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模块热交换器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9693发布日期:2020-03-24 14:25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模块热交换器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领域,具体为一种箱式模块热交换器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板式热交换器机组都是独立的个体,根据工况要求,设计出不同的板式热交换器和循环水泵(及补水泵),来面对用户具体的换热负荷的要求,即定制化的产品,这样会造成设备对实际热负荷的变化缺乏应对,同时因为定制化产品的特殊性,造成使用维护上的不方便及成本高。

目前随着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板式热交换器机组的要求越来越高,用户对热负荷的灵活性及调节性有了更高要求;同时,国家对能耗设备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板式热交换器机组无法满足上述各种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模块热交换器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模块热交换器机组,包括板式热交换器机体与保温防护罩,所述板式热交换器机体包括一板式热交换器以及与其配合的循环水泵与控制组件,且板式热交换器与循环水泵配合形成标准模块;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一次侧进口连通有第一进口管,第一进口管上设置电动调节阀、热量计、压力变送器、温度表、压力表与球阀,第一进口管远离板式热交换器的一端连通有第一供水管箱;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一次侧出口连通有第一出口管,且第一出口管连通有第一回水管箱,第一出口管上依次设置热量计、压力变送器、温度表、压力表与球阀;所述板式热交换器的二次侧进口连通有第二进口管,第二进口管上设置排放阀、压力表、蝶阀与安全阀,第二进口管连通第二供水管箱。

优选的,第二供水管箱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水管,且供水管上依次设置多功能阀、循环水泵、压力变送器、过滤阀、温度表、压力表与球阀,且过滤阀上设置压力表。

优选的,供水管远离第二供水管箱的一端连接第三供水管箱的输出端。

优选的,板式热交换器的二次侧出口连通有第二出口管,第二出口管上设置排放阀、压力变送器、温度表、压力表与球阀,第二出口管远离板式热交换器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回水管箱。

优选的,控制组件为压力变送器、电动调节阀与水泵。

优选的,保温防护罩设置在板式热交换器机体外且呈箱状,保温防护罩内设置有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台板式热交换器以及与之配套的循环水泵形成标准模块,将其数台并联,用来达到用户对换热负荷变化的需要,既能满足用户的不同的换热工况,又能同时达到有效的节能效果和比较低廉的投入,可以在保持现有板式热交换器配置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用户换热负荷变化及散热能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保温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式热交换器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二。

图中:1、板式热交换器机体;2、保温防护罩;3、板式热交换器;4、循环水泵;5、控制组件;6、第一进口管;7、电动调节阀;8、热量计;9、压力变送器;10、温度表;11、压力表;12、球阀;13、第一供水管箱;14、第一出口管;15、第一回水管箱;16、第二进口管;17、排放阀;18、蝶阀;19、安全阀;20、第二供水管箱;21、供水管;22、过滤阀;23、第三供水管箱;24、第二出口管;25、第二回水管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箱式模块热交换器机组,包括板式热交换器机体1与保温防护罩2,所述板式热交换器机体1包括一板式热交换器3以及与其配合的循环水泵4与控制组件5,且板式热交换器3与循环水泵4配合形成标准模块;所述板式热交换器3的一次侧进口连通有第一进口管6,第一进口管6上设置电动调节阀7、热量计8、压力变送器9、温度表10、压力表11与球阀12,第一进口管6远离板式热交换器3的一端连通有第一供水管箱13;所述板式热交换器3的一次侧出口连通有第一出口管14,且第一出口管14连通有第一回水管箱15,第一出口管14上依次设置热量计8、压力变送器9、温度表10、压力表11与球阀12;所述板式热交换器3的二次侧进口连通有第二进口管16,第二进口管16上设置排放阀17、压力表11、蝶阀18与安全阀19,第二进口管16连通第二供水管箱20。

第二供水管箱20的另一端连接有供水管21,且供水管21上依次设置多功能阀、循环水泵4、压力变送器9、过滤阀22、温度表10、压力表11与球阀12。

板式热交换器3的二次侧出口连通有第二出口管24,第二出口管24上设置排放阀17、压力变送器9、温度表10、压力表11与球阀12,第二出口管24远离板式热交换器3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回水管箱25。

供水管21远离第二供水管箱20的一端连接第三供水管箱23的输出端。

控制组件5电连接压力变送器9、电动调节阀7与水泵4。

保温防护罩2设置在板式热交换器机体1外且呈箱状,保温防护罩2内设置有保温层。

实施例2:请参阅图4-5,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式热交换器机体1的一次侧、二次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死四台板式热交换器机体1的并联形式示意图,通过多台并联的方式达到用户对换热负荷变化的需要,既能满足用户的不同的换热工况,又能同时达到有效的节能效果和比较低廉的投入,可以在保持现有板式热交换器配置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用户换热负荷变化及散热能耗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常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