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油烟净化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4764发布日期:2020-06-02 20:20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油烟净化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油烟净化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是如今厨房中新兴出现的一种厨房电器,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于一体的产品,具有节省空间,比普通油烟机更好的抽油烟效果。目前市面上的集成灶,结构设计复杂、对油烟的拦截净化效果差,集成灶内部集油烟,清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油烟净化效果好、拆装方便的分体式油烟净化集成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油烟净化集成灶,包括壳体、进风口、燃气灶、接油盒、以及出风口,所述壳体为立式壳体,所述壳体的下部外侧边设有消毒柜,所述燃气灶设于消毒柜的上方,所述进风口对应燃气灶且设于壳体里侧的上部,所述壳体里侧设有风道,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于风道的两端,所述风道的内部设有一组以上的净化组件和风机组件,

每组净化组件均包括电机、电机安装支座、动态拦截盘、以及用于安装动态拦截盘的盒型安装座,所述电机的电机头中部设有多个且环绕电机头一周排列设置的限位凸耳,每个限位凸耳上均设有螺纹孔a,所述电机安装支座包括一个底板和对称设于底板两端的支板,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与电机头形状相配合的限位安装孔,所述电机头设于限位安装孔内,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且环绕限位安装孔一周排列设置的螺纹孔b,所述螺纹孔b与螺纹孔a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凸耳通过螺栓与底板固定,

所述电机的电机轴上设有限位凸条,所述动态拦截盘中心位置设有轴孔,所述动态拦截盘的一面侧壁上轴孔的外围设有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与限位凸条相配合的卡槽,所述电机轴穿过轴孔,所述限位凸条卡设在卡槽内,所述动态拦截盘的另一面侧壁上轴孔的外围设有多个抵块,所述电机轴的自由端设置紧固螺母,紧固螺母与抵块相抵,

所述盒型安装座包括均设有侧挡板的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和上盖上均设有流通口,且两个流通口的边缘设有朝内侧倾斜设置的环形导流板,所述动态拦截盘安装在两个流通口之间,所述底座的一侧挡板上设有出油孔,所述接油盒对应出油孔的位置且设于出油孔的下方,所述底座和上盖盖合,所述底座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l型导流板,所述l型导流板的一侧板与底座下表面连接固定,且l型导流板的另一侧板与风道的内壁连接固定,

所述安装支座的两个支板上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所述风道的外侧壁上对应出油孔的位置设有与接油盒配合的开口,所述风道内对应开口的位置设有水平承接板,所述接油盒插入开口内设置在水平承接板上,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壳体、涡轮、及涡轮电机,所述涡轮电机与涡轮驱动连接,所述涡轮安装在风机壳体内,所述风机壳体连接在风道的内侧壁上。

所述风道为竖式风道,所述风道的上方设有导流板,所述进风口设于风道的上端,所述净化组件设于风道的上部对应进风口下方的位置,所述净化组件安装在风道的两内侧壁上,所述接油盒对应净化组件的下端且设于净化组件的下方,所述风机组件设于风道的下部对应出风口上方的位置,所述出风口设于风道的下端,所述出风口设于壳体里侧的底部。

所述动态拦截盘为转动叶轮。

所述接油盒为屉式接油盒。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动态拦截盘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烹饪产生的油烟颗粒物在风机的抽排下,由进风口处进入,经过净化组件时,被高效地撞击拦截并吸附在动态拦截盘上,然后在离心的作用下脱落,由出油孔流向接油盒中,定期清理回收,净化后的气体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通过出风口排入大气;

电机卡钳限位在限位安装孔内,限位凸条卡钳在卡槽内,电机轴和动态拦截盘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电机轴的自由端用紧固螺母拧紧,抵块的设置防紧固螺母移动,在工作时,电机轴和动态拦截盘不会松动,结构简单,拆卸、组装方便;

多组净化组件呈一字排列,盒型安装座向上倾斜连接在入风口处,使风道内部为一个封闭空间,油烟只能从净化组件的流通口进入,动态拦截盘对油烟拦截分离,油颗粒从出油孔流向接油盒,风道内壁和风机组件都不会与油颗粒接触,无需清洁,不仅增加风机组件的使用寿命,而且消除了火灾安全隐患;

该分体式油烟净化集成灶能够分离0.01um-100um粒径范围内的油烟颗粒,尤其对0.5um以上粒径的分离祛除效率高,净化效率可达98%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净化组件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态拦截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盒型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式油烟净化集成灶,包括壳体1、进风口2、燃气灶3、接油盒4、以及出风口5,所述壳体1为立式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下部外侧边设有消毒柜6,所述燃气灶3设于消毒柜6的上方,所述进风口2对应燃气灶3且设于壳体1里侧的上部,所述壳体1里侧设有风道7,所述进风口2和出风口5分别设于风道7的两端,所述风道7的内部设有一组以上的净化组件8和风机组件9,每组净化组件8均包括电机81、电机安装支座82、动态拦截盘83、以及用于安装动态拦截盘83的盒型安装座84,所述电机81的电机头中部设有多个且环绕电机头一周排列设置的限位凸耳811,每个限位凸耳811上均设有螺纹孔a812,所述电机安装支座82包括一个底板821和对称设于底板821两端的支板822,所述底板821的中心位置设有一个与电机头形状相配合的限位安装孔823,所述电机头设于限位安装孔823内,所述底板821上设有多个且环绕限位安装孔823一周排列设置的螺纹孔b824,所述螺纹孔b824与螺纹孔a812位置相对应,所述限位凸耳811通过螺栓与底板821固定,所述电机81的电机轴上设有限位凸条813,所述动态拦截盘83中心位置设有轴孔831,所述动态拦截盘83的一面侧壁上轴孔831的外围设有卡座832,所述卡座832上设有与限位凸条813相配合的卡槽833,所述电机轴穿过轴孔831,所述限位凸条813卡设在卡槽833内,所述动态拦截盘83的另一面侧壁上轴孔831的外围设有多个抵块834,所述电机轴的自由端设置紧固螺母10,紧固螺母10与抵块834相抵,抵块834的设置防紧固螺母10移动,电机81卡钳限位在限位安装孔823内,限位凸条813卡钳在卡槽833内,电机轴和动态拦截盘83紧紧的连接在一起,电机轴的自由端用紧固螺母10拧紧,在工作时,电机轴和动态拦截盘83不会松动,结构简单,拆卸、组装方便。

所述盒型安装座84包括均设有侧挡板的底座841和上盖842,所述底座841和上盖842上均设有流通口041,且两个流通口041的边缘设有朝内侧倾斜设置的环形导流板042,所述动态拦截盘83安装在两个流通口041之间,所述底座841的一侧挡板上设有出油孔043,所述接油盒4对应出油孔043的位置且设于出油孔043的下方,所述底座841和上盖842盖合,所述盒型安装座84倾斜设于风道7内,设有出油孔043的一端朝下,所述底座841的上端和下端均连接有l型导流板20,所述l型导流板20的一侧板与底座841下表面连接固定,且l型导流板20的另一侧板与风道7的内壁连接固定,多组净化组件8呈一字排列,盒型安装座84向上倾斜连接在入风口处,使风道7内部为一个封闭空间,油烟只能从净化组件8的流通口041进入,动态拦截盘83对油烟拦截分离,油颗粒从出油孔043流向接油盒4,风道7内壁和风机组件9都不会与油颗粒接触,无需清洁,增加风机组件9的使用寿命。

所述安装支座的两个支板822上均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板825,所述固定板825通过螺栓与底座841固定,所述风道7的外侧壁上对应出油孔043的位置设有与接油盒4配合的开口,所述风道7内对应开口的位置设有水平承接板,所述接油盒4插入开口内设置在水平承接板上,所述风机组件9包括风机壳体1、涡轮、及涡轮电机,所述涡轮电机与涡轮驱动连接,所述涡轮安装在风机壳体1内,所述风机壳体1连接在风道7的内侧壁上。

所述风道7为竖式风道7,所述风道7的上方设有上挡板11,所述进风口2设于风道7的上端,所述净化组件8设于风道7的上部对应进风口2下方的位置,所述净化组件8安装在风道7的两内侧壁上,所述接油盒4对应净化组件8的下端且设于净化组件8的下方,所述风机组件9设于风道7的下部对应出风口5上方的位置,所述出风口5设于风道7的下端,所述出风口5设于壳体1里侧的底部。

所述动态拦截盘83为转动叶轮。

所述接油盒4为屉式接油盒4。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动态拦截盘839在电机8110的驱动下高速旋转,烹饪产生的油烟颗粒物在风机6的抽排下,由进风口22处进入,经过净化组件83时,被高效地撞击拦截并吸附在动态拦截盘839上,然后在离心的作用下脱落,由出油孔043流向接油盒44中,定期清理回收,净化后的气体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通过出风口57排入大气。该分体式油烟净化集成灶能够分离

0.01um-100um粒径范围内的油烟颗粒,尤其对0.3um以上粒径的分离祛除效率高,净化效率可达98%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