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91603发布日期:2019-09-29 18:54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用户在有制热需求或者制冷需求时,一般通过用户设置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使得空调器根据设定温度进行制热或者制冷。但设定温度通常是根据用户感官感觉设置的,会使得空调器营造出过冷或者过热的室内环境,空调器无法准确的为用户营造舒适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空调器无法准确的为用户营造舒适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

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运行。

可选地,所述当前冷热感参数包括当前室内温度,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室内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当前室内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则在预设时长后,返回执行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冷热感参数确定当前冷热感值;

在所述当前冷热感值与所述预设冷热感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包括目标室内温度,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运行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室内温度作为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设定温度运行。

可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运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时长后,返回执行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空调器作用空间内存在多个用户,则在各个所述用户中选取目标用户;

检测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当前冷热感参数。

可选地,所述当前冷热感参数包括人体平均温度,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人体平均温度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历史人体平均温度作为当前检测得到的人体平均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

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运行。这样,通过当前冷热感参数和处于使用户感到舒适的冷热感区间的预设冷热感值,推导出能使用户感到舒适的目标运行参数,并控制空调器以目标参数运行,旨在解决空调器无法准确的为用户营造舒适环境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实施例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空调器无法准确的为用户营造舒适环境的问题。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实施例终端的硬件运行环境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空调器,也可以是控制空调器的控制终端或服务器。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存储器1002,通信总线1003。其中,通信总线1003用于实现该终端中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02可以是高速ram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2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2中可以包括空调器的控制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

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运行。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当前室内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的步骤。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当前室内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则在预设时长后,返回执行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当前冷热感参数确定当前冷热感值;

在所述当前冷热感值与所述预设冷热感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的步骤。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目标室内温度作为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并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设定温度运行。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预设时长后,返回执行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空调器作用空间内存在多个用户,则在各个所述用户中选取目标用户;

检测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当前冷热感参数。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所述人体平均温度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历史人体平均温度作为当前检测得到的人体平均温度。

参照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

本实施例中,实施例终端可以是空调器,也可以是控制空调器的控制终端或服务器。以下以终端为空调器进行说明。

人体的冷热感与人体的散热量相关,散热量越大,人感到越冷;反之散热量越小,人越感到热。人体的散热量主要由辐射产生的散热量和对流产生的散热量组成。人体散热量h的计算公式如下:

h=r+c

其中,r为辐射产生的散热量(单位:w/m2),c为对流产生的散热量(单位:w/m2)。

其中,辐射产生的散热量r的计算公式如下:

r=fe×fc×hr×(tc-tr)

其中,fe为有效辐射面积系数,可取常数值为0.71;fc为着装人体面积系数,在当前时间处于夏季时可取常数值为1.1,在当前时间处于冬季时可取常数值为1.15;hr为辐射换热系数;tc为人体平均温度;tr为平均辐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空调器设有阵列式红外电堆传感器,空调器通过阵列式红外电堆传感器可获取空调器作用空间内的用户的人体平均温度tc,以及环境背景温度图像。空调器在获得环境背景图像后,去除环境背景图像中的热源,然后计算环境的平均温度,该平均温度即为平均辐射温度tr。

其中,辐射换热系数hr与人体平均温度tc相关,与人体平均温度相关的辐射换热系数hr的计算公式如下:

hr=4.6×(1+0.01tc)

其中,对流产生的散热量c的计算公式如下:

c=fc×hc×(tc-ta)

其中,fc为着装人体面积系数,在当前时间处于夏季时可取常数值为1.1,在当前时间处于冬季时可取常数值为1.15;tc为人体平均温度;ta为当前室内温度(空调器作用空间内的空气温度);hc为与风速相关的辐射换热系数。

其中,与风速相关的辐射换热系数hc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为空调器的风速(单位:m/s)。

人体冷热感与人体散热量反相关,人体冷热感m的计算公式如下:

m=a*h+b

其中,h为人体散热量;a为常数,可取值为-0.2;b为常数,可取值为5.68。

需要说明的是,当冷热感值m为0时,表示用户处于最舒适的状态,当m值大于0时,则表示用户感觉到暖或热,m值越大,用户越感觉到热;当m值小于0时,则表示用户感觉到凉或冷,m值越小,用户越感觉到冷。

由上述公式可知,用于计算用户的当前冷热感值的当前冷热感参数,除了一些固定的常数值外,还包括与人体平均温度相关的辐射换热系数hr、人体平均温度tc、平均辐射温度tr、当前室内温度ta、与风速相关的辐射换热系数hc和风速v,其中,得知人体平均温度tc即可计算得到与人体平均温度相关的辐射换热系数hr,得知风速v即可计算得到与风速相关的辐射换热系数hc。因此,在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时,主要检测人体平均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以及通过获取空调器风机当前运行的转速,以确定空调器的当前的风速。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室内温度可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

步骤s20、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

可选地,预设冷热值处于使用户感觉舒适的冷热感区间内,使用户感觉舒适的冷热区间可选为[-1,1],其中,预设冷热感值可选为等于0。

可选地,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可以是目标室内温度。在检测到人体平均温度、风速和平均辐射温度后,可根据计算冷热感的相关公式,推导得出在人体平均温度、风速和平均辐射温度已知的情况下,以及在用于计算冷热感的相关常数值不变时,要使计算得到的冷热感值等于预设冷热感值,所需的室内温度的值,并将该值作为确定得到的目标室内温度。

可选地,所述目标运行参数可以是目标风速。在检测到人体平均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后,可根据计算冷热感的相关公式,推导得出在人体平均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已知的情况下,以及在用于计算冷热感的相关常数值不变时,要使计算得到的冷热感值等于预设冷热感值,所需的风速的值,并将该值作为确定得到的目标风速。

步骤s30、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运行。

在确定得到目标运行参数后,即可控制空调器以确定得到的目标运行参数运行。可选地,目标运行参数为目标室内温度和/或目标风速。可选地,在目标运行参数为目标室内温度时,则将目标室内温度作为空调器的设定温度,并控制空调器以设定温度运行;可选地在目标运行参数为目标风速时,则将目标风速作为空调器的设定风速,并控制空调器以设定风速运行。

这样,在空调器以目标运行参数运行一段时间后,就可以使得空调器作用空间内的用户的实际冷热感值趋向于使用户感到舒适的预设冷热感值。

可选地,由于冷热感值与多个因素(如人体平均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和空调器风速)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因环境因素的变动可能会使得计算值与实际值出现偏差(如即便控制空调器以目标室内温度运行一定时间后,可能用户实际的冷热感值依然无法达到预设冷热感值),因此,在执行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运行的步骤(步骤s30)后,可在预设时长后,再次执行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步骤s10),并更新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控制空调器以更新后的目标运行参数运行。这样,可以逐步实现对用户的冷热感值的微调,在多次执行步骤s10至步骤s30之间的循环后,可以使用户的冷热感值最终达到使用户感到舒适的预设冷热感值,从而实现对空调器作用空间内的用户的冷热感值的精准调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时长可选为1分钟-10分钟。

可选地,在目标运行参数为目标室内温度时,在再次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时(在更新目标室内温度时),可以是根据预设冷热感值、再次检测到的当前冷热感参数(更新后的冷热感参数)和计算冷热感值的相关公式,再次推导得到使计算得到的冷热感值等于预设冷热感值,所需的室内温度的值,并将该值更新为目标室内温度。

可选地,在目标运行参数为目标风速时,在再次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时(在更新目标风速时),可根据再次检测到的当前冷热感参数(更新后的冷热感参数)和计算冷热感值的相关公式,计算用户的当前冷热感值,并将当前冷热感值与预设冷热感值相比较,在当前冷热感值大于预设冷热感值时,则将当前风速增加预设风速值作为更新后目标风速;在当前冷热感值小于预设冷热感值时,则将当前风速减少预设风速值作为更新后目标风速。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风速值的取值范围可为1%风速-5%风速,为了避免用户的冷热感值波动过大,该预设风速值的取值可尽量偏小,通过微调风速,实现微调用户的冷热感值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以所述目标运行参数运行。这样,通过当前冷热感参数和处于使用户感到舒适的冷热感区间的预设冷热感值,推导出能使用户感到舒适的目标运行参数,并控制空调器以目标参数运行,旨在解决空调器无法准确的为用户营造舒适环境的问题。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上述图2所示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当前冷热感参数包括当前室内温度,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21、在所述当前室内温度与所述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值,则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

本实施例中,当前冷热感参数包括当前室内温度。

由于冷热感值与多个因素(如人体平均温度、当前室内温度、平均辐射温度和空调器风速)相关,因此,某个用于计算冷热感值的变量数值的变动,都可能会引起其余变量的变动,这样,若某变量数值变动过大,可能会造成冷热感值波动过大。

可选地,在检测得到当前冷热感参数时,可先计算当前冷热感参数中的当前室内温度与空调器当前的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若空调器为制冷模式,则该差值为当前室内温度减去设定温度得到;若空调器为制热模式,则该差值为设定温度减去当前室内温度得到),在两者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则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的步骤(步骤s20),并在确定得到目标运行参数后,控制空调器以目标运行参数运行;在两者之间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时长后,再返回执行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步骤s10),并只在当前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的步骤(步骤s2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预设时长可选为1分钟-10分钟;所述预设值的取值范围为(0,5℃]。

可选地,在空调器第一次检测得到当前冷热感参数时,先不计算当前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而且直接执行步骤s20至步骤s30。在需要更新目标运行参数时(在预设时长后),重新执行步骤s10后,则计算当前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并在差值小于预设值时,执行步骤s20;在差值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参数运行预设时长后,再返回执行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步骤s10)。

这样,在当前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过大时,则不对空调器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而是控制空调器以当前的设定温度运行一段时间后,以调节当前室内温度趋近设定温度,并在当前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比较小时,再将设定温度更新为当前室内温度,并控制空调器运行,从而实现对用户的冷热感值的微调,避免导致用户的冷热感值在大于预设冷热感值和小于预设冷热感值之间反复波动(忽冷忽热)而引起用户不适。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上述图2至图3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s22、根据所述当前冷热感参数确定当前冷热感值。

步骤s23、在所述当前冷热感值与所述预设冷热感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差值,则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

本实施例中,调节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的目的是为了使用户当前的冷热感值趋近于预设冷热感值,或者使用户当前的冷热感值趋近于预设冷热感值。因此,在检测得到与空调器作用空间内的用户对应的当前冷热感参数时,可根据当前冷热感参数和计算冷热感值的相关公式,计算出用户的当前冷热感值。计算当前冷热感值与所述预设冷热感值之间的差值,并在差值大于预设差值时,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当前冷热参数和预设冷热感值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的步骤;在差值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差值时,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的运行参数运行。所述预设差值可选为0(即在当前冷热感值不等于预设冷热感值时,则需要调节空调器的运行参数)。

在第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图2至图4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检测当前冷热感参数的步骤包括:

步骤s11、在所述空调器作用空间内存在多个用户,则在各个所述用户中选取目标用户。

步骤s12、在所述空调器作用空间内存在多个用户,则在各个所述用户中选取目标用户。

本实施例中,空调器设有图像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可为摄像头。空调器通过图像采集模块确定空调器所在空间的用户,若用户数量仅为一个,则检测与该用户对应的当前冷热感参数;在所述空调器作用空间内存在多个用户时,空调器则需要确定各个用户的信息,根据用户信息中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信息确定用户所在的人群,人群分为老人、小孩、女性、男性、青年、壮年,空调器将老人、小孩以及女性选取为目标用户,目标用户的冷热承受能力弱于其它人群的冷热承受能力,因此,空调器采用目标用户的当前冷热感参数确定空调器的目标运行参数。

进一步的,上述目标用户可为一个或多个,若为多个,可设置各个目标用户对应的优先级,空调器采用优先级最高的目标用户的当前冷热感参数。目标用户的优先级可由用户根据自身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定,若用户未进行设置,目标用户的优先级则为空调器预设的。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空调器作用空间内存在多个用户,则在各个所述用户中选取目标用户;检测与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当前冷热感参数。这样,使得空调器兼顾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的实际情况设置自身的目标运行参数,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高。

在第五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上述图2至图5的实施例基础上,所述当前冷热感参数包括人体平均温度,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在所述人体平均温度大于预设阈值,则获取历史人体平均温度作为当前检测得到的人体平均温度,并输出生病提示信息。

本实施例中,当前冷热感参数包括空调器作用空间内的用户的人体平均温度。在检测得到人体平均温度时,在所述人体平均温度大于预设阈值时(所述预设阈值可选为37℃),说明该人体平均温度对应的用户在生病(如发烧),若这时还是按照当前检测到的人体平均温度来确定目标运行参数,就可能会引起用户的不适(如用户因发烧导致体温过高时,可能判定的用户的当前冷热感值大于0,这时则会继续降低空调器的设定温度,使发烧的用户处于过冷的环境,引起用户不适)。这时,若人体平均温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则获取该用户的历史人体平均温度作为当前检测到的人体平均温度;若人体平均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则直接采用当前检测到的人体平均温度确定目标运行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获取用户的历史数据,该历史数据中包括有历次检测到的该用户的人体平均温度,且该人体平均温度不大于预设阈值。可选地,终端可选取历史数据中,最近一次存储的历史人体平均温度作为当前检测到的人体平均温度。

进一步地,在人体平均温度大于预设阈值时,空调器还可以输出生病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及时就医。

这样,使得空调器兼顾生病的用户的实际情况设置自身的目标运行参数,空调器的智能化程度高。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时实现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视机,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