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央空调风口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409发布日期:2019-05-31 21:1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央空调风口导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央空调风口导向装置,属于室内空调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为了在日常工作时提供更加舒适的办公环境,许多办公室内都配备有中央空调,在冬夏季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但是,现有的中央空调出风口通常只有一个,且一般为固定方向,这就导致处于出风口位置的职工承受风吹较多,室内整体温度分散不均匀,尤其是夏天时,长期受到制冷风吹的人员很容易患空调病,不利于身心健康,同时每个人所需要的适宜温度不同,使得现有中央空调吹风调节灵活性较低,实用性较差。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发明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央空调风口导向装置,采用设置在空调风口外部的独立结构,可以有效分散出风口的风力并分别调整吹风方向,防止对单一方向吹风,同时能根据需求分别调节各分散出风口的风力,提高了中央空调对室内温度调节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央空调风口导向装置,包括防护外壳和安装块,所述的防护外壳采用矩形通道式,且位于通道一侧外沿端面均匀设有免钉胶层,所述防护外壳内部靠近免钉胶层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均匀设有多个调风管道,所述的调风管道入口外侧设有输出端朝向调风管道的微型步进马达,入口内侧设有直径小于管道直径的旋转挡板,所述的微型步进马达输出端穿过调风管道壁与旋转挡板侧部相连接,所述的防护外壳内壁对应调风管道入口侧所处的竖向平面设有挡风隔板,所述的挡风隔板设有与调风管道入口外侧相吻合的容置通道,所述防护外壳内部远离免钉胶层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均匀设有多个横向滑动的连接管道,所述的连接管道入口侧与调风管道出口侧连接有导气折叠管。

所述的防护外壳内部位于上下侧的连接管道之间设有横向的定位滑动杆,且位于定位滑动杆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与连接管道相对应的滑轨电接模块,所述的安装块设有多个,且上下两侧分别轴装有与连接管道相对应的导风管道,所述的导风管道入口侧与连接管道出口侧相螺纹连接,所述的安装块后部设有安装板,所述的安装板远端设有分别朝向上下侧的双向电伸缩杆,所述的双向电伸缩杆分别与导风管道入口侧相轴接,且外侧设有两个分别对接单侧电伸缩杆的滑块电接片,所述的安装板远端外侧设有与定位滑动杆滑动配合的滑动夹体,所述的滑块电接片分别与滑轨电接模块相配合电连接。

所述的防护外壳内部还安装有单片机控制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出端电连接有pnp型三极管输入端,所述的pnp型三极管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输入端相电连接,所述的继电器模块输出端与滑轨电接模块以及微型步进马达相电连接,所述的防护外壳底部设有遥控接收模块以及电源连接端,所述的遥控接收模块电连接有数据分析模块输入端,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模块输入端相电连接,所述的电源连接端与单片机控制模块相电连接,所述的遥控接收模块还匹配有外部遥控发射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外壳通道另一侧设有安装防滑面,所述的安装防滑面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上设有防护网,所述防护外壳内部靠近免钉胶层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均匀设有多个固定杆,所述的调风管道外侧对应固定杆分别设有胶合槽,所述的胶合槽与固定杆相胶粘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风管道上分别设有马达曲面夹体,所述的微型步进马达通过马达曲面夹体设置在调风管道外侧,且输出端与调风管道之间设有用于提高稳定性的马达定位座,所述的马达定位座通过上下两侧设置的弧板轴装合页分别轴装有安装弧板,所述的安装弧板环绕在调风管道入口外侧,且远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安装螺栓,所述的微型步进马达输出端分别穿过马达定位座和调风管道壁与旋转挡板侧部相固定连接,微型步进马达后部还设有马达电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的调风管道出口侧设有调风管配合口,所述防护外壳内部靠近安装防滑面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均匀设有多个横向滑动的滑动曲面夹体,所述的连接管道分别安装在滑动曲面夹体上,且入口侧设有连接管配合口,出口侧设有连接外螺纹,所述的导气折叠管通过两端设置的折叠管配合口分别与调风管配合口和连接管配合口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滑轨电接模块之间设有定位连接杆,且最外侧两个滑轨电接模块通过定位连接杆固定设置在防护外壳内壁,所述的滑轨电接模块采用带有槽体的长条状,且槽体内部上下侧分别设有电接条,中间设有防止短路的滑轨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安装块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导风管轴装架,所述的导风管道通过两侧设置的导风管安装轴轴装在导风管轴装架上,且入口侧设有与连接管道的连接外螺纹相螺纹配合的连接内螺纹,所述的双向电伸缩杆分别通过输出端设置的导管连接合页与导风管道入口侧相轴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外壳内壁对应调风管道入口侧所处的竖向平面还设有凹槽,所述的挡风隔板采用带有预定弹性的塑料板材质,且边缘与防护外壳内壁凹槽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外壳在位于挡风隔板外部入口侧的顶壁上设有排风孔,所述的防护外壳外部对应排风孔设有自动排风块,所述的自动排风块底部设有延伸穿过排风孔的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底部设有防止位移过大的限位板,所述的连接杆截面直径小于排风孔直径,且长度长于排风孔的孔长。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护外壳底部设有调温指示模块,所述调温指示模块与继电器模块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的自动排风块下方连接杆底侧设有用于检测连接杆上升高度的红外检测模块,所述的红外检测模块后部设置的信号传输线穿过挡风隔板与数据分析模块输入端相电连接,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在位于连接杆以及挡风隔板之间部分外侧设有用于防止线路老化的防风折叠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继电器模块输出端通过外部的电接线路与微型步进马达后部的马达电接端相电连接,所述的防护外壳内部设有多个用于提高线路规整性的线路导向块,且底部设有多个通线孔,所述的通线孔内分别设置有带孔道的橡胶密封块,所述调温指示模块后部的调温传输线穿过防护外壳底部的橡胶密封块与继电器模块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的遥控接收模块和电源连接端通过后部的电接线路分别穿过橡胶密封块设置在防护外壳底部,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采用at80c51型号,所述的继电器模块采用s7-200继电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该装置采用设置在空调风口外部的独立结构,可以有效分散出风口的风力并分别调整吹风方向,防止对单一方向吹风,同时能根据需求分别调节各分散出风口的风力,提高了中央空调对室内温度调节时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安装块上的滑动夹体滑动设置在定位滑动杆上,双向电伸缩杆上的滑块电接片分别对应滑动设置在滑轨电接模块上,双向电伸缩杆输出端可分别带动上下两个导风管道绕轴旋转,使得安装时可根据区域的人员分布在出风端调整出风方向,大大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及出风的分散程度;

3.挡风隔板可以有效防止外风直吹到防护外壳通道另一侧,保证从调风管道入口侧进入,同时采用弹性材料卡合在防护外壳内壁,可通过简单的操作取下,从而方便整体结构的维护与更换,提高了装置的功能性;

4.由遥控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信号可即时传输至单片机控制模块,进而单片机控制模块分别控制对应的微型步进马达工作,并带动旋转挡板旋转以调节入风口的大小,最终使得不同朝向导风管道的出风量可调,有效提高了实用性;

5.连接管道可以随安装块的滑动位置横向调节,同时后部的导气折叠管能在保证连通性的同时,灵活地适应连接管道位置,灵活度高、实用性强;

6.微型步进马达和连接管道等部件均可方便地拆装,大大提高了维护便利性及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导风管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防护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导气折叠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调风管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滑轨电接模块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防护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控制原理示意图。

图中,防护外壳1、免钉胶层11、自动排风块12、连接杆121、限位板122、安装防滑面13、防护罩14、防护网141、定位滑动杆15、滑动曲面夹体16、固定杆17、排风孔18、线路导向块19、安装块2、导风管轴装架21、导风管安装轴211、安装板22、滑动夹体23、限位倒钩231、双向电伸缩杆3、导管连接合页31、滑块电接片32、导风管道4、连接内螺纹41、连接管道5、连接外螺纹51、连接管配合口52、滑轨电接模块6、电接条61、定位连接杆62、滑轨隔板63、导气折叠管7、折叠管配合口71、调风管道8、调风管配合口81、胶合槽82、马达曲面夹体83、安装弧板84、安装螺栓841、马达定位座842、弧板轴装合页843、微型步进马达85、马达电接端851、旋转挡板86、挡风隔板87、单片机控制模块9、继电器模块91、数据分析模块92、电接线路93、遥控接收模块94、遥控发射端941、电源连接端95、橡胶稳定块96、调温指示模块97、调温传输线971、红外检测模块98、信号传输线981、防风折叠管982、pnp型三极管9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是对实施例1的说明。

如图1至7所示,一种中央空调风口导向装置,包括防护外壳1、免钉胶层11、自动排风块12、连接杆121、限位板122、安装防滑面13、防护罩14、防护网141、定位滑动杆15、滑动曲面夹体16、固定杆17、排风孔18、线路导向块19、安装块2、导风管轴装架21、导风管安装轴211、安装板22、滑动夹体23、限位倒钩231、双向电伸缩杆3、导管连接合页31、滑块电接片32、导风管道4、连接内螺纹41、连接管道5、连接外螺纹51、连接管配合口52、滑轨电接模块6、电接条61、定位连接杆62、滑轨隔板63、导气折叠管7、折叠管配合口71、调风管道8、调风管配合口81、胶合槽82、马达曲面夹体83、安装弧板84、安装螺栓841、马达定位座842、弧板轴装合页843、微型步进马达85、马达电接端851、旋转挡板86、挡风隔板87、单片机控制模块9、继电器模块91、数据分析模块92、电接线路93、遥控接收模块94、遥控发射端941、电源连接端95、橡胶密封块96、pnp型三极管99,所述的防护外壳1采用矩形通道式,且位于通道一侧外沿端面均匀设有免钉胶层11,通道另一侧设有安装防滑面13,所述的安装防滑面13上设置有防护罩14,所述的防护罩14上设有防护网141,所述防护外壳1内部靠近免钉胶层11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均匀设有多个固定杆17,所述的调风管道8对应固定杆17设有多个,且分别通过外侧设置的胶合槽82与固定杆17远端胶粘固定,所述的胶合槽82内部采用免钉胶,所述的调风管道8外侧还分别设有马达曲面夹体83,所述的马达曲面夹体83上设有输出端朝向调风管道8的微型步进马达85,所述的微型步进马达85输出端与调风管道8还设有用于提高稳定性的马达定位座842,所述的马达定位座842通过上下两侧设置的弧板轴装合页843分别轴装有一个安装弧板84,所述的安装弧板84环绕在调风管道8入口外侧,且远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安装螺栓841,所述的调风管道8入口内侧设有直径小于管道直径的旋转挡板86,所述的微型步进马达85输出端分别穿过马达定位座842和调风管道8壁与旋转挡板86侧部相固定连接,微型步进马达85后部还设有马达电接端851。

所述的调风管道8出口侧设有调风管配合口81,所述防护外壳1内部靠近安装防滑面13一端上下两侧分别均匀设有多个横向滑动的滑动曲面夹体16,所述的滑动曲面夹体16上分别夹持安装有连接管道5,所述的连接管道5入口侧设有连接管配合口52,出口侧设有连接外螺纹51,所述的导气折叠管7通过两端设置的折叠管配合口71分别与调风管配合口81和连接管配合口52配合连接。

所述的防护外壳1内部位于上下侧的连接管道5之间还设有横向的定位滑动杆15,所述的定位滑动杆15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多个与连接管道5相对应的滑轨电接模块6,横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滑轨电接模块6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连接的定位连接杆62,且最外侧两个滑轨电接模块6通过定位连接杆62固定设置在防护外壳1内壁,所述的滑轨电接模块6采用带有槽体的长条状,且槽体内部上下侧分别设有电接条61,中间设有防止短路的滑轨隔板63。

所述的安装块2设有多个,且上下两侧分别固定设有导风管轴装架21,所述的导风管轴装架21上分别设有与连接管道5相对应的导风管道4,所述的导风管道4通过两侧设置的导风管安装轴211轴装在导风管轴装架21上,且入口侧设有与连接管道5的连接外螺纹51相螺纹配合的连接内螺纹41,所述的导风管安装轴211直径小于导风管轴装架21上的轴装孔内径,且具有预定差值,所述的安装块2后部还设有安装板22,所述的安装板22远端设有分别朝向上下两侧的双向电伸缩杆3,所述的双向电伸缩杆3分别通过输出端设置的导管连接合页31与导风管道4入口侧相轴接,所述的安装板22远端外侧设有与定位滑动杆15滑动配合的滑动夹体23,所述的滑动夹体23上设有用于提高夹持稳定性的限位倒钩231,所述的双向电伸缩杆3外侧设有两个分别连接单侧电伸缩杆的滑块电接片32,两个所述的滑块电接片32分别与位于定位滑动杆15上下侧的电接条61相配合电连接。

所述的防护外壳1内壁对应调风管道8入口侧所处的竖向平面还设有凹槽,所述的挡风隔板87边缘与防护外壳1内壁凹槽相配合,且内部设有与调风管道8入口外侧相吻合的容置通道,挡风隔板87采用带有预定弹性的塑料板材质,所述的防护外壳1在位于挡风隔板87外部入口侧的顶壁上还设有一个排风孔18,所述的自动排风块12设置在防护外壳1外部,且底部设有延伸穿过排风孔18的连接杆121,所述的连接杆121底部设有防止位移过大的限位板122,所述的连接杆121截面直径小于排风孔18直径,且长度长于排风孔18的孔长。

所述的防护外壳1内部位于上下侧两个导气折叠管7之间还安装有单片机控制模块9和继电器模块91,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9输出端电连接有pnp型三极管99输入端,所述的pnp型三极管99输出端与继电器模块91输入端相电连接,所述的继电器模块91输出端通过外部的电接线路93分别与滑轨电接模块6以及微型步进马达85后部的马达电接端851相电连接,所述的防护外壳1内部设有多个用于提高线路规整性的线路导向块19,且底部设有两个通线孔,所述的通线孔内分别设置有带孔道的橡胶密封块96,所述的防护外壳1通线孔外侧分别设有用于远程控制的遥控接收模块94以及用于接入外部电源的电源连接端95,所述的遥控接收模块94电连接有数据分析模块92输入端,所述的数据分析模块92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模块9输入端相电连接,所述的电源连接端95与单片机控制模块9相电连接,所述的遥控接收模块94还匹配有外部遥控发射端941,所述的单片机控制模块9采用at80c51型号,所述的继电器模块91采用s7-200继电器。

实施例2

以下是对实施例2的说明。

在实施例2中,对于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结构,给予相同的符号,省略相同的说明,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如图8至9所示,所述的防护外壳1底部还设有用于观察判断是否供风过量的调温指示模块97,所述调温指示模块97后部的调温传输线971穿过防护外壳1底部的橡胶密封块96与继电器模块91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的自动排风块12下方连接杆121底侧还设有用于检测连接杆121上升高度的红外检测模块98,所述的红外检测模块98后部设置的信号传输线981穿过挡风隔板87与数据分析模块92输入端相电连接,所述的信号传输线981在位于连接杆121以及挡风隔板87之间部分外侧设有用于防止线路老化的防风折叠管982。

该实施例的有益之处在于:可通过红外检测模块98检测连接杆121底部是否进入排风孔18内侧,进而经数据分析模块92分析后,由单片机控制模块9及继电器模块91控制调温指示模块97上的指示灯是否闪烁,可有效检测当前时间供风是否过量,以进一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降低供风档位,减少了资源的消耗,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该装置在使用时,将安装块2后部的滑动夹体23滑动安装在防护外壳1内部的定位滑动杆15上,同时滑动夹体23上下侧对应的滑块电接片32分别与滑轨电接模块6中的电接条61相滑动电连接,根据空间内人员分布情况滑动滑动夹体23及滑块电接片32,并进一步滑动滑动曲面夹体16,使得连接管道5与导风管道4相对应螺纹连接,以调整分散度。

将防护外壳1入口侧通过后部的免钉胶层11固定在中央空调外沿外侧,连接电源连接端95,并通过遥控发射端941发出控制信号,遥控接收模块94将接收到的控制信号传输至数据分析模块92及单片机控制模块9,进而由单片机控制模块9通过pnp型三极管99及继电器模块91进一步分别控制双向电伸缩杆3伸缩,导风管道4在导风管安装轴211的轴装作用及后部双向电伸缩杆3的带动作用下旋转,以进一步调整出风方向的分散度。

打开中央空调开关,供风在挡风隔板87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各个调风管道8入口,并经调风管道8出口连接的导气折叠管7传送至连接管道5及导风管道4,当所处区域风量过大时,使用遥控发射端941发出控制信号,最终使得单片机控制模块9分别控制对应调风管道8侧部的微型步进马达85转动,并进一步带动调风管道8内的旋转挡板86转动,以达到缩小与调风管道8之间通风口的目的,当挡风隔板87前侧的风压过高时,位于防护外壳1侧壁的限位板122在压力作用下上移,使供风从连接杆121与排风孔18间的间隔通道流出,不直接吹向室内人员,即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