹状的形状,由内表面51s、52s、53s构成凹槽部54。设置在排水盘单元50的凹槽部54具有沿着热交换器38m、38n的长边方向(此处为与壳体20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的形状,能够承接来自热交换器38m、38n的排水。

排水管配管部55具有第一端部55a及第二端部55b。第一55a端部与凹槽部54连接,第二端部55b与室外连通。排水管配管部55使凹槽部54承接的水通过第一端部55a及第二端部55b而排出至室外。

凹槽部54中的内表面51s、52s、53s配置成对向与热交换器38m、38n相对,是承接来自热交换器38m、38n的排水的表面部分。所述表面部分(内表面51s、52s、53s)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两端51t、52t的位置中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为最高、并且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上下方向的高度为最低的呈大致v字状的形状。

排水管配管部55的第一端部55a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的位置(在此为设置有中央承接部53的位置)与凹槽部54连接。排水管配管部55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从第一端部55a朝向背面23侧延伸。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适合的构成,排水配管部55、第一冷媒管配管部ms及第二冷媒管配管部ns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被捆束,并朝向背面23侧延伸。

根据具备有如上述的排水盘单元50的空气调节机101,虽然是壳体20的宽度w成为壳体20的高度h的4倍以上的长条形状的壳体20,但是相对于左侧承接部51的两端的上下方向的高低差,可将左侧承接部51的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设为壳体20的全长的一半。关于右侧承接部52也同样地,相对于右侧承接部52的两端的上下方向的高低差,可将右侧承接部52的水平方向的距离设为壳体20的全长的一半。即,能够使构成凹槽部54的左侧承接部51的内表面51s及右侧承接部52的内表面52s充分地倾斜。

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空气调节机101的设置误差的容许范围。例如,即便在设置空气调节机101时以稍微倾斜的状态设置空气调节机(排水盘单元50)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由排水盘单元50的凹槽部54承接的排水无停滞且迅速地通过排水管配管部55而排出至室外。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1中,排水管配管部55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从第一端部55a朝向背面侧延伸。即便是空气调节机101设置成壳体20的左侧(左表面25s)与房间的壁面邻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使配管从空气调节机101的背面侧之中央位置朝向房间的壁面延伸。同样地,即便是空气调节机101配置成壳体20的右侧(右表面26s)与房间的壁面邻接的情况下,也可以仅使配管从空气调节机101的背面侧的中央位置朝向房间的壁面延伸。因此,即便是空气调节机101的宽度w大于1m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产品、设置的成本增加,也能够抑制作为空气调节机101的效率(例如,热交换效率)降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适合的构成,第一冷媒管配管部39ms及第二冷媒管配管部39ns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被相互捆束,从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作为配管束39t而朝向背面23(参照图25)侧延伸。根据此构成,能够将热交换器38m、38n的冷媒管39s聚集在中央,能够简化第一冷媒管配管部39ms与第二冷媒管配管部39ns的妥善处理,并且谋求其空间或作业场所的效率提升。不限定于这种构成,第一冷媒管配管部39ms与第二冷媒管配管部39ns可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的位置汇合,在汇合的状态下从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朝向背面23延伸。此情况亦可获得相同效果。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更合适的构成,排水管配管部55、第一冷媒管配管部ms及第二冷媒管配管部ns在壳体20的左右方向中的所述靠近中央的位置被捆束,朝向背面23侧延伸。根据此构成,可简化排水管配管部55、第一冷媒管配管部39ms与第二冷媒管配管部39ns的妥善处理,并且谋求其空间或作业场所的效率进一步提升。

(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8中所描述的构成,可与所述实施方式1~7中所述的构成加以组合来实施,也可与所述实施方式1~7中所述的构成独立地实施。在采用上述实施方式8之中所述的构成的情况下,例如,无需具备如实施方式1~7中已说明的那种构成的风向调整部。吸入口22h(参照图2、3)也可以不形成在下表面22侧,吸入口22h也可形成在上表面21及/或侧壁25、26侧。作为吹出口,并不限在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图9)及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图13)所示的构成,吹出口可形成在下表面22侧,也可以形成在上表面21及/或侧壁25、26侧。

当在侧壁25设置吸入口时,也可以以从壳体20的内侧覆盖侧壁25的吸入口的方式配置空气滤网,在所述空气滤网的内侧配置空气净化过滤器。当在侧壁26设置吸入口时,也可以以从壳体20的内侧覆盖侧壁26的吸入口的方式配置空气滤网,在所述空气滤网的内侧配置空气净化过滤器。

关在空气滤网31,也可以不配置在吸入口22h的上方。若将空气滤网31配置成从壳体20的内部侧覆盖吸入口22h,则也可例如将空气滤网31配置在吸入口22h的下方或侧方。关于空气净化过滤器32,同样地也可以不配置在空气滤网31的上方。若将空气净化过滤器32配置成从壳体20的内部侧覆盖空气滤网31,则即便将空气净化过滤器32配置在空气滤网31的下方、侧方也可以。送风机33若配置在壳体20的内部,则不限于空气净化过滤器32的上方,即便配置在空气净化过滤器32的下方或侧方也可以。

即便是采用了实施方式8的变形例的构成的空气调节机,也能够始终进行空气净化的同时以更少的能耗来进行空气调和,并且与以往相比可谋求小型化。

以上,虽已说明了相关实施方式,但上述的揭示内容在各方面均为示例,并非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且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相等的意思及范围内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房间

11天花板

12、14、16、25、26、36w侧壁

13地板

20壳体

21上表面

21c前面盖

21f、24t前端部

21h、22h吸入口

22下表面

23背面

24前表面

25a、25b前端

25s左表面

26s右表面

27、36h开口

28前侧上部开口

28h前方上方吹出部

29前侧下部开口

29h前方下方吹出部

31、31a空气滤网

32、32a空气净化过滤器

33送风机

34、34a、34b驱动马达

35多叶离心风扇

35f叶片部

35p、35q框体

35r轴毂

36外壳

36f框架部

36j、36y通孔

36s流路

36t导流片

37、37a、37b旋转轴

38、38m、38n热交换器

38a上部热交换部

38b下部热交换部

39f散热片

39ms、ms第一冷媒管配管部

39ns、ns第二冷媒管配管部

39s冷媒管

39t配管束

40风向调整部

41可动面板

41a上端

41b下端

41t、42t、43t轴支撑部

41u支承部

42上部风向板

42a、43a前端

43下部风向板

50排水盘单元

51左侧承接部

51s、52s、53s内表面

51t、52t两端

52右侧承接部

53中央承接部

54凹槽部

55排水配管部

55a第一端部

55b第二端部

100、101空气调节机

200室外热交换器

w宽度

h高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