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级换热的烘干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3259发布日期:2020-02-28 12:1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级换热的烘干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两级换热的烘干机组。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现有的烘干机组中,通常只有一级换热系统,如此在寒冷的地区时,烘干机组需要直接对外界大气进行吸热,如此由于热交换的温差大,会使热交换的难度高,会使压缩比大大提高、工作功率也大大提高,严重会使烘干机组无法工作,热交换效果差,使室内的烘干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高的两级换热的烘干机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为:一种两级换热的烘干机组,包括第一级换热系统、第二级换热系统、低温水箱、高温水箱、水管与烘干装置,所述第一级换热系统包括一级蒸发器、一级冷凝器、一级膨胀阀与一级压缩泵,所述一级蒸发器、一级膨胀阀、一级冷凝器与一级压缩泵之间通过冷媒管道依次循环连接,同时所述一级蒸发器设置于外界大气环境中,所述一级冷凝器与所述低温水箱之间通过水管循环连接;所述第二级换热系统包括二级蒸发器、二级冷凝器、二级膨胀阀与二级压缩泵,所述二级蒸发器与所述低温水箱之间通过水管循环连接,所述二级蒸发器、二级膨胀阀、二级冷凝器与二级压缩泵之间通过冷媒管道依次循环连接,同时所述二级冷凝器与高温水箱之间通过水管循环连接,所述高温水箱与所述烘干装置之间通过水管循环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两级换热实现快速换热,降低整体烘干机组的能耗与压缩比,在本发明中通过设置两级换热系统,对水进行逐级加热,与传统的只有一级换热系统的相比,本发明的逐渐换热,无需一次完成换热,如此可以大大降低机组的压缩比,从而降低机组的工作功率,从而使换热效果更佳,换热效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低温水箱的水温为15-30摄氏度。

进一步地,所述高温水箱的水温为70-80摄氏度。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蒸发器为翅片式换热器。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翅片式换热器可适用于外界大气环境中与空气直接进行换热,换热效果佳,换热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一级冷凝器、二级蒸发器与二级冷凝器包括机箱与若干条换热管,所述机箱中部设置有换热腔,所述换热腔连接所述水管,同时所述换热腔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腔与第二导流腔,该换热腔内设置若干条所述换热管,若干条所述换热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流腔,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流腔,所述第一导流腔中设置有分隔板以将第一导流腔分隔为进流侧与出流侧,所述进流侧与出流侧分别连接所述冷媒管道。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若干条换热管实现快速与水换热,换热效率高且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级蒸发器整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级冷凝器整体结构图。

其中,11为一级蒸发器,111为翅片,12为一级膨胀阀,13为一级冷凝器,131为机箱,132为换热腔,133为换热管,134为第一导流腔,1341为进流侧,1342为出流侧,135为第二导流腔,136为分隔板,14为一级压缩泵,2为低温水箱,31为冷媒管道,32为水管,33为水泵,41为二级蒸发器,42为二级膨胀阀,43为二级冷凝器,44为二级压缩泵,5为高温水箱,6为烘干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两级换热的烘干机组,包括第一级换热系统、第二级换热系统、低温水箱2、高温水箱5、水管32与烘干装置6,第一级换热系统包括一级蒸发器11、一级冷凝器13、一级膨胀阀12与一级压缩泵14,一级蒸发器11、一级膨胀阀12、一级冷凝器13与一级压缩泵14之间通过冷媒管道31依次循环连接,同时一级蒸发器11设置于外界大气环境中,一级冷凝器13与低温水箱2之间通过水管32循环连接;第二级换热系统包括二级蒸发器41、二级冷凝器43、二级膨胀阀42与二级压缩泵44,二级蒸发器41与低温水箱2之间通过水管32循环连接,二级蒸发器41、二级膨胀阀42、二级冷凝器43与二级压缩泵44之间通过冷媒管道31依次循环连接,同时二级冷凝器43与高温水箱5之间通过水管32循环连接,高温水箱5与烘干装置6之间通过水管32循环连接,每条水管32上均设置有水泵33用于抽吸水。

其中,低温水箱2的水温为15-30摄氏度。高温水箱5的水温为70-80摄氏度。

本实施例中,一级蒸发器11为翅片式换热器。具体为一级蒸发器11包括若干条换热管132与若干块翅片111,若干条换热管132设置于外界大气环境中,若干块翅片11卡装于若干条换热管132上以增加换热面积,每条换热管132一端连接第一导流腔134,另一端连接第二导流腔135,第一导流腔134中设置有分隔板136以将第一导流腔134分隔为进流侧1341与出流侧1342,进流侧1341与出流侧1342分别连接冷媒管道31。

一级冷凝器13、二级蒸发器41与二级冷凝器43包括机箱131与若干条换热管132,机箱131中部设置有换热腔133,换热腔133连接水管32,同时换热腔133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流腔134与第二导流腔135,该换热腔133内设置若干条换热管132,若干条换热管132一端连接第一导流腔134,另一端连接第二导流腔135,第一导流腔134中设置有分隔板136以将第一导流腔134分隔为进流侧1341与出流侧1342,进流侧1341与出流侧1342分别连接冷媒管道31。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换热过程为:首先启动第一级换热系统,制冷剂在进入一级蒸发器11中与外界空气进行换热,具体为低温的液态制冷剂进入一级蒸发器11中,依次通过进流侧1341,然后进入换热管132中与外界大气环境的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吸热以形成高温的液态制冷剂并输出至一级膨胀阀12中,以形成高温的气态制冷剂,高温的气态制冷剂进入一级冷凝器13中并对一级冷凝器13的换热腔133中的水进行放热并形成低温的气态制冷剂,使换热腔133中的水的温度升至15-30摄氏度,其中换热腔133中的水通过水管32输送至低温水箱2中,同时低温的气态制冷剂输出至一级压缩泵14中压缩形成低温的液态制冷剂,以重新输送至一级蒸发器11中,完成一个循环。

然后,启动第二级换热系统,低温水箱2中的水通过水管32输送至二级蒸发器41的换热腔133中进行换热,具体为低温的液态制冷剂进入二级蒸发器41中,依次通过进流侧1341,然后进入换热管132中与二级蒸发器41的换热腔133的水直接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吸热以形成高温的液态制冷剂并输出至二级膨胀阀42中,以形成高温的气态制冷剂,高温的气态制冷剂进入二次冷凝器43中并对二次冷凝器43的换热腔133中的水进行放热并形成低温的气态制冷剂,使换热腔133中的水的温度升至70-80摄氏度,其中换热腔133中的水通过水管32输送至高温水箱5中,同时低温的气态制冷剂输出至二级压缩泵44中压缩形成低温的液态制冷剂,以重新输送至二级蒸发器41中,完成一个循环。

高温水箱5中的水通过水管32输送至烘干装置6中,在烘干装置6中,烘干装置6抽入室内空气,高温水箱5的水与室内空气直接进行热交换,水放热使空气吸热形成高温空气,然后烘干装置6喷出高温空气进入室内;而放热后的水通过水管32返回高温水箱5中。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