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用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3062发布日期:2020-07-07 14:25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用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道用加热器。



背景技术:

翅片式换热器主要用于干燥系统中空气加热,是热风装置中的主要设备,散热器采用的热介质为导热油时,导热油吸收外界空气中的热量,再通过管道运输至冷却器部分进行降温,导热油不断重复吸热升温与冷却器降温的过程,从而实现热量交换,在热量交换过程中导热油通过管道进行运输,导热油容易堆积堵塞管口,影响换热器的正常使用。

授权公告号为cn201348114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管道加热器,包括有加热丝、绝缘隔热环,加热丝设在绝缘隔热环中,所述绝缘隔热环设为圆环形结构,所述加热丝环绕在绝缘隔热环的内周面上,所述绝缘隔热环由至少两个横截面为弧形的环形段围成的,所述环形段相邻之间为合页连接,相应加热丝为多段串联或并联式连接而成,每段并行来回弯绕在各个环形段中。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时安装及拆卸不便,同时无法根据不同管道的直径进行调节,适应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用加热器,通过采用拼接式夹持结构罩设于管道外周,对管道进行加热,可以适应不同直径及形状的管道,进而对堆积堵塞在管口及管道内部的导热油进行加热,避免其堵塞管口,进而保证加热器的热量交换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管道用加热器,包括夹持装置,以及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的加热片,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呈环状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由两个以上且相互卡接的支撑环组成,所述支撑环设置有沿所述限位环直径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连接有夹持爪,所述夹持爪远离所述滑动装置一侧与所述加热片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器通过连接有加热片的夹持装置,对管道进行加热从而防止油脂堵塞管口。夹持装置采用若干支撑环拼接而成的限位环,限位环通过滑动装置连接有夹持爪,根据管道直径调节夹持爪及与其连接的加热片相对于管道的位置,从而使得夹持爪对管道夹持更加紧固,进而保证加热片对管道的加热效果。限位环由若干支撑环拼接而成,便于对其进行拆卸及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滑槽内且与所述夹持爪固定连接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啮合有与所述支撑环转动连接的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有控制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装置采用齿轮齿条结构配合实现对夹持爪位置的调节,从而使其与管道抵接,以适应不同规格的管道尺寸,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控制装置控制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条在滑槽内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爪朝向圆心位置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与所述齿轮啮合且与所述第一齿条平行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伸出所述支撑环连接有卡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控制装置设置有与齿轮啮合并且与第一齿条平行的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与第一齿条相对设置,从而在拉动第二齿条带动齿轮转动时,第一齿条带动夹持爪同步且反向运动,从而实现对夹持爪位置的调节,第二齿条连接的卡位件可以当夹持爪与管道抵接时对第二齿条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位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齿条同轴连接的液压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位件采用与第二齿条同轴连接的液压缸,可以控制第二齿条的移动的同时,还可以在夹持爪移动至与管道抵接时停止运动,保持夹持爪与管道抵接时第二齿条所在位置,进而实现对夹持装置的卡位,使加热片与管道抵接,保证加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环设置有与其外周弧度相同的弧形通槽,所述弧形通槽内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连接有限位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拼接组成环状的限位环,支撑环设置有与其外周弧度相同的弧形通槽,同时弧形通槽内设置有连接有限位块的限位杆,使得可以通过将限位杆滑出弧形通槽进入与其相邻的弧形通槽内,从而实现相邻两支撑环之间的卡接,限位装置可以增强限位杆的限位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通槽上表面的限位孔,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孔内与所述限位块抵接的定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定位杆插入限位孔内,实现对限位杆的定位,防止限位杆在弧形通槽内随意滑动,从而增强限位杆对相邻两支撑环的限位,保证相邻两支撑环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环垂直于所述弧形通槽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块及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环垂直于弧形通槽的两个侧壁设置的相互配合的卡块和卡槽,在相邻两支撑环拼接时可以对弧形通槽位置进行预对准,便于将限位杆在相邻两弧形通槽内进行滑动,对相邻两支撑环进行限位;此外卡块及卡槽的配合还可以增强相邻两支撑环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爪朝向所述加热片一侧设置为内凹的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爪朝向加热片一侧设置为内凹的弧形,有利于增大夹持爪的表面积,也即增大其与加热片及管道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对管道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加热片与管道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增强对管道的加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夹持装置采用若干支撑环拼接而成环状的限位环,两两支撑环之间通过弧形滑槽及其中设置的限位杆实现卡接,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固;

2.支撑环与夹持爪滑动装置连接,滑动装置通过相互啮合的第一齿条与齿轮配合,在与齿轮配合的第二齿轮带动下沿限位环半径朝向其圆心运动,从而实现夹持爪与管道的抵接;

3.夹持爪朝向加热片一侧设置为内凹的弧形,有利于增大夹持爪的表面积,也即增大其与加热片及管道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对管道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加热片与管道接触面积增大有利于增强对管道的加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用加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管道用加热器中支撑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用以表示滑动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持装置;2、加热片;3、限位环;31、支撑环;311、弧形通槽;312、限位杆;313、限位块;314、限位装置;315、限位孔;316、定位杆;32、滑槽;33、滑动装置;331、第一齿条;332、齿轮;333、控制装置;334、第二齿条;335、卡位件;336、液压缸;34、夹持爪;4、卡块;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管道用加热器,包括呈环状的限位环3,该限位环3由两个以上相互卡接的支撑环31组成,每个支撑环31均连接有加热片2,该加热片2采用硅胶电热片且与外部电源连接。

如图2所示,相邻支撑环31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块4及卡槽5,对相邻支撑环31拼接位置进行定位,此外支撑环31设置有与其外周弧度相同的弧形通槽311,弧形通槽311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限位杆312,限位杆312连接有穿过该弧形通槽311的限位块313,推动限位块313从而将限位杆312从弧形通槽311内滑出,并滑动至相邻弧形通槽311内,实现相邻支撑环31的连接,相互配合的卡块4和卡槽5,在相邻两支撑环31拼接时可以对弧形通槽311位置进行预对准,便于将限位杆312在相邻两弧形通槽311内进行滑动,对相邻两支撑环31进行限位;此外卡块4及卡槽5的配合还可以增强相邻两支撑环31连接的稳定性。为了对限位块313进行定位,弧形通槽311上表面设置有限位孔315,限位孔315内设置有定位杆316与限位块313抵接,防止限位杆312在弧形通槽311内随意滑动,从而增强限位杆312对相邻两支撑环31的限位,保证相邻两支撑环3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为了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管道,如图3所示,支撑环31设置有沿限位环3直径方向延伸的滑槽32,滑槽32内设置有第二齿条334,第二齿条334伸出支撑环31一端同轴连接有液压缸336,第二齿条334啮合有与支撑环31转动连接的齿轮332,同时在第二齿条334相对面设置有与其平行且与齿轮332啮合的第一齿条331,第一齿条331连接有夹持爪34,夹持爪34与加热片2之间可拆卸连接,如粘贴连接或通过压板进行连接便于对加热片2进行安装及更换。液压缸336拉动第二齿条334带动齿轮332转动时,第一齿条331带动夹持爪34同步且反向运动,从而实现对夹持爪34位置的调节,此外还可以在夹持爪34移动至与管道抵接时停止运动,保持夹持爪34与管道抵接时第二齿条334所在位置,进而实现对夹持装置1的卡位,使加热片2与管道抵接,保证加热效果。为了增大夹持爪34的表面积,也即增大其与加热片2及管道之间的连接面积,使得对管道的连接更加稳定,同时增强对管道的加热效果,夹持爪34朝向加热片2一侧设置为内凹的弧形。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将支撑环31套设于所需加热管道外周,先通过卡块4及卡槽5进行预定位,然后将限位杆312从弧形通槽311内滑出至与其相邻的另一弧形通槽311内,并将定位杆316插入限位孔315内实现对限位杆312的定位,从而将支撑环31拼接成限位环3套设于管道外。然后调节加热片2与管道之间的距离,开启液压缸336对输出轴进行收缩带动第二齿条334朝向远离加热片2一侧位置移动,同时在齿轮332作用下第一齿条331带动夹持爪34及加热片2朝向支撑环31圆心位置移动,直至与管道抵接,从而实现加热片2与管道的抵接,增强加热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