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3910发布日期:2020-05-22 21:47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



背景技术:

暖风机由壳体、风机组件、发热体组件组成,风机组件位于发热体组件后面,风机组件提供动力,由电机、风叶等组成,电机一般安装在后壳或者下壳,现有技术中,风机组件通常安装在风道进风口的内侧处,其固定的螺钉柱影响进风的顺畅以及减小进风面积,从而减小整机风量,还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暖风机的风机组件安装在进风口处影响进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保证进风顺畅和进风量的具有风道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包括:

风道结构,具有风道,并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组件,所述风道设有进风口的腔壁为进风腔壁,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风道与所述进风腔壁相邻或相对的腔壁上,包括电机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的风叶,至少所述风叶位于所述风道内。

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风道与所述进风腔壁相对的腔壁上。

与所述进风腔壁相对的腔壁为风道盖,所述风道结构包括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所述风道盖,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风道盖上。

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风道盖上,且位于所述风道内。

所述风道盖上设有对所述电机的周向进行限位的限位面。

所述电机外具有第一台阶结构,所述风道盖上设有支撑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的上表面的支撑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支撑面形成第二台阶结构。

所述风道盖上侧设有加强筋结构。

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交的加强筋槽,所述加强筋槽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条。

所述加强筋槽内设有至少两个相交的第一加强筋条。

所述第一加强筋条在所述加强筋槽内倾斜设置。

所述加强筋槽设有两个,为垂直相交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加强筋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内。

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的相交处设有至少两个倾斜交叉的第二加强筋条,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槽的一个槽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槽的另一个侧壁上。

所述第二槽的槽底上设有至少两个适合紧固件固定的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之间设有第三加强筋条,所述第三加强筋条与所述第二加强筋条交叉。

所述风道盖上设有环绕所述风道结构的顶端的围筋,所述围筋凸出风道盖本体设置。

所述风道盖上靠近所述风道盖的中心处设有适于电机出线的多个通孔,且每个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之间。

所述风道盖上侧设有适于走线的走线槽。

所述进风口设在所述风道结构的底部。

所述本体包括设置在底壳上的若干依次相连的壁板,所述壁板为所述风道的侧腔壁,所述风道盖盖设在所述壁板上侧,所述本体具有侧部开口,且所述出风口为所述侧部开口处,所述底壳上设有进风栅,所述进风栅为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进风口。

所述本体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底壳上的竖直壁板、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竖直壁板的同一端处的若干弧形壁板,两个所述竖直壁板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出风口。

所述本体与所述底壳一体成型。

所述具有风道的装置为暖风机,发热体组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由于风机组件安装在风道与进风腔壁相邻或相对的腔壁上,并且风机组件的风叶位于风道内,风机组件的安装位置不会影响进风,能保证进风顺畅和进风量。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风道与所述进风腔壁相对的腔壁上,既不影响进风,也不影响风在风道内的流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与所述进风腔壁相对的腔壁为风道盖,所述风道结构包括本体以及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的所述风道盖,所述风机组件安装在所述风道盖上,安装时,先将风机组件安装在风道盖上,然后再安装风道盖,方便对风机组件的固定安装。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风道盖上,且位于所述风道内,有利于充分利用风道内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风道盖上设有对所述电机的周向进行限位的限位面,防止在将电机安装到风道盖上时电机在周向上运动而不利于安装。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电机外具有第一台阶结构,所述风道盖上设有支撑所述第一台阶结构的上表面的支撑面,所述限位面与所述支撑面形成第二台阶结构,在将电机安装到风道盖上时,支撑面对电机进行支撑,限位面与支撑面配合对电机的位置进行限位,方便对电机的安装固定。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风道盖上侧设有加强筋结构,保证了风道盖的支撑强度。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交的加强筋槽,所述加强筋槽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条,增加了风道盖的强度,防止电机在转动时风道盖发生扭曲变形。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加强筋槽内设有至少两个相交的第一加强筋条,增强了风道盖的抗扭能力。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第一加强筋条在所述加强筋槽内倾斜设置,有效保证了风道盖的抗扭能力。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加强筋槽设有两个,为垂直相交的第一槽和第二槽,所述第一加强筋条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内,保证了风道盖的强度以及抗扭能力。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的相交处设有至少两个倾斜交叉的第二加强筋条,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槽的一个槽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槽的另一个侧壁上,避免第一槽和第二槽发生扭曲变形,从而保证风道盖的抗扭能力。

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第二槽的槽底上设有至少两个适合紧固件固定的固定孔,两个所述固定孔之间设有第三加强筋条,所述第三加强筋条与所述第二加强筋条交叉,进一步增强了风道盖的抗扭能力。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风道盖上设有环绕所述风道结构的顶端的围筋,所述围筋凸出风道盖本体设置,风道盖为注塑件,设置围筋一方面增强了风道盖的强度,另一方便,风道盖安装在风道结构上后,围筋围绕风道结构的顶端外侧,围筋对风道盖的安装进行定位。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风道盖上靠近所述风道盖的中心处设有适于电机出线的多个通孔,且每个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之间,结构紧凑,便于对电机进行出线。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风道盖上侧设有适于走线的走线槽,电机线布线整齐。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进风口设在所述风道结构的底部,进风口隐藏在风道结构的底部,结构更加美观。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本体包括设置在底壳上的若干依次相连的壁板,所述壁板为所述风道的侧腔壁,所述风道盖盖设在所述壁板上侧,所述本体具有侧部开口,且所述出风口为所述侧部开口处,所述底壳上设有进风栅,所述进风栅为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进风口,风道结构的结构简单。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本体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底壳上的竖直壁板、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竖直壁板的同一端处的若干弧形壁板,两个所述竖直壁板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出风口,这样设置使壁板内的风道具有较大的体积,能容纳较多的风量。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本体与所述底壳一体成型,加工方便。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所述具有风道的装置为暖风机,发热体组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该暖风机的进风顺畅,风量充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的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5为图1的风道盖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壳;2-进风栅;3-竖直壁板;4-弧形壁板;5-风道盖;51-限位面;52-支撑面;53-围筋;54-走线槽;55-通孔;56-第一槽;57-第二槽;581-第一加强筋条;582-第二加强筋条;583-第三加强筋条;59-固定孔;6-电机;61-电机轴;62-第一台阶结构;7-风叶;8-螺母;9-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风道的装置,如图1至图6,包括风道结构、风机组件。

其中,风道结构具有风道,并设有与所述风道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设置在风道结构的底部,所述风道设有进风口的腔壁为进风腔壁,风机组件安装在与进风腔壁相对的腔壁上。

本实施例的风道结构包括本体以及安装在本体上的风道盖5。所述本体包括设置在底壳1上的若干依次相连的壁板,所述壁板为所述风道的侧腔壁,所述风道盖5盖设在所述壁板上侧,所述本体具有侧部开口,且所述出风口为所述侧部开口处,所述底壳1上设有进风栅2,所述进风栅2为所述风道结构的所述进风口。如图所示,所述本体包括两个竖直设置在底壳1上的竖直壁板3、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竖直壁板3的同一端处的若干弧形壁板4,两个所述竖直壁板3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出风口。

在加工时,将本体与底壳1一体成型。

风机组件包括电机6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6的电机轴61上的风叶7,风机组件安装在风道盖5上,本实施例的电机6固定安装在风道盖5上,且位于风道内,风叶7同时位于所述风道内。当然,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电机6安装在风道外,而将电机6的电机轴61伸入风道内,使风叶7位于风道内。

本实施例的风道盖5为注塑件,电机6通过紧固件9固定在风道盖5上。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风道盖5为钣金件,电机6通过焊接固定在风道盖5上。

如图3所示,所述风道盖5上设有对所述电机6的周向进行限位的限位面51,防止在将电机6安装到风道盖5上时电机6在周向上运动而不利于安装。所述电机6外具有第一台阶结构62,所述风道盖5上设有支撑所述第一台阶结构62的上表面的支撑面52,所述限位面51与所述支撑面52形成第二台阶结构,在将电机6安装到风道盖5上时,支撑面52对电机6进行支撑,限位面51与支撑面52配合对电机6的位置进行限位,方便对电机6的安装固定。

为保证风道盖5的强度,所述风道盖5上侧设有加强筋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加强筋结构包括两个相交的加强筋槽,具体为两个垂直相交呈十字型的第一槽56和第二槽57,每个加强筋槽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条581,具体的,所述加强筋槽内设有至少两个相交的第一加强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筋条581设有多个,且每个第一加强筋条581在加强筋槽内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槽56和所述第二槽57的相交处设有至少两个倾斜交叉的第二加强筋条582,每个所述第二加强筋条58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槽56的一个槽壁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槽56的另一个侧壁上。所述第二槽57的槽底上设有至少两个适合紧固件9固定的固定孔59,两个所述固定孔59之间设有第三加强筋条583,所述第三加强筋条583与所述第二加强筋条582交叉。加强筋的这种结构能有效避免风道盖5发生扭曲变形,从而保证了风道盖5的抗扭能力。

所述风道盖5上设有环绕所述风道结构的顶端的围筋53,所述围筋53凸出风道盖5本体设置。本实施例的风道盖5为注塑件,设置围筋53一方面增强了风道盖5的强度,另一方便,风道盖5安装在风道结构上后,围筋53围绕风道结构的顶端外侧,围筋53对风道盖5的安装进行定位。

所述风道盖5上靠近所述风道盖5的中心处设有适于电机6出线的多个通孔55,且每个所述通孔55位于所述第一槽56和所述第二槽57之间,结构紧凑,便于对电机6进行出线。所述风道盖5上侧设有适于走线的走线槽54,电机6线布线整齐。

本实施例的具有风道组件的装置为暖风机,发热体组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

该具有风道组件的装置在安装时,先将风道盖5翻过来,也就是使风道盖5作为风道腔壁的一面朝上,将电机6通过紧固件9固定到风道盖5上,在安装的过程中,风道盖5上的限位面51和支撑面52对电机6的位置支撑限位,之后将风叶7固定在电机轴61上,再在电机轴61上固定螺母8对风叶7的位置进行限位。然后将风道盖5安装在风道结构的本体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不设置风道盖5,直接将风道组件安装在与进风腔壁相对的顶部腔壁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二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进风口设在风道结构的侧部上,风机组件安装在与进风腔壁相对的侧腔壁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三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进风口设在风道结构的底部,风机组件安装在与进风腔壁相邻的侧腔壁上。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四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出风口设在风道盖5上,风机组件为轴流风机。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五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加强筋结构包括四个相交的加强筋槽,这四个加强筋槽相交呈米字形,每个加强筋槽内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加强筋条581。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