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条及具有该饰条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85518发布日期:2020-08-07 20:2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饰条及具有该饰条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板件装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消除板件拼接缝隙的饰条及具有该饰条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室内机中,机壳均由多个板件合围而成,然而多个板件拼接装配后会在板与板之间产生缝隙,不仅影响整机的美观性,而且容易在缝隙处积聚灰尘。综合考虑,在设计上需要一种可以消除板件拼接缝隙的饰条以及具有该饰条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消除板件拼接缝隙的饰条。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饰条与两个板件的装配效率。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该饰条的柜式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饰条,用于消除两个板件之间的拼接缝隙,其特征在于,所述饰条包括:

主体,用于覆盖所述两个板件靠近拼接缝隙的端缘;和

夹持部,设置为自所述主体的中部向靠近所述两个板件的方向延伸,用于固定所述主体。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通孔,用于与一个所述板件紧固连接。

可选地,一个所述通孔为正圆形孔;且

所述正圆形孔的周缘处形成有贯穿所述夹持部的定位槽,用于与所述一个板件卡接定位。

可选地,所述定位槽由在所述夹持部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垂直于所述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部分组成。

可选地,其他所述通孔为沿所述夹持部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矩圆形孔;和/或

所述一个通孔设置于其他所述通孔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饰条还包括:

第一卡臂,设置为自所述夹持部向靠近所述一个板件的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一个板件卡固于其与所述主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夹持部设置为在所述第一卡臂远离所述主体的一侧形成自由端。

可选地,所述饰条还包括:

第二卡臂,设置为自所述夹持部向靠近另一所述板件的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另一板件卡固于其与所述主体之间。

可选地,所述饰条由铝合金制成;和/或

所述饰条的表面经过拉丝工艺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柜式空调室内机,包括:

机壳,包括底座和机身,其中所述机身包括前面板、后背板及两个横向侧板;和

四根立柱,设置为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前面板、后背板及两个横向侧板合围于所述四根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柜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两个根据以上任一所述的饰条,每个所述饰条的主体设置为覆盖所述前面板的横向端缘及一个横向侧板的前侧端缘,夹持部设置于所述前面板和一个横向侧板之间;且

两个所述饰条设置为分别与所述前面板的两个横向端部紧固连接。

本发明的饰条包括夹持部和自夹持部的一端向夹持部两侧延伸的饰条主体,通过将夹持部夹置在两个板件之间、饰条主体覆盖两个板件靠近拼接缝隙的端缘,使两个板件的拼接缝隙完全处于饰条主体的内侧,既提高了整体美观性,又避免了灰尘经由两个板件之间的缝隙进入板件的内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饰条在饰条本体的内侧还形成有两个夹壁,可通过调节夹持部分别将两个板件便捷、快速地卡接在其与饰条本体之间,提高了饰条与两个板件的装配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柜式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3是图1所示柜式空调室内机的机身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中后背板被去除;

图4是图3中区域a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图5是设置有侧饰条及下饰条的前面板的示意性后视图;

图6是图5中区域b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图5中区域c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图8是沿另一高度截取的机身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中后背板被去除;

图9是图8中区域e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图10是图2中下饰条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11是图5中区域d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图12是沿又一高度截取的机身的示意性横截视图,

图13是图12中区域f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

图14是图2中上侧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处于打开位置;

图15是图2中上侧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处于闭合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柜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柜式空调室内机100的示意性爆炸图。参见图1和图2,柜式空调室内机100可包括机壳110、设置于机壳110内的送风组件120和设置于送风组件120进风流路上的室内换热器140。

机壳110可由底座111和设置于底座111上的机身围成,机身可包括前面板113、导流延伸板115、两个横向侧板114以及后背板112。其中机壳进风口1121形成于后背板112。导流延伸板115设置于前面板113的下方,机壳出风口118由导流延伸板115的顶端与前面板113的底端围成。

导流延伸板115的前壁可形成有自上至下向前平滑延伸的导流面,即令前面板113的底端与导流延伸板115的底端围成空调室内机100的实际出风口,由此增大了出风口面积,进而在高度方向上增大了空调室内机100的送风范围。

导流延伸板115的导流面还可设置为自其横向两端至其中部向后平滑延伸,使换热气体更多地聚集在导流延伸板115的中部,进而增强导流延伸板115的导流效果。

导流延伸板115的顶端可设置于前面板113的后方,以使空调室内机100在由前向后被观察时,机壳出风口118隐藏于前面板113的后方。

送风组件120用于从机壳进风口1121的周围环境吸入环境空气并促使空气向机壳出风口118流动,其包括横向设置的离心风机122、用于容纳并支撑离心风机122的风道主体123、以及与风道主体123固定连接的导风构件130。

风道主体123形成有一风道部,该风道部包括与离心风机122的蜗壳外壁形配的容置段和用于将离心风机122吹出的气流导流至导风构件130的导流段。其中容置段的两个横向侧壁对应风机进风口的位置处分别形成有一个气流入口,以使换热空气流入离心风机122的蜗壳内。导流段的底端形成有气流出口,以使气流流出。

送风组件120还可包括两个风道护板。两个风道护板分别设置于风道主体123的横向两侧,并与风道主体123共同围成离心风机122的回风通道。室内换热器140可设置于回风通道内。

空调室内机100还可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四根立柱170,四根立柱170可均设置与底座111固定连接。前面板113、导流延伸板115、两个横向侧板114以及后背板112可合围于四根立柱170并与立柱170固定连接。送风组件120的两个风道护板可通过四根立柱170固定在机壳110内。

图3是图1所示柜式空调室内机100的机身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中后背板112被去除;图4是图3中区域a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参见图2至图4,机身还可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前面板113横向两端的侧饰条116,用于消除前面板113与两个横向侧板114之间的拼接缝隙。

具体地,侧饰条116可包括饰条主体1161和夹持部1162。其中,饰条主体1161可设置在前面板113及横向侧板114的外侧,并覆盖前面板113的一个横向端缘及对应横向侧板114的前侧端缘,以使前面板113与横向侧板114之间的拼接缝隙完全处于饰条主体1161的内侧。夹持部1162可设置为自饰条主体1161的中部向内延伸,并被夹置在前面板113与横向侧板114之间。

在本发明中,前面板113由衬板113b和设置于衬板113b外侧的饰板113a组成。饰板113a的外侧即为前面板113的外侧。

图5是设置有侧饰条116及下饰条117的前面板113的示意性后视图;图6是图5中区域b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图7是图5中区域c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参见图4至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侧饰条116的夹持部1162可设置为通过多个紧固件180预先与前面板113的衬板113b紧固连接,再与横向侧板114连接,以提高机壳110的装配效率。

夹持部1162可在其长度方向上形成有多个通孔1165,多个紧固件180分别穿过夹持部1162的多个通孔1165与前面板113的横向端部紧固连接。其中,一个通孔1165为与紧固件180形配的正圆形孔,其周缘处可形成有沿前后方向贯穿夹持部1162的定位槽1166,前面板113的横向端部可对应地形成有定位凸起1131,通过使定位凸起1131与定位槽1166卡接,对饰条116的安装进行定位。

定位槽1166可由在竖直方向上间隔设置且水平延伸的两部分组成,以在便于定位凸起1131与定位槽1166的卡接定位的同时,避免侧饰条116在安装过程中向横向两侧偏斜。

夹持部1162的其他用于与前面板113紧固连接的通孔1165可为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矩圆形孔,以便于紧固件180的安装。正圆形通孔1165可设置于多个矩圆形孔的上方、中间或下方。在图示实施例中,一个正圆形通孔1165设置于五个矩圆形孔的下方。

图8是沿另一高度截取的机身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中后背板112被去除;

图9是图8中区域e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参见图4、图8和图9,侧饰条116还可包括自夹持部1162向前延伸的卡臂1164,且卡臂1164设置为将前面板113的横向端部卡固在其与饰条主体1161之间,以进一步便于侧饰条116与前面板113的紧固连接。

夹持部1162可在卡臂1164的内侧形成自由端,可在侧饰条116与侧饰条116卡固的过程中,通过前后转动夹持部1162间接地调节卡臂1164与饰条主体1161之间的间距,进而提高侧饰条116的安装效率。

侧饰条116还可包括自夹持部1162向后延伸的卡臂1163,且卡臂1163设置为将横向侧板114的前侧端部卡固在其与饰条主体1161之间,以提高侧饰条116的可靠性。

饰条主体1161可设置为自夹持部1162至其前端、自夹持部1162至其后端均向内延伸,以提高其与前面板113及横向侧板114卡接的可靠性。

侧饰条116可由铝合金制成。且至少侧饰条116的外表面经拉丝工艺处理,以提高侧饰条116的质感。

图10是图2中下饰条117的示意性侧视图;图11是图5中区域d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参见图2、图10和图11,机身还可包括包覆于前面板113的底端的下饰条117。至少下饰条117的前表面可经电镀工艺处理,以提高下饰条117的质感。

下饰条117还可设置为与前面板113的底端及导流延伸板115的顶端固定连接,以间接地将前面板113与导流延伸板115相连。

具体地,前面板113的后表面可形成有多个向后凸起的卡扣1132。下饰条117可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卡口1171,多个卡扣1132可设置为分别穿过多个卡口1171与多个卡口1171卡接,以在竖直方向上限定下饰条117的位移。

前面板113的后表面还可形成有多个向后凸起的卡块1133,每个卡块1133的下部可形成有开口向下并沿横向方向贯穿卡块1133的滑槽。下饰条117可对应地形成有多个开口向上的卡槽1172,每个卡槽1172设置为其下侧周缘部可沿一个滑槽滑动并使对应卡块1133的上部卡固于其内,以在前后方向和横向方向上限定下饰条117的位移。

为进一步提高下饰条117与前面板113连接的可靠性,饰条的横向两端可设置为与前面板113紧固连接。

图12是沿又一高度截取的机身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图13是图12中区域f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参见图10、图12和图13,下饰条117的横向两端可分别形成有一个向下延伸的连接凸起1173。导流延伸板115可对应地形成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凹槽1151,每个连接凸起1173设置为可向下插入一个凹槽1151并与该凹槽1151卡固连接,以在水平方向上对安装有下饰条117的前面板113进行定位。

在装配过程中,导流延伸板115可预先与立柱170固定连接,下饰条117可预先与固定连接,通过下饰条117的连接凸起1173与导流延伸板115的凹槽1151卡接定位后,再令前面板113与立柱170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风组件120还可包括间隔设置于离心风机122上方的离心风机121。风道主体123还可形成有一顶端具有气流出口的风道部,用于容纳并支撑离心风机121。两个风道部互相隔离且反向延伸。

图14是图2中上侧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220处于打开位置;图15是图2中上侧导风构件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出风框部件220处于闭合位置。参见图1、图14和图15,空调室内机100还可包括导风构件200,用于接收由风道主体123的上侧风道部吹出的气流并将该气流经由前面板113、两个横向侧板114及后背板112围成的顶部开口导向室内环境。

导风构件200可包括底壁和顶壁分别开设有进风开口2111和出风开口2112的壳体210、固定于壳体210内且进风口与进风开口2111对接的连通风道230、出风框部件220、以及用于驱动出风框部件220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转动的驱动装置。其中壳体210可设置为与四根立柱170固定连接。壳体210的进风开口2111可设置为与上侧风道部的气流出口对接。

出风框部件220可包括形成有风道的出风框,出风框设置为将连通风道230的出风口罩设在其风道内,当出风框部件220运动至打开位置时,出风框的出风口经由壳体210的出风开口2112及机壳110的顶部开口显露于机壳110的上方,与上侧风道部、连通风道230共同形成连续的导风通道,将气流向前导出;当出风框部件220运动至闭合位置时,出风框完全处于壳体210内,以在空调不工作时降低整机重心。

出风框部件220可设置为绕一位于出风框风道后侧的枢转轴转动,以增大出风框的风道绕枢转轴旋转的转动半径,进而减小出风框处于打开位置时与连通风道230之间的间隙,进而减小导风构件200的整体尺寸。

连通风道230可设置为自下向上并向前延伸,以进一步减小出风框处于打开位置时与连通风道230之间的间隙。

出风框部件220还可包括与出风框固定连接的顶盖,顶盖可配置为在出风框处于闭合位置时关闭机壳110的顶部开口,以避免灰尘落入。

出风框的出风口处可设置有横摆叶组223和竖摆叶组224,用于分别在竖直方向上和横向方向上调节气流的流动方向。其中横摆叶组223可设置于竖摆叶组224的前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可包括齿轮、与齿轮驱动连接的电机242、以及固定电机242的安装盒243。出风框部件220还可包括与出风框固定连接的限位件222,限位件222形成有用于与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用于限定出风框的运动路径。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