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导风单元及空调导风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31422发布日期:2019-04-17 03:33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导风单元及空调导风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导风单元及空调导风板。



背景技术:

空调原有的导风条的宽度较短,即便将其设置在极限位置,仍然会有部分气流直吹用户,造成用户的不适,为了改善现有空调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研发出了空调导风板,辅助空调导风,避免气流直吹用户。

现有的空调导风板的宽度通常较大,将导风板内、外隔成两个空间,导风板与空调之间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这部分空间无法和房间内的其它空气形成很好的对流,以致温度无法很好的传递出去,因此,现有的空调导风板虽然可以解决气流直吹的问题,但是同时也影响了空调的制冷效果,使得房间内的空气流通不顺畅,制冷效果随着与空调之间的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变差,无法达到使人凉爽的目的。

此外,现有的空调导风板均采用一整块塑料面板制成,其长度较长,运输不方便,并且容易在运输时发生损坏,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空调导风单元,以在保证气流不直吹用户的同时,可以使得空调导风单元内、外的空气可以产生对流;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空调导风板,以便于运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导风单元,包括内板和若干外板,所述内板连接在空调的出风口的前方,在该内板上设置有若干开口,每个开口处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有一个所述外板,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内板连接的第一转动部和与相应的外板连接的第二转动部;所述外板的面积为与其对应的开口的面积的80%-120%,所述外板与内板之间留有距离,且该外板位于所述内板远离空调的一侧,所述第二转动部可相对于第一转动部转动,以调节所述外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内板之间的距离;在所述内板和外板上均设置有若干通风孔。

本发明在内板和外板上均设置有若干通风孔,从空调出风口排出的气流的强度在穿过通风孔会有一定程度的减小,由此,该通风孔的设计可以将原来强烈的让人不舒服的风变成柔弱的风,有效避免了风对用户的直吹;本发明的空调导风单元采用分体式设计,在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缝隙,则部分气流会通过该缝隙处与室内的空气产生有效的对流,以确保空调的制冷效果,且由于外板和与其对应的开口的面积差的存在,使得从上述缝隙处排出的少量气流的方向也将相应改变,从而防止这部分气流直吹用户;此外,本发明的外板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开口处,使得外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内板之间的距离可调,即可以改变内板与外板之间的角度,则未从通风孔排出的少部分气流会沿着外板的倾斜方向,从内板和外板之间距离较大的一侧排出,以增强导风单元内、外的空气对流;在使用时,用户可以根据空调的安装位置,调节外板的转动角度,以控制气流的排出方向。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转动套,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穿设在该转动套中的转轴,该转轴可以所述转动套的轴线为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顶部设有一凸台,该凸台搭接在所述转动套的顶部;所述转动套的顶部圆周均布有若干第一啮合齿,在所述凸台的底部圆周均布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啮合齿适配的第二啮合齿。采用这种设计结构,在用户调节转轴的转动角度后,通过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之间的啮合可以固定转轴和转动套的周向相对位置。

优选地,所述凸台通过一连接杆与相应的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凸台的一端设有插接板,所述外板靠近内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外板垂直连接,两个限位板的第二板体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板体和外板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插接板的插接口;还包括定位结构,以用于限定所述凸台和限位板之间的相对位置。采用这种连接结构,便于用户自行组装,且便于包装运输。

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凸台两侧的定位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的远离外板的一侧的定位槽,该定位槽与所述定位板适配;所述定位板与插接板平行设置,且与插接板之间留有距离,该距离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厚度。在安装时,将插接板插入插接口内,直至定位板卡入定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部还包括支撑杆,该支撑杆沿所述内板的宽度或长度方向设置,且该支撑杆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开口的中部;所述转动套通过一连接块与该支撑杆可拆卸连接。采用这种连接结构,便于用户自行组装,且便于包装运输。

优选地,所述连接块呈u形,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三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相互平行,所述支撑杆可沿一插入方向从所述连接块的开口处穿设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在所述第一侧板的内侧沿所述插入方向设置有一卡块,在所述支撑杆的外侧沿所述插入方向贯通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卡块穿设在卡槽中,以限定所述连接块在所述支撑杆的长度方向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板远离第三侧板的一端设置有一挡块,该挡块靠近第一侧板的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且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杆的厚度。在安装到位后,挡块抵接在支撑杆远离第三侧板的一端,以防止支撑杆和连接块在支撑杆的宽度方向上发生相对运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二,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导风板,所述空调导风板沿其长度方向包括若干上述空调导风单元,且相邻两个空调导风单元的内板相互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将空调导风板设计为组装式结构,降低了各空调导风单元的长度,在实际中,可以将空调导风板拆分运输,并在现场组装,防止空调导风板在运输时损坏,降低了运输难度。

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内板通过卡接结构相互连接,该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该第一卡体和第二卡体分别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板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导风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相邻两个空调导风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导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轴和转动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转动套和支撑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发明实施例的转轴与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内板;2-外板;3-连接板;4-空调;5-第一卡体;6-第二卡体;7-转动套;8-转轴;9-限位板;

101-开口;102-支撑杆;103-卡槽;701-第一侧板;702-第二侧板;703-第三侧板;704-卡块;705-挡块;801-凸台;802-连接杆;803-插接板;804-定位板;901-第一板体;902-第二板体;903-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导风板,沿该空调导风板的长度方向包括两个空调导风单元,每个空调导风单元均包括一内板1和一外板2,位于空调导风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内板1的靠近空调的一侧设有与空调连接的连接耳,该连接耳处通过一连接板3与空调4连接,使得内板1位于空调的出风口的前方,外板2位于内板1远离空调的一侧,且上述连接板3与内板1铰接,以使得内板1的角度可调。

本实施例的空调导风板是通过两个空调导风单元组装而成,以降低运输难度,在实际中,空调导风单元的数量可以根据空调的长度进行合理的设计。在组装时,将相邻两个空调导风单元的内板1相互连接,具体地,相邻两个内板1通过卡接结构相互连接,该卡接结构包括相互卡接的第一卡体5和第二卡体6,该第一卡体5和第二卡体6分别设于相邻的两个内板1上,以降低组装难度,便于用户自行组装;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内板1通过两个卡接结构相互连接,其中两个卡接结构的第一卡体5和第二卡体6可以反向安装在两个内板1上,参考图2;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卡体5和第二卡体6的结构是常见的卡接结构,具体可以参考图2,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中,空调导风板也可仅包括一个空调导风单元,此时,可以根据空调的长度,在该空调导风单元上设置多个开口,并在每个开口处安装一个上述外板。

具体地,参考图3,针对每个空调导风单元而言,在内板1上设置有一开口101,在该开口101处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有外板2,其中,旋转机构包括与内板1连接的第一转动部和与外板2连接的第二转动部;外板2的面积为与其对应的开口101的面积的80%-120%,安装后的外板2与内板1之间留有距离,且该外板2位于内板1远离空调4的一侧,上述第二转动部可相对于第一转动部转动,以调节外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内板1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的内板1和外板2上均设置有若干通风孔,空调导风板在工作时,从空调出风口排出的大部分气流从各空调导风单元的通风孔处排出,经过通风孔的气流的强度减弱,可以避免从空调排出的强风对人直吹;此外,部分气流会经过外板2与内板1之间的缝隙处排出,以加强空调导风板内、外的空气对流,确保空调的制冷效果;此外,本实施例的外板2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开口101处,使得外板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内板1之间的距离可调,即可以改变内板1与外板2之间的角度,则未从通风孔排出的少部分气流会沿着外板2的倾斜方向,从内板1和外板2之间距离较大的一侧排出,以增强导风单元内、外的空气对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外板2的倾斜角度可以由用户自行选择,当其室内的空调安装在角落位置时,可以将外板2向远离该角度的方向倾斜设置,以使得气流的流出方向朝向室内空气较多的部分;如果室内的空调安装在中间位置,则可以将各空调导风单元的外板2向不同方向倾斜设置;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外板2的倾斜角度,以获得其所需的导风效果。

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4,上述第一转动部包括支撑杆102和转动套7,支撑杆102沿内板1的宽度方向设置(在实际中也可以沿内板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该支撑杆102固定连接开口101的中部;转动套7通过一连接块与该支撑杆102可拆卸连接,该连接块呈u形,包括与转动套7一体成型的第一侧板701、第二侧板702和第三侧板703,第一侧板701和第二侧板702相互平行,支撑杆102可沿一插入方向从连接块的开口处穿设在第一侧板701和第二侧板702之间;在第一侧板701的内侧沿插入方向设置有一卡块704,在支撑杆102的外部沿插入方向贯通设置有一卡槽103,卡块704穿设在卡槽103中,此外,第二侧板702远离第三侧板703的一端设置有一挡块705,该挡块705靠近第一侧板701的一侧凸出于第一侧板703的内表面,且挡块705与第一侧板701之间的距离小于支撑杆102的厚度,在安装过程中,连接块在其自身弹性的作用下,第一侧板701和第二侧板702相互远离,直至挡块705卡抵在支撑杆102远离第三侧板703的一侧为止,在挡块705和卡块704、卡槽103的综合作用下,限定了转动套7与支撑杆102的相对位置。

具体地,参考图3和图6,上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穿设在上述转动套7内部的转轴8,在该转轴8的顶部一体成型有一凸台801,在连接后,凸台801搭接在转动套7的顶部,在没有向上拉力的情况下,转轴8与转动套7的轴向位置相对固定;在转动套7的顶部圆周均布有若干第一啮合齿,在凸台801的底部圆周均布有若干与所述第一啮合齿适配的第二啮合齿,则在调节外板2的角度时,转轴8围绕转动套7的轴线转动,在转动到位后,第一啮合齿和第二啮合齿相互啮合,以固定转轴8和转动套7的周向相对位置。

具体地,上述凸台801通过一连接杆802与外板2可拆卸连接,连接杆802远离凸台801的一端设有插接板803,外板2靠近内板1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板9,该限位板9与外板2一体注塑成型,限位板9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901和第二板体902,所述第一板体901与外板2垂直,两个限位板9的第二板体902相对设置,且第二板体902和外板2之间形成容纳插接板803的插接口;在凸台80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定位板804,在第二板体902的远离外板2的一侧设有定位槽903,该定位槽903与定位板804适配;上述定位板804与插接板803平行设置,且与插接板803之间留有距离,该距离小于第二板体902的厚度。

本实施例的第二板体90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倒角,以便于插接板803顺利插接在插接口内,且在插接板803的插入端(图6中显示为插接板的底部)设有倒角,在安装时,将插接板803的插入端从插接口的一侧插入(本实施例中为由上至下插入插接口中),在插入过程中,定位板804和插接板803发生弹性变形,使得二者之间的距离增大,以适配第二板体902的厚度,直至定位板804卡接在定位槽903内,定位板804与插接板803回复自由状态,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定位板804和定位槽903的配合可以实现限定凸台801和限位板9之间的相对位置,即定位板804和定位槽903形成了定位结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