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炉的炉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44434发布日期:2020-04-03 13:17阅读:1145来源:国知局
加热炉的炉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加热炉的炉体。



背景技术:

加热炉通常由若干呈长方形的本体堆砌而成,虽然本体具备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但是其强度不足,在外力的撞击作用下本体容易破碎或者断裂,影响炉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稳定性高且结构紧凑的加热炉的炉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加热炉的炉体,炉体包括若干呈长方体形的本体,若干本体堆叠在一起形成内部为空腔且侧部开口的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侧固连有罩壳,所述罩壳与本体之间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具有保温填充物。

本加热炉的炉体创造性的在本体外侧固连具备适当强度的罩壳,当炉体外部受到撞击作用力时,会直接作用在罩壳上,保证本体不会因上述撞击力破损。

当然,位于罩壳与本体之间的保温填充物还能提高炉体的保温性能,以及避免炉体外部温度过高,起到稳定的隔热作用。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保温填充物为玻璃棉。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保温填充物为矿棉。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罩壳上端与本体上部之间具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一。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过渡部一为罩壳上端的倒角。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过渡部一为罩壳上端的圆角。

通过过渡部一消除罩壳上端处的尖角结构,有效提高其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罩壳下端与本体下部之间具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二。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过渡部二为罩壳上端的倒角。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过渡部二为罩壳上端的圆角。

通过过度部二消除罩壳下端处的尖角结构,有效提高其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本体为陶瓷材料,所述罩壳为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罩壳具备足够强度。

在上述的加热炉的炉体中,所述本体下部与其侧部的连接处具有凹入的倒角部,上述过渡部二与倒角部相平齐。

这样的结构能减少本体材料消耗,同时也能使上下相邻的两个本体其上的罩壳不会碰触在一起,适当提高其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加热炉的炉体由于本体外侧稳定的连接有能提高其强度的罩壳,因此,炉体受到撞击作用力时能有效避免本体破损或者断裂,其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位于罩壳与本体之间的保温填充物还能有效提高其保温隔热性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另外,由于上下相邻的两个本体其上的罩壳不会碰触在一起,进一步的提高了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加热炉的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a、倒角部;2、罩壳;2a、过渡部一;2b、过渡部二;3、保温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加热炉的炉体包括若干呈长方体形的本体1,若干本体1堆叠在一起形成内部为空腔且侧部开口的炉体,所述本体1外侧固连有罩壳2,所述罩壳2与本体1之间形成内部为空腔的填充腔,所述填充腔内具有保温填充物3。

所述保温填充物3为玻璃棉。根据实际情况,所述保温填充物3为矿棉也是可行的。

所述罩壳2上端与本体1上部之间具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一2a。

所述过渡部一2a为罩壳2上端的倒角。根据实际情况,所述过渡部一2a为罩壳2上端的圆角也是可行的。

所述罩壳2下端与本体1下部之间具有平滑过渡的过渡部二2b。

所述过渡部二2b为罩壳2上端的倒角。根据实际情况,所述过渡部二2b为罩壳2上端的圆角也是可行的。

所述本体1为陶瓷材料,所述罩壳2为金属材料。

所述本体1下部与其侧部的连接处具有凹入的倒角部1a,上述过渡部二2b与倒角部1a相平齐。

本加热炉的炉体创造性的在本体外侧固连具备适当强度的罩壳,当炉体外部受到撞击作用力时,会直接作用在罩壳上,保证本体不会因上述撞击力破损。

当然,位于罩壳与本体之间的保温填充物还能提高炉体的保温性能,以及避免炉体外部温度过高,起到稳定的隔热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