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6532发布日期:2020-05-12 16:3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例如在餐饮中也使用换热器对水源进行加热,利用煤球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对水壶进行加热,水壶为换热器芯体结构,对内部的水源进行加热。

然而,传统的煤球加热式水壶,在对水壶内部的水源进行加热过程中,换热面积较小,且在更换底端的煤球时需要完全去除顶端的煤球才可操作,操作灵活性差,且容易造成大量的热量的浪费,当水壶内部的水源加热完成后需要倾倒才能将水壶内部的水源取出,水平方向的空间利用效率低,且费时费力,使用舒适度低,且水壶排烟口的热能利用效率低,水壶的内部的侧壁容易粘接灰尘,影响换热效率,且不便于促进水壶的内部的换热器芯体的内部的空气流通,使更换新的煤球后不能快速的提升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包括支撑结构、风门结构、提手、换热结构、收纳结构、存储结构、清理结构和增压结构;所述提手固定于用于利用煤球燃烧的热气流对水源进行换热的所述换热结构,用于调节所述换热结构的高度的所述支撑结构固定于所述换热结构;所述换热结构的内部设有多个用于分类收纳煤球的所述收纳结构,且所述收纳结构与所述换热结构上的用于收纳废屑的所述存储结构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存储结构与所述换热结构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换热结构的内部设有用于清理烟尘的所述清理结构,且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的所述清理结构与所述换热结构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换热结构的侧壁设有用于调节进气气流大小的所述风门结构,且所述风门结构连接于用于增压空气流通速度的所述增压结构,所述增压结构设于所述换热结构的底端。

具体的,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换热器芯体、盖板、进水斗、挡板和换热室,所述提手与所述换热器芯体之间转动连接,用于对水源进行换热的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内侧壁为波浪形结构,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存储水源的所述换热室,所述换热器芯体的侧壁设有用于添加水源的所述进水斗,所述进水斗上卡合有用于对所述换热室进行密封的所述盖板,所述换热器芯体的顶端的容纳空腔中设有四个所述挡板。

具体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底板、驱动杆、导向套、丝杆和滑杆,所述导向套固定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侧壁,所述导向套的内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杆,所述滑杆背离所述导向套的一端设有所述底板,所述丝杆贯穿连接于所述导向套和所述滑杆,所述丝杆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所述滑杆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有所述驱动杆。

具体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清理环和连接杆,所述底板上圆周阵列设有多个所述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换热器芯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多个垂直于所述换热器芯体方向的截面为波浪形结构的所述清理环,所述清理环沿着所述换热器芯体方向结构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清理环与所述换热器芯体之间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传动圈、固定框、传动轴、支撑框、底杆、第一齿轮、调节杆和第一齿条,所述换热器芯体的侧壁等距设有多个所述支撑框,所述传动轴贯穿连接于所述支撑框和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于所述支撑框的内部,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支撑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啮合,所述调节杆贯穿连接于所述支撑框和所述第一齿条,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框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与所述第一齿条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传动圈固定于所述传动轴,所述传动圈背离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固定有所述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固定框背离所述传动圈的一端的弧形的弧心与所述传动轴重合,固定框背离所述传动圈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底杆。

具体的,所述存储结构包括存储框和限位块,弧形结构的所述存储框与所述固定框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存储框与所述换热器芯体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存储框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所述限位块。

具体的,所述风门结构包括传动杆、密封板、驱动轴和刮板,所述换热器芯体的截面的底端的定边为弧形截面,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换热器芯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刮板固定于所述驱动轴,所述刮板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底面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板通过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换热器芯体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固定于所述密封板。

具体的,所述增压结构包括增压板、气孔、第二齿条和第二齿轮,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固定有所述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换热器芯体的内部的滑动连接的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齿条的端部设有所述增压板,所述气孔贯穿于所述换热器芯体且延伸至内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用于通过煤球燃烧的气流对水源进行换热的换热结构上设有支撑结构,换热结构的设置增大了换热面积,进而使换热效果更好,支撑结构的设置便于调节换热结构的高度,使换热结构的内部的水源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完全排出,避免了倾倒水源,进而大大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和空间利用效率;即:首先在换热器芯体的底端的侧壁安装一个阀门,使阀门与换热室导通,然后拆卸盖板,通过进水斗往换热室的内部添加水源,然后可在换热器芯体的顶端的挡板上放置铁锅或者其他厨具用于烹饪食物,进而大大提高了燃烧中的烟气的余热利用效率,同时便于放置大小不同的厨具,换热器芯体的内侧壁为波浪形结构,进而大大提高了换热面积,使对换热室的内部的水源的换热效果更好,当换热室的内部的水源烧开后,转动驱动杆,驱动杆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螺纹驱动滑杆与导向套之间滑动,进而使换热器芯体相对底板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便于调节换热器芯体的高度,使水源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从阀门排出,进而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及其使用舒适度,使操作更加方便灵活,丝杆螺纹驱动具有限位作用,便于调节换热器芯体至指定高度,便于不同高度的器皿转运热水。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清理结构的一端固定于支撑结构,清理结构的另外一端与换热结构之间滑动连接,进而便于在支撑结构调节换热结构的高度的同时通过清理结构清理换热结构上粘接的烟尘,进而使换热效率更好,即:换热器芯体相对底板移动时,清理环与换热器芯体之间滑动,进而清理换热器芯体上的烟尘,有效的防止换热器芯体的内侧壁上粘接烟尘影响换热效率,进而大大提高了换热质量,同时连接杆便于对换热器芯体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换热器芯体移动的稳定性能。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换热结构上设有多个用于分类存储煤球的收纳结构,进而便于更换换热结构的内部的任意位置的煤球,减小了热量的浪费,同时使更换煤球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促进了相邻的两个煤球之间的空气流通,使燃烧效果更好,同时配合存储结构的使用使煤球废屑收纳更加方便快捷;即:当需要更换换热器芯体的内部的任意位置的煤球时,转动对应的调节杆,调节杆转动螺纹驱动第一齿条与支撑框之间滑动,第一齿条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带动传动圈转动,传动圈带动固定框与换热器芯体及其存储框之间滑动,当固定框的端部的凸起抵触存储框时带动存储框与换热器芯体之间滑动,进而带动存储框部分外露,同时使底杆从换热器芯体外露,进而减小了热量浪费,同时便于对换热器芯体的内部的不同位置的煤球进行更换,同时不影响挡板上的厨具,使煤球的更换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使相邻的两个煤球之间存储间隙,增加了空气流通,使煤球的燃烧效果更好,存储框设于固定框的底端,进而有效防止灰尘掉落至地面,使操作更加整洁,限位块的设置进而有效的防止存储框滑脱,调节杆与第一齿条之间螺纹连接,同时第一齿条与支撑框之间滑动连接,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之间啮合,进而便于使传动圈调节至任何角度后进行限位,使操作更加稳定。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换热结构的底端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量的风门结构,进而便于根据需要调节进气的大小,同时在调节进气的同时清理换热结构的底端,使灰尘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即:当需要调节进气量的大小时,转动传动杆,传动杆配合密封板的设置采用了省力杠杆,使操作更加省力,传动杆带动密封板绕驱动轴转动,进而调节密封板对换热器芯体的侧壁的密封性能,进而调节进气量,同时驱动轴带动刮板与换热器芯体的底面之间滑动,有效的防止灰尘粘接,进而使灰尘的处理更加方便快捷。

(5)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增压结构设于换热结构的底端,且增压结构连接于风门结构,进而便于通过风门结构驱动增压结构促进换热结构的内部的空气流通,进而便于煤球更换后快速的燃烧升温;当需要促进煤球燃烧时,转动传动杆,密封板带动驱动轴上的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往复的转动带动第二齿条与换热器芯体之间滑动,进而使增压板往复滑动使气体经过气孔进入换热器芯体的内部,促进空气流通,便于使更换后的煤球快速的燃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换热器芯体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支撑结构与换热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清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c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风门结构与增压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结构,11、底板,12、驱动杆,13、导向套,14、丝杆,15、滑杆,2、风门结构,21、传动杆,22、密封板,23、驱动轴,24、刮板,3、提手,4、换热结构,41、换热器芯体,42、盖板,43、进水斗,44、挡板,45、换热室,5、收纳结构,51、传动圈,52、固定框,53、传动轴,54、支撑框,55、底杆,56、第一齿轮,57、调节杆,58、第一齿条,6、存储结构,61、存储框,62、限位块,7、清理结构,71、清理环,72、连接杆,8、增压结构,81、增压板,82、气孔,83、第二齿条,84、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换热器芯体结构,包括支撑结构1、风门结构2、提手3、换热结构4、收纳结构5、存储结构6、清理结构7和增压结构8;所述提手3固定于用于利用煤球燃烧的热气流对水源进行换热的所述换热结构4,用于调节所述换热结构4的高度的所述支撑结构1固定于所述换热结构4;所述换热结构4的内部设有多个用于分类收纳煤球的所述收纳结构5,且所述收纳结构5与所述换热结构4上的用于收纳废屑的所述存储结构6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存储结构6与所述换热结构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换热结构4的内部设有用于清理烟尘的所述清理结构7,且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1的所述清理结构7与所述换热结构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换热结构4的侧壁设有用于调节进气气流大小的所述风门结构2,且所述风门结构2连接于用于增压空气流通速度的所述增压结构8,所述增压结构8设于所述换热结构4的底端。

具体的,所述换热结构4包括换热器芯体41、盖板42、进水斗43、挡板44和换热室45,所述提手3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之间转动连接,用于对水源进行换热的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内侧壁为波浪形结构,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内部设有用于存储水源的所述换热室45,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侧壁设有用于添加水源的所述进水斗43,所述进水斗43上卡合有用于对所述换热室45进行密封的所述盖板42,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顶端的容纳空腔中设有四个所述挡板44。

具体的,所述支撑结构1包括底板11、驱动杆12、导向套13、丝杆14和滑杆15,所述导向套13固定于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侧壁,所述导向套13的内部设有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杆15,所述滑杆15背离所述导向套13的一端设有所述底板11,所述丝杆14贯穿连接于所述导向套13和所述滑杆15,所述丝杆14与所述导向套13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4与所述滑杆15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丝杆14的顶端固定有所述驱动杆12;用于通过煤球燃烧的气流对水源进行换热的所述换热结构4上设有所述支撑结构1,所述换热结构4的设置增大了换热面积,进而使换热效果更好,所述支撑结构1的设置便于调节所述换热结构4的高度,使所述换热结构4的内部的水源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完全排出,避免了倾倒水源,进而大大提高了使用舒适度和空间利用效率;即:首先在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底端的侧壁安装一个阀门,使阀门与所述换热室45导通,然后拆卸所述盖板42,通过所述进水斗43往所述换热室45的内部添加水源,然后可在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顶端的所述挡板44上放置铁锅或者其他厨具用于烹饪食物,进而大大提高了燃烧中的烟气的余热利用效率,同时便于放置大小不同的厨具,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内侧壁为波浪形结构,进而大大提高了换热面积,使对所述换热室45的内部的水源的换热效果更好,当所述换热室45的内部的水源烧开后,转动所述驱动杆12,所述驱动杆12带动所述丝杆14转动,所述丝杆14螺纹驱动所述滑杆15与所述导向套13之间滑动,进而使所述换热器芯体41相对所述底板11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便于调节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高度,使水源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从阀门排出,进而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及其使用舒适度,使操作更加方便灵活,所述丝杆14螺纹驱动具有限位作用,便于调节所述换热器芯体41至指定高度,便于不同高度的器皿转运热水。

具体的,所述清理结构7包括清理环71和连接杆72,所述底板11上圆周阵列设有多个所述连接杆72,所述连接杆72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72背离所述底板11的一端设有多个垂直于所述换热器芯体41方向的截面为波浪形结构的所述清理环71,所述清理环71沿着所述换热器芯体41方向结构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清理环71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清理结构7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结构1,所述清理结构7的另外一端与所述换热结构4之间滑动连接,进而便于在所述支撑结构1调节所述换热结构4的高度的同时通过所述清理结构7清理所述换热结构4上粘接的烟尘,进而使换热效率更好,即:所述换热器芯体41相对所述底板11移动时,所述清理环71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之间滑动,进而清理所述换热器芯体41上的烟尘,有效的防止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内侧壁上粘接烟尘影响换热效率,进而大大提高了换热质量,同时所述连接杆72便于对所述换热器芯体41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所述换热器芯体41移动的稳定性能。

具体的,所述收纳结构5包括传动圈51、固定框52、传动轴53、支撑框54、底杆55、第一齿轮56、调节杆57和第一齿条58,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侧壁等距设有多个所述支撑框54,所述传动轴53贯穿连接于所述支撑框54和所述第一齿轮56,所述第一齿轮56设于所述支撑框54的内部,所述第一齿条58与所述支撑框5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58与所述第一齿轮56之间啮合,所述调节杆57贯穿连接于所述支撑框54和所述第一齿条58,所述调节杆57与所述支撑框5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57与所述第一齿条58之间螺纹连接,所述传动圈51固定于所述传动轴53,所述传动圈51背离所述传动轴53的一端固定有所述固定框52,所述固定框52为弧形结构,且所述固定框52背离所述传动圈51的一端的弧形的弧心与所述传动轴53重合,固定框52背离所述传动圈51的一端设有多个所述底杆55。

具体的,所述存储结构6包括存储框61和限位块62,弧形结构的所述存储框61与所述固定框52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存储框61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存储框61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所述限位块62;所述换热结构4上设有多个用于分类存储煤球的所述收纳结构5,进而便于更换所述换热结构4的内部的任意位置的煤球,减小了热量的浪费,同时使更换煤球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促进了相邻的两个煤球之间的空气流通,使燃烧效果更好,同时配合所述存储结构6的使用使煤球废屑收纳更加方便快捷;即:当需要更换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内部的任意位置的煤球时,转动对应的所述调节杆57,所述调节杆57转动螺纹驱动所述第一齿条58与所述支撑框54之间滑动,所述第一齿条58驱动所述第一齿轮56转动,所述第一齿轮56带动所述传动轴53转动,所述传动轴53带动所述传动圈51转动,所述传动圈51带动所述固定框52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及其所述存储框61之间滑动,当所述固定框52的端部的凸起抵触所述存储框61时带动所述存储框61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之间滑动,进而带动所述存储框61部分外露,同时使所述底杆55从所述换热器芯体41外露,进而减小了热量浪费,同时便于对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内部的不同位置的煤球进行更换,同时不影响所述挡板44上的厨具,使煤球的更换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使相邻的两个煤球之间存储间隙,增加了空气流通,使煤球的燃烧效果更好,所述存储框61设于所述固定框52的底端,进而有效防止灰尘掉落至地面,使操作更加整洁,所述限位块62的设置进而有效的防止所述存储框61滑脱,所述调节杆57与所述第一齿条58之间螺纹连接,同时所述第一齿条58与所述支撑框54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58与所述第一齿轮56之间啮合,进而便于使所述传动圈51调节至任何角度后进行限位,使操作更加稳定。

具体的,所述风门结构2包括传动杆21、密封板22、驱动轴23和刮板24,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截面的底端的定边为弧形截面,所述驱动轴23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刮板24固定于所述驱动轴23,所述刮板24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底面之间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板22通过所述驱动轴23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1固定于所述密封板22;所述换热结构4的底端设有用于控制进气量的所述风门结构2,进而便于根据需要调节进气的大小,同时在调节进气的同时清理所述换热结构4的底端,使灰尘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即:当需要调节进气量的大小时,转动所述传动杆21,所述传动杆21配合所述密封板22的设置采用了省力杠杆,使操作更加省力,所述传动杆21带动所述密封板22绕所述驱动轴23转动,进而调节所述密封板22对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侧壁的密封性能,进而调节进气量,同时所述驱动轴23带动所述刮板24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底面之间滑动,有效的防止灰尘粘接,进而使灰尘的处理更加方便快捷。

具体的,所述增压结构8包括增压板81、气孔82、第二齿条83和第二齿轮84,所述驱动轴23的端部固定有所述第二齿轮84,所述第二齿轮84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内部的滑动连接的所述第二齿条83啮合,所述第二齿条83的端部设有所述增压板81,所述气孔82贯穿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且延伸至内部;所述增压结构8设于所述换热结构4的底端,且所述增压结构8连接于所述风门结构2,进而便于通过所述风门结构2驱动所述增压结构8促进所述换热结构4的内部的空气流通,进而便于煤球更换后快速的燃烧升温;当需要促进煤球燃烧时,转动所述传动杆21,所述密封板22带动所述驱动轴23上的所述第二齿轮84转动,所述第二齿轮84往复的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条83与所述换热器芯体41之间滑动,进而使所述增压板81往复滑动使气体经过所述气孔82进入所述换热器芯体41的内部,促进空气流通,便于使更换后的煤球快速的燃烧。

在使用时,首先在换热器芯体41的底端的侧壁安装一个阀门,使阀门与换热室45导通,然后拆卸盖板42,通过进水斗43往换热室45的内部添加水源,然后可在换热器芯体41的顶端的挡板44上放置铁锅或者其他厨具用于烹饪食物,进而大大提高了燃烧中的烟气的余热利用效率,同时便于放置大小不同的厨具,换热器芯体41的内侧壁为波浪形结构,进而大大提高了换热面积,使对换热室45的内部的水源的换热效果更好,当换热室45的内部的水源烧开后,转动驱动杆12,驱动杆12带动丝杆14转动,丝杆14螺纹驱动滑杆15与导向套13之间滑动,进而使换热器芯体41相对底板11的位置发生改变,进而便于调节换热器芯体41的高度,使水源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从阀门排出,进而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及其使用舒适度,使操作更加方便灵活,丝杆14螺纹驱动具有限位作用,便于调节换热器芯体41至指定高度,便于不同高度的器皿转运热水;换热器芯体41相对底板11移动时,清理环71与换热器芯体41之间滑动,进而清理换热器芯体41上的烟尘,有效的防止换热器芯体41的内侧壁上粘接烟尘影响换热效率,进而大大提高了换热质量,同时连接杆72便于对换热器芯体41进行限位,大大提高了换热器芯体41移动的稳定性能;当需要更换换热器芯体41的内部的任意位置的煤球时,转动对应的调节杆57,调节杆57转动螺纹驱动第一齿条58与支撑框54之间滑动,第一齿条58驱动第一齿轮56转动,第一齿轮56带动传动轴53转动,传动轴53带动传动圈51转动,传动圈51带动固定框52与换热器芯体41及其存储框61之间滑动,当固定框52的端部的凸起抵触存储框61时带动存储框61与换热器芯体41之间滑动,进而带动存储框61部分外露,同时使底杆55从换热器芯体41外露,进而减小了热量浪费,同时便于对换热器芯体41的内部的不同位置的煤球进行更换,同时不影响挡板44上的厨具,使煤球的更换更加方便快捷,同时使相邻的两个煤球之间存储间隙,增加了空气流通,使煤球的燃烧效果更好,存储框61设于固定框52的底端,进而有效防止灰尘掉落至地面,使操作更加整洁,限位块62的设置进而有效的防止存储框61滑脱,调节杆57与第一齿条58之间螺纹连接,同时第一齿条58与支撑框54之间滑动连接,第一齿条58与第一齿轮56之间啮合,进而便于使传动圈51调节至任何角度后进行限位,使操作更加稳定;当需要调节进气量的大小时,转动传动杆21,传动杆21配合密封板22的设置采用了省力杠杆,使操作更加省力,传动杆21带动密封板22绕驱动轴23转动,进而调节密封板22对换热器芯体41的侧壁的密封性能,进而调节进气量,同时驱动轴23带动刮板24与换热器芯体41的底面之间滑动,有效的防止灰尘粘接,进而使灰尘的处理更加方便快捷;当需要促进煤球燃烧时,转动传动杆21,密封板22带动驱动轴23上的第二齿轮84转动,第二齿轮84往复的转动带动第二齿条83与换热器芯体41之间滑动,进而使增压板81往复滑动使气体经过气孔82进入换热器芯体41的内部,促进空气流通,便于使更换后的煤球快速的燃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