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06912发布日期:2021-08-24 16:21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空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装置领域。更具体地,它涉及一种加湿器,特别是一种蒸发式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一种增加单个房间或整个房子湿度(湿气)的装置。通过调节湿气水平,加湿器可以为那些经受皮肤过干、鼻窦感染、灰尘过敏等的人提供健康益处。对于家庭使用,最常见的两种加湿器是超声波加湿器和蒸发式加湿器。

超声波加湿器使用压电换能器,以在少量水中产生高频机械振荡。这形成非常细小的水滴薄雾,其通常通过由风扇产生的气流排出加湿器。这些水滴将含有水中的所有杂质,包括来自硬质水的矿物质,且所有存在的病原体将发散到空气中。

蒸发式加湿器使用多孔材料制成的芯子,其从蓄水池吸收水且提供较大的表面区域用于从它蒸发。风扇用于迫使空气流动穿过芯子的孔,从而将水蒸气引入气流。在蒸发式加湿器中,任何存在于水中的矿物质沉积将被困在芯子中。然而,由此芯子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矿物质沉淀填满,且如果不让它完全干燥,芯子还会发霉。因此,蒸发式加湿器通常需要定期清洁或更换芯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包括加湿器,该加湿器提供了相对于传统家用加湿器的各种优势。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式加湿器,其具有改进的加湿效能和改进的卫生,同时还使得芯子更容易移除和清洁。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布置为产生气流的气流发生器、布置为将水蒸气引入气流的湿气或水蒸汽源、以及布置为向湿气源提供水的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布置为在水箱内部容纳一定体积的水;供水管,布置为将水从水箱内部输送出去;uv光源,布置为用uv光照射通过供水管的水;以及uv扩散器,其设置在水箱的内部内,布置为重定向和传播已经离开供水管的uv光。气流发生器可以包括电机驱动叶轮。

供水管可以布置成使得来自水箱的水在第一端进入供水管并在第二端离开供水管。供水管则可以包括设置在供水管的第一端的第一uv透明窗和设置在供水管的第二端的第二uv透明窗。供水管可以包括在供水管的第一端处设置在供水管的一侧的侧向水入口和在供水管的第二端处设置在供水管的一侧的侧向水出口。侧向水入口和侧向水出口之一或两者可以从供水管切向延伸,使得流过的水沿与供水管的内表面相切的方向流动。

uv光源可以布置为通过第一uv透明窗纵向照射供水管的内部。第二uv透明窗可以布置为允许已经穿过供水管的长度的uv光离开供水管。uv扩散器可以邻近第二uv透明窗设置在供水管外部。

供水系统还可以包括水泵,用于通过供水管从水箱中泵送水。供水系统还可以包括泵壳体,该泵壳体包含水泵并且布置为延伸到水箱的内部。泵壳体可以包含供水管和uv光源。uv扩散器可以包括设置在泵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已经离开供水管的uv光通过该开口被引导到水箱中。至少一个开口可以包括设置在泵壳体的外壁中并且具有uv反射表面的弯曲的(例如,大致凹入的)凹部。uv扩散器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的扩散管或管状物,该扩散管延伸跨过泵壳体的宽度并且具有uv反射表面。扩散管可以具有面向水箱的相对侧壁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扩散管可以包括延伸跨过扩散管的宽度的脊。脊可以设置在下uv透明窗下方。uv反射表面可以包括涂覆有uv反射涂层的表面。uv反射表面可以包括诸如铝的金属薄层,并且优选地为uvc光提供至少80%的反射率。uv反射表面可以涂覆有uv透明材料(例如二氧化硅层)的保护涂层。

空气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容纳气流发生器和湿气源的体部。水箱可以与体部具有可拆卸或可分离的连接。体部可以包括位于湿气源下方的槽或腔,水箱可移除地位于槽或腔内。体部还可以包括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或通风口,通过该空气入口将气流吸入体部中,空气出口用于从体部排出气流。空气出口可以在湿气源的下游。

空气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在体部上的位于空气出口上方的喷嘴,该喷嘴布置成接收来自体部的气流并从空气处理装置发射气流。喷嘴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出口,用于从空气处理装置排出气流。

水箱可包括水箱开口或孔口(即,水箱可通过其装水),并且空气处理装置于是可以进一步包括可移除的水箱盖或盖子,其布置为装配在水箱开口上并由此封闭水箱开口,并且优选地,水箱开口设置在水箱的上表面中。可移除的水箱盖可以布置成可释放地保持在水箱上。可移除的水箱盖可以与泵壳体一起提供。泵壳体可以从可移除的水箱盖的下表面突出,使得当可移除的水箱盖设置在水箱开口上方时,泵设置在水箱的内部。

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对供应的水进行消毒的紫外线(uv)消毒装置。uv消毒装置包括:水箱,布置为在水箱内部容纳一定体积的水;供水管,布置为将水从水箱内部输送出去;uv光源,布置为用uv光照射通过供水管的水;以及uv扩散器,其设置在水箱的内部内,布置为重定向和传播已经离开供水管的uv光。uv扩散器布置为在整个水箱内部的至少一部分中重定向和传播uv光。

供水管可以布置成使得来自水箱的水在第一端进入供水管并且在第二端离开供水管,供水管于是可以包括设置在供水管的第一端的第一uv透明窗和设置在供水管的第二端的第二uv透明窗。供水管可以包括在供水管的第一端处设置在供水管的一侧的侧向水入口和在供水管的第二端处设置在供水管的一侧的侧向水出口。侧向水入口和侧向水出口之一或两者可以从供水管切向延伸,使得流过的水沿与供水管的内表面相切的方向流动。

uv光源可以布置为通过第一uv透明窗纵向照射供水管的内部。第二uv透明窗可以布置为允许已经穿过供水管的长度的uv光离开供水管。uv扩散器可以邻近第二uv透明窗设置。uv扩散器可以设置在供水管外部。

供水系统还可以包括水泵,用于通过供水管从水箱中泵送水。供水系统还可以包括泵壳体,该泵壳体包含水泵并且布置为延伸到水箱的内部。泵壳体可以包含供水管和uv光源。uv扩散器可以包括设置在泵壳体中的至少一个开口,已经离开供水管的uv光通过该开口被引导到水箱中。至少一个开口包括设置在泵壳体的外壁中并且具有uv反射表面的弯曲的(例如,大致凹入的)凹部。替代地,uv扩散器可以包括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的扩散管或管状物,该扩散管延伸跨过泵壳体的宽度并且具有uv反射表面。扩散管可以具有面向水箱的相对侧壁的第一开口端和第二开口端。扩散管可以包括延伸跨过扩散管的宽度的脊。脊可以设置在下uv透明窗下方。

uv反射表面可以包括涂覆有uv反射涂层(例如薄金属层,例如铝)的表面。uv反射表面可以为uvc光提供至少80%的反射率。uv反射表面可以涂覆有uv透明材料(例如二氧化硅层)的保护涂层。

紫外线消毒装置还可以包括流量调节器,其布置为确保通过供水管的水的流速不超过预定最大值。流量调节器可以包括储水器,该储水器布置为从水泵接收水并且流体地连接到供水管,储水器可以包括溢水道,其允许水流出储水器并返回进入水箱。

供水管的内表面能够反射由uv光源产生的uv光。供水管可以包括能够反射uvc光的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

uv光源可以布置成用短波长uvc光(即100-280nm)照射水。uv源可以包括单个uvled。

水箱可以包括热塑性材料。水箱可以包括聚酯或共聚酯,例如pc/pet、pc冲击改性的ecozen聚酯和乙二醇改性的聚对苯二甲酸环己基二亚甲基酯(pctg)中的任一种。水箱可以包括含有uv添加剂的热塑性材料。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考附图仅通过举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本文中描述的加湿器的前视图;

图2是加湿器的左视图;

图3是加湿器的透视图;

图4是加湿器的体部的正截面视图;

图5是加湿器的体部的侧截面视图;

图6是加湿器的体部的透视图,其中水箱组件从体部分离;

图7是加湿器的水箱组件的俯视图;

图8是加湿器的水箱组件的左侧视图;

图9是水箱组件的透视图,其中手柄在第二配置中;

图10是手柄到水箱的枢转附接的侧截面视图;

图11是水箱组件的透视图,其中水箱盖组件从水箱分离;

图12是加湿器蒸发器组件的透视图;

图13是水箱组件的透视图,其中蒸发器组件位于水箱内;

图14是水箱组件的侧截面视图,其中蒸发器组件位于水箱内;

图15是水箱盖组件的透视图;

图16是水箱盖组件的后视图;

图17是水箱盖组件的侧截面视图;

图18是水箱盖组件的后截面视图;

图19是水箱盖组件的截面透视图;

图20是水箱盖组件的泵系统的透视图;

图21是下部体部区段的正视图,其中没有水箱组件;

图22是体部到水箱连接器的底视图;

图23是体部到水箱连接器的底截面视图;

图24是体部回水盘的后透视图,具有体部到水箱连接器;

图25是体部回水盘的前透视图,具有体部到水箱连接器;

图26是体部回水盘的正截面视图;

图27是加湿器的透视图,其中过滤器组件从加湿器分离;

图28是加湿器的透视图,其中蒸发器组件从加湿器分离;

图29是过滤器组件的侧截面图;

图30是过滤器组件的后透视图,其中护罩与过滤器组件分离。

图31是蒸发器组件的顶视图;

图32是蒸发器组件的顶部截面视图;

图33是蒸发器组件的前部截面图;

图34是蒸发器组件的侧截面图;和

图35是适用于蒸发器组件的多孔材料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描述提供优于传统家用加湿器的各种优点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布置为产生气流的气流发生器、布置为将水蒸气引入气流的湿气或水蒸汽源、以及布置为向湿气源提供水的供水系统。供水系统包括:水箱,布置为在水箱内部容纳一定体积的水;供水管,布置为将水从水箱内部输送出去;uv光源,布置为用uv光照射通过供水管的水;以及uv扩散器,其设置在水箱的内部内,布置为重定向和传播已经离开供水管的uv光。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容纳气流发生器和湿气源的体部,其中体部设置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或通风口,通过所述空气入口将气流吸入体部中,所述空气出口或通风口用于将气流从体部中排出。空气处理装置于是还可以包括安装在体部上的位于空气出口上方的喷嘴,该喷嘴布置成接收来自体部的气流并从空气处理装置发射气流。特别地,喷嘴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空气出口,用于从喷嘴发射加湿气流。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空气出口”是指喷嘴的一部分,任何气流通过该部分有意地从喷嘴排出。

图1、2和图3是加湿器1000的实施例的外部视图。图1示出了加湿器1000的正视图,图2示出了加湿器1000的侧视图,且图3示出了加湿器1000的透视图。加湿器1000包括体部或支架1100,其包含电机驱动叶轮1110,其布置为产生通过加湿器1000的气流;湿气或水蒸气源1200,布置为将水蒸气引入气流;供水系统1300,1400,布置为提供水到湿气源;以及安装在体部1100上的喷嘴1600,布置为从加湿器1000发射气流。

图4示出了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正截面视图,图5示出了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侧截面视图。在该实施例中,湿气源包括蒸发器组件或蒸发芯子1200,其布置在穿过加湿器1000的气流内。供水系统于是包括水箱1300,以及布置为将水从水箱1300输送到蒸发器组件1200的泵系统1400。蒸发器组件1200包括多孔材料,其吸收通过供水系统1300,1400供应到它的水,且提供较大的表面积以便当气流穿过蒸发器组件1200时允许水蒸发,从而将水蒸气引入气流。

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包括大体为圆柱形的上部体部区段1101,其安装在大体为圆柱形的下部体部区段1102上。下部体部区段1102提供了基座1103和顶部1104,加湿器1000搁置在该基座1103上,顶部1104将下部体部区段1102从上部体部区段1101分开。于是,下部体部区段1102限定位于基座1103和顶部1104之间的空腔或腔室1105,水箱1300被布置在其中。特别地,下部体部区段1102包括侧壁1106,其在基座1103和顶部1104之间延伸,且将基座1103连接到顶部1104,其中该侧壁1106限定进入空腔1105的侧部开口1107,其允许水箱1300被插入/推入和拽出/拉出空腔1105。因此,水箱1300可以通过相对于体部1100横向地滑动水箱1300(即当加湿器1000放置在基座1103上时水平滑动)插入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以及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移除。

加湿器1000还设置有水箱保持机构1108,1301,其用于将水箱1300可释放地保持在设置在下部体部区段1102内的空腔1105内。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保持机构1108,1301包括一对可运动的水箱卡扣件1108和一对水箱卡扣件保持器1301,可运动的水箱卡扣件1108由下部体部区段1102提供在进入空腔1105的侧部开口1107的相对侧上,水箱卡扣件保持器1301设置在水箱1300上,其中每个水箱卡扣件保持器1301布置为当水箱1300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由可运动的水箱卡扣件1108中的一个接合。

特别地,每个可运动的水箱卡扣件1108包括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其布置为在下部体部区段1102内限定的对应通道内、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滑动。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于是设置有卡扣表面,其布置为当水箱1300位于空腔1105内且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在第一位置时,接合对应的水箱卡扣件保持器1301,并且布置为当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在第二位置时,与对应的水箱卡扣件保持器1301脱离接合。每个可运动的水箱卡扣件1108于是还包括弹性构件1108b,例如返回/压缩弹簧,其布置为将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偏压入第一位置中。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于是设置有水箱卡扣件按钮1108c(即设置在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上的突起和/或凹部的形式),其布置为当由用户操作时,导致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抵抗由弹性构件提供的阻力运动,使得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可以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从而从水箱保持机构1108,1301释放水箱1300。每个水箱卡扣件按钮定位在形成于下部体部区段1102内的对应按钮开口内。每个水箱卡扣件保持器1301于是包括突起,其从水箱1300延伸且设置有凸轮表面,该凸轮表面布置为当水箱1300被插入空腔1105时接合对应的卡扣表面,从而引起水箱卡扣件构件1108a抵抗由弹性构件1108b提供的阻力从第一位置移动进入第二位置。

图6示出了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透视图,其中水箱1300从体部1100分离。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加湿器1000的下部体部区段1102是大体圆柱形形状。特别地,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基座1103和顶部1104是大体圆形形状,其中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侧壁1106于是部分地绕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基座1103和顶部1104的圆周/周边延伸。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侧壁1106因此是大体弧形形0状,且优选为半圆柱形,其中弧形侧壁1106的相对端部于是限定进入空腔1105的侧部开口1107。可运动的水箱卡扣件1108于是设置在侧壁1106内,邻近侧壁1106的端部。

水箱1300于是布置为设置在由下部体部区段1102限定的空腔1105内。特别地,水箱1300布置为通过相对于体部1100横向地移动/滑动水箱1300穿过侧部开口1107进入空腔1105,从而插入空腔1105或从空腔1105移除。水箱1300因此包括前部部分1302和后部部分1303,该前部部分布置为当水箱1300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邻近侧部开口1107,该后部部分布置为邻近空腔1105的后部。后部部分1303的宽度小于前部部分1302的宽度,以便后部部分1303可以插入空腔1105,同时前部部分1302填充侧部开口1107。水箱1300于是成形为大体对应于空腔1105的形状,以便优化由空腔1105提供的空间的使用,从而最大化水箱1300的容量。特别地,水箱1300具有前壁1304,当水箱1300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该前壁1304布置为与侧部开口1107的边缘大体齐平/处于相同水平。水箱1300的相对后壁1305于是成形为大体对应于空腔1105的后/内表面(其面向侧部开口1107),同时水箱1300的侧壁1306成形为大体对应于空腔1105的邻近开口1107的边缘的内表面。

图7示出了水箱1300的俯视图,图8示出了水箱1300的左侧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1300具有弧形前壁1304,其具有与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弧形侧壁1106的外表面(以及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基座1103和顶部1104)大体相同的半径,使得当水箱1300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水箱1300的前壁1304与侧部开口1107的边缘齐平/处于相同水平。因此,当水箱1300布置在体部1100内时,加湿器1000的下部部分具有圆柱形外观。水箱1300还具有弧形后壁1305,其具有与空腔1105的后表面的半径大约相同的半径,使得当水箱1300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水箱1300的后壁1305靠近/邻近空腔1105的后表面。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1300的后壁1305的下边缘还被部分地倒角/倾斜,以避免当将水箱1300滑入空腔1105时卡在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基座1103(即侧部开口1107的下边缘)上。侧壁1306于是是平面的且彼此平行,以便允许水箱1300穿过侧部开口1107横向地滑动,同时靠近/邻近空腔1105的侧部(即侧壁1106的内表面的邻近限定空腔1105的侧壁1106端壁的那些部分)。

水箱1300还设置有多个轮子或辊子1307,其布置在水箱1300的下表面上,且其每个布置为绕垂直于平分水箱1300的前部和后部的线的轴线旋转。因此,当通过允许水箱1300沿邻近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表面滚动到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基座1103上并进入空腔1105,而将水箱1300滑入空腔1105时,这些轮子1307可以辅助用户。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1300的下表面设置有三个轮子1307。这些轮子1307中的两个朝向水箱1300的后部对称地设置,而这些轮子1307中的第三个朝向水箱1300的前部设置。

水箱1300于是还设置有水箱手柄1308,其布置为当提起水箱1300时由用户握住。水箱手柄1308枢转地附接到水箱1300,且布置为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配置中,水箱手柄1308被收起为邻近水箱1300的上表面,在第二配置中,水箱手柄1308远离水箱1300的上表面突出以便手柄1308可由用户握住。特别地,水箱手柄1308是弯的(即成角度的或弯曲的),水箱手柄1308的两端枢转地附接到水箱1300的上表面的相对侧。水箱手柄1308于是可在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配置中,水箱手柄1308与水箱1300的上表面齐平/邻接抵靠水箱1300的上表面,在第二配置中,水箱手柄1308相对于水箱1300的上表面垂直地突出。图9由此示出了水箱1300的透视图,其中手柄1308在第二配置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手柄1308是弧形的,并且具有与水箱1300的前壁1304(以及下部体部1102的弧形侧壁1106)大体相同的半径。水箱手柄1308到水箱1300的枢转附接于是布置为允许水箱手柄1308朝向水箱1300的前部旋转,使得当水箱手柄1308被收起时,水箱手柄1308与水箱1300的前壁1304齐平/处于相同水平。下部体部区段1102于是布置为使得当水箱1308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水箱手柄1308位于侧部开口1107内,使得水箱手柄1308还与侧部开口1107的边缘齐平/处于相同水平。

水箱手柄1308到水箱1300的枢转附接还布置为使得当水箱手柄1308在第二配置中且水箱1300通过水箱手柄1308被提起时,水箱1300被防止旋转。因此,图10示出了手柄1308到水箱1300的枢转附接的侧截面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手柄1308的每个端部设置有突起或枢轴1310,其从水箱手柄1308的端部垂直地突出。水箱1300于是设置有两个臂部1309,其从水箱1300的上表面的相对侧向上延伸,其中每个臂部1309于是设置有容座或销孔1311,容座或销孔1311布置为安装在突起1308中的一个之上。突起1310和容座1311通常成形为使得突起1310可以在容座1311内旋转。然而,每个容座1311还设置有凹入部分,其布置为当水箱手柄1308相对于水箱1300的上表面垂直地突出时接收突起1310,并且使得当突起1310在凹部内时,突起1310被阻止相对于容座1311旋转。

水箱1300的上表面然后设置有水箱开口或孔1312,水箱1300可以通过水箱开口或孔装水。另外,如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水箱开口1312是足够大的,以允许蒸发器组件1200被插入水箱1300内,其中水箱1300还是足够深的,以在通过水箱开口1312插入时允许蒸发器组件1200完全容纳在水箱1300内。图12由此示出了蒸发器组件1200的透视图,而图13和14则示出了位于水箱1300内的蒸发器组件120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开口1312是圆形的且相对较大,具有约180mm的直径。

水箱1300于是设置有水箱盖或盖子1400,其布置成安装在水箱开口1312上并由此封闭水箱开口1312。水箱盖1400可释放地保持在水箱1300上,以便水箱盖1400可被移除以允许水箱1300内的供水被补充。图11示出了水箱1300的透视图,其中水箱盖1400从水箱1300分离,同时图15示出了水箱盖1400的透视图,且图16示出了水箱盖1400的后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盖1400是大体圆形形状,具有边沿1401,其从水箱盖1400的周边向下突出。边沿1401布置为绕相应的边沿1313(其从水箱开口1312的周边向上突出)的外部紧密地匹配,从而定位并且在开口1312上方对齐水箱盖1400。水箱盖1400通过保持臂部1402(其在侧壁1306的上边缘之上延伸,并且其从而在水箱1300上对齐水箱盖1400)可释放地保持在水箱1300上,其中保持臂部1402的每个的远端是弹性的且设置有凸起,其被布置为夹在对应的脊上(所述脊设置在水箱1300的侧壁1306的外表面上)。

水箱盖1400还设置有水箱盖密封元件1408,其布置为当水箱盖1400布置在水箱1300上时,相对水箱1300形成密封,并且从而防止空气通过水箱开口1312泄漏入水箱130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盖密封元件1408通过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形成的环形瓣式密封件提供,并且布置为在水箱盖1400的下侧上径向向外突出,以便水箱盖密封元件1408接触围绕水箱开口1312的周边设置的上边沿1313的径向向内面向表面,并相对该表面形成密封。

水箱盖1400于是提供泵1403,其布置为将水从水箱1300内泵送出,并泵送进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的管道中。因此,水箱盖1400和管道可以被认为是泵系统的一部分,水通过泵系统被输送到蒸发器组件1200。图17示出了水箱盖1400的侧截面视图,图18示出了水箱盖1400的后截面视图,图19示出了水箱盖1400的透视截面视图。然后,图20示出了水箱盖1400的泵系统的透视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水箱盖1400还包括柱形物1404,其从水箱盖1400的下表面突出,使得当水箱盖1400位于水箱1300上时,柱形物1404延伸入水箱1300的内部,其中柱形物1404的底部邻近水箱1300的底部。柱形物1404的底部于是设置有泵壳体入口1405,其允许水进入柱形物1404的泵壳体部分1406,其中泵1403于是设置在柱形物1404的底部处、泵壳体1406内、泵壳体入口1405的紧上方。于是,出水供水管1407布置为将水从泵1403输送到设置在水箱盖1400的顶部处的供水出口1431。

柱形物1404还包含紫外线(uv)消毒系统,其布置为当水从水箱1300被泵送到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时使用uv光照射水。uv消毒系统包括uv光源1409,其布置为照射穿过出水供水管1407的水。特别地,该uv光源1409布置为用短波长uvc光(即100-280nm)照射穿过出水供水管1407的水。出水供水管1407于是布置使得内表面能够反射由uv光源1409产生的uv光。

出水供水管1407包括能够反射uvc光的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的管,其中侧向水入口1410在该管的下端设置在管的侧部,且侧向水出口1411在上端设置在该管的侧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侧向水入口1410和侧向水出口1411均从出水供水管1407切向延伸。在这方面,这里使用术语“切向”来描述水入口1410和水出口1411当被布置为使得流动穿过水入口1410和水出口1411的水沿切向于管的内表面的方向流动。uv光源1409于是包括布置在管的上端处的单个uvled,其布置为通过设置在管的上端处的上uv透明窗1412(例如石英玻璃)纵向地照射管的内部。水入口1410和水出口1411中的至少一个的切向布置确保流入/流出管的水在管内生成涡流,这防止在上uv透明窗1412上形成气泡,从而提高了消毒系统的性能。此外,管内涡流的生成确保清洗周期从uv透明窗1412清除矿物质沉积。

出水供水管1407于是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管的下端的下uv透明窗1413(例如石英玻璃),其允许任何已经穿过管的长度的uv光离开管。uv消毒系统于是进一步包括uv扩散器1414,其设置在下uv透明窗1413下方并且布置为重定向和传播已经离开管的任何uv光。在所示的实施例中,uv扩散器1414包括uv反射中空管或管状物1414a,其延伸跨过柱形物1404的宽度并因此具有面向水箱1300的相对侧壁1306的第一和第二开口端。uv扩散器1414于是进一步包括uv反射脊1414b,其设置在下uv透明窗1413下方并且延伸跨过中空管1414a的宽度。uv反射脊1414b因此分离已经离开管的uv光并且将分离的部分分别重新导向第一和第二开口端。为了使中空管1414a和脊1414b反射uv光,中空管1414a和脊1414b可以涂覆有uv反射涂层(例如金属比如铝的薄层),其优选为uvc光提供至少80%的反射率。该uv反射涂层于是可以进一步涂覆有uv透明材料的保护涂层,例如二氧化硅层。

通过纵向地照射具有高uv反射率的管的内部,uv消毒系统可使用单个uvcled作为uv源,且仍可达到高水平的消毒。此外,通过提供uv透明窗和与uv源相对的uv扩散器,uv消毒系统可以利用任何已经穿过管长度的uv光,否则其会被浪费,通过将这种uv光重定向和分配到水箱1300中,从而也对水箱1300中的水进行一些消毒。

柱形物1404还包含水箱水位传感器,其布置为检测水箱1300内的水位何时超过预定阈值。例如,水箱水位传感器布置为检测水箱1300内的水位何时在预定最小水位之上或之下。特别地,柱形物1404的底部设置有浮子壳体入口1415,其允许水进入柱形物1404的浮子壳体部分1416,其中浮子1417于是设置在柱形物1404的底部处、浮子壳体1416内、浮子壳体入口1415的紧上方。浮子1417于是设置有磁体1418,该磁体附接到从浮子1417延伸的臂部1419的远端,且布置为使得磁体1418邻近磁性传感器1420设置,比如单极性霍尔效应传感器,其检测磁体1418相对于磁性传感器1420的位置,从而检测浮子1417的位置变化。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磁体1418布置成使得磁体1418的磁性轴线大体平行于浮子1417的移动方向(即竖直地),并且使得磁体1417在磁性传感器1420的旁边(即使得磁性传感器1420横向于磁体1418的磁性轴线)。水箱水位传感器因此布置成使得当水箱1300内的水位改变时,浮子1417的运动使磁体1418沿磁性轴线的方向运动跨过/经过磁性传感器1420,而不是朝向或远离磁性传感器1420,以使磁性传感器1420检测由磁体1418产生的磁场极性的改变。例如,水位传感器可以布置成使得当浮子1417浮在浮子壳体1416的顶部时,磁性传感器1420检测到磁体1418的北极,并且当浮子1417下降到浮子壳体1416的底部时检测到磁体1418的南极。这个布置提高了水位传感器的精度。

柱形物1404还包含泵系统的流量调节器,其布置为确保穿过uv消毒系统的水的流率不超过预定最大值,从而确保保持对流动穿过出水供水管1407的水的最低水平消毒。特别地,流量调节器由储水器1421提供,储水器布置为从泵1403接收水,并且其流体地连接到入口1410,入口1410设置在供水管1407的下端处。储水器1421的上端于是设置有溢水道1422,其允许多余的水从容器1421流出且回流到水箱1300中,其中溢水道1422相对于出水供水管1407的出口1411垂直位移(即当水箱盖1400设置在水箱1300上时)。如果泵1403提供的水的流率超过最大值,则储水器1421中的水位将超过溢水道1422的高度。因此,通过出水供水管1407的水的最大流率由储水器1421的溢水道1422和出水供水管/uv消毒系统的出口1411之间的高度差(h)确定。

在所示实施例中,储水器1421包括设置在柱形物1404内的流动调节室,其通过通道1423(其从该室的下端延伸)连接到设置在出水供水管1407的下端的入口1410。泵1403的出口于是连接到设置在流动调节室的底部处的入口1424,同时溢水道1422包括设置在流动调节室的顶部处的出口,穿过该出口,水离开流动调节室进入水箱回水盘1425,水箱回水盘1425朝向柱形物1404的顶部设置。水箱回水盘1425于是设置有排水口1426,水可穿过该排水口流回到水箱1300。

水箱盖1400的顶部于是设置有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其布置为连接到对应的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上,并且穿过该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从水箱1300泵送的水被输送出水箱盖1400到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布置为与水箱1300布置成插入空腔1105的方向(即相对于体部1100横向地)大体平行,且指向/面向水箱1300的后部,使得在将水箱1300插入体部1100期间,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匹配和/或连接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上的对应的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

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包括供水出口1431,从水箱1300泵送的水穿过该供水出口输送出水箱盖1400,并且供水出口布置为供应水到设置在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上的供水入口1121。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还包括电连接器1432,其用于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接收电力,并且用于与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的控制电路1111通信。由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提供的电连接器1432由此布置为接触/接合由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提供的对应的电连接器1122。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还包括水返回入口1433,水可通过该水返回入口穿过水箱盖1400返回到水箱1300,并且该水返回入口1433布置为接收来自设置在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上的水返回出口1123的多余的水。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还可以布置为接收来自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空气供应,并且输送该空气供应进入水箱1300。如下所述,提供了水箱1300,其中来自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空气供应允许水箱1300内的空气压力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的空气压力均衡,从而在不影响排出多余的水返回到水箱1300的情况下,允许水箱1300密封以防止未穿过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上的过滤器的空气进入。

在所示实施例中,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包括连接器壳体1434,其设置在水箱盖1400的顶部上,并且布置为当水箱盖1400布置在水箱1300上时突出到水箱1300的上表面的上方。连接器壳体1434包括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和两个分离的电连接器区段1434b,电连接器区段与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分离,且布置在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的两侧。

连接器壳体1434的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包括外壳,其包含供水出口1431和水返回入口1433。供水出口1431于是包括管或导管,其从朝向出水供水管1407的顶部设置的出口1411延伸到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水返回入口1433于是包括上述水箱回水盘1425,其中水箱回水盘1425布置为当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连接到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时设置在水返回入口1433的下方。水箱回水盘1425还布置为在供水出口1431下方延伸,使得从供水出口1431和/或从供水出口1431和体部1100的供水入口1121之间的接口泄漏的任何水通过排水口1426流回到水箱1300。

连接器壳体1434的向后面向表面于是设置有开口,供水入口1211和设置在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上的水返回出口1123可以穿过该开口进入连接器壳体1434的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因此,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可以被认为是提供容座的凹连接器,供水入口1121和设置在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上的水返回出口1123于是被认为是凸连接器的销。

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的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还可以包括空气供应入口1435,其接收来自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的空气供应并且输送该空气供应到水箱1300。在所示实施例中,空气供应入口1435由连接器壳体1434的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中的开口中的一个提供,通过该入口1435可以从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的空气供应出口1124接收空气供应,其中该空气供应于是通过水箱回水盘1425的排水口1426流入水箱1300。

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的电连接器区段1434b的每一个于是包括电连接器外壳和多个凸端电连接器1432,多个凸端电连接器从外壳突入由连接器壳体1434限定的凹部,使得当水箱盖1400布置在水箱1300上时,凸端电连接器1432朝向水箱1300的后部延伸。来自水箱盖1400的柱形物1404的接线于是进入外壳并连接到凸端电连接器1432的内端。

加湿器1000的体部于是设置有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其布置为连接到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并且穿过其从水箱1300泵送的水被输送到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的管道。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布置为与水箱1300布置成插入空腔1105的方向(即相对于体部1100横向地)大致平行,且指向/面向进入空腔1105的侧部开口1107,使得在将水箱1300插入体部1100期间,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将与设置在水箱盖1400上的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连接。

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包括供水入口1121,穿过该供水入口1121从设置在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上的供水出口1431接收水,且该供水入口1121布置为输送水进入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的管道。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还包括电连接器1122,其用于将电力传递到水箱盖1400,并且用于与设置在水箱盖1400内的控制电路通信。由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提供的电连接器1122由此布置为接触/接合由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提供的对应的电连接器1432。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还包括水返回出口1123,穿过该出口1123多余的水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输送到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并且该水返回出口1123布置为从包含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的体部回水盘1125接收多余的水。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还可以布置为接收来自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空气供应,并且输送该空气供应到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

图21示出了没有水箱1300的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正视图,其中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在空腔1105内可见,图22则示出了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的底视图,图23示出了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的底部截面视图。在所示实施例中,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包括连接器架或支架1126,其布置为朝向由下部体部区段1102限定的空腔1105的顶部布置,并且布置为当水箱1300插入空腔1105时与设置在水箱盖1430上的连接器壳体1434对齐。连接器支架1126包括流体连接器区段1126a和两个分离的电连接器区段1126b,电连接器区段1126b布置在流体连接器区段1126a的两侧。

连接器支架1126的流体连接器区段1126a提供了供水入口1121和水返回出口1123。供水入口1121和水返回出口1123的每个于是包括管道或导管1121a,1123a和管道内的止动阀1121b,1123b,其通过弹性构件1121c,1123c(例如返回/压缩弹簧)被偏置到关闭位置。这些止动阀1121b,1123b的每个于是布置为使得当水箱1300插入空腔1105时,止动阀1121b,1123b抵抗对应的弹性构件1121c,1123c提供的阻力而运动到打开位置。因此,当水箱1300布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的空腔1105内时,止动阀1121b,1123b将都打开并且从而允许水流过对应的管道1121a,1123a。于是,当水箱1300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的空腔1105内移除时,弹性构件1121c,1123c将迫使对应的止动阀1121b,1123b进入关闭位置且从而防止水流过管道1121a,1123a。

在所示实施例中,供水入口1121的止动阀1121b包括中空活塞或柱塞,其具有敞开远端、闭合近端以及一个或多个槽,一个或多个槽形成在活塞的邻近闭合近端的侧壁中。活塞布置在套筒内且在套筒内滑动,该套筒于是固定地布置在供水入口1121的管道1121a内。该活塞布置为当水箱1300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与设置在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上的供水出口1431对齐并且接触该供水出口1431。与供水出口1431的该接触使得活塞抵抗压缩弹簧运动到套筒内的一位置(在该位置处槽被暴露),使得水可以进入活塞的敞开远端并通过槽离开,进入供水入口1121的管道1121a。于是,当水箱1300从空腔1105内移除时,压缩弹簧迫使活塞进入套筒内的一位置(在该位置处槽被套筒覆盖)。

类似地,水返回出口1123的止动阀1123b包括中空活塞或柱塞,其具有敞开远端、闭合近端和一个或多个槽,其中槽形成在活塞的邻近闭合近端的侧壁中。活塞布置在套筒内且在套筒内滑动,该套筒于是固定地布置在水返回出口1123的管道1123a内。活塞布置为当水箱1300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与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的一部分接触。与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的该接触使得活塞抵抗压缩弹簧运动入套筒内的一位置(在该位置处槽被暴露),使得水可以穿过槽进入活塞且通过活塞的敞开远端离开,并进入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的水返回入口1433。于是,当水箱1300从空腔1105内移除时,压缩弹簧迫使活塞进入套筒内的一位置(在该位置处槽被套筒覆盖)。

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的流体连接器区段1126a还可以提供空气供应出口1124,其接收来自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的空气供应并输送该空气供应至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在所示实施例中,空气供应出口1124包括管或导管1124a,其具有敞开的外端,其布置为当水箱1300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与设置在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上的空气供应入口1435对齐。

供水入口1121、水返回出口1123和空气供应出口1124的每个设置在连接器支架1126的面向进入空腔1105的侧部开口1107的表面上。连接器支架1126的该表面上设置有连接器密封元件1127,连接器密封元件1127布置为抵靠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的连接器外壳1434的相对的向后面向表面形成密封,从而防止空气穿过连接器1430,1120泄漏进入水箱1300或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在所示实施例中,连接器密封元件1127由弹性材料(例如橡胶)形成的垫圈提供,且布置为围绕供水入口1121、水返回出口1123和空气供应出口1124的每个。

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的每个电连接器区段1126b于是包括电连接器体部1126c和多个凹端电连接器1126d,多个凹端电连接器在连接器体部1126c内可接近,使得凹端电连接器1126d朝向进入空腔1105的侧部开口1107延伸。来自加湿器1000的体部的接线于是穿过连接器体部1126c的后部进入并连接到凹端电连接器1126d的内端。

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的连接器支架1126可移动地安装在由下部体部区段1102限定的空腔1105内。特别地,连接器支架1126布置为沿与水箱1300布置成插入空腔1105的方向平行的方向运动(即通过相对于体部1100横向地移动/滑动水箱1300)。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于是还包括弹性构件1128,例如返回/压缩弹簧,其布置为朝向进入空腔1105的侧部开口1107偏压连接器支架1126。因此,连接器支架1126布置为使得,当水箱1300插入空腔1105时,设置在水箱1300上的水箱盖1400接触连接器支架1126,并且使连接器支架1126抵抗弹性构件1128提供的阻力而移动远离侧部开口1105。连接器支架1126朝向进入空腔1105的侧部开口1107的偏压确保对应的连接器更好地接触/充分接合彼此,并且还确保当水箱1300布置在空腔1105内时连接器密封元件1127在连接器之间压缩。在所示实施例中,连接器支架1126设置有一对通道/轨道1129,其接合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上的相应轨道1130,其中通道/轨道1129布置为在轨道1130上滑动。

连接器支架1126还设置有端口1131,穿过该端口输送流体到供水入口1121、水返回出口1123和空气供应出口1124的每个或者穿过该端口从供水入口1121、水返回出口1123和空气供应出口1124的每个输送流体。供水入口1121、水返回出口1123和空气供应出口1124的每个的端口1131设置有软管附接构件或软管倒钩,通过该软管附接构件,对应的柔性管道或软管可以连接到连接器支架1126。供水软管1132于是附接在供水入口1121的端口和其它管道(其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输送水到蒸发器组件1200)之间,水返回软管1133附接在水返回出口1123的端口和体部回水盘1125的端口(其容纳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之间,并且空气供应软管1134连接在空气供应出口1124的端口和空气供应排气口1135(其设置在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之间。例如,这些软管1132、1133、1134的每个可以包括柔性材料,比如硅胶。图24示出了后透视图,而图25示出了体部回水盘和连接至体部到水箱连接器的软管1132、1133、1134的前透视图。

加湿器1000的上部体部区段1101包含/容纳电机驱动叶轮1110和蒸发器组件1200,并且提供了泵系统/供水系统的附加管道。因此,上部体部区段1101设置有空气入口1112和空气出口1113,电机驱动叶轮1110可以通过该空气入口1112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外部抽吸气流,由电机驱动叶轮1110产生的气流通过该空气出口1113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排出。上部体部区段1101还因此设置有侧门,其可被打开以便允许蒸发器组件1200插入/推入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部和从那里抽出/拉出(即用于清洁)。上部体部区段1101还支撑蒸发器组件1200下方的体部回水盘1125,使得从蒸发器组件1200落下/滴下的任何多余的水被体部回水盘1125捕获并传输回水箱1300。喷嘴1600于是安装到上部体部区段1101的上端,且布置为接收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空气出口1113排出的气流。

加湿器1000的上部体部区段1101还布置为支撑在空气入口1112上游的可移除过滤器组件1140,使得通过电机驱动叶轮1110抽吸穿过空气入口1112的气流在进入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之前被过滤。上部体部区段1101于是还设置有用于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保持和释放过滤器组件1140的机构。

在所示实施例中,加湿器1000的上部体部区段1101包括上部体部支架1150。电机驱动叶轮1110于是被容纳在叶轮壳体1151内,该叶轮壳体1151被支撑为朝向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上端。上部体部支架1150于是限定在叶轮壳体1151下方的蒸发器空腔1152,其中蒸发器组件1200可以设置在蒸发器空腔1152内,该蒸发器空腔包含管道,其输送水到蒸发器空腔1152内的蒸发器组件1200,并支撑在蒸发器空腔1152下方的体部回水盘1125。上部体部区段1101还包括一对格栅或筛1153和一对过滤器组件1140,该对格栅设置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上使得它们包围蒸发器空腔1152,并且提供了进入上部体部区段1101的空气入口1112,该对过滤器组件1140可释放地保持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上、在格栅1153上方。因此,图27示出了加湿器1000的透视图,其中一个过滤器组件1140a被拆卸而另一个过滤器组件1140b安装在上部体部区段1101的远侧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上部体部支架1150包括下部环形凸缘1154(其位于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下端)、上部环形凸缘1155(其定位为朝向/邻近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上端),以及一对直径地相对的侧部区段1156(其在下部环形凸缘1154和上部环形凸缘1155之间竖直地延伸)。下部环形凸缘1154和上部环形凸缘1155两者径向地/垂直地延伸远离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中心轴线。下部环形凸缘1154的外边缘于是与下部体部区段1102的周边/外表面大体齐平,而上部环形凸缘1155的外边缘与喷嘴1600的基座/颈部1601(其连接到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上端)的外表面大体齐平。

上部体部支架1150还包括风扇安装件/座区段1157,其设置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上端,布置为支撑上部体部区段1101内的叶轮壳体1151。在所示实施例中,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风扇安装件/座区段1157是大体管状形状,具有在下端的入口钟形嘴部1158和在上端的平管出口1159。上部保持环1160于是定位在管状风扇安装件/座区段1157的上端,同时下部保持环1161定位为朝向/邻近管状风扇安装件/座区段1157的下端。叶轮壳体1151于是通过第一组拉伸弹簧1162(其连接在叶轮壳体1151和上部保持环1160之间)和第二组拉伸弹簧1163(其连接在叶轮壳体1151和下部保持环1161之间)支撑在管状风扇安装件/座区段1157内。

在所示实施例中,叶轮壳体1151围绕电机驱动叶轮1110延伸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限定叶轮壳体1151的空气入口1164,第二端定位为与第一端相对且限定叶轮壳体1151的空气出口1113。叶轮壳体1151在风扇安装件区段1157内被对齐为使得叶轮壳体1151的纵向轴线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纵向轴线(z)共线,且使得叶轮壳体1151的空气入口1164位于空气出口1113的下方。叶轮壳体1151包括大体为截头锥形的下部壁和大体为截头锥形的上部壁。大体为环形的入口构件于是连接到叶轮壳体1151的下部壁的底部,用于引导进入的气流进入叶轮壳体1151。因此,叶轮壳体1151的空气入口1164由设置在叶轮壳体1151的敞开底端处的环形入口构件限定,其中叶轮壳体1151的空气入口1164设置在入口钟形嘴部1158(其设置在风扇安装件区段1157的下端)上方且与该入口钟形嘴部1158对齐。

在所示实施例中,叶轮1110是混流叶轮的形式,且包括大体锥形毂、连接到该毂的多个叶轮叶片、以及大体为截头锥形的罩,其连接到叶片以便围绕毂和叶片。叶轮1110连接到旋转轴1167,其从电机1168向外延伸,该电机1168容纳在布置在叶轮壳体1151内的电机壳体1169内。在所示实施例中,电机是直流无刷电机,其具有可通过控制电路响应于由用户提供的控制输入而变化的速度。

电机壳体1169包括支撑电机1168的大体为截头锥形的下部部分,以及连接到该下部部分的大体为截头锥形的上部部分。轴1167突出穿过形成在电机壳体1169的下部部分内的孔,以允许叶轮1110连接到轴1167。电机壳体1168的上部部分还包括环形扩散器,其是弯曲叶片的形式,其从电机壳体1169的上部部分的外表面突出。叶轮壳体1151的壁围绕电机壳体1169并且与电机壳体1169间隔开以使叶轮壳体1151和电机壳体1169在它们之间限定环形气流路径,该路径延伸穿过叶轮壳体1151。叶轮壳体1151的空气出口1113于是由电机壳体1169的上部部分和叶轮壳体1151的上部壁限定,由电机驱动叶轮1110产生的气流通过该空气出口1113被排出。

柔性密封构件1170于是附接在叶轮壳体1151和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风扇安装件区段1157的上端之间。柔性密封部件1170防止空气绕叶轮壳体1151的外表面行进。密封构件1170优选地包括环状唇形密封件,其优选地由橡胶制成。

体部回水盘1125于是安装在下部环形凸缘1154的敞开的中心/中央孔内。蒸发器空腔1152于是由体部回水盘1125和风扇安装件区段1157的下端之间的空间限定。图26是体部回水盘1125的正截面视图。在所示实施例中,体部回水盘1125包括大体为圆形的槽区段1125a,其朝向排水口1125b向下倾斜,水可通过该排水口1125b流出体部回水盘1125并经由水返回软管1133回到水箱1300。体部回水盘1125还设置有弧形脊部1125c,其从槽区段1125a的倾斜表面向上突出,其提供了蒸发器座,当蒸发器组件1200布置在蒸发器空腔1152内时蒸发器组件1200可搁置在该蒸发器座上。因此,弧形脊部1125c布置成使得它的上表面是平坦的,并且当加湿器1000的基座1103是水平时它是大体水平的。弧形脊部还布置成使得弧形脊部的端部之间的间隙朝向倾斜的槽区段的下端,临近排水口。

体部回水盘1125还包括返回托盘水位传感器1171,其布置为检测何时体部回水盘1125内的水位在预定最大水位之上,这将由此指示排水口1125b至少部分地被堵塞。特别地,体部回水盘1125设置有浮子壳体1172,其布置在体部回水盘1125的中心处,弧形脊部1125c内。返回托盘浮子1173于是布置在浮子壳体1172下方、邻近槽区段1125a的表面。返回托盘浮子1173于是设置有磁体1174,该磁体安装到返回托盘浮子1173,且布置为使得磁体1174邻近磁性传感器(未示出)设置,比如单极性霍尔效应传感器,其检测磁体1174相对于磁性传感器的位置,从而检测返回托盘浮子1173的位置变化。返回托盘水位传感器1171于是布置成返回托盘浮子1173的远离槽区段1125a的表面的运动导致磁体1174沿磁性轴线的方向运动跨过/经过磁性传感器,而不是朝向或远离磁性传感器,使得磁性传感器检测由磁体1174产生的磁场极性的改变。

将水输送到蒸发器组件1200的管道于是包括供水嘴部1176,其突伸入蒸发器空腔1152,以便当蒸发器组件布置在蒸发器空腔1152内时将水供应给蒸发器组件1200。在所示实施例中,上部体部区段1101内的管道从供水软管1132输送水到供水嘴部1176。供水嘴部1176于是突伸入蒸发器空腔1152使得它布置在倾斜的槽区段1125a的上端上方,在蒸发器空腔1152的高度的约三分之二高的位置处,其中供水嘴部1176的出口向下面向回水盘1125以便水可从供水嘴部1176倾倒。

如上所述,加湿器1000的上部体部区段1101还包括一对格栅或筛1153,其布置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相对的敞开侧部上。每个格栅1153a设置有孔阵列,其充当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空气入口1112。特别地,第一格栅1153a安装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一敞开侧部上,同时第二格栅1153b安装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二敞开侧部上。第一格栅1153a具有管状板的形状(即具有弧形横截面),其设置有孔阵列,且布置为在上部环形凸缘1155和下部环形凸缘1154之间延伸,并且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区段1156之间延伸。第二格栅1153b于是也具有管状板的形状(即具有弧形横截面),其设置有孔阵列,且布置为在上部环形凸缘1155和下部环形凸缘1154之间延伸,并且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区段1156之间延伸。

第一格栅1153a通过一个或多个铰接部附接到上部体部支架1150,铰接部允许第一格栅1153a旋转/摆动远离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一敞开侧部。因此,第一格栅1153a布置为提供进入蒸发器空腔1152的门,其可被打开以便允许蒸发器组件1200被插入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蒸发器空腔1152内和从其移除(即用于清洁)。第二格栅1153b于是静止地固定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二敞开侧部上,并由此限定蒸发器空腔1152的后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一敞开侧部(其可通过铰接的第一格栅1153a被打开和关闭)由此限定蒸发器空腔1152的前部。图28由此示出了加湿器1000的透视图,其中铰接的第一格栅1153a是打开的并且蒸发器组件1200从加湿器1000移除。

在所示实施例中,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侧部区段1156每个支撑一对过滤器保持组件1177中的一个,过滤器保持组件协作以将一对过滤器组件1140可释放地保持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上、在格栅1153上方。特别地,第一保持组件1177a支撑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一侧部区段1156a内,且第二保持组件1177b支撑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二侧部区段1156b内。第一保持组件1177a于是配置为邻近第一过滤器组件1140a的第一边缘可释放地接合第一过滤器组件1140a,邻近第二过滤器组件1140b的第一边缘可释放地接合第二过滤器组件1140b。第二保持组件1177b于是配置为邻近第一过滤器组件1140a的第二边缘可释放地接合第一过滤器组件1140a,邻近第二过滤器组件1140b的第二边缘可释放地接合第二过滤器组件1140b。第一过滤器组件1140a的第一边缘与第一过滤器组件1140a的第二边缘相对,且第二过滤器组件1140b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过滤器组件1140b的第二边缘相对。过滤器保持组件1177和过滤器组件1140如gb1720055.1和gb1720057.7中所述,其通过引用被合并在此。

图29示出了过滤器组件1140的侧截面视图,其适用于与加湿器1000一起使用。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过滤器组件1140包括过滤器框架1141,其支撑一个或多个过滤器介质1142。每个过滤器框架1141大体具有半圆柱形形状,其具有两个笔直侧部,其平行于过滤器框架1141的纵向轴线,还具有两个弯曲端部,其垂直于过滤器框架1141的纵向轴线。一个或多个过滤器介质1142布置为覆盖由过滤器框架1141限定的表面区域。每个过滤器组件1140还包括柔性过滤器密封件1143,其设置为围绕过滤器框架1141的整个内周边,用于与上部体部支架1150接合以防止空气绕过滤器组件1140的边缘流到格栅1153,格栅1153提供了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的空气入口1112。柔性过滤器密封件1143优选地包括下部和上部弯曲密封区段,其大体采取弧形擦拭件或唇形密封件的形式,其中下部密封区段的每个端部通过两个笔直的密封区段(其每个大体采取擦拭件或唇形密封件的形式)连接到上部密封区段的相应端部。因此,上部和下部弯曲密封区段布置为接触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那些在格栅1153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同时笔直密封区段布置为接触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侧部区段1156的一个或另一个。优选地,过滤器框架1141设置有凹部(未示出),该凹部绕过滤器框架1141的整个内周边延伸,且布置成接收和支撑柔性过滤器密封件1143。

一个或多个过滤器介质1142于是支撑在过滤器框架1141的外凸面上。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过滤器组件1140包括化学过滤器介质层1142a、化学过滤器介质层1142a上游的微粒过滤器介质层1142b、以及微粒过滤器介质层1142b上游的外部丝网层1142c。

穿孔罩1144于是可释放地附接到每个过滤器框架1141以便当位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上时覆盖过滤器介质1142。图30由此示出了过滤器组件1140的后部透视图,其中穿孔罩1181从过滤器框架1178拆卸。每个穿孔罩1144包括孔阵列,当在使用中时,用作过滤器组件1140的空气入口1145。替代地,罩1144的空气入口1145可以包括安装在罩1144中的窗口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格栅或丝网。清楚的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空气入口阵列的替代样式是可以设想的。罩1144保护过滤器介质1142,使其不受损(例如在运输期间),并且还提供一种具有视觉美感的过滤器组件1140的外表面,该表面与加湿器1000的整体外观保持一致。由于罩1144限定了过滤器组件1140的空气入口1145,并且孔阵列的尺寸做成防止较大颗粒进入过滤器组件1140并堵塞或者否则损坏过滤器介质1142。在所示实施例中,穿孔罩1144是大体半圆柱形的形状并且布置为覆盖在上部环形凸缘1155的外边缘和下部环形凸缘1154的外边缘之间延伸且在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第一和第二侧部区段1156的外表面之间延伸的区域。

如上所述,蒸发器组件1200包括多孔材料1201,其吸收通过供水系统给它供应的水,并提供较大的表面积以便当气流穿过蒸发器组件1200时允许水蒸发,从而将水蒸气引入气流。蒸发器组件1200包括支撑多孔材料1201的蒸发器框架。

图31是蒸发器组件1200的顶视图,图32是蒸发器组件1200的顶部截面视图,图33是蒸发器组件1200的前部截面图,图34是蒸发器组件1200的侧截面图。在所示实施例中,蒸发器框架包括大体为管状的外部格栅1202(其围绕多孔材料1201的管状布置的外表面)和大体为管状的内部格栅1203(其围绕多孔材料1201的管状布置的内表面)。蒸发器框架于是还包括一对环形端盖1204,其覆盖多孔材料1201的暴露端部。

在所示实施例中,蒸发器框架设置有中间板1205,其在沿外部格栅1202的长度/高度中途的位置处从外部格栅1202的内表面径向向内突出。该中间板1205包括两侧/双侧环形槽/托盘。多孔材料1201的管状布置于是包括两个分离的多孔材料管,其中第一多孔材料管1201a布置在中间板1205的第一表面和蒸发器组件1200的第一端盖1204a之间,第二多孔材料管1201b布置在中间板1205的相反的第二表面和蒸发器组件1200的第二端盖1204b之间。第一和第二多孔材料管1201a,1201b的邻近的近端于是每个布置在由中间板1205的相应侧部提供的槽/坑内,而第一和第二多孔材料管1201a,1201b的远端布置在由相应的端盖1204a,1204b提供的环形槽/坑内。

蒸发器框架还设置有两个分离的入口漏斗或托盘1206,其每个从蒸发器框架的外表面突出,且布置为从蒸发器组件1200的外部接收和输送水,并输送水到两侧环形槽1205的相应表面上。特别地,蒸发器框架的第一入口漏斗1206a布置为输送水穿过设置在蒸发器框架的外表面中的第一入口1207a,并输送到两侧环形槽1205的第一表面上,蒸发器框架的第二入口漏斗1206b布置为输送水穿过设置在蒸发器框架的外表面中的第二入口1207b,并输送到两侧环形槽1205的第二表面上。这些入口漏斗1206a,1206b在蒸发器组件1200上直径地相对且面向相反的方向,使得组件1200具有二重旋转对称并可由此在两个端盖1204a,1204b中的任一个在顶部的情况下插入蒸发器空腔1152。

在所示实施例中,外部格栅1202、内部格栅1203、两侧槽1205和端盖1204a,1204b布置成使得水从两侧环形槽1205的向上面向表面向外(即相对于蒸发器组件1200径向向外)溢出,并且从由最下部端盖1204提供的环形槽向内(即相对于蒸发器组件1200径向向内)溢出。溢出两侧槽1205的向上面向表面的水由此流动到外部格栅1202的外部(即穿过外部格栅1202中的孔),沿着外部格栅1202的外部向下行进,在两侧槽1205下方返回到蒸发器组件1200的内部(即穿过外部格栅1202中的孔),并且然后流到由最下部端盖1204提供的槽上。对水的流动的该引导通过布置中间板1205的内壁以便高于外部格栅1202的相对孔,且通过布置由端盖1204a,1204b提供的槽的内壁以便它低于内部格栅1203内的相对孔而实现。

不考虑蒸发器组件1200的方向,为了确保当蒸发器组件1200布置在蒸发器空腔1152内时向上面向的入口漏斗1206a精确地位于供水嘴部1176下方,蒸发器组件1200设置有两个分离的对齐通道/沟槽1208a,1208b,其布置成使得这些对齐通道1208a,1208b中的一个与对齐肋部1182协作,对齐肋部1182从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突出并进入蒸发器空腔1152。在所示实施例中,对齐肋部1182在朝向蒸发器空腔1152的后部的位置处从蒸发器空腔1152的顶部向下突伸入蒸发器空腔1152。该对齐肋部1182是笔直的且沿平分蒸发器空腔1152的方向延伸。第一对齐通道1208a于是设置在第一端盖1204a上,而第二对齐通道1208b设置在第二端盖1204b上。第一和第二对齐通道1208a,1208b垂直对齐且沿平分该两个入口漏斗1206a,1206b的方向延伸。第一和第二对齐通道1208a,1208b两者从内端到嘴部向外成锥形,该对齐肋部1182可通过该嘴部进入(即滑入)该对齐通道1208a,1208b。因此,嘴部大于该对齐通道1208a,1208b的内端,从而使得更容易对齐对齐肋部1182和对齐通道1208a,1208b的嘴部,其中对齐通道1208a,1208b的锥形于是引导该对齐肋部1182朝向该内端,并引导到一位置,在该位置,设置在蒸发器组件1200上的入口漏斗1206a,1206b的向上面向部布置在供水嘴部1176的下方且与供水嘴部1176垂直对齐。因此,从供水嘴部1176倾泻或滴下的水落在向上面向的入口漏斗1206a,1206b中,并且到两侧环形槽1205的向上面向表面上。

在所示实施例中,蒸发器框架1202还设置有凸片1209,其从蒸发器框架1202的外表面径向向外突出,因此其可以由用户握住以帮助蒸发器组件1200滑出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特别地,凸片1209从与分别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端盖1204a,1204b中的第一和第二对齐通道1208a,1208b直径地相对的位置径向向外突出。因此,当对齐通道1208a,1208b中的一个由对齐肋部1182(其布置为朝向蒸发器空腔1152的后部)接合时,凸片1209朝向蒸发器空腔1152的前部向外突出。

如上所述,水箱1300布置为当水箱盖1400保持在水箱开口1312上方时允许蒸发器组件1200插入且完全地包含在水箱1300内。当水箱1300插入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内时,该布置允许蒸发器组件1200位于水箱1300内以便蒸发器组件1200可以浸入除垢溶液中,同时加湿器1000执行自带的清洁循环。这个自带的清洁循环可由此同时清洁供水系统(其包括水箱1300和泵系统)和蒸发器组件1200两者。水箱1300的水箱开口1312因此配置为允许蒸发器组件1200穿过/装入水箱开口1312。特别地,水箱开口1312的尺寸超过蒸发器组件1200的占地范围。水箱1300的内部体积于是还具有大于蒸发器组件1200的高度的高度/深度。此外,蒸发器组件1200配置为允许柱形物1404(其从水箱盖1400的下表面突出)安装在蒸发器组件1200的中空中心内,以便当蒸发器组件1200与水箱开口1312对齐时,水箱盖1400可以位于水箱1300上。

图13由此示出了水箱1300的透视图,其中蒸发器组件1200位于水箱1300内,而图14示出了水箱1300的侧截面视图,其中蒸发器组件1200位于水箱1300内且水箱盖1400覆盖开口1312。在所示实施例中,水箱开口1312是圆形的且由此具有宽度/直径(wt),其大于蒸发器组件1200的最大宽度(we)。水箱1300的内部体积于是还具有高度/深度(ht),其大于蒸发器组件1200的高度(he)。此外,蒸发器组件1200是管状的,且因此具有内直径(die),其大于从水箱盖1400的下表面突出的柱形物1404的最大宽度(wc)。在所示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1200具有至少100mm的高度(he)(即第一和第二端盖1204a,1204b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和至少150mm的最大宽度(wt)(即第一和第二入口漏斗1206a,1206b的外边缘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蒸发器组件1200包括多层多孔材料布置1201。因此,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多孔材料管1201a,1201b每个包括单个多孔材料件1201,其形成为螺旋或卷形,以便具有多个重叠层。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多孔材料管1201a,1201b每个包括多个分离的多孔材料件1201,其形成为同心地布置的分离管。

图35示出了适用于蒸发器组件1200的多孔材料的示意图。在所示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1200的多孔材料1201包括间隔纤维,有时被称为空气丝网或3d织物。就此,间隔纤维包括前面层1201c,其通过间隔层1201e连接到后面层1201d。间隔层1201e通常包括单丝纱,其具有线圈或线,其大体垂直于前面层和后面层1201c,1201d,以使前面层和后面层1201c,1201d彼此间隔开。前面层和后面层1201c,1201d于是每个包括丝网或网,其限定孔或孔眼阵列,空气可通过该孔阵列流动穿过间隔纤维。为了提供足够透气性用于流动穿过蒸发器空腔1152的空气,间隔纤维优选地具有至少75%的开口面积,更优选至少80%且又更优选至少85%的开口面积。在所示实施例中,多孔材料1201具有约2.5mm的厚度。每个多层多孔材料布置1201于是包括五个重叠多孔材料层1201,其具有约12.5mm的总厚度。然而,多孔材料1201可具有1.5mm-3.5mm的厚度,且更优选地从2mm-3mm。每个多层多孔材料布置1201还可包括从2-7个重叠多孔材料层1201的任一。

蒸发器组件1200的多孔材料1201还包括作为抗菌剂的银。特别地,间隔纤维包括纱线,其涂有和/或浸染银。在优选实施例中,仅该间隔纤维的前面和/或后面层1201c,1201d包括涂有和/或侵染银的纱线。在特定实施例中,间隔纤维被提供为片,且涂有和/或侵染银的纱线的线被布置在间隔纤维的前面和/或后面层1201c,1201d中,其中各股线平行于片的边缘延伸。该纱线的股线优选地彼此间隔开,且跨间隔纤维的前面和/或后面层1201c,1201d分布。

例如,该纱线可包含可从noblebiomaterials,inc.购得的银纤维纱线。这些银纤维纱线包括尼龙纤维,该尼龙纤维具有结合到它们的表面的银层,并且由此可包括从70%到95%的尼龙以及5%和30%之间的银。然而,优选地,银纤维纱线包括从75-92%的尼龙以及8和25%之间的银。连接和间隔该间隔纤维的前面和/或后面层1201c,1201d的间隔层1201e于是可以包括聚酯线或纱线。

在使用时,由水箱盖1400提供的泵1403从水箱1300内泵送水穿过出水供应管道1407。在出水供应管道1407内,来自水箱1300的水于是在水退出水箱盖1400、穿过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流出进入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的供水入口1121之前由uv系统消毒。水然后退出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进入供水软管1132并且穿过上部体部区段1101的管道。水于是通过供水嘴部1176流出且到蒸发器组件1200的入口漏斗1206中的一个上,其输送水进入相应的环形槽,环形槽由蒸发器组件1200的中间板1205提供。包含在环形槽1205内的水于是向上抽吸穿过设置在槽1205内的多孔材料1201。叶轮1110通过电机1168的旋转产生穿过叶轮壳体1151的气流。该气流抽吸空气穿过安装在空气入口1112上的过滤器组件1140,并穿过蒸发器组件1200的孔进入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当气流穿过多孔材料1201时,由蒸发器组件1200的多孔材料1201吸收的水于是蒸发进入气流,从而将水蒸气引入气流。加湿气流于是穿过叶轮壳体1151并且通过排气口/开口1113(其设置在上部体部区段1101的上端处)退出加湿器1000的体部1100并进入喷嘴1600。

喷嘴1600安装在体部1100的上端,在排气口1113之上,加湿气流穿过该排气口退出体部1100。特别地,喷嘴1600包括颈部/基座1601,该基座1601连接到体部1100的上端,且具有敞开下端,其提供空气入口1602,用于从体部1100接收加湿气流。喷嘴1600的基座1601的外表面于是与上部体部支架1150的上部环形凸缘1155的外边缘大体齐平。因此,喷嘴1600的基座1601包括壳体,其覆盖/围绕加湿器1000的设置在体部1100的最上表面上的任何部件,最上表面在该实施例中由上部环形凸缘1155的上表面提供。

在所示实施例中,多个上部环形凸缘安装在上部环形凸缘的远离上部体部区段的上端径向延伸的上表面上。这些控制电路1111由此容纳在喷嘴1600的基座1601内。此外,电子显示器1115还安装在上部体部区段1101的上部环形凸缘1155上,并且因此容纳在喷嘴1600的基座1601内,其中显示器1115可以通过设置在喷嘴1600的基座1601中的开口或至少部分透明的窗口看到。可选择地,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电气部件可安装在上部环形凸缘1155的上表面上,且由此容纳在喷嘴1600的基部1601内。例如,这些附加的电气部件可为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模块,比如wi-fi,蓝牙技术等,以及一个或多个传感器,比如湿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灰尘传感器等等,以及任何相关的电子设备。任何这样的附加的电气部件于是也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1111。

喷嘴1600于是还包括喷嘴体部1603,其具有一个或多个空气出口1604,加湿气流穿过空气出口从喷嘴1600发射并且由此从加湿器1000发射。在所示实施例中,喷嘴1600具有细长环形形状,通常被称为体育场或迪斯科矩形(discorectangle),并且限定相应成形的孔1605和中心轴线(x),孔1605具有大于它的宽度(在喷嘴1600的侧壁之间延伸的方向测量)的高度(沿从喷嘴1600的上端延伸到喷嘴1600的下端的方向测量)。因此,喷嘴体部1603包括两个平行的笔直侧部区段、接合笔直区段的上端的上部弯曲区段以及接合笔直区段的下端的下部弯曲区段,每个笔直侧部区段邻近孔1605的相应的细长侧部。喷嘴体部1603于是具有一对空气出口1604,每个位于喷嘴体部1603的相应细长侧部上、在喷嘴体部1603的前部处。

应当理解,上述各个项目可以单独使用或与附图中所示或说明书中描述的其他项目组合使用,并且在彼此相同的段落或彼此相同的附图中提及的项目不需要相互结合使用。此外,表述“装置”可以根据需要由致动器或系统或装置代替。此外,对“包括”或“包含”的任何引用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并且读者应相应地解释说明书和权利要求。

此外,虽然本发明已经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鉴于预期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做出修改和替代。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上述发明可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加湿器,而不仅仅是独立式加湿器。举例来说,这种加湿器可以是独立式加湿器、天花板或壁挂式加湿器和车载加湿器中的任何一种。

在上述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1200包括两个单独的多孔材料结构,其端部设置在相应的槽/坑内;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1200可以包括单个多孔材料结构,或多于两个的多孔材料结构,于是蒸发器框架具有适当数量的或中间的两侧/双边槽将相邻的多孔材料结构隔开。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出水供水管1407的侧向水入口1410和侧向水出口1411均从出水供水管1407切向延伸。然而,同样可能的是,侧向水入口1410和侧向水出口1411中的仅一个可以从出水供水管1407切向延伸。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器密封元件1127设置在体部到水箱连接器1120的连接器支架1126上。然而,连接器密封元件1127同样可以设置在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上。特别地,在上述实施例中,连接器密封元件1127由垫圈提供,该垫圈布置在连接器支架1126上以围绕供水入口1121、水返回出口1123和空气供应出口1124中的每一个。在替代实施例中,连接器密封元件可以设置在水箱到体部连接器1430的连接器壳体1434的向后面向表面上,围绕进入连接器壳体1434的流体连接器区段1434a的开口。

此外,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蒸发器组件1200具有圆柱管的形状(即正圆形中空圆柱体)。然而,蒸发器组件1200同样可以具有非圆柱管和/或部分管的形状(例如大圆弧的横截面形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