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谷类粮食加工用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3394发布日期:2020-01-10 14:24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谷类粮食加工用干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粮食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谷类粮食加工用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谷类是一粮食作物的种类,谷类食物含蛋白质8%--40%。大豆含蛋白40%,稻米为8%,白青稞为13.4%,燕麦为15.6%。谷类中含脂肪约为20%左右,集中在籽粒、谷皮或谷胚部分。大豆籽粒、小麦胚芽含大量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占80%以上。

谷类是人体最主要、最经济的热能来源。中国传统是以谷类食物为主的,人体所需热能约有80%,蛋白质约有50%都是由谷类提供的。研究表明,很多食物具有药理作用,属药食同源。益寿食物是指能防治疾病、抗衰防老、延年益寿的食物。经常食用这些食物,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强身健体、尽终天年。这些食物有谷类、果品及蔬菜等。

谷类粮食在生产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太阳进行晒干,通过太阳晒干一是效率低下,二是需要特定的天气,已经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谷类粮食加工用干燥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谷类粮食加工用干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谷类粮食加工用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为立方体形状;

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连接有进料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斗(3)、电机(4)、螺杆(5)、筒壁(6)、支撑环(7),其中所述筒壁(6)一端连接在所述料斗(3)的下部,所述筒壁(6)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环(7),所述支撑环(7)固定连接到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螺杆(5),所述螺杆(5)位于所述筒壁(6)内,所述螺杆(5)位于所述筒壁(6)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筒壁(6)内;

所述支撑柱数量为两个,均包括上连接块(8)、下连接块(9)、弹簧(10)、上支板(11)、上开关(12)、下支板(13)、下开关(14);其中所述下连接块(9)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1)外壁上,所述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块(9)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块(8),所述上连接块(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7),所述上支板(11)水平固定连接到所述上连接块(8)的侧壁上,所述上开关(12)连接至所述上支板(11)下部,所述下支板(13)水平固定连接到所述下连接块(9)的侧壁上,所述下开关(14)连接至所述下支板(13)上部,所述下开关(14)正对所述上开关(12);

所述筒壁(6)的底部连接有环形柔性连接布(100)的一端,所述柔性连接布(100)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1)内;

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位于所述柔性连接布(100)下方设置有弧形的下落板(15),所述下落板(15)下方设置有传送带(16);

所述第一壳体(1)侧壁上位于所述传送带(16)上方还设置有电热丝(20);

所述第一壳体(1)底部位于所述传送带(16)一侧的下方还设置有下料斗(21),所述下料斗(21)底部设置有集料箱(2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吹风机(17),所述第一吹风机(17)的吹风口(18)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1)内,所述吹风口(18)还连接有分配管(19),所述分配管(19)为相互连接的多个管口,所述管口均朝向所述电热丝(20)。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斗(2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吹风机(23),所述第二吹风机(23)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下料斗(21)上中心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1)内位于所述下料斗(21)上方还设置有收集斗(24),所述收集斗(24)连接通管(25)的一端,所述通管(25)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壳体(2)内。

进一步的,所述通管(25)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一端还连接有抽风机(26)。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2)上还设置有出气口(27)。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烘干,并可以实现方便收集;

(2)本装置能够在物料烘干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除尘;

(3)本装置通过两个开关,可以方便知晓料斗中的物料剩余量,能够方便对其进行补料。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料斗;4-电机;5-螺杆;6-筒壁;7-支撑环;8-上连接块;9-下连接块;10-弹簧;11-上支板;12-上开关;13-下支板;14-下开关;15-下落板;16-传送带;17-第一吹风机;18-吹风口;19-分配管;20-电热丝;21-下料斗;22-集料箱;23-第二吹风机;24-收集斗;25-通管;26-抽风机;27-出气口;100-柔性连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谷类粮食加工用干燥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均为立方体形状;

所述第一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方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方连接有进料装置;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料斗3、电机4、螺杆5、筒壁6、支撑环7,其中所述筒壁6一端连接在所述料斗3的下部,所述筒壁6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环7,所述支撑环7固定连接到所述支撑柱上,所述电机4的驱动端连接所述螺杆5,所述螺杆5位于所述筒壁6内,所述螺杆5位于所述筒壁6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筒壁6内;

所述支撑柱数量为两个,均包括上连接块8、下连接块9、弹簧10、上支板11、上开关12、下支板13、下开关14;其中所述下连接块9固定连接到所述第一壳体1外壁上,所述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块9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块8,所述上连接块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环7,所述上支板11水平固定连接到所述上连接块8的侧壁上,所述上开关12连接至所述上支板11下部,所述下支板13水平固定连接到所述下连接块9的侧壁上,所述下开关14连接至所述下支板13上部,所述下开关14正对所述上开关12;

所述筒壁6的底部连接有环形柔性连接布100的一端,所述柔性连接布100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壳体1内;

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位于所述柔性连接布100下方设置有弧形的下落板15,所述下落板15下方设置有传送带16;

所述第一壳体1侧壁上位于所述传送带16上方还设置有电热丝20;

所述第一壳体1底部位于所述传送带16一侧的下方还设置有下料斗21,所述下料斗21底部设置有集料箱22。

-所述第一壳体1上还设置有第一吹风机17,所述第一吹风机17的吹风口18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1内,所述吹风口18还连接有分配管19,所述分配管19为相互连接的多个管口,所述管口均朝向所述电热丝20。

-所述下料斗2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吹风机23,所述第二吹风机23的出风口朝向所述下料斗21上中心处。

-所述第一壳体1内位于所述下料斗21上方还设置有收集斗24,所述收集斗24连接通管25的一端,所述通管25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壳体2内。

-所述通管25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的一端还连接有抽风机26。

-所述第二壳体2上还设置有出气口2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料斗3是用于放置物料(谷类粮食)的,电机4和螺杆5相当于是一个螺旋送料机构,通过控制电机4的转数,能够精确控制送料的量。

筒壁下方通过支撑环固定连接到了上连接块上,由于上连接块和下连接块是通过弹簧连接的,因此,当料斗3的重量发生变化后,两者的相对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这部分设置的作用是为了检测料斗中的物料剩余量,具体是下开关和上开关连接外部的报警器,处于触碰状态的时候,报警器不工作,说明料斗中的物料充足,处于分开状态的时候,报警器工作,说明料斗中的物料少。

由于筒壁的底部通过柔性连接部连接到第一壳体中,筒壁的上下移动过程中,也不会对物料产生影响。

物料通过下落板滑落到传动带上,然后传送带移动,通过加热丝能够对内部进行加热,通过第一吹风机能够将热风吹到传送带上对物料进行烘干,只需要控制传送带的运行速度,就能够将物料进行烘干。

物料烘干后,会落到下料斗中,由于下料斗侧壁上设置了第二吹风机,能够将物料中的灰尘进行吹气,然后通过另一端的抽风机进行抽风,能够将吹尘通过收集斗吸入到第二壳体中,实现对物料的除尘。

本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烘干,并可以实现方便收集;

(2)本装置能够在物料烘干的过程中,对物料进行除尘;

(3)本装置通过两个开关,可以方便知晓料斗中的物料剩余量,能够方便对其进行补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