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取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9406发布日期:2019-04-12 23:40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取暖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生物颗粒导热油取暖的太阳能取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冬季众多寒冷潮湿地区有采取经济环保节能型设备获取热量的室内取暖需求,而现有的生物颗粒取暖设备不能实现高湿度地区室内取暖的需求,因此,开发出一种可以满足高湿度地区取暖需求的经济环保节能型生物颗粒取暖设备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生物颗粒取暖设备不能实现高湿度地区室内取暖的需求等不足,提供一种即可以提高低湿度寒冷地区的供热效果,又能同时满足高湿度地区取暖需求的更经济环保节能的太阳能取暖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取暖机,包括至少一组太阳能发电板部分、电源供应箱部分、机身部分和设置在机身部分内的燃烧室、导热油循环系统、生物颗粒存料箱、定时定量下料控制机构、一组散热吹风装置、一组除湿新风可控装置、一组烟气排放装置、燃烧部分、电控系统。

机身部分外的顶部设有电子显示器。电子显示器与电控系统相连。每组太阳能发电板部分都与电源供应箱部分相连。电源供应箱部分与电控系统相连。

机身部分内下部的前方设有燃烧室。机身部分的正面对应燃烧室处设有燃烧室门。机身部分的侧面设有透气孔。燃烧部分设置在燃烧室内的下部。生物颗粒存料箱设置在机身部分内的顶部。机身部分的顶部对应生物颗粒存料箱处设有存料箱盖板。燃烧室内对应燃烧部分的上方设有燃烧室出料口。生物颗粒存料箱依次通过下料通道和燃烧室出料口与燃烧室内相连通。定时定量下料控制机构设置在生物颗粒存料箱的下料口处。

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导热油膨胀油箱、导热油油泵、至少一组导热油加热盘管、至少一组导热油散热器。导热油膨胀油箱设置在机身部分内的上部。导热油油泵设置在机身部分内的下部。至少一组导热油加热盘管水平等距设置在燃烧室内对应燃烧部分的正上方。至少一组导热油散热器设置在机身部分内对应燃烧室的上方。机身部分的正面设有与导热油散热器相对应的热风出口且热风出口处设有上下左右扫风格。

导热油膨胀油箱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与导热油油泵相连通。导热油油泵的出油口与每根导热油加热盘管相连通。导热油加热盘管远离导热油油泵的那端与导热油散热器的进油口相连通,且当导热油加热盘管为单热盘管时,一根单热盘管对应一个导热油散热器,当导热油加热盘管为双热盘管时,一根双热盘管对应二个导热油散热器。每个导热油散热器的出油口都分别通过回油管与导热油膨胀油箱的进油口相连通,构成导热油循环流路。

一组散热吹风装置设置在机身部分内对应透气孔处。每个散热吹风装置吹出的风都通过散热风通道吹向至少一组导热油散热器的背面。机身部分外的背面设有室外新风除湿管道接口和排烟废气管道接口。每个除湿新风可控装置的一端都与室外新风除湿管道接口相连通,另一端都通过新风通道与燃烧室的内部相连通。每个烟气排放装置的一端都通过燃烧室烟气排放通道与燃烧室内的顶部相连通,另一端都与排烟废气管道接口相连通。

机身部分内顶部对应导热油散热器的正前方设有热风出口温度传感器。燃烧室内顶部设有燃烧室温度传感器。机身部分的背面设有室内温度感应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和室内含氧量传感器。电控系统分别与定时定量下料控制机构、导热油油泵、每个散热吹风装置、每个除湿新风可控装置、每个烟气排放装置、燃烧部分、热风出口温度传感器、燃烧室温度传感器、室内温度感应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和室内含氧量传感器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颗粒存料箱包括相连通的存料上箱体和存料下箱体。存料上箱体竖直方向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存料下箱体竖直方向的横截面为倒梯形,便于卸料。存料下箱体的外侧面上设有下料振动器。存料下箱体内侧面的中下部设有缺料感应器。下料振动器和缺料传感器分别与电控系统相连。存料下箱体的底部设有下料口。存料上箱体的顶部为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时定量下料机构包括左轴承座、右轴承座、定子主体、转子、料量分配片。定子主体上对称设有二个生物颗粒出料口。定子主体设置在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之间。转子贯穿定子主体中部设置在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之间。料量分配片固定在转子上。右轴承座远离左轴承座的那端设有右轴承座盖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导热油散热器都包括导热油散热器支架、导热油油管。导热油油管呈螺旋状。导热油油管设置在导热油散热器支架上。导热油油管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翅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燃烧部分包括燃烧盆体、燃烧盆底座、炉灰盒、电子点火器,燃烧室内下部设有燃烧盆支撑架。燃烧盆体为上下开口结构。燃烧盆体的底部设有燃烧盆底座。燃烧盆底座上设有出灰网。出灰网的孔径小于生物颗粒的直径。燃烧盆体设置在燃烧盆支撑架上且燃烧盆体处于燃烧室出料口的下方。燃烧盆体的底部对应出灰网的下方还设有燃烧盆电子点火器安放孔位。电子点火器贯穿燃烧室内壁设置在燃烧盆电子点火器安放孔位内。燃烧室内的底部设有与出灰网对应的炉灰盒。电子点火器与电控系统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除湿新风可控装置都包括新风除湿管、新风风机,新风风机的一端通过新风除湿管与室外新风除湿管道接口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新风通道与燃烧室的内部相连通。

新风除湿管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网孔内衬管、除湿材料层、外包密封管。

烟气排放装置为排废烟气风机,散热吹风装置为散热风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太阳能发电板部分包括至少三块依次相连并可折叠合拢成一个整体的光电板、光电板固定架,至少三块光电板设置在光电板固定架上。

电源供应箱部分包括电源供应箱体、设置在电源供应箱体内的电源控制器、蓄电池。蓄电池通过连接电线与每块光电板相连。电源供应箱体外的顶部设有插座。蓄电池与电源控制器相连。电源控制器分别与插座和电控系统相连。电源控制器为双电源自动转换控制器,市电电源线一端与电源控制器相连,另一端贯穿电源供应箱体可以接市电。

电源供应箱体包括电源供应箱主体和箱体封板。电源供应箱主体的正面设有散热孔。电源供应箱主体的顶部设有提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取暖机还包括出料口活动挡板。所述出料口活动挡板设置在燃烧室内对应燃烧室出料口处且出料口活动挡板的上部与燃烧室内壁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油膨胀油箱内设有导热油液位器。导热油膨胀箱的顶部设有带透气孔的加导热油盖口和导热油膨胀油箱安全装置,机身部分的顶部对应的带透气孔的加导热油盖口处设有导热油膨胀油箱透气盖板,导热油液位器与导热油膨胀油箱安全装置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身部分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下、左、右、前、后的六块封板。存料箱盖板上设有拉扣。燃烧室门上设有玻璃窗和燃烧室门锁扣。

本发明的优点及其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生物颗粒燃料进行燃烧加热导热油获取热量进行室内散热取暖,满足高

湿度地区取暖需求的同时还散热效率高、供热效果好,且还具有经济环保节能的优点。

2、本发明新风除湿管的设计,除湿效果好。

3、本发明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作为本发明的电源,也可以市电工作作业,双电源自动转换控制器可以进行双电源自动转换。

4、本发明利用生物颗粒燃料燃烧加热导热油获取热量和利用太阳能发电,对比现有技术,

更加环保、更加经济实惠、更加节能。

5、本发明应用太阳能发电的电量可在本取暖机停用期供其他用电设备使用,并可作为家庭应急备用电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侧剖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未画太阳能发电板部分和电源供应箱部分)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2中未画太阳能发电板部分和电源供应箱部分)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图3中未画太阳能发电板部分和电源供应箱部分)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图4中未画太阳能发电板部分和电源供应箱部分)

图5为本发明生物颗粒存料箱的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生物颗粒存料箱的左视图。

图7为本发明生物颗粒存料箱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定时定量下料控制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出料口活动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导热油加热盘管为双热盘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导热油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燃烧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燃烧盆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燃烧盆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炉灰盒的主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炉灰盒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发明新风除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太阳能发电板部分和电源供应箱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电源供应箱体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至图20,一种太阳能取暖机,包括一组太阳能发电板部分60、电源供应箱部分61、机身部分1和设置在机身部分1内的燃烧室2、导热油循环系统、生物颗粒存料箱3、定时定量下料控制机构4、一组散热吹风装置、一组除湿新风可控装置、一组烟气排放装置、燃烧部分、电控系统48。

如图2,机身部分1外的顶部设有电子显示器5。电子显示器5与电控系统48相连。如图18,每组太阳能发电板部分60都与电源供应箱部分61相连。电源供应箱部分61与电控系统48相连。

如图1至图4,机身部分1内下部的前方设有燃烧室2。机身部分1的正面对应燃烧室2处设有燃烧室门6。机身部分1的侧面设有透气孔7。燃烧部分设置在燃烧室2内的下部。生物颗粒存料箱3设置在机身部分1内的顶部。机身部分1的顶部对应生物颗粒存料箱3处设有存料箱盖板8。燃烧室2内对应燃烧部分的上方设有燃烧室出料口9。生物颗粒存料箱3依次通过下料通道10和燃烧室出料口9与燃烧室2内相连通。定时定量下料控制机构4设置在生物颗粒存料箱3的下料口11处。

如图1、图10、图11,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导热油膨胀油箱12、导热油油泵13、一组导热油加热盘管14、一组导热油散热器15。导热油膨胀油箱12设置在机身部分1内的上部。导热油油泵13设置在机身部分1内的下部。一组导热油加热盘管14水平设置在燃烧室2内对应燃烧部分的正上方。一组导热油散热器15设置在机身部分1内对应燃烧室2的上方。机身部分1的正面设有与导热油散热器15相对应的热风出口58且热风出口58处设有上下左右扫风格16。

其中,导热油膨胀油箱12的出油口通过进油管54与导热油油泵13相连通。导热油油泵13的出油口与每根导热油加热盘管14相连通。导热油加热盘管14远离导热油油泵13的那端与导热油散热器15的进油口相连通,本实施例1中,导热油加热盘管14为双热盘管,一根双热盘管对应二个导热油散热器15。每个导热油散热器15的出油口都分别通过回油管55与导热油膨胀油箱12的进油口相连通,构成导热油循环流路。

如图1和图3,一组散热吹风装置设置在机身部分1内对应透气孔7处。每个散热吹风装置吹出的风都通过散热风通道17吹向导热油散热器15的背面。如图3,机身部分1外的背面设有室外新风除湿管道接口18和排烟废气管道接口19。如图1,每个除湿新风可控装置的一端都与室外新风除湿管道接口18相连通,另一端都通过新风通道20与燃烧室2的内部相连通。每个烟气排放装置的一端都通过燃烧室烟气排放通道21与燃烧室2内的顶部相连通,另一端都与排烟废气管道接口19相连通。

具体的,如图1,机身部分1内顶部对应导热油散热器15的正前方设有热风出口温度传感器22。燃烧室2内顶部设有燃烧室温度传感器23。机身部分1的背面设有室内温度感应器24、室内湿度传感器和室内含氧量传感器,室内温度感应器24、室内湿度传感器和室内含氧量传感器测得都是房屋内的,并非燃烧室2内的温度、湿度和含氧量。电控系统48分别与定时定量下料控制机构4、导热油油泵13、每个散热吹风装置、每个除湿新风可控装置、每个烟气排放装置、燃烧部分、热风出口温度传感器22、燃烧室温度传感器23、室内温度感应器24、室内湿度传感器和室内含氧量传感器相连。

如图1、图5至图7,生物颗粒存料箱3包括相连通的存料上箱体301和存料下箱体302。存料上箱体301竖直方向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存料下箱体302竖直方向的横截面为倒梯形,便于卸料。存料下箱体302的外侧面上设有下料振动器。存料下箱体302内侧面的中下部设有缺料感应器25。下料振动器和缺料传感器25分别与电控系统48相连。存料下箱体302的底部设有下料口11。存料上箱体301的顶部为开口。

如图8,定时定量下料机构4包括左轴承座401、右轴承座402、定子主体403、转子404、料量分配片405。定子主体403上对称设有二个生物颗粒出料口406。定子主体403设置在左轴承座401和右轴承座402之间。转子404贯穿定子主体403中部设置在左轴承座401和右轴承座402之间。料量分配片405固定在转子404上。右轴承座402远离左轴承座401的那端设有右轴承座盖板407。

如图10,每个导热油散热器15都包括导热油散热器支架151、导热油油管152。导热油油管152呈螺旋状。导热油油管152设置在导热油散热器支架151上。导热油油管152的外侧面设有若干个散热翅片153。

如图1、图12至图16,燃烧部分包括燃烧盆体26、燃烧盆底座27、炉灰盒28、电子点火器29,燃烧室2内下部设有燃烧盆支撑架30。燃烧盆体26为上下开口结构。燃烧盆体26的底部设有燃烧盆底座27。燃烧盆底座27上设有出灰网31。出灰网31的孔径小于生物颗粒的直径。燃烧盆体26设置在燃烧盆支撑架30上且燃烧盆体26处于燃烧室出料口9的下方。燃烧盆体26的底部对应出灰网31的下方还设有燃烧盆电子点火器安放孔位32。电子点火器29贯穿燃烧室2内壁设置在燃烧盆电子点火器安放孔位32内。燃烧室2内的底部设有与出灰网31对应的炉灰盒28。电子点火器29与电控系统48相连。

如图1,每个除湿新风可控装置都包括新风除湿管33、新风风机34。新风风机34的一端通过新风除湿管33与室外新风除湿管道接口18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新风通道20与燃烧室2的内部相连通。

如图17,新风除湿管33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网孔内衬管331、除湿材料层332、外包密封管333。

如图1,烟气排放装置为排废烟气风机35,散热吹风装置为散热风机36。

如图18和图19,每组太阳能发电板部分60包括三块依次相连并可折叠合拢成一个整体的光电板37、光电板固定架38,三块光电板设置在光电板固定架38上。

具体的,电源供应箱部分61包括电源供应箱体、设置在电源供应箱体内的电源控制器39、蓄电池40。蓄电池40通过连接电线41与每块光电板37相连。电源供应箱体外的顶部设有插座42。蓄电池40与电源控制器39相连。电源控制器39分别与插座42和电控系统48相连。电源控制器39为双电源自动转换控制器,市电电源线一端与电源控制器39相连,另一端贯穿电源供应箱体可以接市电。

电源供应箱体包括电源供应箱主体43和箱体封板44。电源供应箱主体43的正面设有散热孔45。电源供应箱主体43的顶部设有提手46。

如图1,太阳能取暖机还包括出料口活动挡板47。出料口活动挡板47设置在燃烧室2内对应燃烧室出料口9处且出料口活动挡板47的上部与燃烧室2内壁活动连接。

如图1和图4,导热油膨胀油箱12内设有导热油液位器。导热油膨胀箱12的顶部设有带透气孔的加导热油盖口56和导热油膨胀油箱安全装置57,机身部分1的顶部对应的带透气孔的加导热油盖口56处设有导热油膨胀油箱透气盖板49,导热油液位器与导热油膨胀油箱安全装置57相连。

具体的,机身部分1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下、左、右、前、后的六块封板。如图4,存料箱盖板8上设有拉扣50。如图2,燃烧室门6上设有玻璃窗51和燃烧室门锁扣5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燃烧室2与导热油散热器15之间还可以设置至少一块隔板53。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导热油加热盘管14还可以为单热盘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

本发明适应冬季寒冷潮湿地区室内取暖,本发明利用太阳能发电提供取暖机控制电源使用,也可在太阳能发电量不足时自动转换市电使用。本发明取暖机利用废弃木质物加工成的生物颗粒料定量倒入生物颗粒存料箱3(料量可用6-8小时),由定时定量下料控制机构4定时自动放料依次通过下料通道10和燃烧室出料口9掉入燃烧室2内的燃烧盆体26中,由电子点火器29点燃,燃烧并加热导热油加热盘管14内的导热油(导热油安全油温可在320℃左右可控),导热油从导热油膨胀油箱12中由导热油油泵13经导热油加热盘管14循环到导热油散热器15中,再由散热风机36把热量经上下左右扫风格16散于室内取暖(散热风机36吹出的风经散热风通道17吹向导热油散热器15的背面)。燃烧室2内的烟废气从燃烧室2顶部依次经燃烧室烟气排放通道21、排废烟气风机35、排废烟气管道接口19排出;室内空气经新风除湿管道33由新风风机34抽取到燃烧室2内,为燃烧室2内生物颗粒的燃烧提供氧气;可实现室内与室外新风循环。本发明在一定加温范围内温度由电控系统48调节控制,新风除湿管道33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除湿功能。

本发明的优点及其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生物颗粒燃料进行燃烧加热导热油获取热量进行室内散热取暖,满足高

湿度地区取暖需求的同时还散热效率高、供热效果好,且还具有经济环保节能的优点。

2、本发明新风除湿管33的设计,除湿效果好。

3、本发明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作为本发明的电源,也可以市电工作作业,双电源自动转换控制器可以进行双电源自动转换。

4、本发明利用生物颗粒燃料燃烧加热导热油获取热量和利用太阳能发电,对比现有技术,更加环保、更加经济实惠、更加节能。

5、本发明应用太阳能发电的电量可在本取暖机停用期供其他用电设备使用,并可作为家庭应急备用电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