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6344发布日期:2020-09-01 19:0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领域,具体是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



背景技术:

多数高空作业平台通常采用液压系统作为动力;少数的大型高空作业平台,根据其动力源的不同,可能会采用柴油机+液压系统的组合作为动力源,所以需要冷却器对柴油机的冷却液进行冷却。

采用芯体和封头的组合结构制造的冷却器,由于其焊接工艺简单、便于设计,从而受到了冷却器企业的青睐。介质能够在芯体和封头内流动,并通过芯体上的扁管和翅片结构、或者隔板、封条和翅片结构与外部的空气形成热交换状态。

现有技术中,多数冷却器的流动方向为单向流动;例如,一个芯体上设置有两个封头,介质在冷却器内,从第一个封头流向第二个封头,从而使得介质的热量集中在第一封头区域;少数冷却器变更了芯体中的扁管、或者变更了隔板和封条的结构,从而构成了曲折状的通道,可能形成一个或多个流动方向;例如,一个芯体上设置有两个封头,介质在冷却器内从第一个封头沿着曲折状的通道流向第二个封头,从而使得介质的热量同样集中在第一封头处;又如,一个芯体上设置有两个封头,但是在芯体内形成至少两组流动路径,介质在冷却器内,从第一封头沿着任一组流动路径流向第二封头,同样使得介质的热量集中在第一封头处。

如果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直接应用在具有柴油机的高空作业平台上,使其对冷却液进行降温,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的体积比较大,导致具有柴油机和冷却器的动力源占据高空作业平台的平面面积比较大。如果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的体积减小,以获得减少占据高空作业平台的平面面积的效果,由于前述的介质热量聚集在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其中一处,从而导致减小体积的现有技术的冷却器的换热效率降低。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存在着介质的热量相对于冷却器的一部分形成集中状态,导致冷却器的整体的换热效率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存在着介质的热量相对于冷却器的一部分形成集中状态,导致冷却器的整体的换热效率不均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包括封头、第一芯体和第二芯体;所述封头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第一芯体设置在所述封头的左部,所述第二芯体设置在所述封头的右部,所述封头的左部用于覆盖所述第一芯体的右部,所述封头的右部用于覆盖所述第一芯体的左部;所述封头的内腔设置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呈相互隔离状态;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一芯体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组成第一流动路径;所述第一内腔、所述第二芯体的内腔和所述第二内腔组成第二流动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包括竖直隔板;所述竖直隔板将所述封头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其中,所述封头具有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内腔位于所述封头的正面方向,所述第二内腔位于所述封头的背面方向。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体包括多层通道;任一层所述通道分别包括至少两个流通腔,至少一个所述流通腔为第一扩散通道,其余所述流通腔为第一集中通道,所述第一扩散通道的左部和所述第一集中通道的左部相通,所述第一扩散通道的右部和所述第一集中通道的右部相互隔离;所述第一内腔、所有的所述第一扩散通道、所有的所述第一集中通道和所述第二内腔组成所述第一流动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芯体还包括多个第一密封帽;所述第一密封帽的数量和所述通道的层数相同,任一个所述第一密封帽分别设置在其中一层所述通道的左部;所述第一密封帽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与同一层所述通道的全部所述流通腔相通;所述第一内腔、所有的所述第一扩散通道、所有的所述第一盲孔、所有的所述第一集中通道和所述第二内腔组成所述第一流动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芯体包括多层腔道;任一层所述腔道分别包括至少两个流动腔,至少一个所述流动腔为第二扩散通道,其余所述流动腔为第二集中通道,所述第二扩散通道的右部和所述第二集中通道的右部相通,所述第二扩散通道的左部和所述第二集中通道的左部相互隔离;所述第一内腔、所有的所述第二扩散通道、所有的所述第二集中通道和所述第二内腔组成所述第二流动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芯体还包括多个第二密封帽;所述第二密封帽的数量和所述腔道的层数相同,任一个所述第二密封帽分别设置在其中一层所述腔道的右部;所述第二密封帽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与同一层所述腔道的全部所述流动腔相通;所述第一内腔、所有的所述第二扩散通道、所有的所述第二盲孔、所有的所述第二集中通道和所述第二内腔组成所述第二流动路径。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的左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和多个第四通孔;任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任一个所述第四通孔分别贯通所述封头,其中,所有的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相通,所有的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内腔相通;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所述第四通孔的数量和所述通道的层数分别相同,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和一个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与一层所述通道呈相通状态;任一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同一层的所述第一扩散通道相通,任一个所述第四通孔分别与同一层的所述第一集中通道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的右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和多个第三通孔;任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和任一个所述第三通孔分别贯通所述封头,其中,所有的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相通,所有的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内腔相通;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所述第三通孔的数量和所述腔道的层数分别相同,其中,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和一个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与一层所述腔道呈相通状态;任一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同一层的所述第二扩散通道相通,任一个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与同一层的所述第二集中通道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封头还包括注入接口和排出接口;所述注入接口设置在所述封头的正部上方,且所述注入接口与所述第一内腔相通;所述排出接口设置在所述封头的背部下方,且所述排出接口与所述第二内腔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还包括加固框体;所述加固框体呈环状,所述加固框体的中心处形成容置空间,所述封头、所述第一芯体和所述第二芯体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介质在封头的第一内腔、第二内腔,以及介质在任一个通道内分别流动,形成了由中心至左右两端、再由左右两端至中心的流动路径,从而使得介质形成了双向流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介质沿着第一封头向第二封头的单向流动方向,更加有利于介质的热量的扩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一种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另一种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其中又一种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密封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固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加固框体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存在着介质的热量相对于冷却器的一部分形成集中状态,导致冷却器的整体的换热效率不均衡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

参见图1或图2或图4,一种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包括封头1、第一芯体2和第二芯体3;

封头1设置在竖直方向上,第一芯体2设置在封头1的左部,第二芯体3设置在封头1的右部,封头1的左部用于覆盖第一芯体2的右部,封头1的右部用于覆盖第一芯体2的左部;

封头1的内腔设置为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其中,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呈相互隔离状态;

第一内腔101、第一芯体2的内腔和第二内腔102组成第一流动路径;

第一内腔101、第二芯体3的内腔和第二内腔102组成第二流动路径。

介质注入封头1的第一内腔101之后,由于封头1沿着竖直方向设置,使得介质在封头1的第一内腔101中呈竖直方向的流动。在介质注入第一内腔101时,介质沿着竖直方向在第一内腔101中呈扩散状态,从而使得介质的热量首先集中在封头1处、并且介质的热量首先沿着竖直方向贯通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顶部至底部。

介质分别沿着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呈水平方向流动的进行再次扩散,其中,一部分介质沿着第一内腔101至第一流动路径的方向流动至第二内腔102;换句话说,一部分介质沿着水平方向向封头1的左部流入第一流动路径,接着,该一部分介质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变向、并向封头1的右部流入第二内腔102;以及,另一部分介质沿着第一内腔101至第二流动路径的方向流动至第二内腔102;换句话说,另一部分介质沿着水平方向向封头1的右部流入第二流动路径,接着,该另一部分介质沿着水平方向形成变向、并向封头1的左部流入第二内腔102。

介质在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内流动的过程中,原本聚集在封头1的第一内腔101的介质热量,同时向两个方向进行水平扩散;并且在水平扩散的过程中,任一个流动路径(第一流动路径、第二流动路径)内的介质的温度分别逐渐降低,从而使得介质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正面形成由中心向两端的换热效果;并且,第一芯体2和第二芯体3分别具有多个限制介质流动的通腔,使得介质在相邻的两个通腔内的相同位置处,其换热效率相同或相近;还有,介质在第一流动路径和第二流动路径内分别具有换向过程,从而延长了介质在任一个通腔内的流动时间,保证了介质的热交换效果;介质最终从任一个流动路径注入至封头1的第二内腔102中,使得介质在第二内腔102中混合后排出封头1。

现有技术中,如果采用将两个封头相对于芯体设置为上下结构的冷却器,介质的热量首先集中在第一个封头内,第一封头位于芯体的上部,并且第一封头内的介质需要沿着水平方向流动一段时间,从而使得介质在第一封头内的流动时间比较长,造成热量的第一次集中;接着,第一封头内的介质分别注入至芯体所限制的通腔内,在重力的作用下,任一个通腔内的介质流速相同,但是位于芯体中部的通腔的热交换效率比较小,而位于芯体左右两侧的通腔的换热效率比较高;这是因为位于芯体中部的通腔,其受到了相邻的通腔的换热影响比较大,任一个位于芯体中部的通腔分别受到至少两个相邻的通腔的换热影响,从而降低了换热效率;而位于芯体左右两侧的通腔,其受到相邻的通腔的换热影响比较小,位于最左侧的通腔的一侧仅受到一个相邻的通腔的换热影响,从而使得最左侧的通腔的换热效率最高;同理,位于最右侧的通腔的一侧仅受到一个相邻的通腔的换热影响,从而使得最右侧的通腔的换热效率最高;最终,由芯体的左右两侧向芯体的中心形成了换热效率逐渐增大、并且介质的热量集中在第一封头处、且第一封头位于芯体的上部的不均匀散热效果,使得现有技术中的芯体的温度场近似形成半圆形或半椭圆形;也就是说,当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与散热装置组成冷却器总成时,散热装置的风扇覆盖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的温度场的面积比较小,使得风扇的风冷效率比较低。

而本实施例中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虽然将封头1设置在第一芯体2和第二芯体3之间,并且封头1设置在竖直方向,但是,在重力的作用下,介质注入到封头1的第一内腔101中时,介质首先在第一内腔101中形成对流的效果,从而使得介质在第一内腔101中的流动时间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介质在第一个封头内水平流动的时间有所减少;接着,介质在本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任一个通道内分别流动,形成了由中心至左右两端、再由左右两端至中心的流动路径,从而使得介质形成了双向流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介质沿着第一封头向第二封头的单向流动方向,更加有利于介质的热量的扩散;最后,本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在其正面形成了由中心向两端的扩散区域,形成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温度场,当本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与散热装置(包括风扇)组成换热总成时,该温度场处于散热装置的覆盖范围之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芯体的温度场呈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本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本身不但换热效率更加均匀,而且通过散热装置的风扇覆盖的圆心或椭圆形的温度场的面积比较大,使得风扇的风冷效率更高。

现有技术中的其他形式的冷却器,例如,将芯体的通腔变更为曲折形状的冷却器,其虽然改变了流动方向,并增大了芯体的温度场的范围,但是其介质的热量依然集中在第一封头处;也就是说,如果将现有技术的冷却器分为上下两部分,那么,即便芯体的通腔变更为曲折形状,那么,介质的热量也是集中在芯体的上半部。所以,这种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其温度场的面积,小于本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温度场的面积;也就是说,这种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其换热效率依然不如本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换热效率均匀,散热装置的风扇覆盖芯体上半部的温度场的面积比较小,使得风扇的风冷效率比较低。

因此,本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存在着介质的热量相对于冷却器的一部分形成集中状态,导致冷却器的整体的换热效率不均衡的技术问题。

此外,本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冷却器与散热装置组成冷却器总成之后,散热装置的风扇的风冷效率比较低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如何在封头1内设置相互隔离的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优选的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参见图4,封头1包括竖直隔板103;

竖直隔板103将封头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其中,封头1具有正面和背面,第一内腔101位于封头1的正面方向,第二内腔102位于封头1的背面方向。

在封头1内设置隔板,并将封头1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其方案比较简单,并且易于实现。例如,分别制造封头1和隔板,并且采用钎焊的方式将隔板焊接在封头1内即可;又如,采用铝挤方式直接挤压出具有隔板的封头1即可。

应当理解的是,封头1内的隔板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两个或三个。当封头1内通过两个或三个隔板隔离出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时,两个隔板之间形成热量隔离部,从而减少第一内腔101中的介质和第二内腔102中的介质的热交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芯体2和第二芯体3可以采用如下优选方案进行设置。

参见图5至图7,第一芯体2包括多层通道;

任一层通道分别包括至少两个流通腔,至少一个流通腔为第一扩散通道201,其余流通腔为第一集中通道202,第一扩散通道201的左部和第一集中通道202的左部相通,第一扩散通道201的右部和第一集中通道202的右部相互隔离;

第一内腔101、所有的第一扩散通道201、所有的第一集中通道202和第二内腔102组成第一流动路径。

当介质出入到任一个通道内时,介质应当首先注入第一扩散通道201,并且沿着第一扩散通道201内流动;在介质流入第一集中通道202之前,介质应当在第一扩散通道201和第一集中通道202之间形成变向流动,从而使得介质流入到第一集中通道202内;介质沿着第一集中通道202流入到第二内腔102中即可。

同理,第二芯体3包括多层腔道;

任一层腔道分别包括至少两个流动腔,至少一个流动腔为第二扩散通道,其余流动腔为第二集中通道,第二扩散通道的右部和第二集中通道的右部相通,第二扩散通道的左部和第二集中通道的左部相互隔离;

第一内腔101、所有的第二扩散通道、所有的第二集中通道和第二内腔102组成第二流动路径。

第二芯体3的结构、以及介质在第二芯体3中的流动方式,分别与前述第一芯体2的结构和介质在第一芯体2中的流动方式相似,二者的区别仅仅是介质的流动方向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如何实现介质在第一芯体2内和第二芯体3内的变向流动,优选的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参见图1或图2或图8,第一芯体2还包括多个第一密封帽203;

第一密封帽203的数量和通道的层数相同,任一个第一密封帽203分别设置在其中一层通道的左部;

第一密封帽203设置有第一盲孔,第一盲孔与同一层通道的全部流通腔相通;

第一内腔101、所有的第一扩散通道201、所有的第一盲孔、所有的第一集中通道202和第二内腔102组成第一流动路径。

介质通过第一扩散通道201流入第一密封帽203的第一盲孔内,再由第一盲孔流入第一集中通道202;也就是说,第一密封帽203的第一盲孔具有汇聚介质的功能,以及使得介质的流动方向变向的功能。

这种设置方式比较简单,易于实现,可以在实际制造本实施例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过程中,采用钎焊或人工焊接的方式实现。

同理,第二芯体3还包括多个第二密封帽;

第二密封帽的数量和腔道的层数相同,任一个第二密封帽分别设置在其中一层腔道的右部;

第二密封帽设置有第二盲孔,第二盲孔与同一层腔道的全部流动腔相通;

第一内腔101、所有的第二扩散通道、所有的第二盲孔、所有的第二集中通道和第二内腔102组成第二流动路径。

第二芯体3上的第二密封帽的结构和功能,分别与前述第一芯体2上的第一密封好的结构和功能相同,二者的区别仅仅是设置的位置(设置在第一芯体2上和设置在第二芯体3上)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在封头1上还设置有多个通孔,用于实现第一芯体2、第二芯体3分别与封头1的第一内腔101和第二内腔102相通。具体为:

参见图3或图4,封头1的左部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105和多个第四通孔108;

任一个第一通孔105和任一个第四通孔108分别贯通封头1,其中,所有的第一通孔105分别与第一内腔101相通,所有的第四通孔108分别与第二内腔102相通;

第一通孔105的数量、第四通孔108的数量和通道的层数分别相同,其中,一个第一通孔105和一个第四通孔108分别与一层通道呈相通状态;

任一个第一通孔105分别与同一层的第一扩散通道201相通,任一个第四通孔108分别与同一层的第一集中通道202相通。

第一芯体2连接在封头1的左部,第一芯体2的第一扩散通道201应当分别与第一通孔105相通,但第一扩散通道201不应当与第四通孔108相通;同理,第一芯体2的第一集中通道202应当分别与第四通孔108相通,但第一集中通道202不应当与第一通孔105相通。

第一芯体2和第一封头之间可以采用钎焊的方式连接,从而实现前述的第一扩散通道201应当分别与第一通孔105相通、第一芯体2的第一集中通道202应当分别与第四通孔108相通的效果。钎焊的方式能够节省第一芯体2和封头1的焊接难度,从而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同理,参见图4,封头1的右部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106和多个第三通孔107;

任一个第二通孔106和任一个第三通孔107分别贯通封头1,其中,所有的第二通孔106分别与第一内腔101相通,所有的第三通孔107分别与第二内腔102相通;

第二通孔106的数量、第三通孔107的数量和腔道的层数分别相同,其中,一个第二通孔106和一个第三通孔107分别与一层腔道呈相通状态;

任一个第二通孔106分别与同一层的第二扩散通道相通,任一个第三通孔107分别与同一层的第二集中通道相通。

其中,第二通孔106和第三通孔107的设置方式和功能,分别与前述的第一通孔105和第四通孔108的设置方式和功能相同,二者的区别仅仅是开设的方向不同,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封头1上还分别设置有注入接口110和排出接口111,且分别用于注入介质和排出介质,具体方案如下:

参见图1或图2或图3或图4,封头1还包括注入接口110和排出接口111;

注入接口110设置在封头1的正部上方,且注入接口110与第一内腔101相通;

排出接口111设置在封头1的背部下方,且排出接口111与第二内腔102相通。

其中,注入接口110设置在封头1的侧部上方,且与第一内腔101相通,使得介质在注入第一内腔101之后,受到重力的影响而快速的从第一内腔101的顶部流动至底部。

以及,排出接口111设置在封头1的侧部下方,且与第二内腔102相通,使得介质在汇聚在第二内腔102之后,受到重力的影响而从第二内腔102的底部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增强前述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强度的结构,具体为:

参见图9或图10,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还包括加固框体4;

加固框体4呈环状,加固框体4的中心处形成容置空间,封头1、第一芯体2和第二芯体3分别固定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采用加固框体4对前述的高空作业平台用冷却器的上部、下部、左部和右部分别进行加固,从而避免第一芯体2、第二芯体3分别受自重的影响而造成与封头1之间开裂的负面效果;此外,还能够有效的保护第一芯体2和第二芯体3上的翅片,避免翅片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