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煮面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6144发布日期:2020-02-21 18:54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煮面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煮面灶。



背景技术:

目前,面条类食品发展至今,销量仍在逐年上升,从南到北,全国各地都有吃面条的习俗,面条类食品在未来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各种各样的煮面机相继出现。

现有的煮面机一般包括灶台和加热装置,灶台工作时,加热装置将冷水烧开,烧开后的水用于煮面。

煮面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直接排放到外界空气中,排出的烟气中携带一部分热能,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煮面灶,其优点是能够利用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能煮面灶,包括灶台和至少一个水箱,所述灶台内设置有排烟通道,所述排烟通道的出口设置于灶台的表面,所述水箱放置于所述灶台上并封住排烟通道的出口,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若干个竖直的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穿过水箱的上下表面且与水箱的上下表面密封连接,所述水箱与散热管的外管壁之间形成有容水空腔。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燃气产生的烟气可以通过排烟通道进入到水箱的散热管,流经散热管的同时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实现了余热利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堆叠放置有三个,三个水箱内部的散热管同轴设置。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水箱堆叠放置,模块化设计,根据需要可以对水箱个数增减,散热管同轴设置有利于烟气通畅流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上下表面的四个侧边均设置有第二扣边,当三个水箱堆叠放置时,相邻的两个水箱的第二扣边对接,形成以两个第二扣边为高度的匀气空间。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水箱的上下表面的四个侧边设置第二扣边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水箱堆叠放置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水箱之间形成的以两个第二扣边为高度的匀气空间,可以保证烟气在水箱之间均匀上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同侧均焊接有转接管,相邻的水箱之间通过转接管连通。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水箱堆叠放置,转接管将相邻的水箱连通,从最上层水箱的冷水注入口注水,可以注满所有的水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转接管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的软管。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方便水箱的拆卸与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泄压管。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水箱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气,水箱内气压升高,导致水箱鼓包变形,泄压管与水箱之间连通可以将产生的热气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内部设有多排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与所述水箱内部的散热管穿插排布。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进一步保证水箱不会发生鼓包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灶台表面的四个侧边设有第一扣边。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煮面过程中会有汤水洒在灶台的表面,第一扣边可以防止汤水流到地面上,造成人员滑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箱的正面设置有两个水龙头。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水箱内的水加热后可以从水龙头放出供厨房内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通过设置排烟通道和水箱,可以利用烟气中携带的热量对水箱内的冷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冷水可以供厨房内的工作人员使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煮面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煮面灶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煮面灶的灶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煮面灶的第一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灶台;12、排烟通道;121、出口;13、圆形凹槽;14、第一扣边;15、煮锅;16、置锅槽;2、第一水箱;21、冷水注入口;22、防尘盖;23、铰链;24、容水空腔;3、第二水箱;31、水龙头;4、第三水箱;41、第二扣边;42、匀气空间;5、散热管;6、加强杆;7、转接管;71、抱箍;72、软管;8、泄压管;9、焊烟净化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节能煮面灶,包括一个灶台1,灶台1的背侧设有排烟通道12,带有散热管5的水箱设置于排烟通道12上方。灶台1在工作时,燃气产生的烟气从排烟通道12进入散热管5中,从而对水箱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可供厨房内使用,水箱的上方设有焊烟净化器9,烟气被焊烟净化器9的吸气管道吸入焊烟净化器9内部,烟气中的灰尘吸附在焊烟净化器9的滤网上,被净化的烟气最后排到外界环境中。

结合图3,具体来说灶台1呈矩形状,灶台1的表面设置有两个置锅槽16用于安装煮面锅,排烟通道12的出口121开设在灶台1的表面,灶台1表面的四个侧边向上弯折一体成型有截面呈矩形的第一扣边14,灶台1的一角处开设有圆形凹槽13,圆形凹槽13下方连接有排污管道,清洁过程中可将汤汁直接清理到圆形凹槽13内,通过排污管道排出,避免烧开后的汤汁溢出流到地面。

较佳的,水箱堆叠放置有三个,从上到下依次为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和第三水箱4,三个水箱均为矩形箱。要说明的是,水箱数量并不仅限于三个,具体水箱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厨房环境决定。

以第一水箱2的结构为例,散热管5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散热管5均竖直排布在水箱的内部,散热管5为中空圆柱形管,其上端延伸至水箱的顶面,下端延伸至水箱的底面,散热管5于水箱的顶面和底面均开口,散热管5的上下两端在开口处均与水箱焊接,从而使得水箱的内部与各个散热管5的外壁之间形成有容水空腔24。

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以及第三水箱4内的散热管5的排布方式、位置完全相同,使得当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第三水箱4堆叠时,三个水箱内部的散热管5一一对应且同轴。

考虑到相邻两个水箱的散热管5不同轴时,不利于烟气从一个水箱的散热管5进入到另一个水箱的散热管5,也容易导致烟气从两个水箱之间的缝隙溢出。每个水箱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扣边41,当两个水箱堆叠在一起时,两个水箱的第二扣边41对接,水箱之间形成以两个第二扣边41为高度的匀气空间42,烟气从位于下方的散热管5首先进入到匀气空间42,然后从匀气空间42进入到位于上方的水箱的散热管5中。

由于水箱面积较大,加热过程中,容易鼓包变形,因此,在水箱内部设置多排加强杆6,加强杆6与水箱内部的散热管5穿插排布。更具体的,可以利用打孔机在水箱的正面和背面打有通孔,加强杆6穿过通孔后,两端分别焊接于水箱的正面和背面。

结合图4,第一水箱2的上表面开设有冷水注入口21,用于向水箱内注入冷水,冷水注入口21成矩形开口状,冷水注入口21处设置有防尘盖22,防尘盖22的尺寸与矩形开口的尺寸相同,防尘盖22通过铰链23连接于第一水箱2的上表面,注水时打开防尘盖22,其他时间关闭防尘盖22,避免灰尘的落入。

参考图1,三个水箱的同侧均焊接有转接管7,转接管7呈90°弯管状。具体地,在第一水箱2和第三水箱4上各自焊接有一个转接管7,第二水箱3上焊接有两个转接管7,第二水箱3的其中一个转接管7与第一水箱2上的转接管7相连,另一个转接管7与第三水箱4上的转接管7相连,连接后使得第一水箱2与第二水箱3相连通,第二水箱3与第三水箱4相连通。较佳的,两个转接管7之间可通过一个软管72相连,软管72与转接管7连接处通过抱箍71箍紧,抱箍71可以提高软管72与转接管7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拆卸。

第三水箱4的一侧设有泄压管8,水箱内的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热蒸汽,使得水箱内气压增高,为了保证安全,需要设置一根泄压管8将热蒸汽排出水箱。泄压管8位于水箱的一侧,与第二水箱3和第三水箱4相连通,其中,第三水箱4是通过增设一个转接管7与泄压管8的底端螺纹连接。这样,在加热过程中第二水箱3、第三水箱4内产生的热蒸汽可通过泄压管8排到外界环境中,第一水箱2内产生的热蒸汽可通过冷水注入口21排到外接环境中。

第二水箱3的正面安装有两个水龙头31,方便第一水箱2和第二水箱3内的水供人使用。

灶台1工作时,燃气对煮锅15内的水进行加热,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经排烟通道12上升进入到水箱的散热管5,流经散热管5的同时,烟气中携带的热量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最后经焊烟净化器9净化处理后排到外界环境中。本实用新型的节能煮面灶利用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对水箱内的水进行加热,减少能源的损失,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