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6141发布日期:2020-02-21 18:5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化是未来烹饪设备的发展方向,集成化的烹饪设备具有占用厨房空间小,使用方便等优点。集成灶的灶具底盘中一般设置有控制器等电器元件,而集成灶在工作时,烹饪室中的热量向上传至灶具底盘,而灶具面板上的燃烧器产生的热量也向下传递至灶具底盘,造成集成灶的灶具底盘温度过高,过高的温度会对控制器等电器元件的性能造成安全隐患。

现有的集成灶一般将灶具和蒸箱或烤箱或洗碗机或消毒柜等集成在一起。排油烟是集成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现有的集成灶一般利用厨房现有的吸油烟机来处理集成灶工作时产生的油烟,这种方式能较好地解决集成灶的灶具部分产生的油烟问题,但是对集成灶的其他部分(如蒸箱、烤箱等)产生的油烟或蒸汽的处理效果较差。申请号为201610647070.5(申请公布号为cn10612307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侧吸下排下置风机集成灶,包括机体、灶具总成、除油烟装置、该除油烟装置包括风机,置于机体内的进烟通道,机体后部上方具有与进烟通道相通的集烟罩,机体内底部且位于蒸箱或烤箱或洗碗机或消毒柜烹饪腔的下方具有一空腔,在空腔内横向放置有一所述风机,所述风机置于空腔内后能使油烟从蜗壳一侧的进风口进入所述蜗壳内,所述进烟通道与所述空腔相通,所述蜗壳的出气口连接有一排风管。该专利中将灶具和烹饪腔产生的油烟统一引至烹饪腔下方的除油烟装置中,油烟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该专利采用向下排烟的方式,不仅增加了排烟通道的长度,增加排油烟的难度,降低了排油烟效率,并且存在着灶具产生的油烟倒灌至蒸箱或烤箱中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排气效率高的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为解决上述第一、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具有烹饪腔的烹饪装置和灶具,上述灶具包括有灶壳,该灶壳中设置有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该灶壳包括底盘和盖合在底盘开口上的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灶壳中设置有具风机的散热通道,且该灶壳的前侧面上开设有前排气口,上述散热通道的出风口与该前排气口相流体连通,上述烹饪腔上开设有第一出气口,上述灶壳的底盘和面板上分别开设有灶壳的内腔相通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排气口,该第一进气口与上述第一出气口相流体连通。

为避免第一排气口中排出的废气对用户产生干扰,所述第一排气口开设在面板的后侧端。

为使前排气口能均匀排气,所述前排气口由沿灶壳长度方向间隔均布在灶壳前侧面上的排气孔组成,排气孔沿沿灶壳长度方向设置能进一步降低前排气口出气对用户的使用造成的影响。

为使气体能更加平稳地从第一排气口外排,同时也避免由烹饪腔进入的气体在灶壳中乱窜而影响灶具中燃烧器的燃烧以及排气效率,所述灶壳中设置有排气盒,该排气盒具有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该第二进气口与上述第一进气口相流体连通,而第二出气口与上述第一排气口相流体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上述散热通道由设在灶壳中的导流罩与灶壳底盘的内底面围设而成,且该散热通道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蜗壳罩,上述风机设置在该蜗壳罩中。

进一步,所述风机偏心地设置在该蜗壳罩中,从而能增加风机的出风量。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罩沿散热通道的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依次包括进风段、过渡段以及出风段,其中进风段连接在蜗壳罩的出风端口上且其延伸方向与该蜗壳罩相切,过渡段的延伸方向与进风段垂直,出风段在过渡段的同一延伸方向上。过渡段通过改变气流方向来增加散热通道中气流的能量,从而提升散热通道中的气流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所述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设在出风段的顶部并接近上述过渡段。过渡段蓄积的气流能量最大,将电子元件设置在由过渡段进入出风段处能大大改善气流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效果。

为减少气流由进风段进入过渡段的能量损失,所述进风段与过渡段呈圆弧过渡。

为使前排气口的出气能更加平稳,所述进风段的横截面大小沿其延伸方向呈均一变化,过渡段的横截面大小也沿其延伸方向呈均一变化,而出风段的横截面大小沿其延伸方向均匀递增。

为使气流在出风段中均匀流动并从前排气口均匀排出,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大于进风段,上述出风段呈喇叭状扩口,而该过渡段的延伸方向位于该出风段的中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通道带走电子元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对电子元件的散热,提高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此外,通过前排气口和第一排气口能分别实现集成灶的前侧排烟和上侧排烟,其中前排气口排放的仅为灶壳内热空气降温后的暖风,因此不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影响,并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通过暖风的吹拂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而上侧排烟能使烹饪腔中的烟气与灶具产生的油烟一起外排,从而提高了排烟效率,并且能避免灶具产生的高度浓度油烟窜至烹饪装置而影响烹饪装置中食物烹饪品质,从而提升了排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再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6所示,一种带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包括灶具和具有烹饪腔10的烹饪装置1,上述灶具包括灶壳2,该灶壳2中设置有本实施例中工作时会发热的电子元件7(例如控制器等),且该灶壳2包括底盘22和盖合在该底盘22开口上的面板21。本实施例中,上述具有烹饪腔10的烹饪装置1为蒸烤一体机。

上述烹饪腔10的背面开设有第一出气口101,底盘22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气口221,该第一进气口221与上述第一出气口101相流体连通(流体连通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当第一进气口221与第一出气口101邻设时,两者可直接连通,未示出;当第一进气口221与第一出气口101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时可通过管路相通,如图5所示;本发明其他地方出现的流体连通的含义与此相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出气口101与第一进气口221通过排气管3连通,而面板21的后侧端开设有第一排气口211,该第一排气口211与上述第一进气口221均与灶壳2内部相通,这样烹饪腔10中的烟气能通过排气管3后排,进入灶壳2中再从第一排气口211在吸油烟机的抽吸作用下竖向向上外排,进而能进一步提高排气效率。

本实施例中,为避免由排气管3进入灶壳2的烟气在灶壳2中乱窜而影响灶具中燃烧器的燃烧以及排气的效率,上述灶壳2中设置有排气盒4,该排气盒4顶部开口而形成第二出气口42,底部开口有第二进气口41,该第二进气口41与上述第一出气口101相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排气盒4的底壁与底盘22的底壁贴设,第二进气口41与第一进气口221上下重叠设置,且第二进气口41的口沿竖向向下延伸而形成第一接头411,该第一接411头穿过上述第一进气口221并伸入上述排气管3中。上述第二出气口42与第一排气口211相流体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二出气口42与第一排气口211的大小相匹配,并且第二出气口42口沿与第一排气口211的口沿上下叠置。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排气口211上设置有排气盖板212,该排气盖板212上开设有供气体排出的排气孔212a。

进一步,灶壳2中设置有具风机61的散热通道6,且该灶壳2的前侧面上开设有前排气口225,上述散热通道6的出风口与该前排气口225相流体连通。这样通过该前排气口225能实现前侧排烟,其中前排气口225排放的仅为灶壳2内热空气降温后的暖风(上述排气盒4能彻底避免烹饪腔10的烟气在灶壳2中内乱窜),因此不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影响,并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通过暖风的吹拂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使前排气口225能均匀排气,该前排气口225由沿灶壳2长度方向间隔均布在灶壳2前侧面上的排气孔225a组成,排气孔225a沿灶壳2长度方向设置能进一步降低前排气口225出气对用户的使用造成的影响。灶壳2的左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气孔222和第二通气孔223,通过该第一通气孔222和第二通气孔223使得外界冷空气进入灶壳2中。

本实施例中,上述散热通道6由设在灶壳2中的导流罩60与灶壳2底盘22的内底面围设而成,且该散热通道6的进风口处设置有蜗壳罩64,上述风机61设置在该蜗壳罩64中。其中,风机61偏心地设置在该蜗壳罩64中,从而能增加风机61的出风量。上述导流罩60沿散热通道6的进风口至出风口方向依次包括进风段603、过渡段602以及出风段601,其中进风段603连接在蜗壳罩64的出风端口上且其延伸方向与该蜗壳罩64相切,过渡段602与进风段603的延伸方向垂直,出风段601在过渡段602的同一延伸方向上。过渡段602通过改变气流方向来增加散热通道6中气流的能量,从而提升散热通道6中的气流对电子元件7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升对电子元件7的散热效果,将的电子元件7设在出风段601的顶部并接近上述过渡段602,这样过渡段602蓄积的气流能量最大,将电子元件7设置在由过渡段602进入出风段601处能大大改善气流对电子元件7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为减少气流由进风段603进入过渡段602的能量损失,上述进风段603与过渡段602呈圆弧过渡。为使前排气口225的出气能更加平稳,上述进风段603的横截面大小沿其延伸方向呈均一变化,过渡段602的横截面大小也沿其延伸方向呈均一变化,而出风段601的横截面大小沿其延伸方向均匀递增。为使气流在出风段601中均匀流动并从前排气口225均匀排出,上述过渡段602的横截面大于进风段603,上述出风段601呈喇叭状扩口,而该过渡段602的延伸方向位于该出风段601的中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