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浴炉变压器固态盐密封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8248发布日期:2019-07-24 09:3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浴炉变压器固态盐密封加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盐浴炉变压器固态盐密封加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炉变压器的种类也是有很多,主要是用来之间的加热与调控的,其中有一种盐浴炉变压器固态盐密封加料装置是盐浴炉变压器,内部存有固态盐,是由接通电阻,通过电阻加热,使得原本内部的固态盐变成盐液,由盐液来导热,通过磁场来使盐液循环翻动,使其受热均匀。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盐浴炉变压器的改进装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

当内部盐液使用到一定时间时,会慢慢减少,所以需要对其加入,便需将原本封闭好的空间打开,如果外部的空气含有大量水份,会趁着加料的时候钻入,从而在其运行的时候,水和盐一起容易发生火灾或者爆破。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盐浴炉变压器固态盐密封加料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当内部盐液使用到一定时间时,会慢慢减少,所以需要对其加入,便需将原本封闭好的空间打开,如果外部的空气含有大量水份,会趁着加料的时候钻入,从而在其运行的时候,水和盐一起容易发生火灾或者爆破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盐浴炉变压器固态盐密封加料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其结构包括地脚架、控制端、箱体、隔绝加盐装置。

所述地脚架设有两个且安装于箱体底端对称分布,所述控制端嵌入于箱体内部,所述隔绝加盐装置底端贯穿于箱体顶端内部。

所述隔绝加盐装置包括待续加料格、衔接加料管、限轨块、输出气囊、料筒、衔接单向料筒、输料气囊、助滑层,所述衔接加料管顶端贯穿于待续加料格底端内部且相互贯通,所述限轨块设有两个,所述输出气囊与输料气囊之间安装有衔接单向料筒,所述衔接单向料筒呈圆形均匀分布安装于料筒外圈,所述助滑层安装于待续加料格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衔接单向料筒包括拖动轴、气推释放装置、挤压推送杆、吸收道,所述拖动轴安装于吸收道底部,所述气推释放装置设有三个且均匀贯穿于吸收道内部,所述挤压推送杆焊接于吸收道外表面偏左侧上端,所述吸收道呈曲线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气推释放装置包括前推头、软角、耐磨层、缩小杆、限位回杆,所述限位回杆设于两个且安装于前推头右侧上下端,所述缩小杆垂直焊接于前推头与耐磨层之间,所述软角设有两个安装于耐磨层左端,所述限位回杆呈梯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推头包括控制轴、扒轮、主推块,所述控制轴贯穿于扒轮内部,所述扒轮设有两个且安装于主推块内部,所述主推块为八边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料筒包括置料格、手控槽、伸缩卡道,所述伸缩卡道设有两个且与置料格相互贯通,所述手控槽设有两个且位于伸缩卡道上方,所述伸缩卡道为可伸缩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卡道包括微限体、衔接道、移动卡块、限位轨,所述微限体安装于衔接道内部,所述移动卡块外圈嵌入于限位轨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卡块为圆环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限体包括助滑轮、变形软体、衔体,所述助滑轮设有三个且安装于变形软体左侧内部,所述衔体嵌入于变形软体内部,所述衔体为水滴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当需给内部加入固态盐时,先将盐置入置料格内,通过外界的力将其整体往下压动,其拖动轴将顺着限轨块的轨迹滑动,其吸收道将顺着拖动轴转动,使得挤压推送杆扣进手控槽内,使得伸缩卡道受力,往外伸缩,卡于气推释放装置外表面,通过外界的力对其输料气囊进行按压,使得前推头受气,往外推送,让衔接道内的物料,能够往吸收道内,从而掉落于待续加料格,在按压另外一端的输出气囊,能够将待续加料格内的固态盐往内输送,从而完成加料的工序,且不会让外界的空气与水分进入到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盐浴炉变压器固态盐密封加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隔绝加盐装置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衔接单向料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气推释放装置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前推头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料筒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伸缩卡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微限体的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地脚架-1、控制端-2、箱体-3、隔绝加盐装置-4、待续加料格-41、衔接加料管-42、限轨块-43、输出气囊-44、料筒-45、衔接单向料筒-46、输料气囊-47、助滑层-48、拖动轴-461、气推释放装置-462、挤压推送杆-463、吸收道-464、前推头-4621、软角-4622、耐磨层-4623、缩小杆-4624、限位回杆-4625、控制轴-46211、扒轮-46212、主推块-46213、置料格-451、手控槽-452、伸缩卡道-453、微限体-4531、衔接道-4532、移动卡块-4533、限位轨-4534、助滑轮-45311、变形软体-45312、衔体-453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8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盐浴炉变压器固态盐密封加料装置,其结构包括地脚架1、控制端2、箱体3、隔绝加盐装置4。

所述地脚架1设有两个且安装于箱体3底端对称分布,所述控制端2嵌入于箱体3内部,所述隔绝加盐装置4底端贯穿于箱体3顶端内部。

所述隔绝加盐装置4包括待续加料格41、衔接加料管42、限轨块43、输出气囊44、料筒45、衔接单向料筒46、输料气囊47、助滑层48,所述衔接加料管42顶端贯穿于待续加料格41底端内部且相互贯通,所述限轨块43设有两个,所述输出气囊44与输料气囊47之间安装有衔接单向料筒46,所述衔接单向料筒46呈圆形均匀分布安装于料筒45外圈,所述助滑层48安装于待续加料格41内部。

其中,所述衔接单向料筒46包括拖动轴461、气推释放装置462、挤压推送杆463、吸收道464,所述拖动轴461安装于吸收道464底部,所述气推释放装置462设有三个且均匀贯穿于吸收道464内部,所述挤压推送杆463焊接于吸收道464外表面偏左侧上端,所述吸收道464呈曲线型结构,所述挤压推送杆463能够跟随吸收道464移动时移动,推动相对应的物体,来与气推释放装置462相接通,其气推释放装置462移动的时候,接通的物体将会通过孔径往内输送到吸收道464内。

其中,所述气推释放装置462包括前推头4621、软角4622、耐磨层4623、缩小杆4624、限位回杆4625,所述限位回杆4625设于两个且安装于前推头4621右侧上下端,所述缩小杆4624垂直焊接于前推头4621与耐磨层4623之间,所述软角4622设有两个安装于耐磨层4623左端,所述限位回杆4625呈梯形结构,所述前推头4621带动缩小杆4624一起移动时,将拖动限位回杆4625一同将内部的弹簧挤压,使其前推头4621失去阻力的时候辅助其回位,其缩小杆4624比衔接孔小很多是为了让物料更容易的输入,其耐磨层4623移动至限位回杆4625便停止了,防止其过分移出。

其中,所述前推头4621包括控制轴46211、扒轮46212、主推块46213,所述控制轴46211贯穿于扒轮46212内部,所述扒轮46212设有两个且安装于主推块46213内部,所述主推块46213为八边形结构,所述主推块46213推动时,其扒轮46212遇到物料时,将会顺势将物料往内推送,防止其卡住。

其中,所述料筒45包括置料格451、手控槽452、伸缩卡道453,所述伸缩卡道453设有两个且与置料格451相互贯通,所述手控槽452设有两个且位于伸缩卡道453上方,所述伸缩卡道453为可伸缩结构,所述手控槽452有物体伸进时,其伸缩卡道453将会通过内部的零件受力往外推送,直至与相对应的孔衔接住。

其中,所述伸缩卡道453包括微限体4531、衔接道4532、移动卡块4533、限位轨4534,所述微限体4531安装于衔接道4532内部,所述移动卡块4533外圈嵌入于限位轨4534内槽且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卡块4533为圆环结构,所述移动卡块4533顺着限位轨4534滑动时,内部的物料也将缓慢顺势移出,移至微限体4531便停住,等待另外一股力,来将其输出,其微限体4531是为了防止物料随意流出。

其中,所述微限体4531包括助滑轮45311、变形软体45312、衔体45313,所述助滑轮45311设有三个且安装于变形软体45312左侧内部,所述衔体45313嵌入于变形软体45312内部,所述衔体45313为水滴形结构,所述变形软体45312上的物料需外界的物件对其进行推送,其助滑轮45311就是辅助物件顺利滑入的装置。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当需给内部加入固态盐时,先将盐置入置料格451内,通过外界的力将其整体往下压动,其拖动轴461将顺着限轨块43的轨迹滑动,其吸收道464将受到阻挡的力顺着拖动轴461转动,使得挤压推送杆463能够顺利的扣进手控槽452内,触发内部的零件使得伸缩卡道453受力,往外伸缩,其移动卡块4533顺着限位轨4534移动,将其展开,外侧表面卡于气推释放装置462外表面,与其孔径向接通,通过外界的力对其输料气囊47进行按压,使得前推头4621受气,带动缩小杆4624往外推送,其限位回杆4625在失去阻力时,拖动其回位,当前推头4621被撑开,其软角4622顶于限位回杆4625外表面时,缩小杆4624将于所移动出去的孔径,其主推块46213将移动至衔接道4532内,将由助滑轮45311辅助其顺利滑入,通过扒轮46212对内部的物料进行旋转扒出,让衔接道4532内的物料,能够往吸收道464内,从而掉落于待续加料格41内,在通过助滑层48滑入底部,在按压另外一端的输出气囊44,使其气体能够挤入待续加料格41内,将物料通过衔接加料管42输入内部,从而完成加料的工序,且不会让外界的空气与水分进入到内部。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