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温器支架和具有其的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7426发布日期:2020-06-23 22:28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温器支架和具有其的取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温器支架和具有其的取暖器。



背景技术:

当前取暖器上通常使用限温器紧贴发热体表面来限制发热体表面温度,固定限温器需要在发热体表面焊接一个限温器支架,然后用螺钉将限温器固定在支架上。这种安装方式,一方面支架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变形,另一方面螺钉太小易滑丝,造成限温器松动,两种方式均导致限温器无法准确感温。为此,现有技术中采用卡接方式实现限温器与支架的安装以及支架与发热体的固定,但是限温器在安装时是通过旋转的方式与支架固定的,这对于活动耳限温器并不适用,因为活动耳并不会随着限温器主体发生转动。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限温器支架不适用于安装活动耳限温器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的限温器支架和具有其的取暖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温器支架,包括:

支架本体;

安装孔和一对卡接件,均成型在所述支架本体上,一对卡接件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两侧,且一对所述卡接件均具有一朝向限温器的推入方向设置的第一开口、至少一个允许所述限温器在推入过程中穿过的第二开口和用于容纳所述限温器的安装耳的空间,在所述限温器推入到所述安装孔的预定位置后,所述限温器的安装耳与所述卡接件固定。

所述的限温器支架,所述安装孔沿所述限温器的推入方向的孔径大于所述限温器的主体部的直径。

所述的限温器支架,一对所述卡接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远离所述限温器的推入起始位置的一侧。

所述的限温器支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为封口。

所述的限温器支架,所述卡接件中设置有定位柱或定位孔,所述限温器的安装耳上成型有相适配的定位孔或定位柱。

所述的限温器支架,所述支架本体具有分别与发热壳体的不同位置卡接的第一弹性支臂和第二弹性支臂。

所述的限温器支架,所述第一弹性支臂和第二弹性支臂均具有至少一个折弯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取暖器,包括所述的限温器支架,所述限温器支架卡接在所述取暖器的发热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温器支架,当需要安装限温器时,只需将限温器沿支架本体上的安装孔推入,直至限温器的安装耳与支架本体上的卡接件卡接固定。这样不仅减少了螺接步骤,使得限温器与支架本体安装牢固,还由于限温器是直接沿安装孔推入卡接件中,因此简化了安装步骤,同时适用于固定耳限温器和活动耳限温器,使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温器支架,安装孔沿限温器的推入方向的孔径大于限温器的主体部的直径,这样便于限温器的安装,使得限温器可以沿安装孔的长度方向直接推入卡接件中固定。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温器支架,一对卡接件设置在安装孔的远离限温器的推入起始位置的一侧,为限温器的安装预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其与支架本体的安装固定。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温器支架,定位柱和定位孔配合,在限温器安装到位后对安装耳进行限位,从而有效地防止了限温器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进而使限温器与支架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温器支架,支架本体通过第一弹性支臂和第二弹性支臂与发热壳体弹性卡接,使得限温器可以紧贴发热壳体的表面,保证感温的准确性。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温器支架,第一弹性支臂和第二弹性支臂上折弯部的设置使得支架本体与发热壳体过盈装配,进一步提高了限温器与发热壳体的紧贴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温器支架的示意图;

图2为限温器的示意图;

图3为限温器与支架本体安装前的示意图;

图4为限温器与支架本体安装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5为限温器与支架本体安装后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架本体;2、安装孔;3、卡接件;4、限温器;5、接线端;6、安装耳;7、第一开口;8、第二开口;9、定位柱;10、定位孔;11、第一弹性支臂;12、第二弹性支臂;13、折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5所示的限温器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支架本体1和成型在所述支架本体1上的安装孔2和一对卡接件3。安装孔2成型在所述支架本体1的中央,为长条状,限温器4的接线端5穿过安装孔2设置。一对卡接件3对称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的两侧,且与安装孔2之间预留有一定的间距,以支撑限温器4,卡接件3为通过冲压成型的、突出支架本体1设置的梯形槽,以与三角形的安装耳6适配,且一对所述卡接件3均具有一朝向限温器4的推入方向设置的第一开口7、一个允许所述限温器4在推入过程中穿过的第二开口8和用于容纳所述限温器4的安装耳6的空间,如图1、3和4所示,限温器4的推入方向为自左向右,卡接件3的第一开口7则朝向左设置,一对卡接件3的第二开口8相对设置在靠近安装孔2的位置。在所述限温器4推入到所述安装孔2的预定位置后,如图5的最左侧,所述限温器4的安装耳6与所述卡接件3固定,且安装耳6暴露在外。推入式的安装相对于旋转式的安装,不仅可以适用于固定耳限温器,还适用于安装耳与限温器主体活动连接的活动耳限温器,提高了支架的适用范围,解决了活动耳不能随限温器主体转动,而不能实现与支架的卡接固定的问题。

为了便于安装耳6与卡接件3的安装,所述安装孔2沿所述限温器4的推入方向的孔径大于设置有接线端5的所述限温器4的主体部的直径。一对所述卡接件3设置在所述安装孔2的远离所述限温器4的推入起始位置的一侧,即图1、3和4中安装孔2的靠右侧。这样在安装时,限温器4的接线端5首先穿过安装孔2,由于安装孔2的左端未设置卡接件3,因此一对安装耳6与支架本体1贴合设置,如图4所示,然后水平向右推动限温器4,直至限温器4的安装耳6受到与第一开口7对应设置的封口的阻挡,实现与卡接件3的固定。长条状的安装孔2为限温器4的安装耳6顺利与卡接件3水平卡接固定提供了便利。

为了进一步提高限温器4与支架本体1的安装牢固度,在所述卡接件3与支架本体1平行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柱9,所述限温器4的安装耳6上则成型有与所述定位柱9适配的定位孔10。由于卡接件3和安装耳6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量,因此在限温器4沿安装孔2的推入过程中,卡接件3上的定位柱9可以顺利插入安装耳6上的定位孔10中实现固定。

为了实现支架本体1与发热壳体的有效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具有分别与发热壳体的不同位置卡接的第一弹性支臂11和第二弹性支臂12。所述第一弹性支臂11和第二弹性支臂12对称设置,且均具有一个折弯部13。第一弹性支臂11和第二弹性支臂12插入发热壳体的相应位置,实现支架本体1与发热壳体的固定。支架本体1为冲压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结构力学性能好,有效的保证了第一弹性支臂11、第二弹性支臂12与支架本体1的连接强度,同时保证支架本体1自身弹性,使限温器4与发热壳体表面贴紧接触,温度控制更精确。

一种取暖器,包括所述的限温器支架,所述限温器支架卡接在所述取暖器的发热壳体上。

当需要将限温器4与取暖器安装时,首先将限温器4的接线端5穿过支架本体1上的安装孔2,使得限温器4的安装耳6紧贴支架本体1的表面。然后用力沿安装孔2的长度方向推动限温器4,使限温器4从一对卡接件3左侧的第一开口7进入卡接件3内部的空间,并穿过第二开口8直至与卡接件3的封口抵接,在此过程中,卡接件3的定位柱9插入安装耳6的定位孔10中,实现二者的固定。最后将支架本体1的第一弹性支臂11和第二弹性支臂12分别插入取暖器的发热壳体中的相应位置,完成安装。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卡接件3除与第一开口7相对设置的封口部分外,其余剩余部分均为开口,以方便安装耳6的推入。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在卡接件3与支架本体1平行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孔10,限温器4的安装耳6上则成型有与定位孔10适配的定位柱9。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