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霜型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76699发布日期:2020-02-21 18:5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霜型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霜型新风-排风双向流热回收装置,属于建筑节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的发展,将新风-排风双向流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建筑中,在为建筑内送入新风的同时回收排风中的能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做法。而在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热回收装置运行时会出现结霜现象,不仅影响装置的热回收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堵塞流道,使热回收装置无法正常使用。传统的防霜措施一般采用新风预热、部分新风旁通等方式,这些防霜措施在预防热回收装置结霜的同时降低了热回收装置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改变热回收装置传统的单芯体结构,采用两个热交换芯体(一个显热交换芯体、一个全热交换芯体)串联的形式,如附图1所示,其在冬季的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达如附图2所示。室外新风先经过显热交换芯体等湿升温(f→s1),再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加湿升温后送入室内(s1→s2);室内回风先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去湿降温(r→e1),再经过显热交换芯体等湿降温后排至室外(e1→e2)。从附图2中可以看出,通过显热交换和全热交换的两级处理,无论是新风还是排风,其空气处理过程线均绕开了饱和线,避免了与饱和线的相交而造成结霜,同时还能做到对排风中能量的深度回收。另外,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两级换热,单个芯体的热交换效率不需要很高,因此芯体的流道可以做的更宽,即使在某些极端工况产生结霜现象,也不至于堵塞流道。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在冬季的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表达。

在图中,(1)全热交换芯体;(2)显热交换芯体。f表示室外新风状态点,s1表示室外新风经过显热交换芯体后的空气状态点,s2表示室外新风经过两级热交换后的空气状态点;r表示室内回风状态点,e1表示室内回风经过全热交换芯体后的空气状态点,e2表示室内回风经过两级热交换后的空气状态点。

具体实施方式:

全热交换芯体(1)与显热交换芯体(2)串联,室外新风先经过显热交换芯体(2)再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后送入室内,室内回风先经过全热交换芯体(1)再经过显热交换芯体(2)后排至室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