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再生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8349发布日期:2019-11-12 21: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发器(10),所述蒸发器(10)具有进气口(111)和排气口(112);

蒸汽压缩机(20),所述蒸汽压缩机(20)具有蒸汽进口(21)和蒸汽出口(22),所述蒸汽进口(21)与所述排气口(112)连通,以使所述蒸发器(10)排出的二次蒸汽(1)进入所述蒸汽压缩机(20)内进行一次升温升压处理;

蒸汽喷射器(30),所述蒸汽喷射器(30)连通在所述蒸汽出口(22)和所述进气口(111)之间,用于对经过一次升温升压的二次蒸汽进行二次升温升压处理,并将经过二次升温升压处理的二次蒸汽排入至所述蒸发器(10)内作为所述蒸发器(10)的加热热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喷射器(30)具有生蒸汽入口(31),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生蒸汽入口(31)连通的生蒸汽提供源,以使生蒸汽(2)与二次蒸汽(1)在所述蒸汽喷射器(30)处进行能量交换;其中,所述生蒸汽(2)的压力大于二次蒸汽(1)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0)还具有溶液循环进口(113)和溶液循环出口(114),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

溶液循环管路(40),所述溶液循环管路(40)连通在所述溶液循环进口(113)和所述溶液循环出口(114)之间;

溶液循环泵(50),所述溶液循环泵(50)设置在所述溶液循环管路(40)上;

储液罐(60),所述储液罐(60)设置在所述溶液循环管路(40)上;

其中,所述储液罐(60)、所述溶液循环管路(40)、所述溶液循环泵(50)和所述蒸发器(10)形成溶液循环子系统,以使稀溶液(3)循环地通入至所述蒸发器(10)中再生形成浓溶液(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

稀溶液流通管路(70),所述稀溶液流通管路(70)与所述溶液循环子系统连通,以将稀溶液(3)输送至所述溶液循环子系统中;

浓溶液排出管路(80),所述浓溶液排出管路(80)与所述溶液循环子系统连通,以将浓溶液(4)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60)具有稀溶液进口(61)和浓溶液出口(62),所述稀溶液流通管路(70)与所述稀溶液进口(61)连通,所述浓溶液排出管路(80)与所述浓溶液出口(62)连通;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

出料泵(90),所述出料泵(90)设置在所述浓溶液排出管路(80)上;以当所述储液罐(60)内的溶液的浓度达到预定值时,控制所述出料泵(90)处于打开状态,当所述储液罐(60)内的溶液的浓度低于所述预定值时,控制所述出料泵(90)处于关闭状态,使稀溶液(3)在所述储液罐(60)和所述蒸发器(10)之间继续循环再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10)还具有冷凝水排出口(115);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

冷凝水预热器(100),所述稀溶液流通管路(70)经过所述冷凝水预热器(100)后与所述溶液循环子系统连通;

冷凝水流通管路(110),所述冷凝水流通管路(110)与所述冷凝水排出口(115)连通并经过所述冷凝水预热器(100);以使位于所述冷凝水流通管路(110)内的冷凝水(5)对位于所述稀溶液流通管路(70)内的稀溶液(3)进行预热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

浓溶液冷却器(120),所述浓溶液排出管路(80)经过所述浓溶液冷却器(120);所述稀溶液流通管路(70)经过所述浓溶液冷却器(120)后与所述溶液循环子系统连通,以使位于所述浓溶液排出管路(80)内的浓溶液(4)对位于所述稀溶液流通管路(70)内的稀溶液进行预热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溶液流通管路(70)包括并联的第一子稀溶液管路(71)和第二子稀溶液管路(72),其中,所述第一子稀溶液管路(71)经过所述冷凝水预热器(100)后与所述溶液循环子系统连通;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

浓溶液冷却器(120),所述浓溶液排出管路(80)经过所述浓溶液冷却器(120),所述第二子稀溶液管路(72)经过所述浓溶液冷却器(120)后与所述溶液循环子系统连通;以使位于所述浓溶液排出管路(80)内的浓溶液(4)和位于所述冷凝水流通管路(110)内的冷凝水同时对稀溶液(3)进行预热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

第一连通管路(130),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0)连通在所述排气口(112)和所述蒸汽进口(21)之间;

第二连通管路(140),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0)连接在所述第一连通管路(130)和所述冷凝水流通管路(110)之间;

一级冷凝器(150),所述一级冷凝器(15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0)路上;以使部分二次蒸汽(1)进入所述一级冷凝器(150)内冷凝,冷凝后得到的冷凝水(5)用于对稀溶液(3)进行预热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

汽水分离罐(160),所述汽水分离罐(16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通管路(140)上并位于所述一级冷凝器(150)的下游,以使不凝气(6)与二次蒸汽(1)冷凝出的冷凝水(5)分离,并通过所述汽水分离罐(160)的气体出口(161)将不凝气(6)排出,通过所述汽水分离罐(160)的冷凝水出口(162)将二次蒸汽(1)冷凝出的冷凝水(5)排出至第二连通管路(140)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再生系统还包括泵送模块(170),所述泵送模块(170)与所述汽水分离罐(160)的气体出口(161)连通,用于将部分二次蒸汽(1)泵送至所述一级冷凝器(150)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模块(170)包括:

水环真空泵(171)和第三连通管路(172),所述水环真空泵(171)与所述汽水分离罐(160)的所述气体出口(161)通过所述第三连通管路(172)连通;

二级冷凝器(173)和循环回收管路(174),所述二级冷凝器(173)通过所述循环回收管路(174)与所述水环真空泵(171)连通,所述二级冷凝器(173)具有用于将不凝气(6)排出至外部环境中的气体排出口(175)。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溶液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为降膜蒸发器,所述降膜蒸发器包括:

加热室(11),所述加热室(11)的顶部开设有所述溶液循环进口(113),所述加热室(11)的底部开设有所述溶液循环出口(114),所述加热室(11)的侧壁上开设有间隔设置的所述进气口(111)、气液混合物出口(116)和所述冷凝水排出口(115);

汽水分离器(12),所述汽水分离器(12)具有所述排气口(112)、气液混合物进口(117)和溶液回收口(118),所述气液混合物进口(117)与所述气液混合物出口(116)连通,所述溶液回收口(118)与所述溶液循环管路(40)连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