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9432发布日期:2020-09-18 12:28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气道转换阀的技术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



背景技术:

由于小管径换热翅片之间间隙比较小,换热翅片里的流动多为层流,且导致翅片形状结构简单。气体经过换热器受换热管阻碍,从而在换热管下游会形成较大面积的死水区。死水区的换热性能接近于零。如图1所示,气体沿着流动方向进入换热器,换热器的上游部位为正常换热区,而下游部分则形成了由两条弧形构成的死水区。

换热管下游死水区得不到改善,就会影响换热翅片的整体性能;一般来说,在换热翅片形状设计时,通过设计换热翅片纵向形状结构,可使流动气流有效地流入换热管下游死水区,从而减少死水区的面积,达到改善换热翅片的性能;但是在小管径换热器中,由于换热翅片之间的间隙比较小,不可能对纵向形状结构进行复杂的设计,翅片形状结构一般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从而导致换热管下游死水区的流动状态得不到有效的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包括小管径换热器中用于安装换热管的板件、换热管、换热管底座以及设置在换热管上的换热翅片;所述的换热管通过换热管底座相应间隔均匀的安装在板件上,当流体流过换热管时,换热管的下游处会形成由两条弧线围成的死水区,而每一死水区的两侧还均设置有导流片,两导流片的上游前端处设置为导流进口,下游尾端处设置为导流出口,并相应设置导流进口的宽度大于导流出口,并且两导流片以中间的换热器底座对称设置,并设置导流进口的宽度大于换热管底座直径,上游的气体从导流进口进入并经由导流片引导至死水区。

作为优选,同一死水区两侧的导流片设置为对称的直线型导流片,两直线型导流片前端的导流进口宽,而后端的导流出口窄,并设置两直线型导流片之间的夹角为20-45°。

作为优选,同一死水区两侧的导流片设置为对称的弧线型导流片,且该弧线型导流片设置为从死水区向外侧扩展的弧线结构。

作为优选,同一死水区两侧的导流片设置为流线型导流片,且每一侧流线型导流片均对称式设置有若干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换热管设置为若干行,且相邻行的换热管的位置为交错式设置。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中在换热管下游处的死水区的两侧对称设置导流片,该导流片的整体结构相应设置为上游前端处的导流进口宽,而下游后端处的导流进口窄的结构形式,两侧导流片前端导流进口的宽度是相应大于换热管的,导流片是整体将死水区包裹在内的,这样的从上游处的气流在经过换热管后从导流片两侧的导流进口进入,经过导流片的引导进入到换热管的死水区内,然后从导流出口出来,能够相应减少换热管死水区的面积,促进死水区的对流换热,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死水区的换热性能;

(2)本装置中导流片的形状可相应设置为直线型结构以及流线型结构,并可细化设置为弧线型结构;并且设置直线型结构的夹角为20-45°,方便引导气体沿导流进口进入到死水区;而流线型结构的导流片的气流阻力最小,当气流进入到死水区的同时,可相应减小卡门涡街的影响,气流流动更加稳定,顺畅;而且本装置中流线型的导流片可相应设置有多层,能够大大提升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直线型导流片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弧线型导流片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流线型导流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包括小管径换热器中用于安装换热管的板件1、换热管2、换热管底座3以及设置在换热管2上的换热翅片4;换热管2通过换热管底座3相应间隔均匀的安装在板件1上,当流体流过换热管2时,换热管2的下游处会形成由两条弧线围成的死水区5,而每一死水区5的两侧还均设置有导流片6,两导流片6的上游前端处设置为导流进口61,下游尾端处设置为导流出口62,并相应设置导流进口61的宽度大于导流出口62,并且两导流片6以中间的换热器底座3对称设置,并设置导流进口61的宽度大于换热管底座3直径,上游的气体从导流进口61进入并经由导流片6引导至死水区5。

如图2所示,同一死水区5两侧的导流片6设置为对称的直线型导流片,两直线型导流片前端的导流进口62宽,而后端的导流出口62窄,并设置两直线型导流片之间的夹角为20-45°。

如图3所示,同一死水区5两侧的导流片6设置为对称的弧线型导流片,且该弧线型导流片设置为从死水区5向外侧扩展的弧线结构。

如图4所示,同一死水区5两侧的导流片6设置为流线型导流片,且每一侧流线型导流片均对称式设置有若干层;换热管2设置为若干行,且相邻行的换热管2的位置为交错式设置。

本装置中在换热管下游处的死水区的两侧对称设置导流片,该导流片的整体结构相应设置为上游前端处的导流进口宽,而下游后端处的导流进口窄的结构形式,两侧导流片前端导流进口的宽度是相应大于换热管的,导流片是整体将死水区包裹在内的,这样的从上游处的气流在经过换热管后从导流片两侧的导流进口进入,经过导流片的引导进入到换热管的死水区内,然后从导流出口出来,能够相应减少换热管死水区的面积,促进死水区的对流换热,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死水区的换热性能。

本装置中导流片的形状可相应设置为直线型结构以及流线型结构,并可细化设置为弧线型结构;并且设置直线型结构的夹角为20-45°,方便引导气体沿导流进口进入到死水区;而流线型结构的导流片的气流阻力最小,当气流进入到死水区的同时,可相应减小卡门涡街的影响,气流流动更加稳定,顺畅;而且本装置中流线型的导流片可相应设置有多层,能够大大提升换热效果。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小管径换热器中用于安装换热管的板件(1)、换热管(2)、换热管底座(3)以及设置在换热管(2)上的换热翅片(4);所述的换热管(2)通过换热管底座(3)相应间隔均匀的安装在板件(1)上,当流体流过换热管(2)时,换热管(2)的下游处会形成由两条弧线围成的死水区(5),而每一死水区(5)的两侧还均设置有导流片(6),两导流片(6)的上游前端处设置为导流进口(61),下游尾端处设置为导流出口(62),并相应设置导流进口(61)的宽度大于导流出口(62),并且两导流片(6)以中间的换热器底座(3)对称设置,并设置导流进口(61)的宽度大于换热管底座(3)直径,上游的气体从导流进口(61)进入并经由导流片(6)引导至死水区(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同一死水区(5)两侧的导流片(6)设置为对称的直线型导流片,两直线型导流片前端的导流进口(62)宽,而后端的导流出口(62)窄,并设置两直线型导流片之间的夹角为20-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同一死水区(5)两侧的导流片(6)设置为对称的弧线型导流片,且该弧线型导流片设置为从死水区(5)向外侧扩展的弧线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同一死水区(5)两侧的导流片(6)设置为流线型导流片,且每一侧流线型导流片均对称式设置有若干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热管(2)设置为若干行,且相邻行的换热管(2)的位置为交错式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管径换热器导流换热管,包括小管径换热器中用于安装换热管的板件、换热管、换热管底座以及设置在换热管上的换热翅片;所述的换热管通过换热管底座相应间隔均匀的安装在板件上,当流体流过换热管时,换热管的下游处会形成由两条弧线围成的死水区。本装置中在换热管下游处的死水区的两侧对称设置导流片,导流片是整体将死水区包裹在内的,这样的从上游处的气流在经过换热管后从导流片两侧的导流进口进入,经过导流片的引导进入到换热管的死水区内,然后从导流出口出来,能够相应减少换热管死水区的面积,促进死水区的对流换热,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很大程度的改善死水区的换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琳玉;李耀全;朱宁;喜冠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辛普森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06
技术公布日:2020.09.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