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91595发布日期:2019-09-29 18:5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舒适性、高科技、智能化是家电市场目前发展的趋势,如何更直观、更舒适、更智能化的满足用户需求,是市场急需研究的课题。空调器的室内机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制冷时出风口对人直吹,让用户产生过冷的感觉,而在制热时会让用户有一种非常干燥的感觉,而且强力或是高风等情况下,这样的风急速而不友好,不仅噪音大而且强大的风力影响用户体验,如果风速降低则又达不到制冷量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提高用户吹风感受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吹风方式更接近自然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又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提高用户吹风感受的空调器。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空调器的室内机所在区域的用户的人体手腕温度;

当人体手腕温度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以自然风模式送风。

可选地,室内机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摆叶组件,摆叶组件包括用于调节上下方向出风的横摆叶和用于调节左右方向出风的竖摆叶;

自然风模式中,匀速摆动横摆叶,间歇调整竖摆叶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室内机风机的转速。

可选地,间歇调整竖摆叶的摆动角度的步骤包括:控制竖摆叶重复多个转动周期,其中在每个转动周期内,竖摆叶转动预设变化角度并保持第一预设维持时间,之后进行下一个转动周期;

间歇调整室内机风机的转速的步骤包括:控制风机重复多个转速调节周期,其中在每个转速调节周期内,风机的转速调整预设变化转速值并保持第二预设维持时间,之后进行下一个转速调节周期。

可选地,在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

当人体手腕温度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横摆叶和竖摆叶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

当人体手腕温度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横摆叶偏转至第一纵向偏转角度且竖摆叶偏转至第一横向偏转角度,其中第一纵向偏转角度小于横摆叶的极限偏转角度,第一横向偏转角度小于竖摆叶的极限偏转角度。

可选地,在控制横摆叶和竖摆叶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第一预设时间之后,还包括:若人体手腕温度仍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控制风机加速,空调器的压缩机升频;

在控制横摆叶和竖摆叶分别以第一纵向偏转角度和第一横向偏转角度送风第二预设时间之后,还包括:若人体手腕温度仍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控制风机减速,压缩机降频。

可选地,在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

当人体手腕温度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横摆叶和竖摆叶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

当人体手腕温度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横摆叶偏转至第二纵向偏转角度且竖摆叶偏转至第二横向偏转角度,其中第二纵向偏转角度小于横摆叶的极限偏转角度,第二横向偏转角度小于竖摆叶的极限偏转角度。

可选地,在控制横摆叶和竖摆叶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第三预设时间之后,还包括:若人体手腕温度仍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控制风机加速,空调器的压缩机升频;

在控制横摆叶和竖摆叶分别以第二纵向偏转角度和第二横向偏转角度送风第四预设时间之后,还包括:若人体手腕温度仍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控制风机减速,压缩机降频。

可选地,在获取人体手腕温度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空调器所处的室外环境温度;

基于室外环境温度控制空调器保持待机状态或者控制空调器进入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其中

当室外环境温度高于预设环境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进入制冷状态;

当室外环境温度处于预设环境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保持待机状态;

当室外环境温度低于预设环境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进入制热状态。

可选地,在获取室外环境温度之前还包括:

获取用户与室内机的距离;

当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空调器进入待机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人体检测装置,配置成与用户佩戴的手环通信,获取用户的人体手腕温度;

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内存储有控制程序,当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前述的控制方法。

可选地,空调器还包括:

外部环境温度检测装置,配置成获取空调器所处的室外环境的温度;和/或

距离检测装置,配置成与用户佩戴的手环通信,获取用户与空调器的距离。

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提出在人体手腕温度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可以使用户在体温合适时,感受到更加舒适的自然风,提高用户的吹风感受。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自然风模式是通过对横摆叶、竖摆叶、风机分别进行不同的控制来实现,可以使吹风方式更接近自然风,提高用户吹风感受。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出风口关闭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出风口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部分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摆叶组件的竖摆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及相关部件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处于制冷状态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处于制热状态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进入制冷/制热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出风口113关闭时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出风口113打开时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的部分部件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的控制装置200及相关部件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为分体式空调器100,包括柜式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一般包括壳体110、导板112、风机120、电机121、风道组件、人体检测装置181、蒸发器和控制装置200。风机120设置在壳体110内,用于向室内空间送风。在壳体110前侧的前面板111上开设有出风口113,在壳体110的后侧设置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出)。在出风口113处设置有可移动的导板112,通过将导板112移入前面板111内侧来使出风口113显露,通过将导板112移出前面板111内侧来使出风口113封闭。风机120位于出风口113的后方,是沿轴线竖向延伸的贯流风机。电机121设置于风机120的顶部。风道组件设置在风机120与前面板111之间,具有风道骨架130,限定出前后敞开的导风腔室。在风道骨架130上设置有面板卡槽131,用于风道组件与前面板111固定。壳体110内还设置有蒸发器。室外机内设置有冷凝器、压缩机170以及节流装置。蒸发器与冷凝器、压缩机170以及节流装置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在风机120的驱动下,室内空气经过进风口进入壳体110,与蒸发器换热后降温(制冷时)或升温(制热时)后,经出风口113吹向室内,实现制冷或制热。人体检测装置181配置成与用户佩戴的手环300通信,获取用户的人体手腕温度t。控制装置200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存储器201内存储有控制程序210,当控制程序210被处理器202执行时,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602:获取空调器100的室内机所在区域的用户的人体手腕温度t;

s604:当人体手腕温度t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

人体手腕温度t是人体温度直接表现最佳的地方之一,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提出在人体手腕温度t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可以使用户在体温合适时,感受到更加舒适的自然风,提高用户的吹风感受,有效节约能源。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还包括:摆叶组件140。摆叶组件140包括多个横摆叶160和多个竖摆叶150。多个横摆叶160水平延伸设置,用于调节上下方向出风,由摆叶本体161、连杆162、长转轴和短转轴组成。长转轴嵌入风道骨架130,可随连杆162的拉动来上下转动。短转轴嵌在连杆162内,可随连杆162的转动来转动。在摆叶本体161上还随机设定有凸起163,凸起163优选地高度2-4mm,成椭圆状,短轴长2-4mm,长轴长4-6mm,主要作用是对出风形成不同方向的分散。多个横摆叶160可同步枢转以调节出风的上下方向。图4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的摆叶组件140的竖摆叶150的立体示意图。多个竖摆叶150竖向延伸设置,用于调节左右方向出风。每个竖摆叶150均呈波浪形,来对竖直方向风向形成分散。多个竖摆叶150可同步枢转以调节出风的左右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自然风模式中,匀速摆动横摆叶160,间歇调整竖摆叶150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风机120的转速。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自然风模式是通过对横摆叶160、竖摆叶150、风机120分别进行不同的控制来实现,可以使吹风方式更接近自然风,提高用户吹风感受。

在一些实施例中,间歇调整竖摆叶150的摆动角度的步骤包括:控制竖摆叶150重复多个转动周期,其中在每个转动周期内,竖摆叶150转动预设变化角度并保持第一预设维持时间,之后进行下一个转动周期。间歇调整风机120的转速的步骤包括:控制风机120重复多个转速调节周期,其中在每个转速调节周期内,风机120的转速调整预设变化转速值并保持第二预设维持时间,之后进行下一个转速调节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当人体手腕温度t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当人体手腕温度t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横摆叶160偏转至第一纵向偏转角度且竖摆叶150偏转至第一横向偏转角度,其中第一纵向偏转角度小于横摆叶160的极限偏转角度,第一横向偏转角度小于竖摆叶150的极限偏转角度。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当人体手腕温度t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通过将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可以达到强送风,加速降温;而当人体手腕温度t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分别以较小角度送风,可以节约能源。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在控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第一预设时间之后,还包括:若人体手腕温度t仍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控制风机120加速,空调器100的压缩机170升频;在控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分别以第一纵向偏转角度和第一横向偏转角度送风第二预设时间之后,还包括:若人体手腕温度t仍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控制风机120减速,压缩机170降频。在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已经以最大角度/较小角度送风一段时间后,如果人体手腕温度t依然较高/较低,此时再对风机120和压缩机170进行调节,可以减少对风机120和压缩机170的过多调节,同时又能保证用户及时获得满意的制冷效果。

图7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在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704:获取空调器100的室内机所在区域的用户的人体手腕温度t。

s706:判断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

s708:若步骤s706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匀速摆动横摆叶160,间歇调整竖摆叶150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风机120的转速。

s710:若步骤s706的判断结果为否,且人体手腕温度t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则控制控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并且在步骤s710持续执行第一预设时间后,执行以下步骤:

s712:判断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仍然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

s714:若步骤s71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室内机的风机120加速,室外机的压缩机170升频;

s716:若步骤s71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706。

s720:若步骤s706的判断结果为否,且人体手腕温度t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则控制横摆叶160偏转至第一纵向偏转角度且竖摆叶150偏转至第一横向偏转角度,其中第一纵向偏转角度小于横摆叶160的极限偏转角度,第一横向偏转角度小于竖摆叶150的极限偏转角度;并且在步骤s720持续执行第二预设时间后,执行以下步骤:

s722:判断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仍然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

s724:若步骤s72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室内机的风机120减速,室外机的压缩机170降频;

s726:若步骤s72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7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在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当人体手腕温度t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当人体手腕温度t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横摆叶160偏转至第二纵向偏转角度且竖摆叶150偏转至第二横向偏转角度,其中第二纵向偏转角度小于横摆叶160的极限偏转角度,第二横向偏转角度小于竖摆叶150的极限偏转角度。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在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当人体手腕温度t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通过将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可以达到强送风,加速升温;而当人体手腕温度t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分别以较小角度送风,可以节约能源。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在控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第三预设时间之后,还包括:若人体手腕温度t仍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控制风机120加速,空调器100的压缩机170升频;在控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分别以第二纵向偏转角度和第二横向偏转角度送风第四预设时间之后,还包括:若人体手腕温度t仍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控制风机120减速,压缩机170降频。在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已经以最大角度/较小角度送风一段时间后,如果人体手腕温度t依然较低/较高,此时再对风机120和压缩机170进行调节,可以减少对风机120和压缩机170的过多调节,同时又能保证用户及时获得满意的制热效果。

图8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的控制流程示意图。在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804:获取空调器100的室内机所在区域的用户的人体手腕温度t。

s806:判断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

s808:若步骤s806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匀速摆动横摆叶160,间歇调整竖摆叶150的摆动角度,间歇调整风机120的转速。

s810:若步骤s806的判断结果为否,且人体手腕温度t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则控制控制横摆叶160和竖摆叶150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并且在步骤s810持续执行第三预设时间后,执行以下步骤:

s812:判断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仍然低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

s814:若步骤s81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室内机的风机120加速,室外机的压缩机170升频;

s816:若步骤s81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806。

s820:若步骤s806的判断结果为否,且人体手腕温度t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则控制横摆叶160偏转至第二纵向偏转角度且竖摆叶150偏转至第二横向偏转角度,其中第二纵向偏转角度小于横摆叶160的极限偏转角度,第二横向偏转角度小于竖摆叶150的极限偏转角度;并且在步骤s820持续执行第四预设时间后,执行以下步骤:

s822:判断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仍然高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

s824:若步骤s822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室内机的风机120减速,室外机的压缩机170降频;

s826:若步骤s82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返回步骤s806。

空调器100处于制冷状态时的人体手腕温度t的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和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状态时的人体手腕温度t的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可相同,也可不同。例如,设定制冷状态时的人体手腕温度t的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在36℃≤t<37℃;而设定制热状态时的人体手腕温度t的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在36℃<t≤37℃。再例如,设定制冷状态和制热状态时的人体手腕温度t的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均在36℃≤t≤37℃。同时,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体手腕温度t的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可相同,也可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针对性设置有多个不同的预设舒适温度区间。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能够及时调节用户对室内环境的需求,避免出现用户在需要大风量时实现不了,避免制冷时出风口113对人直吹让用户产生过冷感觉,避免制热时强劲送风让用户产生非常干燥的感觉。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还包括:外部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82和距离检测装置183。外部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82配置成获取空调器100所处的室外环境的温度。距离检测装置183配置成与用户佩戴的手环300通信,获取用户与空调器100的距离。图9是图1所示的空调器100进入制冷/制热状态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进入制冷/制热状态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902:获取用户与室内机的距离。

s904:判断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阈值。

s906:若步骤s904的判断结果为是,获取空调器100所处的室外环境温度tao;若步骤s904的判断结果为否,返回步骤s902。

s908:判断室外环境温度tao是否处于预设环境舒适温度区间。

s910:若步骤s908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控制空调器100不自动开启,保持待机状态。

s912:若步骤s908的判断结果为否,且室外环境温度tao高于预设环境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100进入制冷状态;

s914:若步骤s908的判断结果为否,且室外环境温度tao低于预设环境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100进入制热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在使用时,当佩戴智能手环300的用户到室内机的wi-fi可匹配范围内,空调器100自动进入待机状态,然后通过外部环境温度检测装置182检测室外环境温度tao,基于室外环境温度tao与预设环境舒适温度区间的对比来控制空调器100进入不同状态。预设距离阈值可以依照实际需要进行不同设置,例如设定为100m,即在佩戴有手环300的用户与室内机的距离小于100m时,空调器100自动进入待机状态。预设环境舒适温度区间可以依照实际需要进行不同设置,例如设定为10℃≤tao≤20℃。假设室外环境温度tao为15℃,则空调器100保持待机状态;假设室外环境温度tao为25℃,则空调器100进入制冷状态,同时人体检测装置181开始获取人体手腕温度t;假设室外环境温度tao为5℃,则空调器100进入制热状态,同时人体检测装置181开始获取人体手腕温度t。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首先通过距离检测装置183与智能手环300通信,获得用户与室内机的信号距离,并且仅在用户与室内机处于预设距离阈值内时才启动待机,之后依照室外环境温度tao的高低来进入制冷/制热/保持待机,并在进入制冷/制热后利用人体检测装置181与智能手环300通信,获得用户的人体手腕温度t情况,然后通过控制装置200分析处理相关信号,针对性的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或者调节横竖摆叶150的角度、风机120、压缩机170等,实现了更优、更精细化、更精准的控制,不仅节省了能源,而且增进了用户需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实现用户对智能化的高需求,达到了更智能、更舒适的送风效果。

下面以设定制冷状态时的人体手腕温度t的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在36℃≤t<37℃,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进行详述。

当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36℃≤t<37℃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此时,压缩机170频率不变,控制横摆叶160在上下方向匀速摆动,控制竖摆叶150在左右方向间歇式循环摆动,同时控制风机120间歇式变速运行形成阶梯式不规则送风。进一步地,竖摆叶150在其摆动角度范围内重复多个转动周期,其中在每个转动周期内,竖摆叶150转动第一预设变化角度并保持第一预设维持时间,之后进行下一个转动周期,实现间歇式循环摆动。竖摆叶150的摆动角度范围一般为30°-150°。例如,第一预设变化角度例如为20°,第一预设维持时间例如为3s,也就是每隔3s向左/向右转动20°。再例如,第一预设变化角度例如为15°,第一预设维持时间例如为3s,也就是每隔3s向左/向右转动15°。应理解这里的“向左”、“向右”是指在达到摆动角度范围的端值时改变转动方向,而不是任意时刻的任意变向。进一步地,风机120在其转速范围内重复多个转速调节周期,其中在每个转速调节周期内,风机120的转速调整第一预设变化转速值并保持第二预设维持时间,之后进行下一个转速调节周期,实现阶梯式不规则送风。风机120的转速范围例如为860r/min-950r/min。例如,第一预设变化转速值例如为20r/min,第二预设维持时间例如为30s,也就是每隔30s风机120的转速增加或减少20r/min。再例如,第一预设变化转速值例如为25r/min,第二预设维持时间例如为40s,也就是每隔40s风机120的转速增加或减少25r/min。应理解这里的“增加”、“减少”是指在达到转速范围的端值时改变变化趋势,而不是任意时刻的任意改变。

当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t≥37℃时,控制横摆叶160、竖摆叶150均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具体地,将横摆叶160转动成大致平行于水平面、竖摆叶150转动成大致平行于竖直面,使出风口113的出风面积达到最大。然后,继续获取人体手腕温度t,并判断第一预设时间后的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仍≥37℃。若人体手腕温度t≥37℃,保持横摆叶160、竖摆叶150继续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同时控制风机120加速、压缩机170升频,直到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t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之后控制风机120降速到原转速、压缩机170降频到原频率。第一预设时间、风机120转速的增加值、压缩机170频率的升高值可以依照需要进行不同设定,例如第一预设时间为5min、10min、8min;风机120的原转速为920rpm/min,增加的转速为30rpm/min、20rpm/min、25rpm/min;压缩机170的原频率为56hz,升高的频率为5hz、6hz、10hz。

当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t<36℃时,控制横摆叶160偏转至第一纵向偏转角度且竖摆叶150偏转至第一横向偏转角度,其中第一纵向偏转角度小于横摆叶160的极限偏转角度,第一横向偏转角度小于竖摆叶150的极限偏转角度。然后,继续获取人体手腕温度t,并判断第二预设时间后的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36℃。若人体手腕温度t<36℃,保持横摆叶160以第一纵向偏转角度送风,竖摆叶150以第一横向偏转角度送风,同时控制风机120减速、压缩机170降频,直到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t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之后控制风机120升速到原转速、压缩机170升频到原频率。第一纵向偏转角度、第一横向偏转角度、第二预设时间、风机120转速的减少值、压缩机170频率的降低值可以依照需要进行不同设定,例如第二预设时间为5min、10min、8min;风机120的原转速为920r/min,减少的转速值为30r/min、40rpm/min、32rpm/min;压缩机170的原频率为56hz,降低的频率值为6hz、5hz、8hz。

下面以设定制热状态时的人体手腕温度t的预设舒适温度区间在36℃<t≤37℃,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的控制方法进行详述。

当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36℃<t≤37℃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此时,压缩机170频率不变,控制横摆叶160在上下方向匀速摆动,控制竖摆叶150在左右方向间歇式循环摆动,同时控制风机120间歇式变速运行形成阶梯式不规则送风。进一步地,竖摆叶150在其摆动角度范围内重复多个转动周期,其中在每个转动周期内,竖摆叶150转动第二预设变化角度并保持第三预设维持时间,之后进行下一个转动周期,实现间歇式循环摆动。竖摆叶150的摆动角度范围一般为30°-150°。例如,第二预设变化角度例如为20°,第三预设维持时间例如为3s,也就是每隔3s向左/向右转动20°。再例如,第二预设变化角度例如为25°,第三预设维持时间例如为5s,也就是每隔5s向左/向右转动25°。应理解这里的“向左”、“向右”是指在达到摆动角度范围的端值时改变转动方向,而不是任意时刻的任意变向。进一步地,风机120在其转速范围内重复多个转速调节周期,其中在每个转速调节周期内,风机120的转速调整第二预设变化转速值并保持第四预设维持时间,之后进行下一个转速调节周期,实现阶梯式不规则送风。风机120的转速范围例如为860r/min-950r/min。例如,第二预设变化转速值例如为20r/min,第四预设维持时间例如为30s,也就是每隔30s风机120的转速增加或减少20r/min。再例如,第二预设变化转速值例如为30r/min,第四预设维持时间例如为30s,也就是每隔30s风机120的转速增加或减少30r/min。应理解这里的“增加”、“减少”是指在达到转速范围的端值时改变变化趋势,而不是任意时刻的任意改变。

当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t≤36℃时,控制横摆叶160、竖摆叶150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具体地,将横摆叶160转动成大致平行于水平面、竖摆叶150转动成大致平行于竖直面,使出风口113的出风面积达到最大。然后,继续获取人体手腕温度t,并判断第三预设时间后的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仍≤36℃。若人体手腕温度t≤36℃,保持横摆叶160、竖摆叶150继续以极限偏转角度送风,同时控制风机120加速、压缩机170升频,直到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t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之后控制风机120降速到原转速、压缩机170降频到原频率。第三预设时间、风机120转速的增加值、压缩机170频率的升高值可以依照需要进行不同设定,例如第三预设时间为5min、6min、8min;风机120的原转速为920rpm/min,增加的转速为30rpm/min、20rpm/min、25rpm/min;压缩机170的原频率为76hz,升高的频率为5hz、6hz、8hz。

当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t>37℃时,控制横摆叶160偏转至第二纵向偏转角度且竖摆叶150偏转至第二横向偏转角度,其中第二纵向偏转角度小于横摆叶160的极限偏转角度,第二横向偏转角度小于竖摆叶150的极限偏转角度。然后,继续获取人体手腕温度t,并判断第四预设时间后的人体手腕温度t是否仍>37℃。若人体手腕温度t>37℃,保持横摆叶160以第二纵向偏转角度送风,竖摆叶150以第二横向偏转角度送风,同时控制风机120减速、压缩机170降频,直到获取的人体手腕温度t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之后控制风机120升速到原转速、压缩机170升频到原频率。第二纵向偏转角度、第二横向偏转角度、第四预设时间、风机120转速的减少值、压缩机170频率的降低值可以依照需要进行不同设定,例如第四预设时间为5min、6min、10min;风机120的原转速为920r/min,减少的转速值为30r/min、20rpm/min、25rpm/min;压缩机170的原频率为76hz,降低的频率值为6hz、5hz、10hz。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提出在人体手腕温度t处于预设舒适温度区间时,控制空调器100以自然风模式送风,可以使用户在体温合适时,感受到更加舒适的自然风,提高用户的吹风感受,有效节约能源。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