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4109发布日期:2019-11-05 22:07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送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消防送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土地资源的的日趋紧张,人们都逐渐搬入高楼大厦居住,一栋高楼往往居住着数十甚至上百户居民。面对这种群居现象,火灾所带来的损失的也越来越大,一户发生火灾,往往影响一整栋楼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发生火灾时,人们一般从楼梯处逃生,如何能够在火灾发生的第一时间在逃生通道中通风排烟,为人员逃生营造良好的环境也很重要。据火灾资料表明,烟气是建筑火灾中导致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在火灾丧生的人员中,多数都是浓烟熏呛产生窒息反应导致死亡,因此在火灾初期采取排烟措施,可以减小因熔烟熏呛窒息死亡的比例,降低火灾的死亡率。

目前在火灾发生时都是需要人为去打开消防楼梯的窗户,使得消防楼梯处可以通风,有利于人们紧急逃生时能呼吸到新鲜空气。然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时,人们一般都会紧急逃生,而人为去打开窗户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消防送风系统,火灾时,可实现消防楼梯处可以通风,为逃生人群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消防送风系统,包括烟雾传感器、第一控制器、用于将新鲜空气吹进室内的吹风机以及送风管,所述烟雾传感器设有多个并分别位于室内的不同位置,位于室内的墙壁开设有排烟口以及送风口,所述送风口位于所述排烟口的下方,所述送风口与所述送风管的一端相连通,且所述送风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所述吹风机设于所述送风管内,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所述烟雾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吹风机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生火灾时,当浓烟进入消防楼梯时,烟雾传感器检测到浓烟后发送信号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吹风机对楼梯前室内进行吹气,室外新鲜空气从送风口进入至楼梯前室,并使得消防楼梯处的气压大于火灾现场的气压,进而使浓烟不容易进入消防楼梯的前室,防止浓烟充满楼梯前室,排烟口与送风口设置使得消防楼梯处可以通风,为逃生人群提供新鲜空气,为逃生人群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优选的,所述送风管呈水平设置,位于室外部分的所述送风管内横向设有启闭板,所述启闭板呈圆板状,所述送风管与所述启闭板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启闭板摆动,以将所述送风口与室外隔断或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闭板平时隔断送风口与室外,防止有老鼠等进入送风管进而破坏吹风机;当发生火灾时,驱动装置驱动启闭板摆动,使得送风口与室外连通,使得吹风机可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吹进室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固设于启闭板的中心轴以及相互啮合的蜗轮与蜗杆,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送风管外壁,所述中心轴呈水平设置,且所述中心轴进过所述启闭板的圆心位置处,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均转动承载于所述送风管的管壁,且所述中心轴的其中一端贯穿所述送风管的管壁并与所述蜗轮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与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与所述烟雾传感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生火灾,且烟雾传感器检测到浓烟时,烟雾传感器将信号分别发送给第一控制器以及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通过蜗轮与蜗杆配合传动进而驱动中心轴转动,中心轴转动时带动启闭板摆动,此时室外与送风口连通,当启闭板摆动至水平位置时,送风管的送风量达到最大值;当烟雾传感器检测不到浓烟时,烟雾传感器对第一控制器以及第二控制器发送信号,此时,在第二控制器的作用下,驱动电机驱动蜗杆反向转动,此时在蜗轮与蜗杆的配合作用下,中心轴反向转动并使得启闭板从水平位置摆动至竖直位置,此时送风口与室外被隔断,启闭板对吹风机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送风管位于室外的外壁设有用于罩住所述驱动电机的防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设置对驱动电机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位于室内设置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电连接有第三控制器,所述第三控制器与所述烟雾传感器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时,烟雾传感器也会将信号发送给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启动蜂鸣器,进而提醒人们发生火灾。

优选的,所述送风管与室外的墙壁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风管与室外的墙壁可拆卸连接,便于工作人员更换送风管。

优选的,所述送风管的外侧壁凸出设置有两个安装部,两个所述安装部沿所述送风管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安装部通过螺栓固定于室外的墙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风管通过螺栓固定于外墙,当送风管需要更换时,工作人员可将送风管拆下来。

优选的,所述送风口位于室外的一侧设置有上半安装环以及下半安装环,所述上半安装环与所述下半安装环之间设有供安装部插接的空间,所述上半安装环与所述下半安装环朝向所述送风管的端面上均设置有齿形槽,所述送风管的外侧壁对应设置有与所述齿形槽插接配合的齿形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形块与齿形槽配合设置,使得送风管不容易转动,进一步增强送风管与外墙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烟雾传感器检测到浓烟后发送信号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吹风机对消防楼梯前室内进行吹气,室外新鲜空气从送风口进入至楼梯前室,并使得消防楼梯处的气压大于火灾现场的气压,进而使浓烟不容易进入消防楼梯的前室,排烟口与送风口设置使得消防楼梯处可以通风,为逃生人群提供新鲜空气,为逃生人群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2、启闭板平时隔断送风口与室外,防止有老鼠等进入送风管进而破坏吹风机;当发生火灾时,驱动装置驱动启闭板摆动,使得送风口与室外连通,使得吹风机可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吹进室内;

3、齿形块与齿形槽配合设置,使得送风管不容易转动,进一步增强送风管与外墙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消防送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楼梯前室与送风管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风管与上半安装环、下半安装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风管与上半安装环、下半安装环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楼梯前室;2、烟雾传感器;3、吹风机;4、送风管;51、排烟口;52、送风口;6、启闭板;61、中心轴;71、驱动电机;72、蜗轮;73、蜗杆;8、安装部;91、上半安装环;92、下半安装环;10、齿形槽;11、齿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消防送风系统,参见图1和图2,包括烟雾传感器2、第一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用于将新鲜空气吹进楼梯前室1内的吹风机3以及送风管4。本实施例中主要以安装于消防楼梯的消防送风系统为例进行阐述,在本实施例中,室外指的是楼梯前室1外,室内指的是楼梯前室1内。烟雾传感器2设有多个并分别位于楼梯前室1内的不同位置,烟雾传感器2可实时检测室内烟雾浓度情况。位于楼梯前室1内设置有蜂鸣器(图中未示出),蜂鸣器电连接有第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三控制器与烟雾传感器2电连接。位于室内的墙壁开设有排烟口51以及送风口52,送风口52位于排烟口51的下方,且送风口52与排烟口51之间的距离至少相隔三米。送风口52与送风管4的一端相连通,且送风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室外,吹风机3设于送风管4内,第一控制器与烟雾传感器2电连接,吹风机3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当浓烟进入消防楼梯时,烟雾传感器2检测到浓烟后发送信号给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控制吹风机3对楼梯前室1内进行吹气,室外新鲜空气从送风口52进入至楼梯前室1,并使得消防楼梯处楼梯前室1的气压大于火灾现场的气压,进而使浓烟不容易进入消防楼梯前室1,同时,若有浓烟进入消防楼梯前室1,浓烟可从排烟口51排到室外,防止浓烟充满楼梯前室1,排烟口51与送风口52设置使得消防楼梯处可以通风,为逃生人群提供新鲜空气,为逃生人群提供更多的逃生时间。

参见图2,送风管4呈水平设置,位于室外部分的送风管4内横向设有启闭板6,启闭板6呈圆板状,送风管4与启闭板6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启闭板6摆动,以将送风口52与室外隔断或连通。

参见图3和图4,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71、固设于启闭板6的中心轴61以及相互啮合的蜗轮72与蜗杆73,驱动电机71设置于送风管4外壁,送风管4位于室外的外壁设有用于罩住驱动电机71的防护罩(图中未示出)。中心轴61呈水平设置,且中心轴61进过启闭板6的圆心位置处,中心轴61的两端均转动承载于送风管4的管壁,且中心轴61的其中一端贯穿送风管4的管壁并与蜗轮72固定连接,蜗杆73与驱动电机7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71电连接有第二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二控制器与烟雾传感器2电连接。发生火灾,且烟雾传感器2检测到浓烟时,烟雾传感器2可将信号分别发送给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71启动,驱动电机71通过蜗轮72与蜗杆73配合传动进而驱动中心轴61转动,中心轴61转动时带动启闭板6摆动,此时室外与送风口52连通,当启闭板6摆动至水平位置时,送风管4的送风量达到最大值;当烟雾传感器2检测不到浓烟时,烟雾传感器2对第一控制器以及第二控制器发送信号,此时,在第二控制器的作用下,驱动电机71驱动蜗杆73反向转动,此时在蜗轮72与蜗杆73的配合作用下,中心轴61反向转动并使得启闭板6从水平位置摆动至竖直位置,此时送风口52与室外被隔断,启闭板6对吹风机3起到保护作用。

参见图3和图4,送风管4与室外的墙壁可拆卸连接,送风管4的外侧壁凸出设置有两个安装部8,两个安装部8沿送风管4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安装部8通过螺栓固定于墙壁。位于室外的一侧且在送风口52处设置有上半安装环91以及下半安装环92,上半安装环91以及下半安装环92对送风管4起到预定位的作用,便于工作人员将送风管4安装到送风口52。上半安装环91与下半安装环92之间设有供安装部8插接的空间,上半安装环91与下半安装环92朝向送风管4的端面上均设置有齿形槽10,送风管4的外侧壁对应设置有与齿形槽10插接配合的齿形块11。

具体工作过程:

在平时,送风管4内的启闭板6处于竖直位置,送风口52与室外被隔断。

发生火灾时,当浓烟进入消防楼梯时,烟雾传感器2检测到浓烟后立刻发送信号给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以及第三控制器。此时第一控制器控制吹风机3启动,同时第二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71转动并驱动蜗杆73转动,在蜗轮72与蜗杆73的配合作用下,中心轴61转动并带动启闭板6摆动直至启闭板6摆动至水平位置,此时蜗轮72与蜗杆73配合起到自锁作用,使得启闭板6保持在水平位置处;此时送风管4的进风量可达到最大值,吹风机3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吹进室内,使得消防楼梯前室1的压强大于火灾现场的压强,浓烟不容易进入消防楼梯前室1,此时消防楼梯的前室中新鲜空气为逃生人群提供便利。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