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4919发布日期:2021-02-03 07:48阅读:92来源:国知局
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机。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对全球变暖造成的影响被视为问题。因此,以降低环境负担为目的,存在采用gwp(全球变暖系数)值较低的制冷剂的倾向。但是,低gwp制冷剂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可燃性。如果,出现具有可燃性的制冷剂在电子部件的附近漏出的情况,则存在起火、爆炸的危险性。
[0003]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一种结构,在无法维持换气性能时,作为产生可燃性制冷剂泄漏的不良的情况下的安全对策,通过换气扇从设置有驱动源、电装部的上游空间向设置有压缩机、四通阀等制冷剂设备的制冷剂设备设置空间输送换气风。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3810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根据换气扇的设置位置,例如由于由换气风引起的可燃性制冷剂的卷起、向电装设置空间的逆流等,存在可燃性制冷剂与电装设置空间的电装件接触的危险性。
[0009]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其能够通过换气风有效地使滞留于机械室的可燃性的制冷剂气体向机械室的外部排出,并且防止排出的可燃性的制冷剂气体由于由换气风引起的卷起等而与控制箱内的电子部件接触。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采用以下的方案。
[0012]
即,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空调机中,所述空调机具备设置有室外风扇室以及机械室的室外机,所述室外风扇室收容有向室外热交换器供给外部空气的室外风扇,所述机械室收容有收纳电子部件的控制箱,在所述机械室,向所述机械室的内部供给换气风的送风口设置在与所述控制箱相同高度以上的位置。
[0013]
根据本方案的空调机,设为具备向收容有控制箱的机械室的内部供给换气风的送风口。由此,通过从送风口向机械室的内部供给换气风,能够通过换气风使滞留于机械室内的气体向机械室的外部排出。由此,在制冷剂气体在机械室内漏出的情况下,能够将滞留于机械室的下部的制冷剂气体排出至机械室的外部。尤其是在制冷剂为可燃性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由于电子部件的短路等而可能产生的起火、爆炸的危险性。另外,由于通过送风口而成为能够始终进行机械室内的换气的状态,因此能够将容易产生制冷剂泄漏的部件(例如,接头、阀)设置于机械室内。
[0014]
另外,设为送风口设置在与控制箱相同高度以上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通过换气风将漏出的制冷剂气体卷起的现象。在制冷剂为可燃性的情况下,当制冷剂被卷起时,制冷剂与控制箱内的电子部件接触,从而会提高电子部件短路时的起火、爆炸的危险性。但是,通过上述结构,能够抑制卷起制冷剂的现象,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起火、爆炸的危险性。
[0015]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空调机中,在所述送风口连接有换气扇。
[0016]
根据本方案的空调机,设为在送风口连接有换气扇。由此,能够通过换气扇向机械室的送风口输送换气风。由此,能够通过换气风使滞留于机械室内的气体向机械室的外部排出。
[001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空调机中,所述换气扇是设置于所述机械室的压风式的风扇。
[0018]
根据本方案的空调机,设为换气扇是设置于机械室的压风式的风扇。由此,从机械室的外部流入的换气风通过换气扇而向机械室的内部流动。由此,在通过换气扇将滞留于机械室的下部的可燃性的制冷剂排出的情况下,换气扇不会位于制冷剂的下游,换气扇不会与制冷剂接触。由此,防止驱动换气扇的马达与可燃性的制冷剂接触,从而能够降低起火、爆炸的危险性。
[0019]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空调机中,所述换气扇设置于室内机,所述换气扇与所述送风口经由送风管道连接。
[0020]
根据本方案的空调机,设为换气扇设置于室内机,换气扇与送风口经由送风管道连接。由此,机械室与换气扇分开,因此防止驱动换气扇的马达与可燃性的制冷剂接触,从而能够降低起火、爆炸的危险性。
[0021]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空调机中,所述换气扇是设置于所述室内机的室内换气扇。
[0022]
根据本方案的空调机,设为换气扇是设置于室内机的室内换气扇。由此,在以对室内进行换气为目的而原本在室内机中设置有室内换气扇的情况下,即使不新设置换气扇,也能够将原本具备的室内换气扇用作换气扇。
[0023]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空调机中,在所述机械室具备制冷剂气体泄漏检测传感器。
[0024]
根据本方案的空调机,设为在机械室具备制冷剂气体泄漏检测传感器。由此,能够仅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供给换气风。由此,无需始终进行换气运转,能够降低消耗电力、减少产生由换气扇的运转带来的噪音的时间。
[0025]
实用新型效果
[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能够通过换气风有效地使滞留于机械室的可燃性的制冷剂气体向机械室的外部排出,并且防止排出的可燃性的制冷剂气体由于由换气风引起的卷起等而与控制箱内的电子部件接触。
附图说明
[0027]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图。
[0028]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0]
〔第一实施方式〕
[0031]
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2]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中,室外机100与室内机200经由供制冷剂流通的制冷剂配管310连接。
[0033]
室外机100例如具备金属板制的箱状的壳体110。壳体110内被分隔板140划分为室外风扇室120(在图1中为左侧)和机械室130(在图1中为右侧)。
[0034]
在室外风扇室120中收容有进行外部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的室外热交换器121、向室外热交换器121供给外部空气的室外风扇122、驱动室外风扇122的电动马达(未图示)等。室外热交换器121从壳体110内的左侧面呈大致l字状地形成到背面。另外,从壳体110的左侧面到背面,以与大致l字状的室外热交换器121对应的方式设置有空气的吸入口(未图示)。在室外风扇室120侧的壳体110的正面设置有供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21进行了热交换的外部空气排出的大致圆形状的吹出口123。
[0035]
在机械室130中收容有控制箱131、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未图示)、使制冷剂膨胀的膨胀阀(未图示)等空调机10的运转所需的各种设备类。在控制箱131内设置有进行空调机10所附带的各设备的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由多个电子部件构成。控制箱131配置于机械室130内的上部。
[0036]
控制部例如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等。并且,对于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系列的处理来说,作为一例,以程序的形式存储于存储介质等,cpu将该程序读出到ram等,通过执行信息的加工、运算处理,从而实现各种功能。需要说明的是,程序也可以应用预先安装于rom、其他存储介质的形态、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的状态提供的形态、经由有线或无线的通信手段而分发的形态等。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是指磁盘、磁光盘、cd-rom、dvd-rom、半导体存储器等。
[0037]
在划分室外风扇室120与机械室130的分隔板140设置有使室外风扇室120与机械室130连通的例如冷凝水排出用的孔(未图示)、电气配线用的孔(未图示)等。
[0038]
室内机200被设为壁挂式,且被保持为室内机200背面与室内侧的壁面相接的形态。在室内机200的内部具备进行室内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未图示)、向室内热交换器供给室内空气的室内风扇(未图示)、驱动室内风扇的电动马达(未图示)等。
[0039]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所具备的室外机100的机械室130除了上述的结构以外,还具备向机械室130的内部供给换气风的送风口132以及使气体能够向机械室130的外部流通的排出口133。
[0040]
送风口132在机械室130的壳体110的右侧面配置在与控制箱131相同程度的高度上。另外,在送风口132连接有配置于机械室130内的换气扇400。需要说明的是,送风口132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图1所示那样的位置(与控制箱131相同程度的高度),其也可以为控制箱131以上的高度。
[0041]
排出口133形成于机械室130的下部的壳体110,且该排出口133使机械室130的内部与机械室130的外部(室外机100的外部)连通。由此,机械室130内部的气体成为能够向机
械室130外部流通。
[0042]
除了上述的设备、部件以外,它们所附带的各种设备类被未图示的接头、操作阀、制冷剂配管、电气配线等适当地连接从而构成空调机10。
[0043]
接下来,对空调机10的机械室130内的气体的流动进行说明。
[0044]
在构成空调机10的热交换循环中例如使用r32等低gwp(全球变暖系数)制冷剂。r32等低gwp制冷剂具有可燃性。
[0045]
如图1所示,在机械室130的壳体110的右侧面上部的送风口132连接有压风式的换气扇400。通过运转换气扇400,从室外机100的外部吸入空气(换气风),并将该空气向机械室130的内部输送。
[0046]
通过换气扇400而被输送至机械室130的内部的换气风将滞留于机械室130的内部的气体卷入,并朝向在机械室130的下部的壳体110形成的排出口133流动,从而被排出至机械室130的外部。即,在机械室130的内部,成为气体不会滞留,并被换气扇400进行换气的状态。
[0047]
需要说明的是,换气扇400也可以间接地与送风口132连接,例如,换气扇400也可以经由管道等与送风口132连接。此时,换气扇400也可以位于机械室130的外部。
[0048]
当室外机100运转且室外风扇122旋转时,成为室外风扇室120的内部的压力比机械室130的内部的压力低的状态。因此,机械室130的内部的气体从设置于分隔板140的冷凝水排出用的孔(未图示)、电气配线用的孔(未图示)等流入室外风扇室120,与换气扇400的运转时同样地,机械室130的内部成为被换气的状态。因此,在室外机100的运转中无需运转换气扇400,但也可以是即使在室外机100的运转中也运转换气扇400。
[0049]
需要说明的是,也通过由换气扇400进行的换气,使机械室130的内部的气体、换气风从设置于分隔板140的冷凝水排出用的孔(未图示)、电气配线用的孔(未图示)等流入室外风扇室120。
[0050]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0,起到以下的效果。
[0051]
设为具备向收容有控制箱131的机械室130的内部供给换气风的送风口132。由此,通过从送风口132向机械室130的内部供给换气风,能够通过换气风而有效地使滞留于机械室130内的气体向机械室130的外部排出。由此,在制冷剂气体在机械室130内漏出的情况下,能够将滞留于机械室130的下部的制冷剂气体排出至机械室130的外部。尤其是在制冷剂为可燃性的情况下,能够降低由于电子部件的短路等而可能产生的起火、爆炸的危险性。另外,由于通过送风口132而成为能够始终进行机械室130内的换气的状态,因此能够将容易产生制冷剂泄漏的部件(例如,接头、阀)设置于机械室130内。
[0052]
另外,设为送风口132设置于与控制箱131相同高度以上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通过换气风将漏出的制冷剂气体卷起的现象。在制冷剂为可燃性的情况下,当制冷剂被卷起时,制冷剂与控制箱131内的电子部件接触,从而会提高电子部件短路时的起火、爆炸的危险性。但是,通过上述结构,由于能够抑制卷起制冷剂的现象,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起火、爆炸的危险性。
[0053]
在送风口132连接有换气扇400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换气扇400向机械室130的送风口132输送换气风。由此,能够通过换气风将滞留于机械室130内的气体向机械室130的外部排出。尤其是在换气扇400是压风式的风扇的情况下,从机械室130的外部流入的换气风通
过换气扇400而向机械室130的内部流动。由此,在通过换气扇400将滞留于机械室130的下部的可燃性的制冷剂排出的情况下,换气扇400不会位于制冷剂的下游,换气扇400不会与制冷剂接触。由此,防止驱动换气扇400的马达与可燃性的制冷剂接触,从而能够降低起火、爆炸的危险性。
[0054]
〔第二实施方式〕
[0055]
参照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2的结构进行说明。
[0056]
本实施方式相对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送风口132、换气扇400等的形态不同,其他方面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仅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进行说明,对其他方面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0057]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2中,室外机100与室内机200经由供换气风流通的送风管道320连接。
[0058]
送风管道320的一端与在机械室130的壳体110的右侧面设置的送风口132连接。另外,送风管道320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室内机200内的换气扇400连接。
[0059]
此时,也可以将换气扇400设为室内换气扇210。室内换气扇210是原本设置于室内机200的风扇,且是在不对空调造成阻碍的范围内用于对室内进行换气的风扇。室内换气扇210通过将室内的空气排出至室外来对室内进行换气。
[0060]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2的机械室130内的气体的流动进行说明。
[0061]
送风管道320的一端与在机械室130的壳体110的右侧面上部设置的送风口132连接。另外,送风管道320的另一端与设置于室内机200内的换气扇400连接。通过运转换气扇400,从室内吸入空气(换气风),并经由送风管道320将该空气向机械室130的内部输送。
[0062]
通过换气扇400而被输送至机械室130的内部的换气风将滞留于机械室130的内部的气体卷入,并朝向在机械室130的下部的壳体110贯穿设置的排出口133流动,从而被排出至机械室130的外部。即,在机械室130的内部,成为气体不会滞留,并被换气扇400进行换气的状态。
[0063]
本实施方式的空调机12起到以下的效果。
[0064]
设为换气扇400设置于室内机200,且换气扇400与送风口132经由送风管道320连接。由此,机械室130与换气扇400分开,因此防止驱动换气扇400的马达与可燃性的制冷剂接触,从而能够降低起火、爆炸的危险性。
[0065]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机械室130内设置制冷剂气体泄漏检测传感器。优选将制冷剂气体泄漏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机械室130内的下部,以容易检测与空气相比比重较重的制冷剂气体。另外,制冷剂气体泄漏检测传感器与控制箱131内的控制部电连接。由此,能够控制为仅在检测到制冷剂气体的泄漏时运转换气扇400。由此,无需始终运转换气扇400,能够降低消耗电力、减少产生由换气扇400的运转带来的噪音的时间。
[0066]
附图标记说明
[0067]
10,12 空调机
[0068]
100 室外机
[0069]
110 壳体
[0070]
120 室外风扇室
[0071]
121 室外热交换器
[0072]
122 室外风扇
[0073]
123 吹出口
[0074]
130 机械室
[0075]
131 控制箱
[0076]
132 送风口
[0077]
133 排出口
[0078]
140 分隔板
[0079]
200 室内机
[0080]
210 室内换气扇
[0081]
310 制冷剂配管
[0082]
320 送风管道
[0083]
400 换气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