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58534发布日期:2020-01-21 22:4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染加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印染包括染色、印花等加工方式,是一种前处理,印染品在经过染色、印花后需要进行烘干,这就需要用到烘干装置,虽然市场上的烘干装置种类很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烘干时多余的热量不能进行回收利用,导致能源的浪费,而且传统烘干进度慢,降低了印染品的加工效率,进而导致对烘干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烘干装置在印染体烘干时多余的热量不能进行回收利用,导致能源的浪费,而且传统烘干进度慢,降低了印染品的加工效率,进而导致对烘干装置的使用效率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电机、风机和印染体,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箱体,且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第三辊轴,并且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第三辊轴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三辊轴的后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机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并且连接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且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相连接,并且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的顶部均连接有顶板,所述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的底部均安装有旋转叶,所述风机设置于箱体的左侧,且风机的底部连接有进风管,并且进风管与凹槽相连接,所述风机的顶部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印染体设置于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第三辊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第三辊轴与箱体的连接方式均为轴承连接,且第一辊轴、第二辊轴和第三辊轴与印染体均为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和箱体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连接板上下两端的通孔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与顶板的连接方式均为轴承连接,且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关于顶板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旋转叶与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连接,且旋转叶与出风管的出风端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于底座的内部,且凹槽和进风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

(1)电加热丝的上方设置有旋转叶,且旋转叶可以通过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进行转动,这样可以加快电加热丝热量向印染体的传递,从而加快对印染体的烘干进度;

(2)设置有风机,且风机的进风管与凹槽相连通,这样凹槽可以将箱体内的热量经过进风管被风机吸出,对多余的热量进行利用,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3)第一旋转杆底部的旋转叶与出风管的出风端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出风管排出的余热风力可以驱动旋转叶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一旋转杆通过第二传动皮带带动第二旋转杆转动,进一步加快对印染体的烘干,同时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箱体内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旋转杆和旋转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板和通孔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箱体;3、第一辊轴;4、第二辊轴;5、第三辊轴;6、第一传动皮带;7、电机;8、安装板;9、连接板;10、电加热丝;11、通孔;12、第一旋转杆;13、第二旋转杆;14、第二传动皮带;15、顶板;16、旋转叶;17、风机;18、进风管;19、出风管;20、凹槽;21、印染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包括底座1、箱体2、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第三辊轴5、第一传动皮带6、电机7、安装板8、连接板9、电加热丝10、通孔11、第一旋转杆12、第二旋转杆13、第二传动皮带14、顶板15、旋转叶16、风机17、进风管18、出风管19、凹槽20和印染体21,底座1的上方设置有箱体2,且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并且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相连接,第三辊轴5的后端与电机7的输出端相连接,且电机7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8,第一辊轴3和第二辊轴4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丝10,并且连接板9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通孔11,连接板9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且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之间通过第二传动皮带14相连接,并且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的顶部均连接有顶板15,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的底部均安装有旋转叶16,风机17设置于箱体2的左侧,且风机17的底部连接有进风管18,并且进风管18与凹槽20相连接,风机17的顶部连接有出风管19,印染体21设置于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上;

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与箱体2的连接方式均为轴承连接,且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与印染体21均为贴合连接,使印染体21在烘干时稳定性更好,从而保证了对印染体21的正常加工操作;

连接板9和箱体2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连接,且连接板9上下两端的通孔11等间距分布,可以使加工时的热量快速传向印染体21,不影响箱体2内部气流的流通;

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与顶板15的连接方式均为轴承连接,且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关于顶板15的纵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可以通过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底部旋转叶16的旋转,加快对印染体21的烘干进度;

旋转叶16与第一旋转杆12和第二旋转杆13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连接,且旋转叶16与出风管19的出风端口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出风管19的气流驱动旋转叶16进行转动,不仅节约了能源,还可以加快对印染体21的烘干,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凹槽20设置于底座1的内部,且凹槽20和进风管18相连通,可以使多余的热量经过进风管18进行输送,保证了余热回收利用工作的正常进行。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余热回收利用结构的印染用烘干装置时,根据图1-5,首先工作人员将底座1和箱体2安放在相应位置,接着打开该装置的箱门,将需要烘干的印染体21从依次从第一辊轴3、第二辊轴4和第三辊轴5上穿过,然后通过外接电源启动电机7,使电机7带动第三辊轴5转动,而第三辊轴5与第二辊轴4和第一辊轴3之间均通过第一传动皮带6相连接,因而可以使第三辊轴5、第二辊轴4和第一辊轴3带动印染体21进行运转,这时工作人员再将连接板9内的电加热丝10通电,使电加热丝10工作产生热量,对印染体21进行烘干操作,产生的热量会经过连接板9底部的通孔11传向印染体21,确保印染体21烘干工作的正常进行;

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启动风机17,风机17底部的进风管18与凹槽20相连通,凹槽20的上表面与箱体2的内部空气相接触,从而可以使进风管18将烘干时多余的热气输送至风机17顶部的出风管19,而出风管19和第一旋转杆12底部的旋转叶16位于同一水平线,所以可以通过气流驱动旋转叶16带动第一旋转杆12一起转动,并且第一旋转杆12通过第二传动皮带14带动第二旋转杆13进行转动,进而使第二旋转杆13底部的旋转叶16也进行旋转,在2个旋转叶16的作用下,可以将电加热丝10的热量更好的传向印染体21,加快了对印染体21的烘干进度,同时对烘干时的余热进行了充分利用,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