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装配的稳固型移动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44906发布日期:2019-04-29 15:15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装配的稳固型移动空调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装配的稳固型移动空调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424883.5,公开了一种双风管移动空调,包括空调主体、进风管、排风管和排风装置;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分别连通空调主体的排风口和进风口;所述排风装置设置在进风管上;所述排风装置运行时,其两端形成压差,使室外空气通过排风管进入空调主体,经空调主体内部的换热器换热后由进风管排出室外。本发明的排风装置外移到进风管上,这种结构增加了空调主体内部可利用的空间,由于不受移动空调内部结构影响,因此排风风轮的尺寸可以更大,电机转速可以更快,这样就增加了冷凝器的换热风量,提高了制冷量,在降低了移动空调负荷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功率,比较大的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其存在的不足在于,采用双风管在装配过程中颇为不便,本身移动空调为随时移动换位,在切换风管接头时切换不方便是极大的问题,从而导致了整体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使用功率低,提高了制冷量,在降低了移动空调负荷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功率,比较大的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的便于装配的稳固型移动空调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装配的稳固型移动空调机,包括机壳,设置于机壳底部的底座,设置于机壳顶部的顶盖,所述底座安装有下风道组件和安装于下风道组件的上风道组件,所述顶盖开设有与上风道组件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活动安装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两侧设置活动轴与顶盖相连,靠近活动轴设置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与导风板一体成型设置有旋转内齿,所述顶盖安装有与旋转内齿驱动相连的驱动电机。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机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开设有第一风管接口和第二风管接口,所述第一风管接口连接排风管,所述第二风管接口连接进风管,所述排风管设置第一旋转卡环与第一风管接口旋转卡接,所述进风管设置第二旋转卡环与第二风管接口旋转卡接。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后壳体可拆卸安装有连接板,所述第一风管接口开设与后壳体,所述第二风管接口开设于连接板。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风管接口和第二风管接口均设置过滤网,靠近过滤网设置与第一旋转卡环和第二旋转卡环卡合的旋转卡扣,所述第一旋转卡环和第二旋转卡环外径设置与旋转卡扣卡合的锁紧卡扣,内径设置有与排风管和进风管旋转卡接的旋转卡槽。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进风管和排风管远离第一旋转卡环和第二旋转卡环一端设置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为鸭嘴型接头。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顶盖采用卡扣方式扣合于机壳顶部,顶盖靠近出风口设置控制面板,所述出风口设置出风网,所述顶盖对应出风网设置固定架,所述过滤网可拆卸挂设于固定架。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设置,其驱动端安装外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传动外齿轮带动旋转内齿带动导风板旋转摆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下风道组件包括下风通道和下风道散热器,所述下风道散热器固定安装在底座,所述下风通道设置第一滑槽平行滑入下风道散热器与下风道散热器相连。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上风道组件包括上风通道和上风道散热器,所述上风道散热器固定于下风通道和下风道散热器,所述上风通道设置第二滑槽滑入上风道散热器与上风通道相连。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底座底部安装若干万向轮,背离安装万向轮一面设置安装槽,靠近安装槽设置排水槽,所述下风道散热器固定安装在安装槽,所述下风道散热器两侧设置第一滑扣,所述下风通道通过第一滑槽平行滑入第一滑扣与下风道散热器相连,所述上风道散热器两侧设置第二滑扣,所述上风通道通过第二滑槽平行滑入第二滑扣与上风道散热器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第一方面,设置机壳,在机壳底板设置底座,顶部设置顶盖,具体是通过底座作用整体支撑,通过机壳将安装在底座上的部件起到固定保护作用,设置顶盖起到封装作用,整体结构简单,封装效果好,对内部结构保护效果好;第二方面,在底座上依次安装有下风道组件和上风道组件,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实用可靠,从而实现上下风道循环出风,出风效率高;第三方面,在顶盖上设置出风口,具体是通过机壳将内部冷凝器等制冷部件进行固定安装,对内部结构起到封装保护作用,在机壳上部设置顶盖,顶盖上开设出风口,具体是在移动空调机使用中起到出风作用,在顶部出风,出风效果好,出风范围大,实用可靠性强;第四方面,在出风口设置导风板,导风板两侧设置活动轴与顶盖相连,具体是在出风过程中通过导风板对风向进行导向,采用活动轴连接,使得导风板可任意活动,导向效果好,出风效果好,实用可靠性强;第五方面,导风板靠近活动轴设置驱动盘,在驱动盘一侧设置旋转内齿,旋转内齿驱动连接驱动电机,具体是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旋转内齿,使得导风板沿活动轴旋转,实现智能导风作用;第六方面,将活动盘和旋转内齿于导风板一体成型设置,整体结构简单,节省成本,传动效果好,导风效果好。

机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开设有第一风管接口和第二风管接口,所述第一风管接口连接排风管,所述第二风管接口连接进风管,所述排风管设置第一旋转卡环与第一风管接口旋转卡接,所述进风管设置第二旋转卡环与第二风管接口旋转卡接;设置了第一风管接口和第二风管接口,第一风管接口和第二风管接口分别与排风管和进风管相连,具体是设置双风管实现进风排风作用,能够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风量,提高了制冷量,在降低了移动空调负荷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功率,比较大的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设置第一旋转卡环和第二旋转卡环将第一风管接口与排风管相连,第二风管接口与进风管连接,连接效果好,装配方便,方便拆装,实用可靠;采用旋转方式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将旋转卡环旋转即可实现拆装,大大降低拆装难度。

下风道组件包括下风通道和下风道散热器,所述下风道散热器固定安装在底座,所述下风通道设置第一滑槽平行滑入下风道散热器与下风道散热器相连,上风道组件包括上风通道和上风道散热器,所述上风道散热器固定于下风通道和下风道散热器,所述上风通道设置第二滑槽滑入上风道散热器与上风通道相连;下风道组件设置有下风通道和下风道散热器,具体是通过下风道散热器实现风道散热,从而实现冷风导出作用,实用可靠;下风通道设置第一滑槽,通过第一滑槽平行滑入下风道散热器并与其相连,采用滑槽滑入固定相连,节省了现有通过螺钉固定安装,采用滑入式连接效果好,固定强度高,装配简单,装配精度高,使得下风道散热器与下风通道贴合效果更好,出风效果更好;上风道组件设置上风通道和上风道散热器,其具体结构与下风道组件类似,从而实现同样效果,保证其冷风连接传输效果;上风通道和上风道散热器采用第二滑槽滑入相连,其具体结构和方式与下风通道和下风道散热器相同,同样实现方便装配,节省结构成本,装配效果好,稳固性强,实用可靠。

本发明中,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使用功率低,提高了制冷量,在降低了移动空调负荷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功率,比较大的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出风口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导风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上风道组件和下风道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下风道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上风道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移动空调机10、机壳100、前壳体110、后壳体120、连接板121、第一风管接口130、过滤网131、旋转卡扣132、第二风管接口140、排风管150、进风管160、连接头161、第一旋转卡环170、锁紧卡扣171、旋转卡槽172、第二旋转卡环180、底座200、万向轮210、安装槽220、排水槽230、顶盖300、出风口310、导风板320、活动轴321、驱动盘322、旋转内齿323、驱动电机330、控制面板340、出风网350、固定架360、外齿轮361、下风道组件400、下风通道410、下风道散热器420、第一滑槽430、第一滑扣440、上风道组件500、上风通道510、上风道散热器520、第二滑槽530、第二滑扣5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便于装配的稳固型移动空调机10,包括机壳100,设置于机壳100底部的底座200,设置于机壳100顶部的顶盖300,所述底座200安装有下风道组件400和安装于下风道组件400的上风道组件500,所述顶盖300开设有与上风道组件500连通的出风口310,所述出风口310活动安装有导风板320,所述导风板320两侧设置活动轴321与顶盖300相连,靠近活动轴321设置有驱动盘322,所述驱动盘322与导风板320一体成型设置有旋转内齿323,所述顶盖300安装有与旋转内齿323驱动相连的驱动电机330。

机壳100包括前壳体110和后壳体120,所述后壳体120开设有第一风管接口130和第二风管接口140,所述第一风管接口130连接排风管150,所述第二风管接口140连接进风管160,所述排风管150设置第一旋转卡环170与第一风管接口130旋转卡接,所述进风管160设置第二旋转卡环180与第二风管接口140旋转卡接;设置了第一风管接口130和第二风管接口140,第一风管接口130和第二风管接口140分别与排风管150和进风管160相连,具体是设置双风管实现进风排风作用,能够增加冷凝器的换热风量,提高了制冷量,在降低了移动空调负荷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功率,比较大的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设置第一旋转卡环170和第二旋转卡环180将第一风管接口130与排风管150相连,第二风管接口140与进风管160连接,连接效果好,装配方便,方便拆装,实用可靠;采用旋转方式连接,在使用过程中将旋转卡环旋转即可实现拆装,大大降低拆装难度。

后壳体120可拆卸安装有连接板121,所述第一风管接口130开设与后壳体120,所述第二风管接口140开设于连接板121,设置可拆卸的连接板121,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装配使用,即可连接单风管和双风管使用,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

第一风管接口130和第二风管接口140均设置过滤网131,靠近过滤网131设置与第一旋转卡环170和第二旋转卡环180卡合的旋转卡扣132,所述第一旋转卡环170和第二旋转卡环180外径设置与旋转卡扣132卡合的锁紧卡扣171,内径设置有与排风管150和进风管160旋转卡接的旋转卡槽172,设置过滤网131可起到过滤作用,在进风排风过程中均可作用过滤,提高空气质量,另外,设置旋转卡扣132的作用实现旋转卡紧,卡接效果好,拆装方便,通过锁紧卡扣171与旋转卡扣132的配合实现旋转锁紧作用,固定效果好,连接强度高,另外,设置旋转卡槽172与风管旋转连接,装配方便,连接强度高,可靠性强。

进风管160和排风管150远离第一旋转卡环170和第二旋转卡环180一端设置连接头161,所述连接头161为鸭嘴型接头,设置连接头161方便固定排风、进风使用,连接方便,固定方便。

底座200底部安装若干万向轮210,背离安装万向轮210一面设置安装槽220,靠近安装槽220设置排水槽230,所述下风道散热器420固定安装在安装槽220,设置万向轮210可实现万向移动作用,设置安装槽220用于固定下风道散热器420,固定效果好,装配方便,设置排水槽230实现排水作用,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实用可靠。

如图4~图7所示,顶盖300采用卡扣方式扣合于机壳100顶部,顶盖300靠近出风口310设置控制面板340,所述出风口310设置出风网350,所述顶盖300对应出风网350设置固定架360,所述出风网350可拆卸挂设于固定架360,采用卡扣方式扣合连接,相比传统通过螺钉安装稳固性好,结构成本低,拆装方便,设置控制面板340顶盖300可便于操作控制使用,操作方便,控制效果好,将出风网350通过固定架360固定,方便拆装,固定效果好,同时也方便拆装清洁使用,使用方便。

驱动电机330为步进电机设置,其驱动端安装外齿轮361,所述驱动电机330传动外齿轮361带动旋转内齿323带动导风板320旋转摆动,采用步进电机驱动外齿轮361带动旋转内齿323传动,结构成本低,驱动的稳定性好,实用可靠性强。

如图8~图10所示,下风道组件400包括下风通道410和下风道散热器420,所述下风道散热器420固定安装在底座200,所述下风通道410设置第一滑槽430平行滑入下风道散热器420与下风道散热器420相连,上风道组件500包括上风通道510和上风道散热器520,所述上风道散热器520固定于下风通道410和下风道散热器420,所述上风通道510设置第二滑槽530滑入上风道散热器520与上风通道510相连;下风道组件400设置有下风通道410和下风道散热器420,具体是通过下风道散热器420实现风道散热,从而实现冷风导出作用,实用可靠;下风通道410设置第一滑槽430,通过第一滑槽430平行滑入下风道散热器420并与其相连,采用滑槽滑入固定相连,节省了现有通过螺钉固定安装,采用滑入式连接效果好,固定强度高,装配简单,装配精度高,使得下风道散热器420与下风通道410贴合效果更好,出风效果更好;上风道组件500设置上风通道510和上风道散热器520,其具体结构与下风道组件400类似,从而实现同样效果,保证其冷风连接传输效果;上风通道510和上风道散热器520采用第二滑槽530滑入相连,其具体结构和方式与下风通道410和下风道散热器420相同,同样实现方便装配,节省结构成本,装配效果好,稳固性强,实用可靠。

下风道散热器420两侧设置第一滑扣440,所述下风通道410通过第一滑槽430平行滑入第一滑扣440与下风道散热器420相连,设置第一滑扣440与第一滑槽430平行插入固定,固定效果好,稳固性强,实用可靠性强。

上风道散热器520两侧设置第二滑扣540,所述上风通道510通过第二滑槽530平行滑入第二滑扣540与上风道散热器520相连,第二滑扣540作用与第一滑扣440相同,同样提高固定效果和装配的稳固性,节省结构成本。

第一方面,设置机壳100,在机壳100底板设置底座200,顶部设置顶盖300,具体是通过底座200作用整体支撑,通过机壳100将安装在底座200上的部件起到固定保护作用,设置顶盖300起到封装作用,整体结构简单,封装效果好,对内部结构保护效果好;第二方面,在底座200上依次安装有下风道组件400和上风道组件500,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实用可靠,从而实现上下风道循环出风,出风效率高;第三方面,在顶盖300上设置出风口310,具体是通过机壳100将内部冷凝器等制冷部件进行固定安装,对内部结构起到封装保护作用,在机壳100上部设置顶盖300,顶盖300上开设出风口310,具体是在移动空调机使用中起到出风作用,在顶部出风,出风效果好,出风范围大,实用可靠性强;第四方面,在出风口310设置导风板320,导风板320两侧设置活动轴321与顶盖300相连,具体是在出风过程中通过导风板320对风向进行导向,采用活动轴321连接,使得导风板320可任意活动,导向效果好,出风效果好,实用可靠性强;第五方面,导风板320靠近活动轴321设置驱动盘322,在驱动盘322一侧设置旋转内齿323,旋转内齿323驱动连接驱动电机330,具体是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旋转内齿323,使得导风板320沿活动轴321旋转,实现智能导风作用;第六方面,将活动盘和旋转内齿323于导风板320一体成型设置,整体结构简单,节省成本,传动效果好,导风效果好。

本发明中,整体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装配效率高,使用功率低,提高了制冷量,在降低了移动空调负荷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功率,比较大的提高了移动空调的能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