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颗粒热风炉助燃气体预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83364发布日期:2019-11-08 23:08阅读:7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颗粒热风炉助燃气体预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颗粒热风炉助燃气体预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生物能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重大热门课题之一,受到世界各国政府与科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开发研究计划,如日本的阳光计划、印度的绿色能源工程、美国的能源农场等,其中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国外很多生物能源技术和装置已经达到商业化应用程度,同其他生物质能源技术相比较,生物质颗粒燃料技术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使用。使用生物能源颗粒的方便程度可与燃气、燃油等能源媲美。但现行的生物质颗粒热风炉都有着一些不足,尤其是在燃烧效率方面,由于进风口鼓风直接输进常温气体,往往导致一定程度的温差,影响燃烧速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生物质颗粒热风炉助燃气体预热结构,该结构通过进风管道缠绕在烟囱上,利用余热对常温气体进行预热,减少温差,提高燃烧速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质颗粒热风炉助燃气体预热结构,包括有炉体、燃烧室、热交换单元、风机、烟囱、进风管道、进料口;所述炉体为不锈钢外壳结构,该炉体顶部设置有一层中空冷风通道,冷风通道沿炉体顶面一端延伸并连通至炉体另一端,且炉体内一侧设置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为耐火砖砌成的炉膛结构,该燃烧室内部设置有倒圆台中空空间,燃烧室一侧设置有点火口,且燃烧室向冷风通道口一侧上设置有连通燃烧室内腔的排烟管道;所述炉体在燃烧室一侧设置有三个热交换单元,该热交换单元为带若干圆孔的不锈钢立方体结构,排烟管道从三个热交换单元的圆孔上穿行;所述炉体在热交换单元一端呈圆锥形端面,且端面中心安装有风机,炉体在风机相对一端端面上设置有热风出口;所述炉体在离风机最近的热交换单元顶部设置有烟囱,该烟囱与排烟管道相连通,且烟囱上缠绕有进风管道;所述进风管道一端连接至鼓风机,另一端通过燃烧室上的进风口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燃烧室一侧贯穿有连通燃烧室的进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热交换单元两侧均设置有风向打散板,该风向打散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斜向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通过进风管道缠绕在烟囱上,利用余热对常温气体进行预热,减少温差,提高燃烧速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热风炉预热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炉体,2为燃烧室,21为点火口,22为排烟管道,3为热交换单元,4为风机,5为烟囱,6为进风管道,61为进风口,7为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生物质颗粒热风炉助燃气体预热结构,包括有炉体1、燃烧室2、热交换单元3、风机4、烟囱5、进风管道6、进料口7;所述炉体1为不锈钢外壳结构,该炉体1顶部设置有一层中空冷风通道,冷风通道沿炉体1顶面一端延伸并连通至炉体1另一端,且炉体1内一侧设置有燃烧室2;所述燃烧室2为耐火砖砌成的炉膛结构,该燃烧室2内部设置有倒圆台中空空间,燃烧室2一侧设置有点火口21,且燃烧室2向冷风通道口一侧上设置有连通燃烧室2内腔的排烟管道22;所述炉体1在燃烧室2一侧设置有三个热交换单元3,该热交换单元3为带若干圆孔的不锈钢立方体结构,排烟管道22从三个热交换单元的圆孔上穿行;所述炉体2在热交换单元3一端呈圆锥形端面,且端面中心安装有风机4,炉体1在风机4相对一端端面上设置有热风出口;所述炉体1在离风机4最近的热交换单元3顶部设置有烟囱5,该烟囱5与排烟管道22相连通,且烟囱5上缠绕有进风管道6;所述进风管道6一端连接至鼓风机,另一端通过燃烧室2上的进风口61与燃烧室2连通;所述燃烧室2一侧贯穿有连通燃烧室2的进料口7。

具体实施时,所述热交换单元3两侧均设置有风向打散板,该风向打散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斜向开口。

实际操作时,在燃烧室2内的燃烧烟气经过三个热交换单元3和冷风冷却后,一般都还具有40摄氏度左右的余温直接经烟囱5排除,通过进风管道6缠绕在烟囱5上对余热进行再次利用,把常温气体进行预热,减少温差,提高燃烧速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