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0176发布日期:2019-12-03 18:14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热式电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热式电暖器。



背景技术:

蓄热式电暖气是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段的低价电能,在6-8小时内完成电、热能量转换并贮存,在电网高峰时段,以辐射、对流的方式将贮存的热量释放出来,常见的蓄热式电暖气风道设置在蓄热体的外部周围,而由于蓄热体厚度较厚,蓄热体中心的热量不易释放出来,降低蓄热体的使用率,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蓄热式电暖器,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加热元件和蓄热体,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蓄热体的空腔中,蓄热体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上设置有与蓄热体的空腔连通的下开口和上开口,所述壳体的底部配合保温层的下开口设置有第一风道,第一风道中设置有第一风机,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

所述蓄热体上并列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保温层上配合通风孔开设有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下通风孔与保温层的下开口连通,所述下通风孔处设置有调风机构。

进一步,所述调风机构包括设置在下通风孔处的调风板和控制调风板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轴,所述壳体内配合转轴设置有轴托,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调风板上配合齿轮设置有齿条齿,所述转轴的外端于壳体的外部设置有旋钮。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风道,第二风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风机,第二风道的上部与保温层的上开口和上通风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出风口处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扰流柱。

进一步,所述蓄热体为镁铁蓄热砖。

进一步,所述加热元件为电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蓄热体的中心开设通风孔,可将蓄热体中心的热量释放出来,提高蓄热体的利用率,通过调风机构可调节通风孔的通风量,可调整蓄热体的散热速度,从而调节电暖气的出风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蓄热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风板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蓄热式电暖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加热元件2和蓄热体3,加热元件2设置在蓄热体3的空腔31中,蓄热体3的外侧包覆有保温层4,保温层4上设置有与蓄热体3的空腔31连通的下开口41和上开口42,壳体1的底部配合保温层4的下开口41设置有第一风道11,第一风道11中设置有第一风机5,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12;在加热元件2进行加热时,蓄热体3可储存大量的热能,同时第一风机5将壳体1底部的冷空气通过第一风道11和下开口41吹进蓄热体3的空腔31中,通过加热元件2的加热,热空气经过上开口42由出风口12处吹出,实现对室内空气加热的功能;优选的,蓄热体3为镁铁蓄热砖,加热元件2为电加热管;

优选的,壳体1的出风口12处并排设置有若干个扰流柱121;热空气由出风口12处吹出时,扰流柱121可使热空气产生湍流效应,热空气紊乱流动,避免高温空气持续向同一方向流动造成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危险;

蓄热体3上并列开设有若干通风孔32,保温层4上配合通风孔32开设有上通风孔43和下通风孔44,下通风孔44与保温层4的下开口41连通,下通风孔44处设置有调风机构6;通过调风机构6可控制冷空气由第一风道11中通入通风孔32中,可将蓄热体3中心的热能释放出来,提高蓄热体3的利用率;在室内温度较低时,可通过调风机构6关闭下通风孔44,使冷空气只通过蓄热体3的空腔31,冷空气可全部加热后由出风口12处流出,使室内快速升温,当蓄热体3蓄热完成后,加热元件2关闭,通过蓄热体3储存的热能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先使冷空气只通过蓄热体3的空腔31进行加热,当蓄热体3靠近空腔31的部分热量较低时,可通过调风机构6控制冷空气也通过蓄热体3的通风孔32,继续利用蓄热体3中心的热能;

优选的,调风机构6包括设置在下通风孔44处的调风板61和控制调风板61上下移动的调节机构62;调风板61的上下移动可控制下通风孔44的通风量,调整由通风孔32中吹出的热量,从而调整出风口12处的出热量;

优选的,调节机构62包括转轴62,壳体1内配合转轴62设置有轴托13,转轴62上设置有齿轮621,调风板61上配合齿轮621设置有齿条齿611,转轴62的外端于壳体1的外部设置有旋钮622,通过转动旋钮622可使转轴62带动齿轮621转动,齿条齿611与齿轮621配合,使调风板61上下移动,从而调节下通风孔44的开口大小,调节通风量;

优选的,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风道14,第二风道1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风机7,第二风道14的上部与保温层4的上开口42和上通风孔43连通,由于出风口12处的热量较高,容易对人造成烫伤,第二风机7可将壳体1底部的冷空气通过第二风道14通入上部,使冷空气与上开口42和上通风孔43流出的热空气混合,降低出风口12处的温度,提高出风量,避免对人造成烫伤,也可以加快室内空气的循环,加速热量的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