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8551发布日期:2020-10-31 09:4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向排汽式凝汽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大致分为两种:向心抽气和管束下端抽气,分别对应上下对分和左右对分的水室结构,但是这两种抽气结构都存在缺陷,如图1所示,向心抽气结构没有明显的空冷区,因此在管束布置时为了防止汽流短路,通常会在抽气管道上设置挡汽板2,但这样也就占用了较多的布管区域,比较不经济;如图2所示,管束下端抽气结构虽有空冷区3,但是管束上端的空气难以抽出,间接影响管束的换热效果,从而影响整个凝汽器的真空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缩短了不凝性气体在抽空气管道中的路程,从而减少了不凝性气体汽阻,达到优化换热效果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包括凝汽器壳体,所述凝汽器壳体上设有蒸汽输入口,所述凝汽器壳体内安装有若干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凝汽器两端的水室内并分别与管板密封连接,若干所述冷却管形成若干冷却管束区,包括抽气母管、连通支管,所述连通支管安装在所述抽气母管上,并与所述抽气母管连通,所述连通支管与所述凝汽器壳体上的抽气口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母管位于所述冷却管束区排汽侧的远端。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母管关于所述蒸汽输入口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母管与所述冷却管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抽气母管引出端固定在相应侧的管板上。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包括抽气母管、连通支管,连通支管安装在抽气母管上,并与抽气母管连通,连通支管与凝汽器壳体上的抽气口连通,抽气母管位于冷却管束区排汽侧的远端,并关于蒸汽输入口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本发明缩短了不凝性气体在抽空气管道中的路程,从而减少了不凝性气体汽阻,达到优化换热效果的作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

本技术:
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向心抽气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管束下端抽气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俯视图。

图中:1、抽气口;2、挡汽板;3、空冷区;4、抽气母管;5、连通支管;6、蒸汽输入口;7、凝汽器壳体;8、冷却管束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如图3、图4所示,包括凝汽器壳体7,凝汽器壳体7上设有蒸汽输入口6,图3、图4中的箭头为蒸汽气流,蒸汽气流通过蒸汽输入口6进入凝汽器,凝汽器壳体7内安装有若干冷却管,冷却管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凝汽器两端的水室内并分别与管板密封连接,若干冷却管形成若干冷却管束区8,包括抽气母管4、连通支管5,连通支管5安装在抽气母管4上,并与抽气母管4连通,连通支管5与凝汽器壳体7上的抽气口1连通。

将抽气母管4形成的抽空气区设置冷却管束区8排汽侧的远端。抽气母管4关于蒸汽输入口6的中轴线对称布置,即图3中的抽气母管4关于蒸汽输入口6的中轴线上下布置。不凝性气体通过抽气母管4、连通支管5引至抽气口1,为了防止汽流短路。优选的,抽气母管4与冷却管平行;抽气母管4引出端固定在相应侧的管板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包括抽气母管、连通支管,连通支管安装在抽气母管上,并与抽气母管连通,连通支管与凝汽器壳体上的抽气口连通,抽气母管位于冷却管束区排汽侧的远端,并关于蒸汽输入口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本发明缩短了不凝性气体在抽空气管道中的路程,从而减少了不凝性气体汽阻,达到优化换热效果的作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包括凝汽器壳体,所述凝汽器壳体上设有蒸汽输入口,所述凝汽器壳体内安装有若干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两端均分别延伸至凝汽器两端的水室内并分别与管板密封连接,若干所述冷却管形成若干冷却管束区,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气母管、连通支管,所述连通支管安装在所述抽气母管上,并与所述抽气母管连通,所述连通支管与所述凝汽器壳体上的抽气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母管位于所述冷却管束区排汽侧的远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母管关于所述蒸汽输入口的中轴线对称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母管与所述冷却管平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母管引出端固定在相应侧的管板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轴向排汽式凝汽器的抽气结构,包括抽气母管、连通支管,连通支管安装在抽气母管上,并与抽气母管连通,连通支管与凝汽器壳体上的抽气口连通,抽气母管位于冷却管束区排汽侧的远端,并关于蒸汽输入口的中轴线对称布置。本发明缩短了不凝性气体在抽空气管道中的路程,从而减少了不凝性气体汽阻,达到优化换热效果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彭军华;张国洋;李子钧;楼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9
技术公布日:2020.10.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