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终端与流程

文档序号:18514752发布日期:2019-08-24 09:23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终端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空调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节能运转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空调系统智能化和节能要求的逐步提高,单一的实现远程控制逐渐演变为基本的要求。

但是目前尚未有准确合理的节能指数的计算方式,用于指导用户当前的使用习惯,大部分功耗计算都是基于额定功率与运行时间的乘积,缺少了环境因素和实际使用环境的影响,缺乏可信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终端,本发明通过实际功耗与理论功耗综合评定计算节能系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仅是基于额定功率的计算,而缺乏对当下运行环境等的参考,更贴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从而提高用户满意度。

从而更符合用户实际习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以下步骤:采集空调器的室外环境温度、空调器的使用面积、传热系数以及空调器制冷性能系数,计算空调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理论功耗wtheory;采集室外机一次侧电流和额定电压,计算空调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实际功耗w;将理论功耗wtheory和实际功耗w上传至云平台,并判断理论功耗wtheory和实际功耗w是否为零,如为零,则推送开机提醒;反之,则根据理论功耗wtheory和实际功耗w计算第二预设时间内的节能指数β,其中,β=(∑wtheory/∑w)*n,其中,n为预设系数,n>0。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理论功耗wtheory的计算公式为:wtheory=ptheory*t1,其中,t1为第一预设时间,ptheory为理论功率,ptheory=q/eer,q为室内理论负荷,q=(ta-tm)*m*k,ta为室外环境温度,tm为设定温度,m为使用面积,k为传热系数,eer为空调器制冷性能系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实际功耗w的计算公式为:w=p*t1,其中t1为第一预设时间,p为平均功率,p=∑(a1*u)/t,其中a1为外机一次侧电流,u为额定电压u,t为采集一次侧电流的次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进一步能够实现以下步骤:上传节能指数至终端,并根据预设建议推送至用户。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空调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理论功耗与实际功耗的比值,得出节能系数;根据节能系数推送预设建议信息至用户。

一种终端,基于上述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可接收空调系统中信息的接收单元,将接收单元中信息显示至用户的显示单元,以及可在用户执行推送信息指令时控制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可计算节能指数的控制单元,且该节能技术的计算通过理论功耗与实际功耗综合考量,从而直观的呈现用户的使用习惯,并结合用户使用习惯,推送相应的使用建议,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系统执行节能程序的示意图;

图2为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现有技术中的室内机、室外机等,且该室内机可通过遥控器或室内机上的显示屏设定温度、风速等参数,该空调系统中也包括可采集环境信息的传感器等,在此均不一一赘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以下步骤:采集空调器的室外环境温度、空调器的使用面积、传热系数以及空调器制冷性能系数,计算空调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理论功耗wtheory;采集室外机一次侧电流和额定电压,计算空调器第一预设时间内的实际功耗w;将理论功耗wtheory和实际功耗w上传至云平台,并判断理论功耗wtheory和实际功耗w是否为零,如为零,则推送开机提醒;反之,则根据理论功耗wtheory和实际功耗w计算第二预设时间内的节能指数β,其中,β=(∑wtheory/∑w)*n,其中,n为预设系数,n>0。

本发明通过设置可计算节能指数的控制单元,且该节能技术的计算通过理论功耗与实际功耗综合考量,从而直观的呈现用户的使用习惯,并结合用户使用习惯,推送相应的使用建议,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

进一步,所述理论功耗wtheory的计算公式为:wtheory=ptheory*t1,其中,t1为第一预设时间,ptheory为理论功率,ptheory=q/eer,q为室内理论负荷,q=(ta-tm)*m*k,ta为室外环境温度,tm为设定温度,m为使用面积,k为传热系数,eer为空调器制冷性能系数。举例说明:第一预设时间为1小时,则w=ptheory*1h。而ptheory=q/eer,q=(ta-tm)*m*k,其中ta为室外环境温度,通过空调器实时采集获得,tm为推荐的设定温度,m代表使用面积,k是传热系数。其中,eer和tm的取值详见下表:

而使用面积m包括地面的面积和墙面的面积之和,优选考虑到门窗等散热,根据用户实际使用的室内机匹数大小,得出的地面、墙面、窗户等的平均散热面积,m可查表得来,1hp对应15m2,则m的等效面积详见下表:

而传热系数k依据区域不同,取值也不同,如图2所示,国内的地域大致可以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当机组投入使用时,会将自己的位置信息上报至云平台,从而云平台会将区域代码下发至设备终端,进而获取k值。

通过上述空调系统对相应信息的调取,则可获得理论功耗的大小。

而所述实际功耗w的计算公式为:w=p*t1,其中t1为第一预设时间,p为平均功率,p=∑(a1*u)/t,其中a1为外机一次侧电流,u为额定电压u,t为采集一次侧电流的次数。

具体的,机组终端采集外机一次侧电流a1,乘以额定电压u,得到当前运行功率,一天的平均功率乘以运行时间,得到机组的实际功耗。每分钟采集一次一次侧电流(a1),乘以额定电压u。如采集60次一次侧电流a1后,计算一次平均值aavr。使用aavr*u得到平均功率p,则每小时的实际功耗w=p*h。

另外,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进一步能够实现以下步骤:上传节能指数至终端,并根据预设建议推送至用户。该预设建议的推送方式可为周期性发送:如每隔1个月,向终端推送上月的节能报告;也可为触发式发送,即在终端上设置节能报告的按键,当用户触发时,自动发送上月的节能报告。

如图1所示,该推送信息举例说明,每隔24h会收到一组包括理论功耗wtheory和实际功耗w的数据,然后将每月的理论功耗wtheory求和,得到∑wtheory,同样将实际功耗w求和,得到∑w。通过∑wtheory与∑w得出节能指数β,若∑wtheory与∑w均不为0,β如下:

β=(∑wtheory/∑w)*100

β的取值如下表所示,直接反映出用户当月的使用情况。

若∑wtheory=∑w=0,说明本月空调未开启,需要推送开机提醒,防止部分器件老化失效。

继续如图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所述的空调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理论功耗与实际功耗的比值,得出节能系数;根据节能系数推送预设建议信息至用户。该两个步骤的具体执行,在上述程序中已经说明,在此不赘述。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与上述所述空调系统电性连接,优选通过无线信号连接,包括可接收空调系统中信息的接收单元,将接收单元中信息显示至用户的显示单元,以及可在用户执行推送信息指令时控制空调系统运行的控制单元。通过该终端的设置,可远程操作该空调系统,且可根据该空调系统发送的推送信息选择执行与否,从而实现了更加智能化的管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