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12731发布日期:2020-09-04 15:15阅读:1042来源:国知局
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预器技术领域,具体为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



背景技术:

空预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的热量加热燃料燃烧所需空气的设备,它可以进一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改善燃料的着火与燃烧条件,降低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提高炉膛温度,强化炉内的辐射换热,在一定的蒸发量下,炉内水冷壁受热面可以布置的少一些,节省金属材料,降低锅炉造价,同时排烟温度降低,改善了引风机的工作条件,同时也降低了引风机电耗。

现市面上常见的空预器类型为回转式空预器(又称容克式空预器),在热态运行状态下,空预器各部件均会因受热而发生膨胀,由于空预器不同部位存在温差,转子发生蘑菇状变形,转子和扇形板、轴向密封板等之间的间隙也会发生变化,如果间隙过大,将导致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很大,如果过小,将可能导致空气预热器卡死。

回转式空预器的漏风问题是固有问题,不可抗但能通过密封手段的改善逐步降低漏风率值,漏风主要有径向冷热端漏风,携带漏风,旁路漏风和轴向漏风,以及中心筒漏风等因素形成,一般都是从压力高的一侧漏向压力低的一侧方向,其中直接漏风是造成漏风的主要因素。

目前控制空预器漏风率、空预器换热效率是各空预器使用单位的主要节能指标之一,各家空预器密封厂家也在不断的尝试各种密封技术,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结构复杂、使用寿命短、性能不可靠等,但他们都有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克服,就是被动的去适应空预器转子蘑菇变形,不能主动的去控制空预器转子蘑菇变形,从而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长期稳定的空预器低漏风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包括热冷端径向密封片、热冷端活动密封板、热冷端固定板、热冷端调节板和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所述热冷端固定板分别安装在转子仓隔板的端部,且热冷端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热冷端调节板,所述热冷端调节板安装在靠近热冷端固定板的转子仓隔板一侧的端部,且热冷端固定板和热冷端调节板的端部安装有热冷端活动密封板,所述热冷端活动密封板的一侧通过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与转子仓隔板另一侧的端部固定,且热冷端活动密封板靠近扇形板内壁的一侧安装有热冷端径向密封片。

优选的,热冷端调节板与中心轴相对距离确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运行参数的空预器和所需密封间隙,热冷端调节板位置按需调整,形成端头固定或多点支撑的悬臂梁结构,以适应不同类型、运行参数的空预器密封所需,控制径向密封片与扇形板在不同工况下的密封间隙在合理可控的范围。

优选的,热冷端活动密封板、热冷端固定板、热冷端调节板,三者的固定方式,可根据不同类型、运行参数的空预器现场施工条件,灵活选择半焊接式、焊接式、三角板式、平板式等进行固定,形成所需的端头固定或多点支撑的悬臂梁结构。

优选的,所述热冷端径向密封片与扇形板之间预留有径向密封间隙,所述热冷端活动密封板与转子仓隔板之间预留有仓隔板间隙。

优选的,热冷端径向密封均可使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热端和冷端应用以及两端联合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通过扇形板与转子仓隔板之间设有热冷端活动密封板,使热冷端活动密封板加强了转子仓隔板外檐的支撑力,让转子仓隔板长时间在高温下蘑菇状形变更小,有效防止了扇形板与热冷端活动密封板之间发生摩擦,使设备长时间运转漏风率的波动范围更小,有效提升了空预器的密封性。

2、该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通过热冷端径向密封片与扇形板之间预留有径向密封间隙,热冷端活动密封板与转子仓隔板之间预留有仓隔板间隙,为热冷端径向密封片和热冷端活动密封板受热膨胀预留了空间,且热冷端径向密封片和热冷端活动密封板均可进行拆除,使空预器运行造成热冷端径向密封片和热冷端活动密封板老化时可进行更换,有效提高了维护的便利性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主动控制空预器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冷态时结构状态图;

图2为一种主动控制空预器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热态时结构状态图;

图3为一种主动控制空预器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冷热态外侧间隙变化示意图;

图4为冷热端调节板(5、5,)位置相对靠中心轴侧控制变形示意图;

图5为冷热端调节板(5、5,)位置相对靠外缘侧控制变形示意图;

图6为三角板形冷热端固定板(4、4,)冷热端调节板(5、5,)示意图;

图7为单、双平板式冷热端固定板(4、4,)冷热端调节板(5、5,)示意图;

图8为半、全焊接式冷热端固定板(4、4,)冷热端调节板(5、5,)示意图。

图中:1、径向密封间隙(1、1’);2、热冷端径向密封片(2、2’);3、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4、热冷端固定板(4、4’);5、热冷端调节板(5、5’);6、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6、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包括热冷端径向密封片(2、2’)、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热冷端固定板(4、4’)、热冷端调节板(5、5’)和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6、6’),热冷端固定板(4、4’)分别安装在转子仓隔板的端部,且热冷端固定板(4、4’)的一侧设有热冷端调节板(5、5’),热冷端调节板(5、5’)安装在靠近热冷端固定板(4、4’)的转子仓隔板一侧的端部,且热冷端固定板(4、4’)和热冷端调节板(5、5’)的端部安装有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的一侧通过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6、6’)与转子仓隔板另一侧的端部固定,且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靠近扇形板内壁的一侧安装有热冷端径向密封片(2、2’),热冷端调节板(5、5’)与中心轴相对距离确定,需要根据不同类型、运行参数的空预器和所需密封间隙,热冷端调节板(5、5’)位置按需调整,形成端头固定或多点支撑的悬臂梁结构,以适应不同类型、运行参数的空预器密封所需,控制径向密封片与扇形板在不同工况下的密封间隙在合理可控的范围,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热冷端固定板(4、4’)、热冷端调节板(5、5’),三者的固定方式,可根据不同类型、运行参数的空预器现场施工条件,灵活选择半焊接式、焊接式、三角板式、平板式等进行固定,形成所需的端头固定或多点支撑的悬臂梁结构,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与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6、6’)之间的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且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与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6、6’)之间预留的空隙可在转子仓隔板的形变进行调节,热冷端径向密封片(2、2’)与扇形板之间预留有径向密封间隙(1、1’),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与转子仓隔板之间预留有仓隔板间隙(7、7’),仓隔板间隙(7、7’)大于转子仓隔板发生蘑菇状变形时的最大变量,防止热冷端径向密封片(2、2’)在转子仓隔板发生蘑菇状形变与扇形板发生刮擦,热冷端径向密封均可使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单独热端和冷端应用以及两端联合应用。

综上,该空预器一种主动控制蘑菇状变形不变形密封,使用时,首先将热冷端固定板(4、4’)、热冷端调节板(5、5’)和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6、6’)依次安装在转子仓隔板的端部,其次通过热冷端固定板(4、4’)、热冷端调节板(5、5’)和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6、6’)将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进行固定,然后在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的端部将热冷端径向密封片(2、2’)固定,当空预器运转时转子仓隔板发生形变使热冷端活动密封板(3、3’)对其进行支撑,使热冷端径向密封片(2、2’)与热冷端活动板密封片(6、6’)的间隙缩小,减小转子仓隔板的形变。

说明:附图中的上方扇形板为热端扇形板,附图中的下方扇形板为冷端扇形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