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7673发布日期:2020-04-21 18:3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矾土制棕刚玉的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



背景技术:

棕刚玉,又称金刚砂,是一种人造刚玉。棕刚玉主要化学成份是al2o3,其含量在95.00%-97.00%,另含有少量的fe,si,ti等。棕刚玉是最基本的磨料,因其磨削性能好,适用范围广。

传统的棕刚玉是用铝矾土、碳素材料、铁屑三种原料在电弧炉中经过融化还原而制得。棕刚玉对铝矾土原料的量要求非常高,要求al2o3品位不低于80%,sio2的含量不超过6%,而随着我国氧化铝行业的壮大发展,优质铝土矿的储量日渐匮乏,企业不得不面对原料品位降低的现实。现有棕刚玉冶炼过程中,均采用天然优质的块状铝矾土,经煅烧脱水后进入冶炼程序,较为致密的块矿,冶炼过程内外温差大,所需冶炼的温度较高、时间较长,会使得冶炼能耗增加。再则,天然块矿的成分具有差异性,成分不均导致产品质量下降,成品率降低。

矿石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伴随较多的粉状铝矾土,由于粉矿的透气性差,易于堵塞炉膛,产生过多粉尘,污染环境,目前粉矿不作为冶炼原料,而铝矾土品位降低主要是由于矿石中硅含量增加所致。因此,如何将粉矿,尤其是品位降低的粉矿用于棕刚玉生产,是企业和研究人员都关注的重大问题。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出现了一种采用采用粉状铝矾土制备棕刚玉的方法,其大致工艺是先将铝土矿研磨均匀,高温煅烧后利用碱液进行浸出脱硅,脱硅后需经过造块(团),烘干后煅烧脱水,再进行常冶炼制得棕刚玉。上述方法最大的缺陷在于碱浸脱硅与块(团)煅烧是两个独立的工序,各自需要另行升温,不能有效衔接,能耗高、效率低,对粉状矿石的碱浸脱硅,需要在搅拌条件下进行,增加设备费用。

因此,

本技术:
实用新型人研发了一种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可较好解决上述问题。将粉矿造块(团)后进入窑炉,在煅烧带完成脱硅,并活化硅矿物,经冷却带强制冷却至一定温度,通过喷淋常温的碱性进行脱硅,连续生产,有利于实现智能化,冷却带所产生的预热可用于脱硅矿(团)矿的烘干,脱硅碱液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同时实现煅烧与脱硅,尤其是与新的工艺配套使用,具有加工效率高,更节能环保,且脱硅成本更低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从窑尾至窑头依次为预热段、焙烧段、冷却段和喷淋段;所述喷淋段内的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有喷嘴,喷淋管的一端伸出回转窑后连接在碱液喷淋设备上;所述喷淋段的窑壁上设有若干漏液孔,喷淋段的下方设有集液槽。

前述的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所述喷淋段的外部设有集液夹套,集液夹套靠近窑头的一侧设有敞口。

前述的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所述敞口为呐叭口,敞口的最低端位于集液槽内。

前述的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所述集液槽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

使用上述设备进行煅烧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粉状铝矾土研磨均匀;

2)向矿粉中加水至其能成型,然后压制成块,得a品;

3)将a品先在回转窑预热段预热,然后移至焙烧段脱水0.5-1.5h,得b品;

4)将b品移至冷却段冷却至150-250℃,得c品;

5)然后移至喷淋段,向c品上喷淋碱液进行脱硅,得d品;

6)将d品再次脱水后进行常规冶炼即得棕刚玉。

而喷淋段喷淋的碱液可通过集液槽进行回收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依次设置预热段、焙烧段、冷却段和喷淋段,制成块(团)状的铝矾土依次经预热、焙烧、冷却和喷淋后即可脱硅,与传统的粉状脱硅设备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同时实现对块(团)状铝矾土的煅烧与脱硅,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由于是块(团)状料,碱液与铝矾土不会混在一起,而是直接从喷淋段下方的集液槽回收利用,大大缩短了加工时间,提高了成产效率,节能环保。尤其是实现品位降低的粉矿用于棕刚玉生产,拓宽原料选择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预热段,2-焙烧段,3-冷却段,4-喷淋段,5-喷淋管门,6-喷嘴,7-漏液孔,8-集液夹套,9-集液槽,10-敞口,11-排液管,12-排液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一种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如附图1所示,从窑尾至窑头依次为预热段1、焙烧段2、冷却段3和喷淋段4,预热段1、焙烧段2和冷却段3的结构以及工作方式与传统回转窑一致;区别在于:所述喷淋段4内的上方设有喷淋管5,喷淋管5上设有现有的喷嘴6,喷淋管5的一端伸出回转窑后连接在碱液喷淋设备上,碱液喷淋设备包括增压泵和碱液箱,增压泵的出水口连接喷淋管5,进水口连接在碱液箱内;所述喷淋段4的窑壁上设有若干漏液孔7,漏液孔7的孔径远小于块状铝土矿的尺寸,可保证脱硅液通过即可,喷淋段4的下方设有集液槽9。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按照加工工艺将粉状铝矾土研磨均匀,再制成块(团),将块(团)料置于预热段1中进行预热,预热好后转移至焙烧段2内焙烧,焙烧结束后转移至冷却段3中冷却,最后转移至喷淋段4内,通过碱液喷淋设备将碱液充入喷淋管5内,然后经喷嘴6向下方的块(团)料进行喷淋脱硅,碱液喷淋后流入下方,直接滤除,然后经窑壁上的漏液孔7漏至下方的集液槽9中,集液槽内的含硅液经脱硅后可再次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喷淋段4的外部设有集液夹套8,集液夹套8靠近窑头的一侧设有敞口10,由于回转窑本身具有一定的倾角,窑头端较低,因此,集液夹套8可将漏出的脱硅液进行引流后从敞口10排至集液槽9内进行回收。

作为优选,所述敞口10为呐叭口,敞口10的最低端位于集液槽9内,更易于脱硅液的排出,且收集效果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集液槽9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11,排液管11上设有排液阀12,当集液槽9内的脱硅液收集到一定量之后,可排出进行脱硅处理,实现碱液的循环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其特征在于:从窑尾至窑头依次为预热段(1)、焙烧段(2)、冷却段(3)和喷淋段(4);所述喷淋段(4)内的上方设有喷淋管(5),喷淋管(5)上设有喷嘴(6),喷淋管(5)的一端伸出回转窑后连接在碱液喷淋设备上;所述喷淋段(4)的窑壁上设有若干漏液孔(7),喷淋段(4)的下方设有集液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段(4)的外部设有集液夹套(8),集液夹套(8)靠近窑头的一侧设有敞口(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敞口(10)为喇叭口,敞口(10)的最低端位于集液槽(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9)的底部连接有排液管(11),排液管(11)上设有排液阀(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矾土制棕刚玉煅烧‑脱硅一体化隧道窑,从窑尾至窑头依次为预热段、焙烧段、冷却段和喷淋段;所述喷淋段内的上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上设有喷嘴,喷淋管的一端伸出隧道窑后连接在碱液喷淋设备上;所述喷淋段的窑壁上设有若干漏液孔,喷淋段的下方设有集液槽。本实用新型的设备可同时实现对块(团)状铝矾土的煅烧与脱硅,生产连续、智能,更加有利于实现品位降低的粉矿用于棕刚玉生产,与新的工艺配套使用,具有加工效率高,更节能环保,且脱硅成本更低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邹建飞;陈朝轶;李翔;兰苑培;肖建涛;张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遵义金山磨料有限公司;贵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