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组件以及多功能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6758发布日期:2019-04-30 18:4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组件以及多功能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组件以及多功能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对家用电器要求的提高,集成化、多功能以及智能化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如今市面上的家电产品功能集成日渐丰富,例如具有制冷、制热、空气净化以及加湿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一体机。但是随着功能的增加势必给家电产品内部空间使用带来压力。

常见的多功能一体机通常包括具有加湿功能的加湿模块和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空调模块。加湿模块包括用于蒸发加湿的湿帘,空调模块则包括蒸发器与冷凝器(合称为两器)。湿帘、蒸发器和冷凝器均需要一定的作用面积才可实现相应的作用效果,例如公开号为cn208253744u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空调器,其湿帘装置安装在蒸发器的底部,从而导致整个空调器结构体积的增大。

因此,多功能家电产品在功能增加的同时如何尽可能地缩小体积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一体机随着功能的增加导致整体结构体积增大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换热组件以及多功能一体机。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包括:

换热器本体,沿延伸面成型有多个与外界开放的水路结构;

分流装置,一端为水源进入的入口结构,另一端为将水分流至所述水路结构的分流结构。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翅片,相邻所述翅片之间的间隙为所述水路结构。

可选的,所述翅片和所述水路结构竖直延伸设置,所述分流装置设置于所述换热器本体的顶端。

可选的,所述分流装置为安装于所述换热器本体顶端的水槽结构,所述分流结构为所述水槽结构对应所述水路结构开设的排水孔。

可选的,所述水槽结构还设置具有设定高度的溢流凸起,所述溢流凸起包围形成溢水孔。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并列设置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排水孔对应述蒸发器的所述水路结构设置;所述溢水孔另一端朝向所述冷凝器的所述水路结构设置。

可选的,所述冷凝器底部设置有接水结构。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并列设置的冷凝器和蒸发器,所述水槽结构中对应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设置有两排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对应所述水路结构设置。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为冷凝器或/和蒸发器。

可选的,所述分流装置包括与水源连接的总管,所述分流结构为与所述总管连通的支管。

可选的,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翅片,所述水路结构为开设于所述翅片的布水槽。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一体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组件。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其包括:换热器本体,沿延伸面成型有多个与外界开放的水路结构;分流装置,一端为水源进入的入口结构,另一端为将水分流至所述水路结构的分流结构。如此设计,通过分流结构将水分流至换热器本体的水路结构,从而代替加湿装置中的湿帘结构,同样能够实现加湿功能,有效提高整机内部空间使用率,在增加产品功能的同时,保证产品体积不增大。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蒸发器与冷凝器上方水槽结构的开孔分别是排水孔和溢水孔。正常加湿过程中,水槽结构的水通过排水孔分流至蒸发器,实现加湿功能;当水槽结构中的水超过一定水位高度,水则从溢水孔中流至冷凝器排除,从而使得分流至蒸发器的水不至于过多,保证湿帘功能的正常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分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分流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左侧板、2-蒸发器、3-右侧板、4-冷凝器、5-水槽结构、51-排水孔、52-溢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实施例。该换热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蒸发器2和冷凝器4。

蒸发器2和冷凝器4均包括左侧板1、右侧板3、铜管和翅片。左侧板1和右侧板3相对竖直延伸设置。多根铜管水平延伸,两端分别与左侧板1和右侧板3连接。翅片设置在铜管上,排布方向与左侧板1和右侧板3的方向基本平行,故许多翅片竖直方向密集排布,相邻翅片之间的间隙为用于布水的水路结构,从而在蒸发器2和冷凝器4上表面形成一个有许多水路结构的表面。

蒸发器2和冷凝器4顶端设置有水槽结构5。水槽结构5对应蒸发器2水路结构均匀分布一排排水孔51,排水孔51与水路缝隙相对应,从而起到将水槽结构5的水均匀分流至水路结构的作用。水槽结构5还设置有与入口结构,入口结构通过相应的管路、水泵和水箱相连,水泵从水箱中抽取的水导引至水槽结构5,并通过水槽结构5均布在蒸发器2上的水路结构上。蒸发器2中有大量的翅片,翅片的展开面积与相同尺寸下湿帘的展开面积相当,通过水槽结构5和水路结构的作用,使蒸发器2具有湿帘的作用,实现加湿功能。因水流量根据整机性能进行一定的设计和实验验证,做出了一定控制,故水在从最上方流至最下方过程中,不会发生侧方漏出的现象。

排水孔51大小结合水泵的排水量进行设计,水泵的排水量与水槽的排水量基本平衡。对应水路结构均设置排水孔51可保证分流过程中水体流动的均匀性,流至水槽结构5下方蒸发器2的水体面积最大化。

在水槽结构5中还设计了三个溢水孔52,溢水孔52由具有设定高度的溢流凸起包围形成。当水槽结构5中容纳的水体高度超过溢水孔52高度时,水就会从溢水孔52排出。溢水孔52的位置在冷凝器4的上方,对应冷凝器4的水路结构设置。从溢水孔52中排出的水,流至冷凝器4。冷凝器4底部设置有接水结构。接水结构通过相应的管路结构连接储水箱。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换热组件,蒸发器2同时具有湿帘结构的功能,有效提高整机内部空间使用率,在增加产品功能的同时,保证产品体积不增大。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溢水孔52的另一端可连接单独设置的溢流管路,溢流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至储水箱。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分流结构可将水分流至冷凝器4。溢水孔52将水排至蒸发器2。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分流结构将水也可分流至冷凝器4和蒸发器2。此时分流结构可不设置溢水孔52。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换热器本体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翅片,水路结构为开设于翅片的布水槽。水路结构还可为换热器本体单独设置的结构,可与外接贯通进行加湿即可。

水槽结构5为分流装置,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分流装置包括与水源连接的总管,分流结构为与所述总管连通的支管。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一体机实施例,其包含上述实施例中的换热组件。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