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3367发布日期:2019-11-08 23:08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热水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模块化热水机组。



背景技术:

商用空气能热水机因其高效节能性,在宾馆、酒店、学校、医院等场所应用越来越多,但传统商用热水机的安装比较繁杂,现场需要完成水泵及管道安装、管道保温、传感器及控制系统安装、水箱安装等。传统热泵热水供应系统的设备分散,占地面积大,并且不能够轻易移动位置;现场施工量大,导致施工质量不可控制,项目周期长;需要对设备进行现场调试,涉及人员众多,协调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方便安装和移动,减少现场安装施工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块化热水机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化热水机组,包括:热水机模块和水箱模块,所述热水机模块包括:第一底座、并列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的热水机和水力管路组件;所述水箱模块包括:第二底座、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的水箱;所述热水机模块与所述水箱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热水机模块的重心位于其中间位置。

优选地,所述水力管路组件外部设有围护壳体。

优选地,所述热水机、水力管路组件和水箱并列设置,所述水力管路组件设在所述热水机与所述水箱之间。

优选地,所述水箱包括与所述水力管路组件连接的循环进水端口和循环出水端口。

优选地,所述水箱还包括供外部进水的进水端口。

优选地,所述水箱还包括与所述水力管路组件连接的用户取水端口,所述用户取水端口靠近所述循环进水端口设置。

优选地,所述水箱上靠近所述水力管路组件的端面为第一接入面,所述用户取水端口、循环进水端口和循环出水端口设于所述第一接入面上。

优选地,所述水箱上远离所述水力管路组件的端面为非接入面,所述循环出水端口处设有伸入至靠近所述非接入面的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水力管路组件包括:与所述循环出水端口连接的进水管路、与所述循环进水端口连接的出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水力管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用户取水端口连接的用户取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水力管路组件上靠近所述水箱的端面为第二接入面,所述进水管路的进口、出水管路的出口和所述用户取水管路的入口设于所述第二接入面。

优选地,所述水力管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的补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水力管路组件还包括与所述进水管路和用户取水管路连通的排水管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底座为型钢框架。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所述水力管路组件与所述水箱的连接管。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为软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热水机组,结构紧凑,可以拆卸移动,方便运输安装;整体在制造车间组装完成,最大化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提高了现场施工的质量;在水力管路组件的外部设有围护壳体,防雨防晒;在水箱的循环出水端口处设有伸入其内部的出水管,改善了水箱内的温度分布;水箱的循环出水端口、循环进水端口、用户出水端口设在水箱靠近水力管路组件的端面上,方便走管、接管,减少了现场施工的管道使用数量;将热水机模块的重心设于其中心,方便吊装,提升了吊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的水力管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块化热水机组,包括热水机模块1和水箱模块2,其中热水机模块1包括第一底座、热水机11和水力管路组件12,热水机11和水力管路组件12并列设在第一底座上;水箱模块2包括第二底座和设在第二底座上的水箱21,热水机模块1和水箱模块2之间可拆卸连接,以此使热水机组实现可移动,便于运输安装,并且结构紧凑,减少了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减少了安装的工作量也就减少了安装不良的发生,提升了现场施工的工作质量。为了方便热水机模块1的吊装,对水力管路组件12内部的水泵等合理布置,使热水机模块1的重心位于其中间位置,这样吊装的平衡性和安全性更高。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水力管路组件12的外部设有围护壳体,对水力管路组件12进行防雨防晒,围护壳体可选用钣金件、发泡板、岩棉板等材料。为了提高水力管路组件内部的通风性能,在围护壳体的侧面设置通风百叶窗,将水力管路组件的高温气流与热泵翅片进行换热,提升换热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热水机11、水力管路组件12和水箱21并列设置,也就是说水力管路模块12设在热水机11与水箱21之间,这样方便用管路将水箱与水力管路模块直接连接,不用绕管布置连接。

如图2所示,水箱21包括进水端口213、循环进水端口211和循环出水端口212,外部的水从进水端口213进入水箱21,然后从循环出水端口212进入水力管路组件中,再由水力管路组件12运送到热水机11中进行加热;经过热水机11加热后,再从循环进水端口211返回到水箱21内。水箱21上还设有用户取水端口214,用户取水端口214也与水力管路组件12连接,通过水力管路组件12将水箱21内的热水送到外界供用户使用,为了使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加热后的水,将用户取水端口214设在循环进水端口211的附近。

如图3所示,水力管路组件12包括进水管路121和出水管路122,进水管路121将水箱21内的水运送到热水机11中,进行加热;出水管路122将热水机11中的热水运送到水箱21内。进水管路121的进口1211与循环出水端口212连接,出水管路122的出口1221与循环进水端口211连接。以此方式形成一个循环,对冷水进行加热,并将热水进行送回到水箱存储。

具体地,水力管路组件12还包括用户取水管路123,用户取水管路123将水箱21内的水运送到外界,供用户使用。用户取水管路123的入口1231与水箱21的用户出水端口214连接。

在一较优实施例中,水力管路组件12还包括排水管路125和补水管路124,排水管路125连通进水管路121和用户取水管路123,当进水管路121和用户取水管路123出现污水时,可以经过排水管路125排出。补水管路124与进水管路121连通,在水箱21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水箱内的液位偏低时,补水管路124中的补水阀打开,将补充水直接经过进水管路121泵入到热水机11内进行加热,这也避免了低温水直接与水箱21内的热水进行混水,改善了补水时的机组运行时水温条件。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较优实施例中,水箱21靠近水力管路组件12的端面为第一接入面,水力管路组件12靠近第一接入面的端面为第二接入面,用户取水端口214、循环进水端口211和循环出水端口212都设在第一接入面上;进水管路的进口1211、出水管路的出口1221和用户取水管路的入口1231均设置在第二接入面上,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方便走管、接管,减少了管路的布置,在水力管路组件12和水箱21之间只需要设置一段很短的连接管3即可,用连接管3分别将进水管路的进口1211与循环出端口212连接,出水管路的出口1221与循环进水端口211连接,用户取水管路的入口1231与用户取水端口214连接。较优地,连接管为软管。

水箱21远离水力管路组件的端面是非接入面,在循环出水端口212处还设有伸入到靠近非接入面的出水管215,出水管215的开口距离进水端口213的距离较近,如此从进水端口213处进入的冷水能减少与从循环进水端口212进入的热水混合,水箱21内的水就会形成两个区域,热水区域10和冷水区域20,出水管215直接将冷水区域内的冷水从循环出水端口212送入到热水机进行加热,增大了热利用率。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为型钢框架结构,此结构是为了方便吊装。

具体地,水力管路组件还包括水泵、止回阀、蝶阀、避震软接头、管路件等结构件;热水机包括压缩机、媒介管路系统、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等器件,这些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做赘述。水箱由不锈钢板拼装而成,内部填充有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可选择聚氨酯发泡料等。

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