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67135发布日期:2020-03-24 21:4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空气调节机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关于设置于房间的侧壁的上部或天花板上的空气调节机。本申请基于2017年7月20日所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之特愿2017-140998号主张优先权。所述日本专利申请中记载的所有的记载内容,被引用至本说明书中以供参考。



背景技术:

下述专利文献1~8公开了关于空气调节机(所谓的空调)的发明。空气调节机一般通过驱动马达使风扇旋转而使气流产生。

下述专利文献9公开了有关用于将风扇安装在驱动马达的安装角度的发明。如相同文献中所描述的,通过将所述安装角度优化,能够使风扇单元整体的振动降低。

下述专利文献10公开了有关风扇的轴(旋转轴)的支撑结构的发明。如相同文献中所描描述的,由于轴的端部采用特定的支撑结构,所以能够抑制轴与轴承互相接触而产生异常躁音的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3141867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15-169389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2016-099090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16-183794号公报专利文献5:专利第4932916号公报专利文献6:特开2012-063133号公报专利文献7:专利第4604536号公报专利文献8:特开2005-315538号公报专利文献9:特开2016-11400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特开2013-14250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当设置在空气调节机的壳体内的风扇无法稳定地旋转时,容易产生振动及噪音。考虑到壳体的宽度相对于壳体的高度为4倍以上的这种空气调节机的情况,在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结构上不易使风扇稳定旋转,容易产生由风扇的旋转而引起的振动及噪音。

存在为了提高空气调节机的空气净化能力,而设置高性能的过滤器的情况。由于高性能的过滤器容易导致压力损失,因此为了获得风量,需要使风扇以高转速旋转。以高转速旋转的风扇容易成为振动及噪音的产生源。在壳体的宽度相对于壳体的高度为4倍以上的这种空气调节机中,不易实现低振动或低噪音,目前也难以在这种空气调节机中实现低振动、低噪音以及高空气净化能力。

本说明书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机,所述空气调节机具备通过实现风扇的稳定的旋转,从而可有效地抑制振动及噪音产生的构成。

解决问题的方法

基于本发明的空气调节机是设置于房间的侧壁上部或天花板,所述空气调节机具备:壳体,其具有配置成面向所述天花板的上面、位于地板面侧的下面、配置于所述侧壁侧的背面、以及位于与所述背面相反侧的前面,在形成有吸入口的同时在所述前面侧形成吹出口;送风机,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热交换器,其配置于所述送风机的前方或前方上方,若将所述壳体的高度设为h(mm),将所述壳体的宽度设为w(mm),则w≧4×h的关系成立,所述送风机包括:第一送风部,其具有第一驱动马达以及第一送风风扇单元,所述第一送风风扇单元与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连结;第二送风部,其具有第二驱动马达以及第二送风风扇单元,所述第二送风风扇单元与所述第二驱动马达连结,所述第一送风部与所述第二送风部于水平方向相互排列而配置,通过驱动所述第一送风部与所述第二送风部的至少方,空气从所述吸入口被吸入至所述壳体的内部,空气由通过所述热交换器成为调节空气,并通过所述吹出口被吹出至外部。

所述空气调节机中,也可以优选为在所述壳体的水平方向上的靠近中央的位置配置有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在内部收纳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送风部及所述第二送风部的动作的控制设备,所述第一送风部及所述第二送风部于水平方向夹着所述控制部而设置在相互的相反侧的位置,所述第一驱动马达被配置在水平方向中的所述第一送风风扇单元与所述控制部之间,所述第二驱动马达被配置在水平方向中的所述第二送风风扇单元与所述控制部之间。

所述空气调节机中,也可以优选为还具备空气净化过滤器,所述空气净化过滤器由hepa过滤器构成,并配置成从所述壳体的内侧封闭所述吸入口。

所述空气调节机中,也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送风风扇单元及/或所述第二送风风扇单元包含有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所述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以透过旋转轴而成为同轴状的方式于水平方向排列配置。

有益效果

根据所述所述空气调节机,通过实现风扇的稳定旋转,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振动及噪音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设置在房间10的中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的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方向看的剖面图。

图4是沿着图2中的iv-iv线的方向看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中所具备的送风机33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中所具备的送风机33所具备的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中的一个的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中所具备的送风机33及热交换器38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冷气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冷气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侧视图。

图10是与图3对应,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冷气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剖面图。

图11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在房间10中进行冷气运转或送风运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暖气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暖气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侧视图。

图14是与图3对应,示出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形成暖气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剖面图。

图15是示出通过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在房间10中进行暖气运转时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实施方式6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俯视图。

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片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36a、36b))的正视图。

图19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片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的正面及上面侧的样子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片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的背面及上面侧的样子的第一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片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的背面及上面侧的样子的第二立体图。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及热交换器38的俯视图。

图23是示出实施方式8中的空气调节机101的立体图。

图24是沿着图23中的xxiv-xxiv线的方向看的剖面图。

图25是示意性地示出实施方式8中的空气调节机101所具备的送风机33、热交换器38以及控制部39的俯视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关于实施方式8的其他构成2的俯视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关于实施方式8的其他构成3的立体图1。

图28是用于说明关于实施方式8的其他构成3的立体图2。

图29是用于说明关于实施方式8的其他构成4的立体图1。

图30是用于说明关于实施方式8的其他构成4的立体图2。

图31是用于说明关于实施方式8的其他构成5的俯视图。

图32是用于说明关于实施方式8的其他构成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进行说明。对相同的部件及相当的部件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存在有不反复重复的说明的情况。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图7,针对实施方式中的空气调节机100的构成进行说明。针对空气调节机100的动作,参照图8~图15在稍后进行描述。图1是示出空气调节机100被设置在房间10中的样子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空气调节机100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图2中的iii-iii线的方向看的剖面图,图4是沿着图2中的iv-iv线的方向看的剖面图。

如图1及图2所示,空气调节机100是作为所谓的空调(airconditioner)而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是使用未图示的金属配件等将壳体20的背面23(图3、图4)固定于侧壁12。不限定于这种固定结构,也可以通过使用金属部件等将壳体20的上面21固定于房间10的天花板11,将空气调节机100设置在天花板11上。

如图3、图4所示,空气调节机100具备壳体20、空气过滤器31、空气净化过滤器32、送风机33、热交换器38以及风向调整部40。

(壳体20)

壳体20具有配置成面向房间10的天花板11的上面21、位于地板面(参照图11中的地板面13)侧的下面22、配置于侧壁12(图1、图11)侧的背面23、位于与背面23相反侧(即壳体20的正面侧)的前面24、配置于壳体20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的侧壁25、以及配置于壳体20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侧壁26。

壳体20的上面21具有大致板状的形状,壳体20的上面21侧被封闭。壳体20的下面22位于上面21的相反侧,在下面22形成有吸入口22h(图3、图4)。吸入口22h以沿着壳体20的长边方向的方式于大致水平的方向上延伸。

背面23设置成连接上面21的后端部与下面22的后端部之间,在空气调节机100被设置于侧壁12的状态下,背面23成为相对于铅直方向大致平行。前面24设置成从下面22的前端部立起呈大致l字状。在前面24的前端部24t(图3、图4)与上面21的前端部21f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轴支撑部41t、42t、43t及热交换器38等的空间。

具体将稍后描述,轴支撑部41t、42t、43t均具有呈棒状延伸的形状。轴支撑部41t、42t、43t均于相对于图3、图4的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轴支撑部41t的两端部、轴支撑部42t的两端部、轴支撑部43t的两端部均分别由侧壁25及侧壁26固定。

通过在前面24的前端部24t与上面21的前端部21f之间配置有如上述的轴支撑部41t、42t、43t,以区划前面24的前端部24t与上面21的前端部21f之间的空间,在壳体20的前面侧的空间(开口27)形成有前侧上部开口28与前侧下部开口29。

(空气过滤器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

如图3、图4所示,空气过滤器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被设置在壳体20的内部。空气过滤器31配置成在吸入口22h的上方从壳体20的内侧塞住吸入口22h。空气净化过滤器32被配置在空气过滤器31的上方。空气净化过滤器32例如由hepa过滤器构成。

(送风机33及热交换器38)

如图3、图4所示,送风机33被配置在空气净化过滤器32的上方,热交换器38被配置在送风机33的前方。不限于这种构成,热交换器38也可以配置于送风机33的前方上方。图5是示出送风机33的立体图。如图3~图5所示,送风机33包含驱动马达34、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以及旋转轴37。

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经由旋转轴37与驱动马达34连结,以与驱动马达34成为同轴状的方式于水平方向排列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在驱动马达34的轴方向上的一侧及另一侧的两侧各设有二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b)及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c、35d)配置在以驱动马达34的位置为中心而左右对称的位置。换言之,驱动马达34配置于水平方向(壳体20的长边方向)上的壳体20的靠近中央的位置,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配置于水平方向上比驱动马达34靠外侧的位置。

图6是示出送风机33所具备的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中的一个的立体图。多叶片离心风扇35具有形成为环状的框体35p、35q、直立设置在框体35q的中央部的毂35r、以及多个叶片部35f。框体35p、35q被配置在轴方向上相互远离的位置。多个叶片部35f的每一个由框体35p、35q支撑两端。多叶片离心风扇35经由毂35r而与旋转轴37(图5)连结。多叶片离心风扇35通过旋转的多个叶片部35f,将从内周侧吸入的空气送出外周侧。多叶片离心风扇35通过利用离心力而将空气从风扇的旋转中心侧送出径向外侧。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送风机33及热交换器38的俯视图。如图3~图5、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33还具有多个外壳36(36a~36d)。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在内侧形成有螺旋形状的流路36s(图3、图4),并配置成覆盖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的每一个的周围。

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具有侧壁36w、通孔36j、以及开口36h。侧壁36w及通孔36j在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旋转轴(旋转轴37)的方向上,夹着多叶片离心风扇35而彼此位于相反侧。开口36h形成于外壳36的前方侧,外壳36配置成开口36h朝向热交换器38侧开口。

如图7所示,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的每一个被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以如上述方式包围,外壳36的侧壁36w位于相邻的两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之间。通过多叶片离心风扇35旋转而从通孔36j吸入空气,空气由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离心力而朝向外壳36的前方吹出,通过开口36h吹至热交换器38。使通过热交换器38加热或冷却的空气通过后述的吹出口(在图8、图9中所示的前方上方吹出部28h、或图12、图13中所示的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吹出机外。

重新参照图3、图4,热交换器38包含上部热交换部38a、以及下部热交换部38b。上部热交换部38a及下部热交换部38b的每一个具有多个冷媒管(管材)、以及支撑这些冷媒管的多个散热片(板材)。上部热交换部38a整体以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从后方朝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倾斜地配置,下部热交换部38b整体以随着从下方朝向上方而从后方朝向前方延伸的方式倾斜地配置。

热交换器38整体呈大致v字状的形状,以弯曲的部分位于热交换器38的中的最前方侧的方式被壳体20等固定。热交换器38被配置成从前方侧与送风机33对向,能够将来自送风机33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

(开口27及风向调整部40)

参照图3,如上述,在壳体20的前面24的前端部24t与壳体20的上面21的前端部21f之间形成有开口27(空间)。轴支撑部42t被配置在上面21的前端部21f的下方附近的位置,轴支撑部43t配置于前面24的前端部24t的紧挨着前方附近(下方附近)的位置。轴支撑部41t配置于轴支撑部42t与轴支撑部43t的正中间的位置。

通过在所述开口27(空间)内配置有轴支撑部41t、42t、43t,在壳体20的前面侧形成有前侧上部开口28与前侧下部开口29。前侧上部开口28形成于轴支撑部41t与轴支撑部42t之间,前侧下部开口29形成于轴支撑部41t与轴支撑部43t之间。

风向调整部40配置成从前方侧覆盖形成于壳体20的前面侧的开口27(此处为前侧上部开口28及前侧下部开口29)。本实施方式的风向调整部40包含可动面板41、上部风向板42及下部风向板43。可动面板41、上部风向板42及下部风向板43均具有板状的形状,且以与壳体20的长边方向(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量延伸(图1、图2)。

可动面板41具有上端41a及下端41b,可动面板41的中的上端41a与下端41b之间的部分,以朝向壳体20的内部侧(背面23侧)凹陷的方式形成为弯曲凹面状。将可动面板41的高度(上端41a与下端41b之间的距离)设定为其高度尺寸稍微大于壳体20的高度h。在可动面板41中的上端41a与下端41b之间的位置,以朝向背面(背面23)侧突出的方式形成有支撑部41u,所述支撑部41u具有板状的形状。

图3示出可动面板41的长边方向(水平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的剖面形状,图4示出可动面板41的长边方向上的靠近端部的位置的剖面形状。支撑部41u至少设置在可动面板41的长边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参照图3),与轴支撑部41t连结。可动面板41在壳体20的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被轴支撑部41t枢轴支撑。

在可动面板41上,并不限于如上述的位置,也可以以在可动面板41的长边方向上隔着间隔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多个支撑部41u。可动面板41经由一个或多个轴支撑部41t在箭头ar1及箭头ar2所示的方向可摆动地被枢轴支撑。

上部风向板42形成为具有比可动面板41的高度尺寸短的高度尺寸的板状。上部风向板42与轴支撑部42t连结,经由轴支撑部42t可摆动地被枢轴支撑。下部风向板43也形成为具有比可动面板41的高度尺寸短的高度尺寸的板状。下部风向板43与枢轴支撑部43t连结,经由枢轴支撑部43t可摆动地被枢轴支撑。

(停止状态)

在图2~图4中,图示出空气调节机100形成运转停止的状态时的样子。在空气调节机100从运转状态转换至运转停止的状态时(即运转停止时),通过可动面板41及上部风向板42的每一个转动,可动面板41的背面与上部风向板42的前端42a相互接近。可动面板41及上部风向板42的每一个,通过这种转动而配置于封闭所述前侧上部开口28的位置。同样地,通过可动面板41及下部风向板43的每一个转动,可动面板41的背面与下部风向板43的前端43a相互接近。可动面板41及下部风向板43的每一个,通过这种转动而配置于封闭所述前侧下部开口29的位置。

(冷气运转时或送风运转时)

图8及图9分别为示出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冷气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立体图及侧视图。图10是示出与图3对应,空气调节机100形成冷气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剖面图。

如图8~图10所示,在空气调节机100转换至冷气运转或送风运转的状态时(即冷气运转时或送风运转时),可动面板41及下部风向板43向下方侧转动。可动面板41的背面接近侧壁25的下部侧的前端25b(图9)、具有与侧壁25同样的构成的侧壁26的下部侧的前端(未图示)、以及下部风向板43,从而前侧下部开口29(图10)被封闭。

另一方面,通过可动面板41向下方侧转动的同时上部风向板42向上方侧转动,使开口27中的前侧上部开口28开放。在可动面板41的上端41a与上部风向板42的前端42a之间(壳体20的前方上方)形成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具体将在稍后描述,在所述状态下,后述的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图13、图14)被封闭。在所述状态下,通过驱动马达34(图5)使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旋转。

空气通过吸入口22h、空气过滤器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被吸入至壳体20的内部。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38及开口(前侧上部开口28),被风向调整部40(此处为可动面板41及上部风向板42)调整了风向的状态下,通过形成于风向调整部40的上部侧的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吹出机外吹出(图9所示的箭头dr10)。

如图11所示,已从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吹出的空气,沿着天花板11前进后,沿着与空气调节机100对向的侧壁14~16下降移动。空气还以沿着地板面13返回空气调节机100的侧的方式前进。空气沿着侧壁12朝向设置在空气调节机100的下面22的吸入口22h上升。在冷气运转时,通过这种空气的流动,使整个房间10被冷却。在空气调节机100中,能够在房间10中形成这种循环气流,能够获得效率佳的冷气效果、送风效果。

(暖气运转时)

图12及图13分别为示出空气调节机100形成暖气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立体图及侧视图。图14是与图3对应,示出空气调节机100形成暖气运转的状态时的样子的剖面图。

如图12~图14所示,在空气调节机100转换至暖气运转的状态时(即暖气运转时),可动面板41及上部风向板42往上方侧转动。可动面板41的背面2接近侧壁25的上部侧的前端25a(图13)、具有与侧壁25同样的构成的侧壁26的上部侧的前端(未图示)、以及上部风向板4,从而前侧上部开口28(图14)被封闭。

另一方面,通过可动面板41向上方侧转动的同时下部风向板43向下方侧转动,使开口27中的前侧下部开口29开放。在可动面板41的下端41b与下部风向板43的前端43a之间(壳体20的前方下方)形成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在所述状态下,所述的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图9、图10)被封闭。在所述状态下,通过驱动马达34(图5)使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旋转。

空气通过吸入口22h、空气过滤器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被吸入至壳体20的内部。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38及开口(前侧下部开口29),被风向调整部40(此处为可动面板41及下部风向板43)调整了风向的状态下,通过形成于风向调整部40的下部侧的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吹出机外吹出(图13所示的箭头dr20)。

如图15所示,从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吹出的空气,沿着侧壁12下降移动后,沿着地板面13前进。空气还沿着侧壁14~16上升并移动。由这种空气的流动,整个房间10变得温暖。在空气调节机100中,能够于房间10的中形成这种气流,能够获得效率佳的暖气效果。

(作用及效果)

根据空气调节机100,在壳体20的下面22形成有吸入口22h,从吸入口22h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过滤器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因此,能够一边始终进行空气清净,一边以更少的能耗进行空气调节。另外,送风机33由在水平方向排列配置的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来实现送风。因此,通过深度尺寸变小,从而与以往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压迫感变小,且能够减少对室内环境或提高美观等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0中,可动面板41于壳体20的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高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位置被枢轴支撑部41t枢轴支撑。根据所述构成,能够通过可动面板41在壳体20的前面侧(前方上方及前方下方)形成上下对开式的吹出口,即便不切换上下轴、或者不使用锁定机构等复杂的构造,也能够由结构上简单的构成来实现上下对开式的吹出口的开闭。

(实施方式2)

参照图3,作为合适的实施方式,优选为当将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直径设为d(mm),将壳体20的高度设为h(mm)时,0.9×h≦2×d≦1.1×h的关系成立。作为更合适的实施方式,优选为当将壳体20的深度设为l(mm)时,0.9×l≦h+1/2×d≦1.1×l的关系成立。

根据所述这些构成,抑制了壳体20的深度尺寸变大的同时,可实现能够克服空气净化过滤器32中产生的压力损失的送风,在提高节能性的同时压迫感变小,还能够减少对室内环境或提高美观等的限制。

(实施方式3)

如图4所示,将运转停止时的从可动面板41的背面至前侧上部开口28的上端部(此处为枢轴支撑部42t的位置)的最短距离设为a。另外,将运转停止时的从可动面板41的背面至前侧下部开口29的下端部(此处为枢轴支撑部43t的位置)的最短距离设为b。

如图10所示,将冷气运转时的从可动面板41的背面至前侧上部开口28的上端部(此处为枢轴支撑部42t的位置)的最短距离设为l1。如图14所示,将暖气运转时的从可动面板41的背面至前侧下部开口29的下端部(此处为枢轴支撑部43t的位置)的最短距离设为l2。

在如以上定义了各值的情况下,优选为以下的公式(1)及公式(2)的关系成立。

0.9×(a+b)≦l1≦1.1×(a+b)…公式(1)

0.9×(a+b)≦l2≦1.1×(a+b)…公式(2)

若采用上述的构成,则能够以更简单的构成在壳体20的前面侧(前方上方及前方下方)形成上下对开式的吹出口的同时,能够使将空气调节机100用作空调的情况的气流控制更佳,在构造上也能够由更简单的构成来实现上下对开式的吹出口的开闭。

(实施方式4)

参照图10,作为合适的实施方式,优选为上部风向板42在前侧上部开口28的上端部的位置被枢轴支撑,在冷气运转时,上部风向板42通过将被枢轴支撑的部分(枢轴支撑部42t)作为中心向上方侧转动,前侧上部开口28开放,且连结枢轴支撑部42t与上部风向板42的前端42a的直线也可以以成为相对于水平方向ap为前方下方20°以下的角度θ1的方式配置。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在冷气时从前方上方吹出部28h送出更合适的气流。也可以更进一步抑制例如在天花板产生露水的情况。

(实施方式5)

参照图14,作为合适的实施方式,优选为下部风向板43在前侧下部开口29的下端部的位置被枢轴支撑;在暖气运转时,下部风向板43通过将被枢轴支撑的部分(枢轴支撑部43t)作为中心向下方侧转动,前侧下部开口29开放,且连结枢轴支撑部43t与下部风向板43的前端43a的直线也可以以成为相对于铅直方向bp为前方下方45°以下的角度θ2的方式配置。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在暖气时从前方下方吹出部29h送出更合适的气流。能够抑制例如暖气因浮力而难以到达地板面的情况,并可以获得效率佳的暖气效果。

另外,下部风向板43可以构成为在暖气运转时,通过前侧下部开口29吹出的空气直接被吸入口22h吸入的短循环现象被下部风向板43抑制。能够在暖气时送出更合适的气流,并且也抑制了壳体20的温度的不必要地上升,使节能性更为提高。

(实施方式6)

图16是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图5对应,示出实施方式6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立体图。在上述实施方式(图5)中,四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由一个驱动马达34来驱动。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图16)中,两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b)经由旋转轴37a而与一个驱动马达34a连结,以与驱动马达34a成为同轴状的方式于水平方向排列配置。两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

(35a、35b)由一个驱动马达34a来驱动。

同样地,二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c、35d)经由旋转轴37b与一个驱动马达34b连结,以与驱动马达34b成为同轴状的方式于水平方向排列配置。两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c、35d)由一个驱动马达34b来驱动。

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及驱动马达34a、34b,以成为同轴状的方式于水平方向排列配置。驱动马达34a、34b被配置于在水平方向(壳体20的长边方向)上的壳体20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且彼此相邻。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b)被配置于水平方向上的比驱动马达34a更靠外侧的位置,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c、35d)被配置于水平方向上的比驱动马达34b更靠外侧的位置。

在采用以上这种构成的情况下,关于由驱动马达34a驱动的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b)、以及由驱动马达34b驱动的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c、35d),能够容易实现使转速、风量、吹出风向等不同,或使温度、风速不同的风左右分开吹送,可以对使用者提供更细致地空气调和的风。

(实施方式7)

图17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俯视图。图18是示出实施方式7中的空气调节机所具备的送风机的一部分(驱动马达34a、多叶片离心风扇35及外壳36(36a、36b))的正视图。本实施方式在送风机所具备的外壳36的构成上与上述其他实施方式不同。

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于内侧形成有螺旋形状的流路36s(图3、图4),且在配置成覆盖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的每一个的周围的这一点上,在本实施方式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共通(参照图17)。另外,多个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被配置成朝向热交换器38侧开口的这一点上,本实施方式也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共通(参照图22)。

如图18~图22所示,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壳36(36a~36d)的每一个中的热交换器38侧设有框部36f及多个导流片36t,在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轴方向上的一侧设有通孔36y(图20),在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轴方向上的另一侧设有通孔36j(图21)。通孔36y及通孔36j在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夹着多叶片离心风扇35而彼此位于相反侧(图22)。

框部36f形成为四角框状,在外壳36的前面侧具有呈凸缘状向外侧延伸的形状(图18、图19)。框部36f的内周面的形状以在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下游侧(前面侧)所形成的开口36h的流路剖面积随着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缓缓地变大的方式形成。

多个导流片36t以沿着相对于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旋转轴(旋转轴37a、37b)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在框部36f的内侧隔着间隔排列配置。本实施方式中,合计5片的导流片36t被配置于框部36f的内侧。5片中的位于中央的导流片36t具有平板状的形状。

位于平板状的导流片36t的两外侧的2片导流片36t形成为随着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朝向外侧弯曲。位于导流片36t的两外侧的2片导流片36t也形成为随着从上游侧朝向下游侧而朝向外侧弯曲。被配置于外侧的导流片36t形成为与配置于导流片36t的内侧的导流片36t相比,更陡峭地朝向外侧弯曲。

如图22所示,由以上方式构成的多个导流片36t,对形成于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的每一个与热交换器38之间的送风路径,于相对于多叶片离心风扇35的旋转轴(旋转轴37a、37b)的垂直的方向进行分割。根据所述构成,能够对热交换器38于长边方向上更为均匀地进行送风,能够成为节能性更高的搭载有空气净化过滤器32的空气调节机。

(实施方式8)

参照图23~图25,对实施方式8的空气调节机101进行说明。图23是示出空气调节机101的立体图。图24是沿着图23中的xxiv-xxiv线的方向看的剖面图。为了便于说明,图24中未图示风向调整部40(参照图1、图2、图23等)。图25是示意性地示出空气调节机101所具备的送风机33、热交换器38以及控制部39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8与上述各实施方式1~7的不同点如下。

(壳体20)

参照图23及图24,在本实施方式8中,空气调节机101的壳体20具有配置成面向天花板(参照图11中的天花板11)的上面21、位于地板面(参照图11的地面13)侧的下面22、配置于侧壁(参照图11的侧壁12)侧的背面23(图24)、位于与背面23相反侧的前面24(图24)、从背面23朝向前面24而位于右侧的侧壁26(图23)、以及从背面23朝向前面24并位于左侧的侧壁25(图23)。

在本实施方式8中,若将壳体20的高度设为h(mm)(图24),将壳体20的宽度设为w(mm)(参照图23),则w≧4×h的关系成立。壳体20的高度h是指构成壳体20的上面21的部分中位于铅直方向的最上方的部分与构成壳体20的下面22的部分中位于铅直方向的最下方的部分之间的、在铅直方向上的距离。另外,壳体20的宽度w是指构成壳体20的侧壁25的部分中位于水平方向的最左侧的部分与构成壳体20的侧壁26的部分中位于水平方向的最右侧的部分之间的、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

上述各实施方式1~7中,壳体20的上面21侧被封闭,在壳体20的下面22形成有吸入口22h(图3、图4)。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8中,如图23及图24所示,壳体20的上面21侧未被封闭,在上面21形成有吸入口21h。吸入口21h被设置于上面21中的靠近背面23的部分。于壳体20的下面22也形成有吸入口22h(图24)。另外,在上面21的前端部21f的更前方的位置,设置有于水平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前面盖21c。

在壳体20的内部,除了空气过滤器31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外,还设有空气过滤器31a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a。空气过滤器31a配置成在设置于上面21侧的吸入口21h的下方从壳体20的内侧封闭吸入口21h,空气净化过滤器32a配置成从下方侧覆盖空气过滤器31a。例如,空气净化过滤器32a也由hepa过滤器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01中,不仅将空气通过吸入口22h(图25)、空气过滤器31(图25)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图25)吸入至壳体20的内部,也将空气通过吸入口21h、空气过滤器31a及空气净化过滤器32a吸入至壳体20的内部。

之后,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38及开口27(前侧上部开口28或前侧下部开口29),被风向调整部40(图23)调整了风向的状态下,通过形成于前面24侧的吹出口(即图10所示的前方上方吹出部28h或图14所示的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吹出机外。根据本实施方式8的空气调节机101,与上述各实施方式1~7中的空气调节机相比,能够使风量增加。不封闭上面21侧而在上面21侧设置吸入口21h的技术性思想,也可以与上述各实施方式1~7中已说明的思想加以组合来实施。

(送风机33)

参照图25,在本实施方式8中,配置于壳体20的内部的送风机33包含第一送风部33a与第二送风部33b。第一送风部33a与第二送风部33b于水平方向(此处为连结侧壁25与侧壁26的左右方向)中相互排列而配置。

第一送风部33a具有驱动马达34a(第一驱动马达)以及经由旋转轴37a与驱动马达34a连结的两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b)。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b)构成第一送风风扇单元。第一送风风扇单元也可以由一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构成。第一送风风扇单元也可以包含多个(3个以上)多叶片离心风扇35,所述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以经由旋转轴37a而成为同轴状的方式于水平方向排列配置。

第二送风部33b具有驱动马达34b(第二驱动马达)以及经由旋转轴37b与驱动马达34b连结的两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c、35d)。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c、35d)构成第二送风风扇单元。第二送风风扇单元也可以由一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构成。第二送风风扇单元也可以包含多个(3个以上)多叶片离心风扇35,所述多个多叶片离心风扇35以经由旋转轴37b而成为同轴状的方式于水平方向排列配置。

也可以将构成第一送风部33a的各种要素的大小、形状、尺寸及制品的规格等与构成第二送风部33b的各种要素的大小、形状、尺寸及制品的规格等设定为相同。由部件与机器的共通化,可以降低制造费用等。

(控制部39)

在壳体20(图23)的水平方向中的靠近中央位置配置有控制部39(图25)。控制部39在内部收纳有控制设备39c(cpu、ram、rom及/或微电脑)。通过控制设备39c来控制第一送风部33a及第二送风部33b的动作(风扇的转速等)。也可以通过控制设备39c来进一步控制热交换器38的动作(冷媒流量等)。

通过控制部39的控制,第一送风部33a与第二送风部33b的至少一方被驱动。由此,空气从吸入口21h、22h(图24)被吸入至壳体20的内部,由空气通过热交换器38而成为调节空气并通过吹出口(即,图10所示的前方上方吹出部28h或图14所示的前方下方吹出部29h)被吹出至外部。

(作用及效果)

关于所谓的壁挂型空气调节机的大小,若鉴于例如日本房屋的传统特性,即窗户的横向空间为半间(约90cm)、以及窗户上的空间为1尺5寸(约45cm),则例如,将空气调节机的壳体的宽度设定为约86cm,所述壳体的高度设定为约30cm。

近年来,想要将更大的窗户设置在墙壁的要求变得强烈。即,将宽度宽广、且高度也高的、具有非常大的宽度的窗户设置在房间的情况正在增加。伴随于此,也产生用于设置空气调节机的可利用的空间在窗户旁变成约30cm的宽度的情况。要求将空气调节机设置于窗户上方而非窗户旁的情况也在增加。

当将空气调节机设置于窗户上侧的高度尺寸小的空间时,为了确保用于吸入空气的流路,例如,考虑将空气调节机的高度设定为小于25cm。为了确保规定的性能、节能性,虽然考虑将空气调节机的壳体的宽度例如设为大于1m的情况,但所述情况下,需要大幅度加长送风机的轴方向的长度。但是,当大幅度加长送风机的轴方向的长度时,极小的制作误差、安装误差(中心摇晃)会成为产生振动及噪音的原因。

即,考虑到壳体的宽度相对于壳体的高度为4倍以上的空气调节机的情况,所述空气调节机的结构上不易使风扇稳定旋转,容易产生由风扇的旋转而引起的振动及噪音。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例如,虽然考虑将送风机的转速设定为低值的对策,但所述对策难以获得节能性。

存在为了提高空气调节机的空气净化能力而会设置高性能的过滤器的情况。由于高性能的过滤器容易导致压力损失,所以为了获得风量需要使风扇以高转速旋转。以高转速旋转的风扇容易成为振动及噪音的产生源。在壳体的宽度相对于壳体的高度为4倍以上的空气调节机中,不易实现低振动、低噪音。

相对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8的空气调节机101,尽管是壳体20的宽度w(mm)变成壳体20的高度h(mm)的4倍以上的横长的壳体20,但送风机33包含有于水平方向彼此相邻的第一送风部33a及第二送风部33b,从而能够较短地构成送风机33的第一送风部33a及第二送风部33b分别所具备的旋转轴37a、37b(图25),并可以使多叶片离心风扇35(35a~35d)稳定旋转。由此,能够实现一种空气调节机,所述空气调节机由于在能够实现稳定的送风的同时,能够降低由中心摇晃而引起的振动,所以能够降低由风扇的旋转而引起的噪音,又可以确保节能性。

(与实施方式8有关的其他构成1)

也可以以相互不同的转速驱动第一送风风扇单元(多叶片离心35a,35b)与第二送风风扇单元(多叶片离心35c,35d)。可以使从第一送风部33a侧吹出的调和空气的风量及风速与从第二送风部33b侧吹出的调和空气的风量及风速不同。例如,以从空气调节机的例如左侧吹出强风,从右侧吹出弱风的方式,可获得能够从空气调节机的吹出口吹出具有两种风量及风速的调和空气的效果。

(与实施方式8有关的其他构成2)

如图26所示,可将热交换器38m(第一热交换器)配置成与第一送风部33a相对,将热交换器38n(第二热交换器)配置成与第二送风部33b相对。例如,控制部39的控制设备39c使冷媒流量调整装置(未图标)运作,也可以将流通于热交换器38m的冷媒的流量与流通于热交换器38n的冷媒的流量调节为相互独立的值,也可以通过使所述它们连动的方式调节流量。通过将从第一送风部33a与第二送风部33b分别吹出的调节空气的风量与温度进行调整,以从空气调节机的例如左侧吹出高温的暖风,从右侧吹出低温的暖风的方式,可获得能够从空气调节机的吹出口吹出具有两种温度的调节空气的效果。也可以将构成热交换器38m的各种要素的大小、形状、尺寸及制品规格等与构成热交换器38n的各种要素的大小、形状、尺寸及制品规格等设定为相同。由部件与机器的共通化,可以降低制造费用等。

若概括上述的其他构成1、2,控制部39的控制设备39c也可以对第一送风部33a、第二送风部33b、热交换器38m及热交换器38n发出相同冷媒流量且相同转速的指示,也可以发出相同冷媒流量且不同转速的指示,亦可发出不同冷媒流量且相同转速的指示,还可发出不同冷媒流量且不同转速的指示。

(与实施方式8有关的其他构成3)

如图27所示,可在壳体20的前面24设置前方上方吹出部28h1及前方上方吹出部28h2。所述情况下,可以在前方上方吹出部28h1的内侧设置第一风向调整装置(百叶窗(louver)),在前方上方吹出部28h2的内侧设置第二风向调整装置(百叶窗)。第一风向调整装置调整由第一送风部33a(图26)及热交换器38m(图26)生成的调和空气的风向。第二风向调整装置调整由第二送风部33b(图26)及热交换器38n(图26)生成的调和空气的风向。

如图27及图28所示,例如,从前方上方吹出部28h1吹出的调节空气的风向(箭头dr1)在上下方向被设定为与水平方向相同,在左右方向被设定为向左。从前方上方吹出部28h2吹出的调和空气的风向(箭头dr2)于上下方向被设定为向上,于左右方向被设定为中央(正面)。通过这种构成,可将从空气调节机101的吹出口(此处为前方上方吹出部28h1及前方上方吹出部28h2)吹出的两种调节空气的风向设定为分别朝向不同方向。

(与实施方式8有关的其他构成4)

如图29所示,也可以于壳体20的前面24设置前方下方吹出部29h1及前方下方吹出部29h2。所述情况下,也可以于前方下方吹出部29h1的内侧设置第一风向调整装置(百叶窗),于前方下方吹出部29h2的内侧设置第二风向调整装置(百叶窗)。第一风向调整装置将由第一送风部33a(图26)及热交换器38m(图26)生成的调节空气的风向进行调整。第二风向调整装置将由第二送风部33b(图26)及热交换器38n(图26)生成的调节空气的风向进行调整。

如图29及图30所示,例如,从前方下方吹出部29h1吹出的调节空气的风向(箭头dr1)于上下方向被设定为与水平方向相同,于左右方向被设定为向左。从前方下方吹出部29h2吹出的调节空气的风向(箭头dr2)于上下方向被设定为向上,于左右方向被设定为中央(正面)。由这种构成,可将从空气调节机101的吹出口(此处为前方下方吹出部29h1及前方下方吹出部29h2)吹出的两种调节空气的风向设定为分别朝向不同方向。

(与实施方式8有关的其他构成5)

如图31所示,第一送风部33a及第二送风部33b也可以于水平方向夹着控制部39而设置于相反侧的位置。所述情况下,驱动马达34a(第一驱动马达)也可以配置在水平方向中的多叶片离心风扇35a、35b(第一送风风扇单元)与控制部39之间。驱动马达34b(第二驱动马达)也可以配置在水平方向中的多叶片离心风扇35c、35d(第二送风风扇单元)与控制部39之间。

根据所述构成,能够由控制部39的位置将在第一送风部33a及第二送风部33b中的每一个产生的振动模式分割,并且能够抑制由在第一送风部33a产生的振动模式与在第二送风部33b产生的振动模式的重合现象来放大振动,结果是能够降低从空气调节机101产生的振动。除此之外,根据上述构成,还能够简化电配线等的处理。

(与实施方式8有关的其他构成6)

如图32所示,也可以将驱动马达34a及驱动马达34b相互远离配置的同时,在驱动马达34a、34b的重力方向的下方的位置配置控制部39。由所述构成,也能够由控制部39的位置将在第一送风部33a及第二送风部33b分别产生的振动模式分割,并且抑制因在第一送风部33a产生的振动模式与在第二送风部33b产生的振动模式的重合现象而放大振动,结果是能够降低从空气调节机101产生的振动。另外,由于能够通过控制部39的存在而遮挡具有传播至空气调节机101的下方即居住空间的可能性的振动噪音,因此,结果是可降低产生从空气调节机101的噪音。

(与实施方式8有关的另一构成)

上述实施方式8及其他构成1~6的中描述的构成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1~7中所述的构成加以组合来实施,并且也能够与在上述实施方式1~7中描述的构成独立地实施。在采用上述实施方式8中描述的构成的情况下,例如,无需具备如实施方式1~7中说明的构成的风向调整部。吸入口22h(参照图2、3)也可以不形成于下面22侧,吸入口22h也可形成于上面21及/或侧壁25、26侧。作为吹出口,并不限于前方上方吹出部28h(图9)及前方下方吹出部29h(图13)所示的构成,吹出口可形成于下面22侧,也可形成于上面21及/或侧壁25、26侧。

当在侧壁25设置吸入口时,以从壳体20的内侧覆盖侧壁25的吸入口的方式配置空气过滤器,也可以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内侧配置空气净化过滤器。当在侧壁26设置吸入口时,以从壳体20的内侧覆盖侧壁26的吸入口的方式配置空气过滤器,也可以在所述空气过滤器的内侧配置空气净化过滤器。

关于空气过滤器31,也可以不配置在吸入口22h的上方。当将空气过滤器31配置成从壳体20的内部的侧覆盖吸入口22h时,例如,也可以将空气过滤器31配置于吸入口22h的下方或侧方。关于空气净化过滤器32,同样地也可以不配置在空气过滤器31的上方。当将空气净化过滤器32配置成从壳体20的内部的侧覆盖空气过滤器31时,例如,也可以将空气净化过滤器32配置于空气过滤器31的下方、侧方。若送风机33配置在壳体20的内部,则不限于配置空气净化过滤器32的上方,例如,也可以配置在空气净化过滤器32的下方或侧方。

以上,虽已针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的公开内容在各方面均为示例性的,并非限制性的内容。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来表示,且希望包含与申请专利范围均等的意思及范围内所有的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0房间

11天花板

12、14、16、25、26、36w侧壁

13地板面

20壳体

21上面

21c前面盖

21f、24t前端部

21h、22h吸入口

22下面

23背面

24前面

25a、25b前端

27、36h开口

28前侧上部开口

28h、28h1、28h2前方上方吹出部

29前侧下部开口

29h、29h1、29h2前方下方吹出部

31、31a空气过滤器

32、32a空气净化过滤器

33送风机

33a第一送风部

33b第二送风部

34、34a、34b驱动马达

35、35a、35b、35c、35d多叶片离心风扇

35f叶片部

35p、35q框体

35r毂

36外壳

36f框部

36j、36y通孔

36s流路

36t导流片

37、37a、37b旋转轴

38、38m、38n热交换器

38a上部热交换部

38b下部热交换部

39控制部

39c控制设备

40风向调整部

41可动面板

41a上端

41b下端

41t、42t、43t枢轴支撑部

41u支撑部

42上部风向板

42a、43a前端

43下部风向板

100、101空气调节机

w宽度

h高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